APP下载

浅谈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培养

2008-08-05叶彩芳

中学理科·综合版 2008年5期
关键词:药膏悬念溶液

叶彩芳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往往能发挥人的潜能,只有激发兴趣,才能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学习兴趣是一种力求认识世界,渴求获得文化科学知识的意志倾向,能推动人们去寻求知识,钻研问题.它是促进成才的一种高效的催化剂.

化学知识零碎而繁杂,令许多学生望而生畏.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激发学习的积极性?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巧妙引入课题,激发学习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从身边发生的事情引入,从学生最感兴趣的话题引入,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学习情绪.

如讲《硫酸》这个课题时.我从发生在附近的翻车事故说起.我走进教室,发现教室里还没有安静下来,就问:“你们知道前几天发生的车祸吗?”“知道,是装有浓硫酸的铝槽车翻车.”学生不知我这葫芦里到底卖什么药,这时,教室里开始安静下来,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到我的问题上.“那你们想知道当时现场及附近的情况吗?想知道抢险队员是如何处理外泄的浓硫酸吗?”“想.”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这样,我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巧妙地引入课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被吸引到我的课堂教学中来,这堂课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习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利用化学实验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实验带活课堂,让实验激发并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如在讲授Al(OH)3的两性知识时,教师先演示Al(OH)3分别跟盐酸、NaOH溶液反应的实验,然后设问:在NaOH溶液中逐滴滴入AlCl3溶液至过量和在AlCl3溶液中逐滴滴入NaOH溶液至过量,两者的实验现象是否相同?此时学生普遍认为都是先有沉淀产生,后沉淀溶解.然后将学生分成两组,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实验来验证.实验后先由学生回答问题,然后师生共同分析实验现象,最后得出结论.这样一环扣一环.步步深入,使学生对实验的记忆更加深刻,对Al(OH)3性质的掌握更加牢固.由于学生做实验时,有教师现场指导,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观察实验更加仔细.每次实验的成功又给学生带来喜悦和自信,学习情绪倍增,学化学的兴趣更加浓厚.

三、巧设悬念,诱发学习兴趣

悬念是对一个问题没有找到答案前的一种焦急心理,它是学生企盼新知识的重要源泉.在教学中,抓住中学生这种心理特点及认知规律,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巧设悬念,诱发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如讲铁离子的检验方法时,我给学生讲了个故事:有位江湖游医,在街头叫卖膏药.为了让别人相信他的药有奇效,他用刀在自己手臂上轻轻一“割”,顿时“鲜血”直流,然后用药膏贴在“伤口”上,过了十几分钟,把药膏撕去,不但“伤口”的血迹没了,而且也没留下疤痕,旁边的几位妇女感到非常神奇,纷纷掏出钱来买他的药膏.同学们,你们说这药真的有那么神吗?你们想知道这“神医”是用怎样的招数来骗人钱财的吗?要揭开这个谜底.请看……这样带着悬念,带着问题去学习,去思考、去分析,使学生一上课就兴趣盎然,沉浸在乐学的气氛中.

四、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习兴趣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生活中各方面都与化学知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要让学生用化学视角去不断地观察生活、了解生活、认识生活.如铝壶中的水垢要用酸洗,胃穿孔的病人要服用含氢氧化铝而不是含碳酸氢钠的药物.又如,食盐里为什么加入的是碘酸钾而不是碘单质?洗涤羊毛制品为何最好用羊毛洗涤剂而不用洗衣粉?衣服沾上墨水如何清洗?怎样除去焦饭的糊味等等.当学生了解到化学就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之后,学习化学的兴趣就会更加高涨.

总之,在教学中要不断总结,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使学生在参与整个教学过程中享受到学习的乐趣,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爱好,从内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猜你喜欢

药膏悬念溶液
中国文身
巧设悬念增魅力
普京记者会留下最大悬念
药膏要按不要涂
药膏要按不要涂
智英赛:曹岩磊爆冷破断王林娜加冕无悬念
抹药膏分5步
强碱混合溶液pH值的计算
溶液知识 巧学妙记
例析高考对“pH+pH=14”的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