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部湾凭什么崛起

2008-06-14

资治文摘 2008年6期
关键词:钦州北部湾北海

鲁 菲

“重化工+大国企”的发展模式将许北部湾怎样一个未来?

贴着“房地产泡沫”和“烂尾楼”印记、寂寂走过十几年的北部湾,再次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2008年1月14日,国务院批准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2006-2020)》,从国家战略层面,将北部湾定位为“中国沿海重要的经济增长区域”。北部湾有人甚至将其列为继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之后的中国经济增长的“第四极”。

3月下旬,记者来到北部湾,通过对经济区4个主要城市南宁、钦州、防城港、北海的走访,真实感受到了北部湾新一轮开发的热潮。

模式:“重化工+大国企”

从北部湾经济区的概念提出到现在,不过区区两年时间——就现代工业基础而言,北部湾还是一块“处女地”。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设定的目标是:到2020年,北部湾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经济总量占广西的比重提高到45%左右。

目前的北部湾经济区,总体经济实力差,现代大工业少,高技术产业薄弱。“要想快速达到这个目标,捷径就是大力发展重化工业。”一位不愿具名的广西当地官员说。

在防城港码头,记者看到,在此中转的铁矿石、煤、硫磺堆满了港口。新建的20万吨级码头延伸到海港中央。坐落于港口另一侧的中华电力已经于2007年9月并网发电。据防城港市发改委副主任张祖广介绍,防城港市将建设成为面向东盟乃至更大区域的钢铁工业基地、商贸物流基地、能源基地、进出口加工制造基地和国际旅游胜地。

钦州港,这个曾经被当地人称为“黑孩子”的港口,到 2007年底,吞吐量仅有500万吨。北部湾开发渐趋升温后,这个昔日沉寂的港口旁新建了中石油1000万吨炼化项目。夕阳下,一个个巨大的白色储油罐整齐地排列在海岸线上,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储油罐不远处,国家开发投资公司投资的钦州电厂一期工程已经竣工,二期工程即将开建。沿着海岸线转过一道弯,还可以看到由印尼金光集团投资的林浆纸厂工地上钢筋林立,建了一半的厂房裸露在一片看起来刚刚平整不久的黄沙地上。

2007年,钦州市工业产值仅130亿元,税收23.5亿元,中石油1000万吨炼化项目全部建成后产值可达400亿元,对钦州的税收贡献达到30亿。仅中石油一个项目,其产值就将超过了钦州市全年工业产值的3倍。

“钦州主要利用港口、土地和淡水充足的优势,以临海大工业为主攻方向,把钦州建设成为现代的重化工业基地。”钦州市发改委副主任王文远向记者介绍说。

在以旅游城市闻名的北海,也可以嗅到大工业的味道,虽然目前还很淡。3月28日,记者乘车从北海市中心出发,驶出20多公里后,进入到北海工业园区,在一片空旷的土地上,只有恒基伟业一家公司孤零零地立在雨中。继续前行大约5公里,进入合浦工业园区,雨雾中隐约可见中粮广西生物质能源公司的白色厂房。环望四周,再没有工厂与它相伴。北海市规划集中发展重化工业的铁山港,已经签约的火电厂、中石化1000万吨炼油和林浆纸项目还没有开工建设。

“石化、钢铁等重化工业的产业链很长,带动作用非常明显。”防城港市发改委副主任张祖广说。以防城港的武钢、柳钢1000万吨钢铁项目为例。该项目投资625亿元,建设规模为年产钢918万吨,项目建成后实现产值将近490亿元,税收约70亿元,“仅这个钢铁厂的配套项目就有51个,其产值超过100亿元。”

引人注目的重化工项目背后大多是大型国企的身影。在几个城市的走访中,记者发现,由于基础设施薄弱,市场开放程度低,引进大型国有企业带动社会投资也是几个北部湾城市的共同做法。目前已经有中石油、中石化、武钢、中国电子集团、中粮集团等数家大型中央企业进驻广西北部湾。中国五矿集团也在积极洽谈在北部湾建立工业园区。

“重化工+大国企”的发展模式成为这一轮北部湾经济增长的显著特征。

同质化竞争

“北部湾开发与上一轮发展不同的是规划先行。”黎鹏认为。

据介绍,北部湾的规划和国家十五规划的方法不大一样。它首先划定了三大功能区:城市类、农村类和生态类。城市类仅占整个4.25万平方公里规划区域的9%,农村占59%,生态类占30%多,生态里面又分了7类,有旅游的、休闲的、禁止开发的。“在生态类区域的基本不允许布局重化工。”广西自治区一位官员强调说。

根据规划,在划入北部湾经济区的四个主要城市中,南宁应发挥首府中心城市作用,重点发展高技术产业、加工制造业、商贸业和金融、会展、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建设保税物流中心,成为中国面向东盟合作的区域性国际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和信息交流中心;而钦州港工业区,主要发展石化、能源、磷化工、林浆纸及其他配套或关联产业;防城港企沙工业区,主要发展钢铁、重型机械、能源、粮油加工、修造船及其他配套或关联产业;北海铁山港工业区,主要发展能源、化工、林浆纸、集装箱制造、港口机械、海洋产业及其他配套或关联产业。

不过,在采访中,记者发现,规划虽好,但落实是一个问题。“目前,管委会调控不了各市的发展,几个城市为了追求发展速度,大力发展重化工业的倾向已经显现,北部湾的环境问题和大力发展重化工业留下的后遗症将不可估量。”当地一位官员对此深表担忧。

记者在北部湾采访时也可以感到,各地发展重化工业的热情高涨。“地方官员会上会下也在讲,北部湾的环境容量大,适合发展重化工业。”他们所指的环境容量就是北部湾这一片蔚蓝的海洋。

“钦州已经建了一个林浆纸厂,在北海又要建一个。广西境内的速生林6年才能长成一批,就算全部砍伐下来也只能供应2家造纸厂使用,何况这些速生林并不是在同一年长成。如果原材料供应不上,就会出现两个城市互相争夺资源的现象。”钦州有关人士说。“北海不好好发展自己的旅游业,建什么造纸厂?”

对于这样的说法,北海人反驳:“很多人都说,北海不好好发展旅游业,上那么多重化工业干什么?很多专家也这么认为。每次我们的重化工业项目送到专家那里评审,专家就不太愿意让我们上,害怕污染环境。铁山港离北海市区和钦州到北海的距离差不多;再说,我们不上重化工项目上什么呢?旅游业目前对北海市的贡献很小,钱都让旅行社和一些小酒店赚去了,发展高科技产业又需要有很多的优惠政策,也收不到多少税。现在北海很穷,靠什么发展?”

污染隐忧

从世界范围看,在比较发达的国家,重化工业都布局在临海。北部湾选择发展重化工业并无特别之处。“但是临海布局有一个问题,那就是环保问题。如果不重视环保,就有可能污染这片净海。所以我们从一开始规划,从上到下都一直在贯彻环保的概念。但是要做到像国外对环保的要求那么严格,我估计咱们国家的实力达不到。”广西自治区某官员表示。

尽管各城市政府部门都表示在发展中要注视环保,但是“作为发展中地区,很难制定高标准治污标准。”在采访中,很多人向记者表示了这种观点。

在这里,记者私下听到最多的话是:“要发展就要付出代价”,同时也听到了对于“重化工”发展模式如此的抱怨:“我们在吃别人嚼过的甘蔗渣”。

还有人说:“如果我是领导,什么重化工项目都不上,别人都污染了,我们这片净海就值钱了。”

在北部湾制定发展规划的时候,泛北部湾经济合作中方专家组专家、中国社科院专家张蕴岭曾提出过把南宁博览会作为信息平台中心,利用这个信息平台往南延伸做一个展览带,把其他三个城市发展成为物流中心和高科技中心。他称这个发展模式为“BB(blue sky、blue water)模式”。

“他们没有采纳我的意见,规划了很多重化工项目。”多次到北部湾考察后,张蕴岭看到,几个城市的发展热情很高,重化工业项目上的很快;而在高科技产业园里,却没有几个高科技企业入驻。

广西拥有着1595公里的海岸线,除了北海较早发展旅游业以外,防城港和钦州几乎是一片未开发的处女地。在三娘湾,湛蓝的海水里跃动着世界上独有的被称为“海上大熊猫”的白海豚。为此,钦州市4年前开始发展旅游业,游人乘坐汽艇到7、8海里的地方就可以看到4、5只一群的白海豚,当地的渔民经营汽艇生意一个人一年可收入3万元,相当于全家人一年在海上捕鱼的收入。

但是,白海豚还能生存多久?很多人都在担心。据说,现有的工矿企业和海上运输所产生的铬、镉、油污和其他毒素,已经使北部湾的自然生态系统岌岌可危。在距离三娘湾20多公里的地方,就是钦州市政府引进的印尼金光纸业的建设工地。

环保专家指出,北部湾大部分为20米~50米的浅海,海流较弱,属于半封闭状态,水交换的速度滞缓,污染物不易扩散,如果不能有效控制沿岸的排污数量,这片蔚蓝的海湾将很快成为“垃圾桶”。

(摘自《中国企业家》2008年第8期)

猜你喜欢

钦州北部湾北海
秋季去钦州赏秋“海蚝”情
送你一朵北部湾浪花
鹭舞北部湾
北海四季
北海之魅
最忆是北海
翠湖边上 吉人茶楼 轻奢器 钦州陶
钦州学院教师学生作品选
近观北部湾“南北钦防”的圆桌式竞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