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没有海洋,就没有繁荣的未来

2008-06-14本刊编辑部

资治文摘 2008年6期
关键词:依存度海权台湾海峡

本刊编辑部

虽然历史不能重演,但当我们回顾1840年以来的屈辱历史,仍常常忍不住做这样的假设:

如果郑和下西洋的壮举能一直持续下去会怎样?

如果鸦片战争开始的时候中国已经有了一支强大的舰队,结局会怎样?

如果中日甲午海战的结局是中国获胜,历史会怎样?

如果1937年淞沪会战打响的时候中国也有铁甲巨舰,将日军的舰炮火力阻隔在战场之外会怎样?

如果1950年第七舰队介入台湾海峡的时候我们的海军力量已经非常强大会怎样?

遗憾的是,对于已经发生的那一幕幕,不管我们有多么的痛心,假设都无法变成事实。近代以来,因海洋意识淡漠、海权理论落后、海军力量孱弱而给中华民族造成的巨大创痛已经深深印在了每一个国人的记忆里。思之伤痛,挥之不去。

虽然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真正站起来了,虽然改革开放中国人民开始富起来了,国际地位越来越高,但中国海洋安全的严峻形势却依然没有改变:

在南海,大量岛屿被他国侵占;

在东海,钓鱼岛等问题始终无法解决;

在台湾海峡,台独势力依旧不放弃分裂;

我们的原油、铁矿砂、氧化铝、铜矿石等进口依存度已经高达40%~90%,外贸依存度已经升至63.86%,而在四大洋上,我们依然没有一支可靠的远洋军事力量;

伟大的海权论创立者阿尔弗雷德·塞耶·马汉在100多年前即已提出,海权与国家兴衰休戚与共,它包括“凭借海洋或通过海洋能够使一个民族成为伟大民族的一切东西”。而目前,海权却依然是中国前进道路上的短板。本期我们策划这样一个专题,就是提醒大家,在改革开放已经30年,国家经济、安全利益已日益全球化的今天,我们的未来已无可选择地与海洋紧紧联系在一起,我们不会追求美国那样的海上霸权,但我们应该也必须意识到海洋对于中国未来的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依存度海权台湾海峡
马汉海权论在我国百年翻译史初探
中国需要确立自己的海权意识
新海权时代
台湾海峡两岸间集装箱运价指数(TWFI)
浅析国际法视角下“一带一路”中的法律问题
台湾海峡两岸间集装箱运价指数
台湾海峡两岸间集装箱运价指数
台湾海峡两岸间集装箱运价指数
史料教学与高中历史教学效益依存度的研究
韩媒担忧对华贸易依存度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