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控制海权

2008-06-14

资治文摘 2008年6期
关键词:海权波斯陆地

戴 旭

放眼世界近代史,崛起的大国无一不是采取了正确的国家发展战略。国家战略指向决定军事战略方向。各国崛起中的军队变革,尽管时间不同,国情、地理各异,但其基本模式却惊人地类似: 无不是将以陆地攻防为核心的陆军型,转为以海洋攻防为核心的海军型。

公元前5世纪,当波斯帝国对希腊诸城邦尚未形成威胁时,希腊人奉行“陆权主义”。莱德岛海战和马拉松会战后,雅典人在波斯腓尼基舰队的机动面前感到防不胜防。这迫使他们抛弃传统,创建了雅典历史上的强大海军。公元前480年,希腊海军在萨拉米斯海战中击败波斯舰队。当时情形是: 爱琴海北半部沿岸地区已成为波斯军的后方,希腊海军可以在呈大圆弧形的海岸线上任意一点登陆,切断包括赫勒庞斯特海峡(今达达尼尔海峡)在内的后方交通。波斯陆军虽已占领雅典,但因海军失败不得不全面撤退。萨拉米斯海战是历史上最早显示海权胜于陆权的经典战例。

近代第一个崛起的“大国”葡萄牙,是在1415年攻克一个地中海与大西洋交通要道的休达城时,突然对海洋产生兴趣的。靠着王子的带领和政府支持,葡萄牙军队率先从十字军东征中脱离出来,走上一条海上探险、贸易和殖民征服之路,其军事形态也因此从骑士型的陆军变为水手式的海军。1497年,达·伽玛率领葡萄牙舰队绕过“好望角”进入印度洋。这支在世界陆战史连个影子都没有出现过的军队,却从此在大海上叱咤风云。

西班牙是在邻居葡萄牙的强烈刺激下,从欧洲无休无止的陆地征伐中脱身出来,踏上海洋探险和海外征服之路的。起步虽晚,但力度巨大。1492年,西班牙女王授予自告奋勇的探险者哥伦布海军上将军衔和海外总督头衔。到16世纪末,世界金银总产量的83%被西班牙掌握。一方面,西班牙通过海军从海外掠夺、攫取大批财富以支持王朝战争;另一方面,西班牙又以暴增的财富用来大幅度加强海军。到1588年,西班牙花费1000万金币打造的“无敌舰队”,无论是吨位还是数量、火力,都是世界上无与伦比的。西班牙也因此成为欧洲第一个世界级殖民帝国。

几乎拥有半个世界陆地面积的奥斯曼帝国,由于对海洋的忽视,因此也错失了资本主义和现代科技萌生的机遇,与以工业革命为特征的现代化失之交臂,从而使整个帝国的后续发展失去动力。在败给以西班牙为主的西方海上联军后,不仅无力继续从陆地上对欧洲构成威胁,自身也陷入无法遏止的腐朽衰败中。西班牙曾经颇有远见地选择了让其受益巨大的海洋发展之路,但由于对海权认识比较肤浅,没有进一步发展出控制海洋的军事理论,其举世无双的无敌舰队因此没有走远,仅仅17年之后也重蹈奥斯曼帝国舰队的覆辙。海军败,帝国衰。

美国海军学院前院长艾·塞·马汉说:“海权包括凭借海洋或通过海洋能够使一个民族成为伟大民族的一切东西。”美国前总统约翰·肯尼迪说:“控制海洋就意味着安全,控制海洋就意味着和平,控制海洋就意味着胜利。”美国人最早发明海权一词,也是最早悟得海权奥妙的国家之一。正是掌握了这样一个奥妙,美国通过一系列战争、商业和其他手段,一步步走向超级大国和世界霸权。靠着举世无双的12支重型航空母舰编队和星罗棋布的军事基地,今天的美国控制着全球海洋的全部16条战略航道。表面上看起来美国的核武库庞大惊人,美国空军横行无阻,美国的太空力量无与伦比,其实这一切都是以海权为核心的。

前苏联一直重视陆军,但它不过能够建立一个有限的帝国;美国从它的大英帝国先辈那里却看到整个世界的财富。双方按照各自的战略理念竞赛到1991年,终见分晓:前苏联解体了。曾经威风凛凛的俄罗斯陆军一刀一枪打拼来的帝国烟消云散。用基辛格的话说:俄罗斯民族丢掉了他300年中从陆地上得到的一切。后来俄罗斯痛苦地意识到,没有海权,“任何国家都不能长期成为强国”。

(摘自《环球时报》)

猜你喜欢

海权波斯陆地
最早登上陆地的脊椎动物
马汉海权论在我国百年翻译史初探
中国需要确立自己的海权意识
课例
新海权时代
浅析国际法视角下“一带一路”中的法律问题
三个最奇怪的词
苏联火星探测遭遇神秘事件
抓小偷
可爱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