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扭转“危机”

2001-06-13李书芳

为了孩子(孕0~3岁) 2001年7期
关键词:书库宋庆龄小孩子

李书芳

3、4岁的儿童有一种叛逆性。有一阵子,我被我女儿的那种叛逆性搞得有点受不了啦。原来这种叛逆性正是儿童人格建立的开始,他们正是要以自己独特的目光和思维方式来看待和认识这个世界,而不愿意遵守成人的惯有规则。针对女儿的叛逆,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我逐渐了解了她,并采取了有效的方法。现在我的女儿听话了,并显现出独特的语言天分和理解思考能力。

女儿总是反感我坐下来看书或者写东西。每当这个时候,她总是挨着我,磨磨蹭蹭,半哭半怨。有时,她偏偏要把她自己的书放在我的上面。看自己的书,她又心不在焉,搞得我心烦。后来我发现,女儿总是喜欢和我寻找一种共同的感觉。我索性把她抱起来,放在膝盖上,找一个最佳的位置,把书放在桌上一起看,一起写东西。看书时,我很有耐心,尽我的最大努力,用我的理解和解释启发引导她。写东西时,两个人嘴里都念念有词,连写带说,如泉的文思就在笔下涌出来。我常常根据情节让她编下面的故事,她编出的故事很简洁,也很顺理成章。有时让她发表意见,她真的很重视,歪着小脑袋想一会儿,说出来的话就很有哲理和新意。女儿的语言和文字会话能力,随着我的这种教育方式进步得很快,常常出口成章。有了进步加以表扬,女儿在我看书时就不再同我“斗争”,而是乖乖地合作了。当然,小孩子的注意力每次只能保持15-20分钟,中间可带她在纸上画画,或者做个小游戏,让她换一换脑子,再接着来。

我女儿还有一大怪性就是:每次我和丈夫谈话或者和陌生人谈话时,她总是夹在中间大叫“别说了,别说了……”,一副不耐烦的样子。我们说:“大人说话,小孩子不许插嘴。”她听了偏偏叫得更厉害。丈夫耐不住,总大声斥骂她,甚至打她,她也吓的直哭。待她平静了,我问她:“你为什么打扰我们讲话?”

“我不要你们讲话不理我,我听不懂你们讲什么。我要爸爸妈妈带我出去兜风时再讲话!”

原来,小孩子也和成人一样,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和重视。这以后,我们讲话尽量用标准普通话慢慢讲,尽量让孩子也参与。有时也让她发言,她的发言常常一鸣惊人,将大人之间复杂的事情一语化之,很有见地。

我女儿的叛逆性还表现在:在家呆不住,情绪烦躁,脏话连篇,什么“他妈的,烦死我了,臭狗屎”,简直让人不敢相信,这些话出自一个不足4岁的孩子之口,好像她的心中郁积着一团团无名火。这些都是她从电视里学来的。在她的“怒骂”声中,我只得像一头不知疲倦的驴子,整天驼着她到处跑,以此解闷散心。上午一个景点,下午一个景点,没有喘口气,她又嚷着出去。我们去的最多的地方就是“友谊南方商场”,距离我们们大概500米。这个地方简直被我们走烂了。早上8:00,店门还没有开,就得带着她从偏门进去。先是在麦当劳里吃冰淇淋,接着在顶呱呱里跳棕榈床,再接着在家乐福里荡秋千、坐气垫船……然后去三楼购买一大包一大包吃的……哪一项不满足,准要翻脸不认人了。我自问,为什么家里留不住我的女儿?她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在看了一大堆书,走访了同龄的爸爸妈妈之后,我们开始行动了。

首先把家里的墙壁粉饰一新。在白白的墙壁上涂上鲜艳的图画:有龟兔赛跑、小熊警长抓坏蛋,还有法布尔爷爷观察小虫子、曹植的七岁成才诗……这下子,女儿整天对着墙壁喃喃自语,乐趣无穷了。

定期骑自行车带她到邻近的文化馆借阅书籍。面对浩瀚的书库,她眨巴着眼睛,迷惑了。随后,常常出现这样的一个情景:在儿童天地一角,静悄悄的只有女儿在看书,神情专注,一看大半天。书库管理员阿姨一个劲地表扬她:小小年纪,那么喜欢书,真了不起!这么一表扬,她越发去得勤了。每次借回来的书,很快看完,还催着我快去借书。这个现象令我们惊喜。

我们的另一个行动是:每个礼拜天带女儿去拜访公园。上海有很多有名的公园,充满了丰富的人文景观。去这些公园,女儿不仅开阔了视野,而且学到了在家里学不到的知识。回到家,女儿便召集小朋友,给他们讲所见所闻。女儿尤其喜欢宋庆龄公园,她讲宋庆龄奶奶的故事,把小朋友唬的一愣一愣的。大家都围着她,使她很有优越感和自豪感。

这些小改变充实了女儿饥渴的小脑袋,她在家里已经学会自娱自乐了。 图/石湾

猜你喜欢

书库宋庆龄小孩子
宋庆龄,三城记
“人梯书库”丛书
在梦里,我们都是小孩子
困扰宋庆龄一生的疾病
我只能是一个小孩子吗
探析图书馆书库管理的新模式
“贲园书库”藏书楼及其藏书掠影
辛亥革命后的宋庆龄与日本
开心图片汇
析天一阁新书库设计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