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村落景观基因在高校乡村规划与设计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2024-06-25向远林余压芳吴冲

高教学刊 2024年19期
关键词:传统村落教学体系

向远林 余压芳 吴冲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文化空间识别的‘侗族村寨世界遗产价值量化评估与阐释研究”(52168011);贵州省基础研究计划(自然科学类)项目“贵州山区遗产旅游地时空演化机制与优化模式研究”(黔科合基础-ZK[2023]一般061);贵州大学引进人才科研项目“基于文化景观基因挖掘传承的小城镇规划方法与关键技术研究——以贵州省为例”(贵大人基合字〔2022〕54号)

第一作者简介:向远林(1987-),男,汉族,四川南充人,博士,校聘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乡村韧性。

DOI:10.19980/j.CN23-1593/G4.2024.19.024

摘  要:传统村落是我国农耕文明的重要载体和乡村振兴的主要支撑。在目前我国高校乡村规划与设计课程体系中,缺少传统村落规划设计的系统教学内容。为了丰富和完善乡村规划与设计课程体系,适应乡村规划专业改革,该文梳理当前国内高校乡村规划与设计课程的内容与特征,探讨传统村落景观基因在高校乡村规划与设计课程中应用的价值与意义,厘清两者之间的关系,构建传统村落景观基因教学内容体系,旨在为相关专业开展乡村规划与设计课程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传统村落;景观基因;乡村规划与设计;规划设计方法;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4)19-0096-05

Abstract: Traditional villages are the important carriers of our agricultural civilization and the main support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At present, there is a lack of systematic teaching content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planning and design in the course system of Village Planning and Desig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our country. In order to enrich and perfect the curriculum system of Rural Planning and Design and adapt to the reform of rural planning specialty, this paper reviews the conten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urrent curriculum of Rural Planning and Design in domestic universities, probes into the valu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village landscape gene in the course of Rural Planning and Desig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larifi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and constructs the teaching content system of the traditional village landscape gene.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the teaching of rural planning and design.

Keywords: traditional villages; landscape gene; Rural Planning and Design; planning and design methods; teaching system

自2019年5月国土空间规划领域的纲领性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发布以来,我国在原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等不同类型规划基础上逐渐建立起以“多规合一”为主要导向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依据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总体架构,村庄规划属于详细规划范畴。

乡村规划与设计是城乡规划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乡村规划建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传统村落是重要的乡村聚落类型之一,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振兴对象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把传统村落改造好、保护好。我国近几十年来的高速城镇化,使包括传统村落在内的众多乡村呈现空心化现象,传统文化资源不断遭到破坏。乡村要振兴,传统村落的复兴是极为重要的一环。而国内目前的乡村规划与设计课程体系内容,多从城市规划的视角来审视乡村规划[1],多以乡村物质空间规划设计为主要培养内容,对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的关注度不够,对乡村规划设计中传统文化景观的保护、传承、融入引导不足,缺乏较为系统的乡村传统文化景观保护利用规划设计课程内容体系。本文结合研究团队多年来对传统村落文化景观基因的持续研究,探讨在高校乡村规划与设计课程中如何系统应用传统村落景观基因。

一  乡村规划与设计课程的内容与特征

乡村规划与设计是城乡规划专业本科及研究生阶段的主要专业课之一。教育部等联合印发的《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明确提出,为满足乡村振兴、乡村建设的战略需求,未来将设置乡村规划设计新农科专业。由此可见,随着乡村振兴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和规划专业改革,乡村规划与设计也将由现行城乡规划专业的主干课程板块,逐渐独立成为新兴的乡村规划设计专业。

从内容上讲,参考国内城乡规划专业现行主流乡村规划与设计相关教材[2-3],该课程从内容上主要为三个方面:一是乡村规划的相关基础理论,内容一般包括乡村发展和基本概念解析、乡村规划基础理论等;二是乡村规划的主干构成,内容一般包括乡村产业发展、乡村住宅建设、乡村公共空间配置等;三是乡村规划的编制与实施,内容一般包括乡村规划编制流程、相关法律法规等。从特征上来看,目前乡村规划与设计课程体系有以下特征:首先,较多沿用了城市规划的课程架构体系,对乡村独有的“乡村性”“乡土性”“传统文化”等内容关注度不够,对乡村特有的发展规律缺乏引导。其次,注重整体而专题度不足,未形成对传统村落这一重要乡村类型的专题课程体系,缺乏传统村落规划的专题教材,课程完整性与应用性欠佳。然后,对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适应性有待提升与更新,对乡村规划中的大数据等新技术、新方法有待拓展,在乡村规划的传承性与发展性的统一上仍有提升空间[4]。

二  传统村落景观基因在乡村规划与设计课程中应用的意义与价值

传统村落是发展乡村旅游、最具振兴潜质的乡村聚落类型之一,保护好利用好传统村落,是实现我国文化复兴和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景观基因是传统村落稳定遗传的文化因子[5],是表征传统村落文化特征的较佳体系。传统村落景观基因是解码乡村规划与设计的重要基础,是科学阐释乡村传统性及乡村发展规律的理论方法体系,有助于提升学生对乡村规划与城市规划差异的认知水平[6]。因此,掌握好、学习好传统村落景观基因的基础理论,是培养优秀乡村规划设计人才的本质诉求,也是培养合格的乡村规划师的基本要求。综上所述,探究传统村落景观基因在乡村规划与设计课程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三  传统村落景观基因和乡村规划与设计课程内容的关系

(一)  内容主体一致性

从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来看,抓住主要矛盾是我们处理问题和开展研究的基本方法。针对本课题而言,传统村落是我国的主要乡村聚落类型之一,必然是乡村规划与设计的主要对象;景观基因是传统村落的关键文化内核,是做好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的根本所在。因此,利用“景观基因”这个关键内核,去解码“传统村落”这个乡村规划的主要对象,才能使乡村规划与设计的课程内容达到较为完整的状态,两者主体内容具备一致性。然而,目前国内高校乡村规划与设计课程尚未引入传统村落景观基因的相关理论方法体系,该课程体系仍有较大的优化空间。

(二)  专业发展对应性

近年来,随着乡村规划设计逐步成为独立专业,传统村落规划的地位将进一步提升,将成为乡村规划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传统村落规划与乡村规划与设计之间的关系,将由现在课程板块与主体课程的关系,发展成为专业核心课程与独立专业的关系。乡村规划设计专业的独立设置,将使学生的规划思维从城市的维度解放出来,从更科学的视角去审视乡村发展规律。传统村落景观基因就是阐释这一规律的重要理论方法,两者具有发展对应性。可见,结合目前的发展趋势,应着眼于将传统村落及其景观基因作为乡村规划设计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来谋篇布局,而不仅仅作为现行乡村规划与设计这门课程的一个板块和专题来进行教学研究。

(三)  愿景目标一致性

乡村规划的主要愿景目标就是建设美好乡村人居环境,助力实现乡村振兴。而传统村落景观基因则是利用生物基因的基本分析方法,来探究传统村落文化因子的基本特征,并希望利用这些特征,来引导和控制传统村落未来的规划发展,最终实现文化的传承、文化生态系统的修复和传统文化的振兴,与乡村规划的主要愿景目标一致。

四  传统村落景观基因在乡村规划与设计课程中的教学内容体系构建

从传统村落景观基因的具体应用来讲,可在乡村规划与设计课程中设置传统村落规划专题,或在未来的乡村规划设计专业中设置传统村落规划课程。不论是传统村落规划专题或课程,都应搭建传统村落景观基因“挖掘-导控-传承”的教学内容体系,传统村落规划专题内容上可以适当简短,而未来的乡村规划设计专业中的传统村落规划课程,内容则需翔实、系统。该教学体系主要内容如图1所示。

目前,国内尚无基于景观基因的传统村落规划教材,传统村落规划仅被作为乡村规划的一个类型而已,相关教学内容体系不丰富、不完备。因此,结合上述主要教学内容体系,尽快编制传统村落规划的专题教材,才能适应未来乡村规划设计专业的教学与改革。本教学体系的具体内容应包括以下方面。

(一)  景观基因的提取与挖掘

景观基因的提取与挖掘,是本教学体系的基石。传统村落的景观基因,主要包括传统民居、庙、塔、寺、观等物质形态的基因要素和民风民俗、语言、传统技艺等非物质形态基因要素。按照一定的流程[7-8],可以对传统村落稳定遗传的各类基因要素进行提取与挖掘。本部分教学内容主要为传统村落景观基因提取挖掘的基础理论与方法,作为后续景观基因导控设计、传统文化保护的基础。通过对传统村落景观基因提取与挖掘内容的学习,提高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知,进而提升其对乡村发展规律和本底系统的认识,从而激发其规划设计方案创作能力提升。

从教材编写的角度来看,本部分内容建议包括:①传统村落及景观基因的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②传统村落景观基因识别提取的技术流程与主要方法;③传统村落景观基因基本特征解析。

(二)  景观基因导控下的乡村规划设计方法体系

在景观基因提取挖掘内容学习基础上,进一步构建景观基因导控下的乡村规划设计方法体系,该体系主要为“提取挖掘-转译筛选-导控设计”三个板块,如图2所示。“提取挖掘”即与上述第一部分教学内容相同,带领和引导学生对相关传统村落进行前期调研,收集相关基础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归类分析,然后进行景观基因的识别提取。对某个特定区域而言,针对传统村落群系和单个传统村落,可分别研究其群系基因特征和单个基因特征,构建景观基因信息链[9],并明晰主要景观基因要素的传承特征与传承机制,采用景观基因比对和综合分析等方法,对其进行基因诊断与基因筛选,得出有效传递的景观基因信息,然后进行景观基因的抽象演绎,对其进行演绎、拆分、重组等,转译景观基因信息。

只有厘清了传统村落的景观基因内核体系,才能精准地导控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设计。早期,景观基因导控技术被较多地应用在城市设计中[10]。实际上,景观基因导控对传统村落规划设计而言更具实践意义。传统村落景观基因的导控是通过对筛选和转译的景观基因进行基因修复或者有效复制,辅助传统村落进行景观基因的外化表达,并最终靶向落实和融入在传统村落未来的有形空间和无形空间之中,控制和引导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对在前期景观基因筛选转译中发现存在损坏的景观基因,在规划设计中进行基因的修复表达;对在前期景观基因筛选转译中认定为有序传承的景观基因信息,在规划设计中进行基因的复制表达,包括基因的粘贴式复制表达和基因的演绎式复制表达等。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应安排相应的规划设计方案实际操作。

从教材编写的角度来看,本部分内容建议包括:①传统村落景观基因的分层级解析方法;②景观基因信息链的构建;③景观基因传承特征与传承机制分析;④景观基因诊断与筛选;⑤景观基因的转译;⑥景观基因的精准导控规划设计方法;⑦景观基因导控传统村落规划方案实操。

(三)  景观基因的多维传承保护与管控

此部分教学内容主要为传统村落景观基因保护传承的相关技术方法和管控的法律法规等。在技术方法层面,课程内容可融入大数据、数据库、3D数字模拟展示和元宇宙等现代技术方法,结合传统村落景观基因的实体承载空间,提出相应的传承保护模式体系。管控层面,课程内容包括文物保护、传统村落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等。此部分在于培养学生对传统村落景观基因规划设计后期的落地实施及管理运维有进一步的认识,是传统村落文化生态系统实现活化、恢复和可持续发展的落脚点。

从教材编写的角度来看,本部分内容建议包括:①传统村落景观基因传承保护的新技术与新方法;②传统村落景观基因传承保护的运行体系;③传统村落景观基因传承保护的管控体系。

五  传统村落景观基因在乡村规划与设计课程中的应用实例——陕西省咸阳市程家川村

程家川村是陕西省咸阳市彬州市龙高镇香庙社区的一个自然村,2016年入选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该村地处典型的黄土高原峡谷沟壑区,村落主体位于泾河古河道上。自然环境方面,村落四面环山,植被良好,景观奇雅,四季分明。村落中间有一座形态较为独特的环状山体,与周围山体均不相连,名为“独堆山”,川道环绕其一周,形成较为温和的小气候。村落外围河川原地貌特色突出,毗邻泾河。人文历史方面,程家川村的独堆山顶发掘有龙山文化遗址,当地传说该村为周王室先祖“公刘居豳”时的村落,李白的《豳歌行》、南宋著名地理学家祝穆的《方舆胜览》等都有关于程家川的描述。该村现有程、田、巩三大姓,根据《程氏家谱》记载,程氏为最早来此居住的家族。村内川道上保存有颇具关中特色的清代民居建筑群,独堆山南侧保留有崖窑建筑群,还有清微观、娘娘庙等历史文化遗存。

(一)  提取挖掘

总体景观格局方面,村落中心的独堆山一山独起,川道环绕其一周,与四周的群山隔开,村落外围东西南三面为泾河所绕,河川与山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山、一湖、一环川、一瀑布”的独特聚落景观格局。具体景观基因要素方面,村落现保存有清嘉庆至光绪年间的古民居建筑群及清微观、娘娘庙、关帝庙、烽火台、碉楼和戏楼等多个文化景观基因要素。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组织学生进行现场调研。在调研之前,引导学生搭建程家川村传统村落文化景观基因识别指标体系。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理解,构建不同的识别指标体系,在实地调研和转译筛选等后续阶段,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独特理解,得出不同侧重点的规划设计方案。此处,结合较为成熟的专门针对陕西窑洞传统村落的景观基因识别指标体系[11],给出程家川村景观基因识别提取结果,仅作为参考(表1)。

(二)  转译筛选

经过前期调研和上述对程家川村景观基因的初步识别提取,采用景观基因比对和综合分析,进一步对其景观基因进行转译筛选。经过基因诊断和转译筛选,发现程家川村传统民居基因存在典型的景观基因重组特征。

该村景观基因重组过程:程家川村处于渭北向陕北黄土高原过渡的地带,村内川道上保存有非常典型且成片的关中窄院四合院,但村落中心的独堆山东南侧向阳的面上,形成了关中宅院与靠山窑洞的组合体,即厢房式窑洞四合院,这种院落同时具有陕北窑洞和关中窄院的特征。陕北黄土高原的窑洞聚落景观基因与关中窄院聚落的厢房景观基因在这里重新组合,虽没有产生新的聚落景观基因,但发生了典型的聚落景观基因重新组合现象,体现出明显的地理区域过渡性,与其所处地理环境特征相符合。关中窄院与厢房式窑洞四合院在程家川村同时成规模存在。此外,几乎位于同一纬度上的渭南澄县尧头村、延安黄龙县张峰村也存在类似的聚落景观基因重组现象,证明渭北地区传统村落景观确实存在一条明显的房窑过渡地带。

从景观基因重组特征来看,厢房式窑洞四合院属于院落模式景观基因重组,即基因元结构层面的重组,其吸收了陕北窑洞聚落和关中窄院聚落的典型院落景观特征,又略有不同:其正房为靠山挖的窑洞,一般为一至三孔窑,与陕北窑洞四合院正房一般为五孔窑略有不同;院落两侧的厢房,吸收了关中窄院单面倾斜坡屋顶的做法,一般院子较宽,没有形成关中窄院式的狭长形天井;入院门楼也吸收了关中窄院的做法,与陕北窑洞入院处两侧一般有倒座平房或倒座窑的做法略有不同(图3)。总之,程家川村发生了典型的景观基因重组现象,重组的景观基因在有序传承中又呈现出新的特征。

(三)  导控设计

在明晰程家川村景观基因存在典型的重组特征后,利用这一特征进行景观基因的拆分、抽象、演绎等,从而导控保护规划的设计方案。通过对程家川村景观基因重组过程及特征的深入思考和分析,把握其景观基因传承的内在规律和机制,在规划方案中做好主体景观基因的保护传承和未来发展考量,预测景观基因要素未来的生长趋势,做好远景规划,最终利用该村景观基因的重组机制导控该村落保护发展的全生命周期。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对该村景观基因重组机制的深入分析,通过厘清其内在规律,来多向谋划规划,通过复合演绎和综合分析,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得出多个规划方案,再通过方案的比选,得出程家川村最佳的保护发展规划方案。

六  结束语

传统村落是中国农耕文明的主要载体,其景观基因具有强劲的生命力。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深入实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正逐步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有着巨大的人才需求。结合乡村规划专业改革,本文通过搭建乡村规划与设计课程中的传统村落规划专题及未来乡村规划设计专业中的传统村落规划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并着眼于高校乡村规划专业改革,提出了基于景观基因的传统村落规划专题教材编写内容建议,探讨了传统村落景观基因在高校乡村规划与设计中的应用,旨在以点带面,丰富和完善整个乡村规划与设计教学内容体系,为传统文化保护利用和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乡村规划人才培养的新路径。

参考文献:

[1] 潘斌.乡土文化资源在乡村规划教学中的有效利用探索[J].建筑与文化,2019(8):165-167.

[2] 李京生.乡村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8.

[3] 陈前虎.乡村规划与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8.

[4] 蔡忠原,黄梅,段德罡.乡村规划教学的传承与实践[J].中国建筑教育,2016(2):67-72.

[5] 胡最,刘沛林.中国传统聚落景观基因组图谱特征[J].地理学报,2015,70(10):1592-1605.

[6] 严巍,王思静,赵冲,等.基于乡村规划人才需求的城乡规划教学创新改革[J].建筑与文化,2021(12):176-177.

[7] 刘沛林.古村落文化景观的基因表达与景观识别[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3,24(4):1-8.

[8] 胡最,刘沛林,邓运员,等.传统聚落景观基因的识别与提取方法研究[J].地理科学,2015,35(12):1518-1524.

[9] 向远林,曹明明,秦进,等.基于精准修复的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变异性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20,39(9):1544-1556.

[10] 邵润青,段进,姜莹,等.空间基因:推动总体城市设计在地性的新方法[J].规划师,2020,36(11):33-39.

[11] 向远林.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变异机制及其修复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20.

猜你喜欢

传统村落教学体系
民族地区传统村落文化安全建设的新视角
芭蕾基训对中国古典舞教学体系形成的影响
基于CDIO模式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教学体系改革
虚实结合和科教融合的计算机实验教学体系
数字媒体技术课程体系及实践教学环节设计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方式初探
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的特色化探索
从“传统村落”项目申报看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
《现代物流企业管理》课程教学分析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文化旅游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