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妇产科学课程思政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2024-06-20郭瑞霞金玉茜陈志华来天娇邱海峰刘宁

高教学刊 2024年16期
关键词:教学路径医学教育课程思政

郭瑞霞 金玉茜 陈志华 来天娇 邱海峰 刘宁

摘  要:为大力贯彻新时代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全面强化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通过构建课程思政体系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学全过程,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教育的有机统一。该文通过分析妇产科学课程融入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引出“宫颈癌防治”这一课程思政案例,从宫颈癌三级预防的角度展开讲解,启发学生自尊自爱、创新求索、关爱患者的意识,展示专业知识和思政教育深度结合的教学路径,并系统阐述妇产科学融入课程思政的实践探索和相关策略,以期为妇产科学课程思政发展提供有益探索和参考意见。

关键词:课程思政;妇产科学;宫颈癌防治;医学教育;教学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4)16-0193-04

Abstract: In order to vigorously implement the basic requirements of talent training in the new era and comprehensively strengthen the task of establish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tal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will be carried out throughout the whole teaching process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system of courses to achieve the organic unit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education. By analyzing the importance of integrating the course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in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is paper leads 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ase of "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ervical cancer", explains i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ertiary prevention of cervical cancer, inspires students' consciousness of self-respect, innovative search and caring for patients, and demonstrates the teaching path of in-depth combination of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order to provide useful exploration and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ideology and politics in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curriculum,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expounds the practical exploration and related strategies of integrating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into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Keyword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ervical cancer; medical education; teaching path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和2019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再次对课堂思政做了深入阐述,强调了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性,也为新形势下如何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指明方向。医学,作为一门蕴含着丰富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自然科学,也是一门与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密切相关的学科,其人才思政水平的提升能够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2]。因此,高等医学院校教师在教授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程,对医学生进行德育培养,做到以立德为首要、以树人为核心,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医学人才[3]。妇产科学是临床医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专业性要求高、实践性强以及医患关系复杂特殊等专业特点,其涉及内容几乎涵盖了女性一生中生殖系统生理和病理各方面的内容,所蕴含的思政元素也极为丰富[4]。然而我国目前的高校妇产科学课程思政建设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例如教师重视不足,思政内容生搬硬套、照本宣科,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割裂分离。而如何挖掘妇产科学教学中的思政元素,找准切入点,引入相关案例,做好总结与反思,将立德树人、全方位育人贯彻于妇产科学教学的全过程,是构建妇产科学课程思政的重要问题,值得妇产科学教师深入思考和学习[5]。在教学过程中,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学教研室深入探讨和思考妇产科学课程思政的构建,根据不同章节不同疾病特点选择并融入相应的思政元素,对教学过程全方位融入思政教育进行实践与探索,本文选取宫颈癌防治这一课程案例,进一步探讨妇产科学中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和教学要点。

一  开展妇产科学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和意义

(一)  新时代背景下贯彻落实课程思政改革的要求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人民的健康越来越被放在国家发展的重要位置,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为保障人民健康,国家高度重视对医学生的培养,大学教育者也需要对如何做好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深度的思考和探索。2020年教育部出台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高校思政课教学要紧扣时代脉搏,将价值引领与塑造贯穿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形成多种形式共融的育人长效机制。因此,高校教育应迫切落实课程思政改革,将医学、道德、思想政治教育三者进行有机结合,将过去单一的专业课教学和思想政治课育人转变为通过医学专业课程思政育人的新形式。

(二)  医学教育人才培养的需要

目前,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日益发展,我国人民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和要求与日俱增,对医生综合素质的期望也不断提升。医生“以人为本”的职业特点也要求医生具有很高的思想政治观念、职业素养以及人文沟通能力。医学院校在人才培养中肩负着为祖国培养兼具精湛医术和崇高医德的新时代社会主义医学事业接班人的重任,对医学生的培养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更要将思政教育融入到专业教学中,关注医学生道德素养、思想政治、理想信念和人文沟通等方面的培育。尤其是妇产科学,面对女性患者,涉及人体生殖器官和个人隐私,更需要医务人员具有高尚的医德和人文关怀,在思想政治素质方面对医务人员的要求更高。因此,应该通过课程思政建设帮助学生更有效地掌握临床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职业道德、思想品质和人文素养,培养他们成长为一名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医学教育人才要求的优秀医护人员。

(三)  促进医学生建立职业认同感

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重点指出,强化医学生职业精神,发挥课程思政作用,从精神层面推进医学生职业认同培养工作。研究和调查发现,医学生对医生职业的认同程度直接影响其学习热情和动力,以及对未来从事职业的选择,目前我国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职业认同总体并不高,医疗环境的复杂、医患纠纷和负面社会舆论的不断出现都影响了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更需要教师在课堂与临床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职业情感的培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加强责任意识,培育职业精神,坚定其追求崇高医德和精湛医术的精神,使学生逐渐成长为全面发展的高水平医学人才。

二  宫颈癌防治课程思政案例

(一)  概述

宫颈癌是影响全球女性健康的第四大恶性肿瘤,也是最常见的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2020年全球宫颈癌新发病例超60.4万例,死亡超34.2万例[6]。我国是全球宫颈癌负担最大的国家之一,2020年新发和死亡病例数分别约为11万和6万,且呈逐年上升趋势[7-8]。随着宫颈癌防治的不断进步,宫颈癌成为目前唯一的一种病因明确、可防可治,甚至可以消除的妇科生殖道恶性肿瘤。通过宫颈癌的三级预防,尤其是接种HPV疫苗、进行宫颈癌筛查能够显著降低宫颈癌发生风险,有效预防宫颈癌的发生。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发起全球消除宫颈癌战略行动,决心在本世纪内于公共卫生层面消除宫颈癌威胁。

(二)  案例设计——内容讲解与思政教育深度结合

近年来肿瘤相关死亡率在我国人群中占比逐年增高,由于肿瘤造成的人群健康负担日益加重,而医疗工作者对解决这一问题承担重要责任。因此,肿瘤防治和诊疗相关医学教育中的思政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有效的思想教育能够帮助医学生加强责任意识,激发其对肿瘤疾病的关注和兴趣。首先,在讲解宫颈癌的基础知识时,应介绍其流行病学现状和我国最新流行病学研究结果,研究显示我国的HPV感染和宫颈癌流行病学特点与全球相比,皆有相同点和不同之处,我国的宫颈癌防控实践更需要制定契合国情的方案[7]。其次,课程从宫颈癌的三级预防讲解宫颈癌防治的发展,融入对其发展历程中所呈现的敬业、求索、创新精神的思政教育。

一级预防即病因预防,是在疾病未发生时针对疾病的致病因素或危险因素采取的措施。宫颈癌的一级预防,其重点即在于预防性HPV疫苗的应用。介绍1976年德国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Harald zur Hausen在宫颈癌组织中找到HPV DNA与人DNA整合的证据并证实HPV是宫颈癌病因的发现过程,启发学生善于发现、善于思考和不断创新的探索精神。在病因明确的基础上,自2006年起多种HPV疫苗接连问世,目前我国已上市的HPV疫苗包括进口3款、国产2款。其中魏丽惠教授在HPV检测和疫苗国产化方面做出突出成就,国产疫苗的出现打破了国外的垄断,为国人提供了更经济实惠的选择,这一事迹既体现了科研创新对我国医疗事业进步和保证人民健康的重要意义,又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HPV感染的高危因素包括不良生活行为,在讲解该知识点时还应向学生传播正确的恋爱、性爱观念,使学生意识到自尊自强和洁身自爱的必要性,以健康、负责任的方式对待爱情、家庭和性等问题,鼓励学生培养高尚的情操以及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级预防即临床前期预防,指在疾病的临床前期做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以防止或延缓疾病的发展。宫颈癌的二级预防主要依靠宫颈癌前病变的筛查和处理,教学通过讲解宫颈上皮内病变到宫颈浸润癌的发展过程,引出宫颈癌“三阶梯”诊断流程,即细胞学—阴道镜—组织学的检查步骤。逐一介绍各检查方法的应用和优、缺点,其中通过对传统巴氏检测、阴道涂片发展历程的讲解,结合身边的典型,介绍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食管癌防治先驱沈琼教授发明及推广食管拉网脱落细胞学检查技术的故事,从而增强学生思考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并提升学生“爱院荣院”的意识。正如巴氏检测和阴道涂片检测显著提高了宫颈癌的早期诊断率,沈琼发明的“拉网法”也使食管癌的诊断准确率大大提高,并能够早期发现癌变,提高患者生存率。同时,在课程中介绍我国郎景和院士组织开展的一系列多中心宫颈癌筛查临床研究,以及马丁院士对于HPV整合转录规律和HPV整合转录预测模型的创新发现,体现了科学研究的不断进展将为中国消除宫颈癌提供“最优解”,应用最科学的方案也将在最大程度上尊重患者、减少对患者的伤害。这些医学家的故事不仅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还能够使学生净化心灵、提升境界,他们对患者的关爱以及锲而不舍、勇于拼搏的科研精神都值得学生敬仰,是学生学习的楷模。此外,还可以在宫颈癌筛查的讲解中融入我国的“两癌筛查”政策,使学生感受到国家对妇女健康的关爱,深刻体会“人民至上,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

三级预防是防治疾病进展,宫颈病变治疗是宫颈癌三级预防措施,即通过积极治疗,改善生活质量、争取最佳预后[9]。在宫颈癌的治疗中,手术和放疗的不断进步为宫颈癌患者带来了生的希望,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对宫颈癌诊断、临床表现和治疗的讲解,强调宫颈癌治疗的发展历程,通过举例的方法讲述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伟大科学家居里夫人的故事,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元素钋和镭从而奠定了放射化学的基础,并提出将放射性同位素用于治疗癌症,倡导用放射学救护伤员,有效地推动了放射学在医学领域里的运用。正是因为放射性治疗的发现和应用,无数中晚期宫颈癌患者的生命得以延续。居里夫人将一生都献给了放射性元素的探索并最终由于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逝世,她的故事体现了科学家志存高远、怀抱理想、求知若渴、坚忍不拔以及淡泊明志的优秀品行,值得每一位医学生学习。在对手术治疗的讲授中强调早期宫颈癌手术的发展历程,宫颈癌手术具有手术范围大、并发症多的特点,一代代妇产科医生为改进手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不断开拓创新,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吴义勋教授开创国内宫颈癌保留盆腔神经丛手术先河的先进事例,鼓励学生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意识和努力解决医学难题、不断求索的决心。

最后,对课程内容进行总结,介绍世界卫生组织发起的全球消除宫颈癌战略行动和我国的“健康中国2030”目标[10]。讲述相较于全球目标,我国疫苗接种、宫颈癌筛查和治疗的现状和差距,虽然我国的宫颈癌防治工作不断取得显著成效,但仍任重而道远,仍需要在提高预防性HPV疫苗接种率、扩大筛查人群覆盖率、检测宫颈癌和HPV流行趋势、推广人工智能产品在宫颈癌防治实践中的应用等方面开展研究,为消除宫颈癌做出努力与贡献[11]。

(三)  教学反思

面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目标,高校教师要落实做好先进思想文化的引领者和传播者,勇于承担起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责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以“浸润”的方式加入思政内容,选取并设计适宜的案例,在课程中融入医学大家的故事、科研工作者的事迹和我国医疗事业的进步,培养医学生爱岗敬业、敢于担当的职业道德精神和勤于思考、勇于突破的科研创新精神,使学生理解医疗事业的发展进步需要一代代人的不懈努力,当前仍有无数的问题和研究等待着我们去思考和解决。

三  妇产科学融入课程思政的实践探索和相关策略

(一)  提高师资素质,言传身教发挥引导作用

妇产科学教师均为临床医学专业出身,思政教育的理论知识相对薄弱,存在对思政教育不重视、缺少思政素材储备、思政教学方法不恰当等问题[12]。因此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应加强对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开展思政教育、德育教育相关讲座和活动交流等措施,建设德才兼备的师资队伍。提高师资素质的首要任务就是提升教师的师德师风,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影响,好的临床教师就是一面旗帜,可以作为学生的榜样,能够以身作则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言传身教地指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奠定职业认同感和责任感。妇产科学教师在课程教学和临床带教中,都应做到不断自我提升,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13]。

(二)  精心设计教学,挖掘妇产科学思政元素

在教学设计时,将教学目标设定多样化,除专业知识目标外,还应设立思政教学目标,明确和规范妇产科学课程中的思政内容。通过教学团队的集思广益以及思政专业教师的严格把关,深入挖掘妇产科学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教学元素,合理而全面地规划思政教学内容并将不同的思政主题分配到最相关、最恰当的章节中,采用融合的方式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教学过程。通过融入医学人文故事、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妇产科学发展史、杰出人物先进事迹,充分培养学生的“大医精神”、科研创新能力、关爱生命自尊自爱的观念、勇往直前不怕困难的精神等等。教学团队可发动每一位教师收集思政素材,无论是思政案例、模范事迹还是教师日常医务工作中的事件和体会,均可将素材加入教学大纲,供教师上课使用。

(三)  凸显学生地位,因材施教促进自主学习

妇产科教师应根据不同学业阶段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于临床医学专业的本科生,教师可运用新兴教学技术将思政教育融入理论教学,丰富课堂形式,还应注重临床实践中的思政培养,培养学生的医生职业精神、医患沟通能力等;对于研究生,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勇攀高峰的科研探索精神和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加强注重师生合作关系的构建,引导学生及时对教学进行反馈,形成平衡的互动关系,不仅有助于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也能够教学相长促进教师的自我完善和能力提升。最后,还应在课程中培养学生积极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还可以时常提出具有创新性和挑战性的问题,促使学生探讨思考,使课堂的教学延伸至课后,进入生活。

(四)  丰富教学方法,与时俱进激发学生兴趣

对于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应注重课程的新颖性与创新性,通过丰富教学方法借助多种在线教学工具进行思政教育。例如以案例教学的方法,结合临床真实案例,将思政育人融入案例讲解,通过案例情节既能够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又能够提高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还有助于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的思政育人培养目标,引发学生对于医学人文素养的思考与重视。同样,还可以通过小组讨论、主题演讲、项目探索等方式,在课上课下以线上结合线下、翻转课堂等形式,使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主动学习和思考。

四  结束语

综上所述,课程思政在目前和未来的医学教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开展妇产科学课程思政是医学教育人才培养的需要,也是全方位培养高素质医疗卫生事业接班人的必经之路。在妇产科学教学中,深度挖掘课程思政元素、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建设德才兼备的师资队伍,这些方法都可以帮助妇产科学与思政教学有机融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社会主义培养党和人民信赖的好医生。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1).

[2] 黄晓巍,杨明慧,韩冬,等.医学院校课程思政教育研究进展[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2):142-143.

[3] 罗自强,冯丹丹.在生理学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20,19(11):1283-1286.

[4] 李春芳,刘丹,董欣,等.新时代背景下妇产科课程思政的构建与探索[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21,29(4):646-648.

[5] 王焕英,罗恋梅,杨冬,等.课程思政融入到妇产科学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J].医学教育管理,2021,7(6):647-650.

[6] SUNG H, FERLAY J, SIEGEL R L, et al.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2020: GLOBOCAN estimates of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worldwide for 36 cancers in 185 countries[J]. CA Cancer J Clin.2021,71(3):209-249.

[7] 张韶凯,赵方辉,乔友林.中国宫颈癌防治研究20年历程与成就[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20,41(6):809-812.

[8] YU X H, ZHANG J R, JIANG H R. Disease burden of cervical cancer and breast cancer in Chinese women in 1990 and 2019 [J]. Chin J Public Health,2022,38(5):534-8.

[9] 潘锋.推进三级预防策略,推动《加速消除宫颈癌全球战略》[J].中国当代医药,2021,28(7):1-3.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EB/OL].(2016-10-25)[2021-06-12].http://www.gov.cn/zhengce/2016-10/25/content_5124174.htm.

[11] 冯同富.宫颈癌筛查策略的变迁及思考[J].实用医学杂志,2022,38(15):1865-1871.

[12] 杨静,钟天鹰,刘蔚,等.妇产科学课程思政发展现状探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12(33):65-69.

[13] 高庆蕾,曾少卿,刘家豪.医学肿瘤课程思政教学路径规划与实践——以卵巢癌教学为例[J].高教学刊,2021,7(34):108-111.

基金项目:郑州大学2022年度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妇产科学》”(校研究生【2022】10号)

第一作者简介:郭瑞霞(1972-),女,汉族,河北临城人,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妇科肿瘤。

猜你喜欢

教学路径医学教育课程思政
提升医学教育能级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妇产科临床护理教学路径的建立与应用研究
人文精神关怀下的德国音乐学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路径研究
强化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路径探析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明代医学教育纵横谈
深入基层开展继续医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