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护理在分离转换性障碍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2024-06-19刘天燕

婚育与健康 2024年10期
关键词:精神科心理护理

刘天燕

【摘要】目的:探讨分离转换性障碍患者应用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在2022年1月—2023年11月期间收治的64例分离转换性障碍患者分为应用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以及应用心理护理干预的实验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额外的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抑郁程度、焦虑程度、睡眠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应用心理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抑郁程度、焦虑程度均小于对照组(P<0.05)。在心理护理干预下,实验组睡眠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有差异(P<0.05)。结论:分离转换性障碍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能缓解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程度,改善睡眠质量,有利于患者疾病恢复,提高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分离转换性障碍;心理护理;精神科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dissociative conversion disorder

LIU Tianyan

The Third Peoples Hospital of Liupanshui City, Liupanshui, Guizhou 553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dissociative conversion disorder. Methods: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64 patients with dissociative conversion disorder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22 to November 2023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with conventional nursing intervention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ith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with 32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nursing intervention, and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given additional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The degree of depression, anxiety, sleep quality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were observed in the two groups. Results:The levels of depression and anxiety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Under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the sleep quality scor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re was a difference in nursing satisfaction betwee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The implementation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dissociative conversion disorder can alleviate the depression and anxiety of patients, improve sleep quality, and improve patients satisfaction with nursing staff, which can effectively restore patients diseases.

【Key Words】Dissociative conversion disorder; Psychological nursing; Psychiatry

分离转换性障碍又名“癔症”是一类由精神因素,如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情绪激动、暗示和自我暗示作用于易患个体引起的精神障碍[1]。一部分患者主要表现为分离症状,如分离性遗忘、分离性情感爆发、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等,另一部分患者主要表现为转换症状,包括转换性运动障碍和转换性感觉障碍,同时缺乏相应器质性损害的病理基础,这给患者日常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2]。目前临床上对分离转换性障碍的控制多采用常规护理,然而常规护理也具有一定局限性,如患者依从性差、不能及时观察到患者情绪变化等,患者预后情况并不理想,因此,需选择科学、有效的护理方式帮助患者治疗疾病[3]。本文选取我院64例分离转换性障碍患者进行研究,观察应用心理护理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在2022年1月—2023年11月期间收治的64例分离转换性障碍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32例。实验组,女32例,男0例,年龄25~54岁,平均年龄(39.58±2.36)岁;对照组,女32例,男0例,年龄22~55岁,平均年龄(38.47±2.11)岁。两组分离转换性障碍患者在性别、年龄上基本一致(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由两位精神科副主任医师诊断为分离转换性障碍患者;②患者及家属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处于抑郁症躁狂、焦虑发作期的患者;②有其他神经疾病史患者;③有脑肿瘤等其他脑部器质性病变;④不能长期配合护理操作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 常规护理干预:按照医嘱时间和用量严格服药,注意观察不良反应。注意患者情绪变化,减少噪音刺激,调整饮食结构,进行运动锻炼。

实验组 心理护理干预:患者入院后做好一般资料的收集,了解患者文化程度、性格特征等,向患者介绍病区环境以及医护人员,缓解患者进入新环境的紧张焦虑情绪,根据患者病情和心理状态选择适合的交流方式。在护患信任的关系建立后,耐心倾听患者倾诉,使用共情等心理学技巧,鼓励患者说出自身的感受及想法;采取劝导、鼓励的方式对患者当前所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交流时尽量用正面和积极的语言,指导其应付情绪波动的方法。提供心理健康指导,根据患者接受度选择合适的方式向患者介绍分离转换性障碍疾病的诱因、治疗方法、预后等相关知识,举成功案例增强患者治疗自信心。鼓励患者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分散患者注意力,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引导患者改变消极的自我看法,重建自尊心和信心。指导患者家属多关心陪伴患者,给予患者足够的心理支持和安慰。

1.3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护理1周以及2周后的抑郁程度,采用抑郁症筛查量表(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9,PHQ-9)评分评定:没有抑郁:0~1分;轻度抑郁:5~9分;中度抑郁:10~14分;中重度抑郁:15~19分;重度抑郁:20~27分[4]。(2)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护理1周以及2周后的焦虑程度,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评定:轻度焦虑:50~59分;中度焦虑:60~69分;重度焦虑:>70分[5]。(3)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护理1周以及2周后的睡眠质量,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评定:良好:0~5分;较好:6~10分;一般: 11~15分;很差:16~21分[6]。(3)观察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调查问卷评估:非常满意:80~100分;满意:60~80分;不满意:<60分。满意度:(满意+比较满意)人数/总人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抑郁程度对比

心理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PHQ-9评分对比,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心理护理干预后实验组PHQ-9评分比对照组小,在统计学上有差异(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焦虑程度对比

心理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SAS评分对比,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心理护理干预后实验组SAS评分比对照组小,在统计学上有差异(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睡眠质量对比

心理护理护理前两组患者PSQI评分对比,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心理护理干预后实验组PSQI评分比对照组小,在统计学上有差异(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分离转换性障碍患者的不良负性情绪会导致疾病进一步加剧,部分患者甚至因为不良心理状态抗拒治疗,严重影响临床治疗效果[7]。心理护理是在心理学理论指导下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分离转换性障碍患者的心理活动、人格特征或行为问题进行影响,使之发生朝向预期目标变化而采取的护理措施,可以帮助患者平衡情绪、促进身心健康、引导患者进行正常生活[8]。

有学者研究发现,分离转换性障碍患者情感和行为极易受别人的言语和行为的暗示影响,且自我暗示也很强烈,以致各种身体不适感可作为自我暗示的基础[9]。本文研究中发现,结果表明实验组PHQ-9、S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这是因为心理护理干预中通过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后,鼓励患者说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分析问题的根源,帮助患者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缓解患者负性情绪;同时引导患者正确认识和对待致病的精神因素,认识疾病的性质,帮助患者分析个性存在的缺陷,以及克服个性缺陷的途径和方法;家庭支持也使得患者感到重视和尊重,患者能保持乐观和积极的态度,因此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分离转换性障碍则是一类复杂的心理-生理紊乱过程,患者非自主地、间断地丧失部分或全部心理-生理功能的整合能力,在感知觉、记忆、情感、行为、自我意识及环境意识等方面的失整合,当患者长期处于该疾病下,会对睡眠造成一定影响。通过本研究发现,实验组患者PSQI评分优于对照组,这是因为患者通过心理护理干预身心得到放松,心态逐渐转好,睡眠时间增加,睡眠障碍减少。此外,在护理期间,还观察了两组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发现,实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这是因为心理治疗的重点是寻找诱发、维持、强化患者症状的心理社会因素,并在治疗过程中将心理社会因素与患者的症状进行“分离”,引导患者进行正常生活,以增加应对生活事件的能力,同时医护人员应与患者家属形成医疗联盟,达成共识,共同帮助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获得成长;同时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病情状况制定的个性化护理措施,与患者需求完美贴合,因此患者对护理人员服务较为满意。

综上所述,分离转换性障碍的患者应用心理护理临床效果显著,患者抑郁、焦虑情绪减少,睡眠质量改善,护理满意度增加,有利于患者疾病恢复。

参考文献

[1] 刘帅,张荣军,张宏兵,等.多种表现形式的分离转换性障碍一例并情况分析[J].西南军医,2021,23(4):523-524.

[2] 张彤玲,范肖冬,刘丽娟.催眠疗法治疗分离转换性障碍的个案报道[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22,36(8):639-642.

[3] 向莹河,王清源,代清松.心理暗示联合控制通气治疗癔症的疗效观察[J].现代养生,2023,23(9):694-697.

[4] 周珍伶.心理护理在高校癔症学生中的应用[J].循证护理,2023,9(9):1704-1706.

[5] 徐叶萍,曲新玲,陈晓梅.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分离(转换)性障碍患者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36(24):3321-3324.

[6] 翁春霞.心理护理改善抑郁症患者睡眠质量和临床症状的效果观察[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3,10(2): 333-335.

[7] 韦海月.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分离(转换)性障碍患者中的应用体会[J].养生大世界,2023(8):252-253.

[8] 郭柳,胡菲,张顺娣,等.结合病因的心理护理干预在青春期女性癔症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0,26(7):47-49.

[9] 张会.暗示性心理护理对癔症患者的护理分析[J].饮食保健,2021(13):158.

猜你喜欢

精神科心理护理
精神科护理工作研究进展
探讨精神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
饮食和心理辅导在肝胆护理中的综合应用探究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精神科护士压力来源及干预措施
精神科医院安全隐患多
参与式教学法在精神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