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生的密码

2024-05-31张妍琳

光明少年 2024年5期
关键词:缂丝皮影年画

张妍琳

是“私产” 更是“公产”

“小时候,我就听家人讲这项手艺和它的故事”“这些物件是我儿时的玩伴”,谈及个人与非遗技艺的缘起,几位传承人给出的答案近乎一致。他们的本领无不来自家人的言传身教,传承非遗的坚定与执着也离不开家庭的耳濡目染。正如民俗学者、非遗研究专家马知遥所说,非遗最大的特点是活态传承性,从过去到现在一直都在师徒相传、世代相传。

但古技的传承并非一帆风顺,以杨柳青年画为例,传承人霍庆有是天津唯一一位“勾、刻、印、画、裱”五项全能的艺人,即便他生于年画世家,从小在年画文化熏陶下成长,当“文革”时期年画被视为“封资修”,他也无力阻止木版和颜料的焚毁,只能带着歉疚中断技艺的传承。改行后的霍老先生从事了污水处理工作,只在闲暇时练勾稿和刷样。偶然间,他在工作中发现了年画所需的黑胭脂的踪迹,又从自家灶台后刨出了几块老版,自此正式走上搜集、挖掘、整理“古董”年画和木版的道路,跑遍天津,走访全国甚至海外,后来又将儿子霍树林拉进来,身体力行复兴杨柳青年画。

霍老先生培养了40多个学生,儿子和儿媳更是霍氏古一张画店的支柱,将年画当作毕生事业传承。可并非所有非遗技艺都这般幸运,马知遥讲到,他一直在寻访和调查非遗项目,有的在第二次拜访时,传承人就过世了,技艺传承断代,最终成为博物馆的陈列。在他看来,“人亡艺亡”是憾事,相当于丢失了活态文化证据。毕竟,非遗不只属于某个地区或民族,而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和文化瑰宝。

每件作品都有温度、会说话

老物件就像一扇时光之门,带人穿越时光的长河。非遗的魅力历久弥新,随着人生阅历的增长,对它的认知会不断变化,每一位传承人都如是说。霍树林非常理解年轻人对年画“不感冒”,生于年画世家的他,儿时对这些也不了解,觉得都看腻了。但长大后,当他逐渐了解了年画的内涵和背后的故事,便感受到年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杨柳青年画有深刻的教育意义”这也是霍老先生觉得这项非遗的魅力所在,他谈到展室里的《知足图》,画中一个骑驴的人看到前面有人骑着马,心生羡慕,回头看到后面还有推车汉和挑担人,就觉得自己已经很幸福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就是这幅作品的内涵和育人价值。”霍老先生相信,只要人们读懂年画,就会爱上它。他也会在儿子儿媳打磨作品时,给他们讲其中的寓意。霍树林表示,带着敬意完成的作品凝结着感情寄托和心血,出售时很是不舍,就像养大的孩子离开了自己。

泰山皮影第七代传承人范维国也特别强调了非遗的教化功能。在皮影世家长大的他,16岁起和父亲学习皮影制作和表演技艺。他认为皮影不光是一门手艺,更是中华文明的载体。古代虽有私塾授业解惑,但只有贵族子女才有受教育的机会,大多百姓都是从低成本的民间曲艺中了解“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优秀品格,无论是皮影还是评书,都在用生动的故事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百姓。

匠心,是对艺术的极致追求,非遗因匠心被称为作品而非产品。马知遥表示,如果在消费场景下进行大机器化生产和批量复制,工业流水线的味道会破坏非遗的温度。定州缂丝第七代传承人王鹏巍是一位执着于“手工”的女性,她为复兴家族手工艺而专门拜师钻研,却发现已经找不到会做缂丝所需工具的匠人,只能把老工具拆了一点点研究、打磨,重新复刻。这场实践让她越发敬佩老一辈手艺人,也坚定了古法传承定州缂丝的决心。“虽然麻烦,但手工作品有着独一无二的魅力,和它对话,能感受到生命力。”同样,霍树林也坚持着手工刻版和上色,这是他传承技艺的核心价值观。

古技新生,与时代双向奔赴

非遗是历史留下来的文化和精神宝藏。当人们的审美和精神需求发生变化,非遗也要探索出一条融入社会生活的道路,才能长久发展下去。正如泰戈尔所说:“古老的种子,它的生命的胚芽蕴藏于内部,只是需要在新的时代土壤里播种。”非遗保护初期,有专家提出,非遗要保持原汁原味,不能有丝毫改变。但实践证明,没有一成不变的文化遗产,作为活态文化,非遗要携带传统基因随时代发展作出调适性改变,满足消费者的需要,让人们“用得上”。

谈及“守正”和“创新”,或许老一辈传承人和接班人会有理解上的偏差,但守住“根”是他们的共识——坚守工艺,在题材和形式上出新,才能让非遗从历史走向未来。霍树林提炼杨柳青年画工艺的精华,让年画出现在了团扇和家居用品上,在欣赏性外赋予了它使用价值。范维国不仅将皮影戏的内容创作与时代相结合,体现时代风貌,在形式上也有突破,融合其他艺术形式,致力于打造“沉浸感”。“守正是守住精华,创新是让非遗拥有自我造血功能,两者缺一不可。”马知遥表示,“既要警惕一成不变让非遗走向死路,又要谨慎过于求变让其面目全非。”

所幸,当下不少非遗项目都蹚出了发展新路,将“跨界”玩出花样。王鹏巍介绍,定州缂丝和百年老京剧团进行合作,剧目在海峡两岸演出,颇受欢迎;和游戏公司携手,将缂丝工艺应用在游戏人物服饰上,展示缂丝之美;与研究中山篆书的书法家联手,将缂丝技艺和文字相结合开发可私人订制的文创产品。非遗这颗连接着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种子,找到了成长和发展的沃土。

当举国上下都在关注非遗,难免出现不和谐的声音和现象。有些地方重申报轻保护,有些人因有利可图而钻空子,导致伪非遗或假非遗传承人的出现。完全用现代理念重新诠释并以机械化生产代替手工的产品,至多被称为非遗创意产品或衍生品,并无活态传承性及历史文化价值,将两者画上等号是对非遗的破坏,会伤害真正的非遗传承人保护非遗的积极性。掌握辨别真伪非遗的方法、普及正确的非遗保护理念,是亟须解决的社会问题。

你和非遗,也可以有故事

細心的同学也许已经感受到,国潮,可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无论学校课程、社团活动还是时尚生活,都刮起了“复古”风,皮影课成为校本课程、在春节窗花上居然能看到年画的影子、我们竟然也能用材料包完成一幅美轮美奂的缂织作品。

非遗传承的探索不觉间已走过20余年,如果说先前以“抢救”为主,未来的重点则是充分利用非遗为生活和社会服务,把它变成公共文化的一部分。传承人们从未觉得肩上的担子变轻,甚至觉得传承情况并不乐观,想学但担心这门技艺无法带来生活保障、对功底或天赋有一定要求、要肯下苦功夫磨炼基本功……这些有形或无形的门槛,导致一些非遗陷入濒临灭绝的窘境。“传承乏力”依旧是当前非遗传承和发展面临的挑战,马知遥看过不少“人亡艺亡”的场景,格外强调非遗传承人队伍建设的重要性,要调动传承人开门纳徒进行技艺传承的积极性,也要及时把年事已高的传承人的影像资料保存下来。

为解决非遗传承和发展的问题,学者们提出了非遗进校园、进行非遗学科建设培养人才的思路。当前不少高校设立了非遗本科专业,有些高校甚至更早前就将非遗挂在艺术学、文学、历史学等学科下,招收硕士生或博士生,这些学生现已成为非遗保护和研究的中坚力量。高校三到四年的培养,能让学生基本掌握一项非遗技艺,技不压身,既能解决就业问题,又能缓解非遗传承断代的焦虑。青少年是文化传承的新生力量,将给非遗注入新的活力,让它在新媒体时代,火起来,活下去。

了解了这些,你是否找到了近年来非遗愈发让我们“看得着”“听得见”“学得来”的答案?无论是非遗技艺展演还是传承人进课堂,都是非遗保护的“保鲜膜”和“定心丸”。看到这篇文章的你,你和非遗的故事,将会续写非遗发展的时代新篇。

猜你喜欢

缂丝皮影年画
通经断玮 绘彩织梦
——蔡霞明缂丝作品欣赏
牛年画牛
年画
月光皮影
我爱皮影
不老的皮影
缸鱼年画之旅
缂丝之美,从皇室走入民间
南通缂丝将经纬织入生活
宋代缂丝的色彩符号与审美意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