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覆膜节水抗旱栽培技术在资阳市雁江区祥符镇的应用实践

2024-05-27王大彬黄兵魏建敏唐晓蓉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24年1期
关键词:祥符抗旱覆膜

王大彬 黄兵 魏建敏 唐晓蓉

1.资阳市雁江区祥符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四川 资阳

2.简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四川 成都

1 基本情况

资阳市雁江区祥符镇位于四川盆地中部,是川东伏旱和川西洪涝过渡地带,干旱洪涝、低温阴雨、大风冰雹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地形以丘陵为主,94%的区域在海拔390~460 m 之间,大于5°的坡耕地占旱耕地的90%。土壤母质为遂宁组,土地贫瘠、保水保肥力差、水土流失严重,典型“雨养农”丘陵农业。2023年有耕地3 266.67 hm2,其中田813.33 hm2,土2 453.33 hm2,常年种植农作物面积3 266.67 hm2左右。

干旱制约了全镇农业,特别是粮经作物生产可持续稳步发展。据气象资料记载:3~4月春旱发生频率为75%,5月上旬夏旱发生频率为65%;7~8月伏旱发生频率为56%,春夏、夏伏、春夏伏连旱,故有“十春八旱、十夏六旱”之说。2001~2020年累年平均降雨量达834.9 mm 左右,但常年蒸发亏损逆差却高达170 mm 左右,近三年平均降雨量400~500 mm 左右,且降雨时空分布严重不均,大雨集中在6~9月,占总降雨量的70%,“三天一场雨,遍地出黄金;风调雨顺增点产,一遇旱灾垮下来”,正是干旱缺水的真实写照。

为打破瓶颈,有效解决水源短缺和时空分布不均的制约和影响,多年来,祥符镇在结合本地实际,因地制宜,积极推广农业覆膜节水抗旱栽培技术,在抗御旱灾的严重威胁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覆膜节水栽培面积目前达2 000 hm2左右,占全年农作物种植面积的61.2%。

2 试验示范推广应用效果

祥符镇地膜覆盖技术起源于80年代地膜棉花栽培,以后逐渐运用到更多的粮经作物。通过几十年生产实践证明,农业覆膜栽培技术能够增温、保湿、抑制杂草生长、聚雨保墒、增加光合作用(返射光),早播、早栽、早发、早熟、节水、节肥、省种、稳产高产、增效等显著效果。

2.1 利于农作物适期早播早栽早收

地膜覆盖具有显著的增温效应,可有效提高地温。农作物采用地膜覆盖从而增加农作物的有效积温,加速生育进程,有利于适期早播早栽早收。据多年多点的田间调查,与常规露地栽培相比,在相同时期,地膜覆盖栽培地温可增加2~5 ℃,早播、早栽5~7 d,作物大田生长,包括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都会加快。农作物收获期能提早成熟15 d左右,产量普遍增产15%以上,“抢先一步”占市场,也为后茬作物高产高效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2.2 节水抗旱节本增效

一是节约用水。作物采用地膜覆盖后,可减少土壤田间水分直接蒸发,节水达30%~70%左右,节约抽水费用,尤其是高塝田土。二是提高土壤抗(耐)旱能力。据调查,地膜覆盖农作物比常规栽培耐旱能力延长5~7 d,中后期耐旱时间则更长,特别是在严重的干旱年度抗旱作用更为突出。三是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农药使用量。采用地膜覆盖技术,施肥集中,肥料利用率高,损失减少,施40%测土配方肥525 kg/hm2左右,较常规技术减少施肥15%左右。地膜覆盖技术要求配套使用地膜保温育苗移栽技术,能够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种苗的成活率,有利于培育壮苗(秧),从而达到省种的目的。地膜覆盖技术还能抑制杂草生长,节省除草剂和人工除草费用,减少各类病虫草害。

2.3 增产增收经济效益明显

采用地膜覆盖技术不论是干旱年还是正常年份都有明显的增产增收效果。相较于露地栽培,西瓜增加产值15 000 元/hm2左右,海椒在30 000 元/hm2左右,南瓜在7 500 元/hm2左右,冬瓜7 500~9 000元/hm2左右,玉米750~1 500 kg/hm2左右,地膜水稻增产1 500 kg/hm2,最高可达到11 250 kg/hm2。

3 主要技术措施

覆膜节水综合高产技术主要的技术要点,一是精选品种。选择具有抗病性、抗逆性、产量高、抗倒伏能力较强的优质品种。二是培育壮苗。全部实行本土保温地膜育苗,便于移栽,减少用工量,节约生产成本。在移栽前实行集中病虫害防治,做到带药、带肥、带泥移栽。三是精细整田。覆膜移栽前,先将耕地进行翻耕整细,打窝,浸窝施底肥,对水稻而言,规范化开厢施肥覆膜,打孔插秧。四是规范开厢。要按照种植作物高产高效种植要求进行开厢。五是科学施肥。按氮、磷、钾肥和微肥的测土配方施肥,经济作物一般施复合肥750~900 kg/hm2,粮食作物施525 kg/hm2左右,施腐熟有机肥15 000~30 000 kg/hm2。六是盖好地膜。选用0.004 cm 厚以上的单层白色超微膜,按照不同的厢面购买不同宽度的薄膜,一般用30~75 kg/hm2,也可根据自身经济条件考虑采用降解膜。七是水分管理。作物移栽后应做到看苗施肥补水,覆膜不能完全解决作物缺水问题。如逢干旱严重,就必须要补水,如遇雨水过多还要及时排水。八是够苗晒田。如水稻覆膜栽培,由于发苗早,分蘖旺盛,需控制无效分蘖。对有水源保证的田块,当总分蘖数375 万苗/hm2左右时,排出沟水晒田控制分蘖。后期容易受旱缺水的田块不宜晒田。九是适时收获。要及时抢晴天收获,做到颗粒归仓,经济作物成熟一批,采收一批,做到及时上市销售。十是及时回收地膜,以防止地膜对土壤的污染。

4 存在问题和改进意见

覆膜节水抗旱栽培技术具有明显的抗旱增温作用,是目前进一步提高农作物产量和效益的一项突破性栽培技术措施,适合祥符镇和其他无水源保障、靠天吃饭区域。具有十分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推广该技术应注意防止地膜对土壤结构的破坏。即地膜残留带来的“白色污染”。经笔者多年的生产实践,建议采取以下几点措施:一是农作物收获后要及时揭掉除去地膜,彻底清除残膜。二是大力提倡推广可降解膜,利用阳光和微生物分解地膜,从而达到消除地膜污染的作用。从祥符镇经验来看,地膜残留对旱地影响不大,对稻田影响大一些,主要是水田操作不如旱地方便。如果没清理干净,不利于作物扎根,易坐蔸,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实践证明,地膜及时回收后,后茬作物仍然生长正常,增产增效明显。

猜你喜欢

祥符抗旱覆膜
祥符区关工委红色教育宣讲进校园
美国联邦政府拨款8 400万美元用于西部地区抗旱
苹果秋覆膜 树体营养好
种子穿新“外衣”锁水抗旱长得好
果园抗旱“24字方针”
祥符区
祥符区
防汛抗旱
基于SLS覆膜砂的无模铸型快速制造
花生新品种锦花20覆膜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