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混合模式下一流课程建设探究
——以“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课程为例

2024-05-26卢玉娜龚卿民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一流国家英语

■卢玉娜,龚卿民

(1.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贵州 兴义 562400;2.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2019 年10 月,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高教〔2019〕8 号)提出,“建设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一流本科课程”“全面开展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树立课程建设新理念,推进课程改革创新”[1]。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是教育部为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而进行的一项重要改革。建设一批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级水平的一流本科课程,并形成体系,是自2019 年以来我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1]。

“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是在外语专业一、二年级学习基础英语、英语泛读、语法等基础课程之后开设的专业必修课,其以英语为媒介,系统地向学生阐述在全球以英语为本国官方语言的国家在地理特征、经济、历史、政治、社会生活及文化传统等为背景的相关文化知识[2]。本文在理清线上线下一流课程概念的基础上,从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课程特点入手,探究“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一流课程的建设路径。

一、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的基本概念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是一流课程认定类型选择中位于线上课程和线下课程申报类型之后的形式之一。2022 年线上一流课程认定完成率占五类一流课程的50.20%,而混合式教学占到最后14.47%。线上线下,主要指基于慕课、专属在线课程(SPOC)或其他在线课程,运用适当的数字化教学工具,结合本校对校内课程进行改造,安排20%~50%的教学时间实施学生线上自主学习,与线下面授有机结合开展与课堂教学相融合的混合式课程[3]。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坚持特色、共享、应用、创新的原则,推进现代技术与课堂教学的融合创新,探索翻转课堂、混合式、探究式、参与式、个性化教学等多种应用模式。其重点在于结合二本院校的特点,融合线上线下一流课程类型,打造适合本校学生特点和培养需要的混合式“金课”。

建设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并非字面的理解,把传统线下教学任务完成即可,应是根据教学任务所需,完成线上自主教学内容学习,扩展线上教学知识,并利用线下面授进行有益的内容理解、讨论、补充分析、吸收,最终更好地完成本门课程的教学。针对“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课程特点与教学需要,可将整学期课程教学内容分解成两个部分,在一个学期16 周的课程中平均分配8+8 模式的线上授课内容和线下授课内容,线下教学是在线上教学的基础上,对知识的内化、拓展、理解的有益补充。混合式教学应依据课程教学大纲及教学任务,结合本课程特点,把教学资源按在线学习和课堂实体教学合理安排,实现本课程教学资源最大化利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不是传统课堂的简单复制,而是在思考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模式下,为其提供优质的、丰富的、多样的学习资源,并利用线上教学模式,让学生进行前期学习,也就是自主学习,并配以线下教学,用小组学习、讨论、个人发言等方式对学生线上学习内容进行补充、拓展、加深,进而使其习得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最后达到最终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

二、“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课程建设思路及方案

(一)“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课程建设思路

“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课程建设的思路一是思考本课程在专业中的地位和具备的课程特点,了解课程教学的需要;二是思考本课程的一流课程,线上线下教学如何建设,即过程性教学方案设计。针对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课程是以文化内容为主要教学内容的特点,解决本课程教学的需要。

首先,认真撰写教学大纲。“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课程共五个章节,分别是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及新西兰五个国家的地理、历史、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和文化传统等方面[4]。其次,撰写学期课堂教学计划。从整个教学内容中甄别,筛选一个学期的教学内容,就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课程书本内容来看,主要教授和设计的章节是英国和美国两个国家的地理位置、状况、政治制度,经济状况真实的社会生活和文化,而其他三个国家主要涉及地理位置、状况、自然资源、经济现状和社会文化习俗和文化方面。再次,有的放矢地布置课后作业。对课堂教学内容是否理解,学生是否对问题进行思考,布置相应的课后作业,对其进行检查。最后,在完成整个教学建设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反馈。通过一流课程的合理建设达到学生从“他律”到“自律”的培养。

(二)“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课程建设方案

首先,教师录课,放到平台,进行线上课程教学。这一过程需要利用教学平台,搭建混合式教学的教学框架。同时利用网上优质课程资源,比如MOOC,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对知识进行有益的课外补充。教师以章节任务的形式使学生具体真实地感知文化的存在,并习得文化知识。购买MOOC 线上资源,国家级精品课程,即英语国家文化,配以线下课程教学,要求学生在听取每个章节后,进行自学总结,配以课堂上用英文呈现MOOC 所学知识,达到课后知识延展的目的。教师在混合式教学中的行为主要考虑对课程进行准备,主导整个课程的教学。其次,“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课程的16 周授课过程中,教师需要进行实际课堂监督,线上线下课堂评价,课程教学反思,并进行课堂反馈,通过一系列过程对该课程进行问题分析并优化混合式教学。在此,需要考虑学生的主体性角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在课前进行自主线上学习。培养学生线下有针对性讨论和思考的能力,通过在线上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在线下实体课堂中参与讨论,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获得课程的知识内容,并内化这些知识和内容。最后,完成线上作业,撰写课程小论文,反射出课堂所学所思所悟。

具体的课程评价方式,需要强调课程的过程性学习,分别从两方面进行考察。课程的评价模式为形成性评价(如小组活动、出勤率、课堂表现、平时作业等)+终结性评价(如口试、课程小论文等)。课堂表现具体的内容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课堂呈现,包括课堂问题的回答、PPT 准备与呈现。作业:“学习通”的作业布置,一个学期8 次作业;课堂小论文2 篇。出勤:每次上课时,“学习通”上的签到情况。课后学习:MOOC 平台上学习。期末考查:在批改网上撰写一份小论文+口试回答所提供的问题(学生通过自己录音保存语音回答的方式进行)。形成性评价占60%:其中课堂小论文10%;平时作业10%;课堂表现10%,“学习通”线上章节学习20%;MOOC 学习时长10%终结性评价占40%(期末考查),其中口试20%;课程小论文20%。“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课程建设需要从多个维度入手,全面提升课程的质量和教育教学水平。明确教学目标,合理规划线上线下课程内容,建设教学资源,培养师资力量,建立评价与反馈机制,同时注重落实课程的实施和推广,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肥沃的课程土壤。

三、“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课程建设的具体实施路径

(一)教学内容建设

教学内容建设是一流课程建设的核心,要凸显其科学性、特色性、先进性,要在课程体系建设上体现科学性,科学地设计课程体系,考虑课程本身内容的内在关系,同时注重本领域内课程之间的相互关系及最新学术动态,探索优秀教学成果,做到本课程紧随前沿化,特色化。就当下社会的发展情况来看,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课程需要注重文化方方面面的学习,因为各个国家文化特色、社会习俗都在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而改变,同时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而改变。一个好的课程教学体系不是就书本而书本,就传统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一成不变,而是应该应时而变,科学地、系统地融入当下社会文化中的变化,达到整个课程体系的科学严谨性及先进性。课程教学内容应该涵盖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的各个方面,包括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注重知识点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的内涵和特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同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形式,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其跨文化交际能力。“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的教学也应利用多元化的教学素材,如图片、音频、视频、文学作品等,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的特点,提高其学习兴趣。通过对不同英语国家的社会与文化进行对比分析,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彼此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加深对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的认识。

(二)教师队伍建设

一流课程建设需要一流的教师队伍,教师队伍是课程建设的重中之重。一流的教师需要具备出色的教学能力,包括课程设计、教学方法、课堂管理等方面的技能。他们应该能够用清晰、生动的方式讲解复杂的主题,并能够根据学生的反馈和需求调整教学方法。一流的教师还应该有高度的敬业精神,愿意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来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学习支持。同时,教师需要熟练掌握各种现代教学工具和技术,如在线教学平台、多媒体教学软件等。他们应该利用这些工具来提高教学效果,并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因此,教师需要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和学生需求。由于课程涉及英语国家的社会与文化,教师最好具有在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领域的工作或研究经验,这样能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实用的学习经验。教师也应该具备国际化的视野,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与文化的全球影响力,引导学生从全球视角看待和理解这些主题。同时,他们也应该具备跨文化教育的意识和能力,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教师还需要具备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并对多元文化有深刻的理解和尊重。他们应该能够引导学生从多元视角看待和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与文化。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的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课程组人员结构合理,教学水平较高。其教师队伍有教授1 名,副教授4 名,基本年龄都在40 岁左右。以中年为主的教师队伍精神状态饱满,有足够的教学经验,并长期工作在教学第一线。

(三)课程标准建设

一流课程建设也要注重课程标准的建设,建立合理的课程标准是一流课程建设的重要任务。课程标准是一门课程的灵魂和脊柱。一门课程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内容、课程目标任务、内容体系、课程考核方式等都应清楚地撰写在课程大纲中。就一流课程的课程标准而言,应注重的课程层次性和特殊性,按照课程特色进行分析和制定标准,考虑课程标准的导向性,能起到示范性作用,使得建设一门一流课程的经验和标准能辐射到同类课程,推动同类课程群的长足发展。这就要求首先要明确课程的性质和定位,强调其作为一门人文类核心课程的重要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综合素质,并制定明确的课程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知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难度和深度,注重知识点的系统性和连贯性。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多媒体教学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同时建立合理的课程评价和考核方式,采用多种评价手段,如平时成绩、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小组讨论报告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同时,注重考核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以更好地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

(四)人才培养建设

人才培养建设是“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课程的最终目标。“怎样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是教师考虑最多的问题,也是师范类院校认证反复强调的问题。无论是什么课程,教育的最终目的都是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课程要求培养具有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专门人才,强调跨文化交际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根据这一人才培养目标,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包括英语语言文化、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跨文化交际等方面的课程,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教学方面,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课堂讲解、小组讨论、研究性学习、翻转课堂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注重实践教学环节,通过模拟场景、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与相关企业、机构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就业渠道。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和学术活动,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还要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包括人文素质、道德素质、创新精神、团队协作能力等,使其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国际视野的优秀人才[5]。

四、结语

“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课程是外语专业必修课,此课程的特色是对外国文化知识的系统学习,学习国家的地理位置及概况、国家的政治特点和经济现状及发展、社会人文生活等,课程自成系统,需要自上而下地建设。混合式一流本科建设注重教育主体,强调从教育规律出发,将理念与方法融为一体,达到课程教学建设与教学方式创新的发展目标。改变传统的文化课教学模式,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的课程体系,将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融为一体,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思考主体,从他予到自予,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思考,大大提高了学习文化知识的效率,增强了学生的获得感,从而达到本课程教学的目的。

猜你喜欢

一流国家英语
关注一流学科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把国家“租”出去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