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制造“开门红”

2024-05-21徐茸

新航空 2024年2期
关键词:开门红工业发展

徐茸

1月1日,比亚迪公司公布产销快报,2023年第四季度纯电动乘用车销量首次成为全球第一。从操作系统、EDA等软件攻关取得阶段性突破,到国产ECMO打破外企长期垄断,我国的创新动力、发展活力勃发奔涌,日新月异的创新产品不断涌现,给中国制造增添新亮色。

On January 1st, BYD Company released its production and sales report, announcing that the sales volume of pure electric passenger vehicles in the fourth quarter of 2023 has become the worlds number one for the first time. From breakthroughs in operating systems, EDA software, and other softwar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to the domestic ECMO breaking the long-term monopoly of foreign companies, Chinas innovation power and development vitality are flourishing. Innovative products are emerging in an ever-changing manner, adding new brilliance to Chinese manufacturing.

实现火热开局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新年伊始,中国经济火热开局。北方银装素裹、南方寒气逼人,在这万物冻结的时节,我国经济却是热点频现、热力十足。冰雪旅游一派“热闹非凡”;制造业潜力持续释放,企业产品“热销”赶制订单;一批重大工程加速推进,建设现场“热火朝天”。

1月1日,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在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正式开启商业首航。中国人乘坐自己的大型邮轮出海旅行的梦想成真。

“爱达·魔都号”是一座“海上现代化城市”,船上有客房2125间,可容纳乘客5246人,配置高达16层、面积4万平方米的生活娱乐公共区域,历经8年科研攻关、5年设计建造,完成试航验证后正式投入市场运营。通过打造国产大型邮轮,我国造船业整体实力进一步跃升。从船身设计、空间打造到特色餐饮、娱乐项目,“爱达·魔都号”融汇多元巧思和创新理念,通过东西方文旅要素的跨界融合打造“一船好戏”。未来,“爱达·魔都号”还将开启中国至东南亚国家的邮轮航线,为宾客提供长、中、短相结合的多样旅行度假选择,并适时推出海上丝绸之路邮轮航线。

1月5日19时2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天目一号气象星座15-18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这是中国航天2024年首次发射。

展望2024年,一系列重大航天任务看点十足。在中国空间站,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已圆满完成第一次出舱活动,未来还将开展大量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以及多次航天员乘组出舱活动和应用载荷出舱任务。

在深空探测领域,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正按计划开展研制工作,计划于2024年实施发射。根据安排,嫦娥六号任务将开展月球背面采样返回。迄今为止人类已进行的10次月球采样返回均位于月球正面,月球背面整体相对月球正面更为古老,且存在月球三大地体之一的艾特肯盆地,具有重要科研价值。为顺利完成月球背面航天器与地球间的通信,我国新研制的鹊桥二号中继通信卫星计划2024年上半年发射。

科技引领产业创新

围绕2024年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9项重点任务。其中,“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放在首位。

专家认为,会议紧扣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核心问题,释放了以科技引領产业创新、以产业升级构筑竞争优势的鲜明信号。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战略政策室主任盛朝迅说,创新引领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特征。发展核心技术,进行价值链升级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会议提出“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就是要突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同时着力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会议鲜明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明确了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抓手,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引领产业发展的方向。盛朝迅说,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将有利于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形成新产业新动能。

稳住重点产业链,支撑经济发展大盘。会议明确“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等一系列举措。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张立说,一方面,要保持并增强产业体系完备和配套能力强的优势,提升产业完整性;另一方面,要着力实现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夯实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石。统筹谋划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和未来产业前瞻布局。会议强调,要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发展。在提出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开辟量子、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新赛道的同时,明确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多重因素挑战,中国制造稳步向前——2023年,稳增长政策“组合拳”有力有效,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6%,较2022年提升1个百分点,制造业总体规模连续14年位居全球第一。

工业是大国根基,稳住工业,是稳住经济大盘的关键之举。2023年,我国推出一系列稳增长政策,出台十个重点工业行业稳增长方案,着力稳工业,激发工业发展内生动力。

2023年我国工业经济总体呈现回升向好态势,信息通信业加快发展,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数据显示,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28个保持增长。十大重点行业平均增速超过5%。多数省份工业经济稳定恢复,绝大部分省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省份增长面较2022年增长了近20%。工业投资稳中有进。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速自2023年8月份以来呈加快态势,汽车、电气机械器材、化工、有色金属等行业投资实现两位数增长,工业经济持续发展后劲充足。

2023年,我国汽车产销双双突破3000万辆,产销分别同比增长11.6%和12%,创历史新高,连续15年保持全球第一。汽车出口491万辆,同比增长57.9%,首次跃居全球第一。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创新能力位于世界第一梯队,工业机器人、工业软件等数字产品和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超过4400家,钢铁、石化、锂电池等领域系统集成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底盘一体化压铸、电芯精密制造、光伏组件柔性装配解决方案取得突破,初步形成全链条数字技术和产业体系。

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在安徽合肥举行的2023世界制造业大会上,一大批全球制造业代表性成果集中展示,为产业发展赋能、为美好生活添彩。

大会以“智造世界·创造美好”为主题,展区约8万平方米。在大会现场,一辆外形酷炫的列车前排着长长的队伍。这个“大块头”是由我国自主研制的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列车。中国中车的一位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高速磁浮列车可以实现城市群内通勤、城际间同城化、城市群间联通等,受到全球关注。

在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展区,从浑圆厚实的高铁车轮到薄如蝉翼的“手撕钢”,种种特殊钢材让人眼花缭乱,充分展示了钢材的制造之美。“高铁质量大、行驶速度快,对车轮有极高的要求。”公司公关品牌经理张宁介绍说,集团经过技术创新,让中国高铁穿上了国产“跑鞋”。此外,据他介绍,“手撕钢”是对超薄不锈精密带钢的一种形象称呼。这种钢材厚度最薄能达0.015毫米,只有A4纸的七分之一,在航空航天、石油化工、精密机械加工等高端行业能发挥重要作用。

在国网安徽电力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展台上,一只身背金属板的黑色的机器狗正来回走动,一名技术人员正在通过手机端操控这只机器狗的移动方向。

“这是我们和科大讯飞合作研发的四足电力声纹巡检机器人,这只‘狗既可以‘听也可以‘看,利用声源定位和可视化信息技术,实现对变电设备的局部放电、机械松动、气体泄漏等缺陷定位。”国网安徽电科院输变电技术中心主管张晨晨说,利用机器狗的运动优势,能实现复杂场景的无人化广覆盖巡视。

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中国制造新名片。比亚迪、奇瑞、江淮、蔚来、理想等一批新能源汽车品牌集中亮相,毫米波雷达、智能座舱、车路协同等关键词,引起业内专家和参展观众的共同关注。由奇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展出的“第三私享空间”智能座舱吸引许多观众前来体验。驾驶舱内,超大柔性屏在空中投射出裸眼3D中控台,点一点空气,驾驶员就能精准操控车机系统。奇瑞汽车现场工作人员介绍,智能座舱是一个产品雏形,未来的智能网联汽车会形成丰富的产业生态。

下一步工信部将会同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强宏观指导,加强行业管理,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组织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加快路侧感知、网联云控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车端、路端、网端标准体系,进一步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商业化应用。进一步强化产业发展统筹布局,防范化解产能过剩风险,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汽车产业是一个国际化产业,在今年的发展过程中,还将继续推动国际化发展,倡导协同创新、全球化发展,推动消除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政策,为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国内环境。

2024年,工业经济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依然严峻复杂,但我国拥有完整的产业体系、超大规模市场和完善的信息基础设施等优势,工业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改变。将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积极应对内外部风险挑战,巩固增强工业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进工业、通信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4新年伊始,全国各地全力以赴抓项目、促生产,打响了新年经济发展第一枪,实现全年经济开门红。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吴萨说,从全年看,为继续持续保持高质量发展,一是要以科技创新引領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支持新动能成长壮大。充分发挥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完整的产业体系和规模超大且最有潜力内需市场的优势,全面提升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壮大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二是要坚定不移扩大国内有效需求,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三是要全面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加快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着力破除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四是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巩固外贸基本盘,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促进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稳定和扩大利用外资规模,统筹利用好各类外在资金,持续提升境外投资的质量和水平。

猜你喜欢

开门红工业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工业人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工业4.0”之思考
2003:工业经济高速稳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