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眶减压术围手术期心理护理的干预效果

2024-05-14翁婷霞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13期
关键词:眼病状态心理

翁婷霞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护理部,福州 350004

甲状腺相关眼病的本质为自身免疫性病变,研究数据显示该病症的发病率在所有眼眶病变中最高,有1/5 左右患者为甲状腺相关眼病,且近年其发病率仍处于缓慢上升的趋势[1]。该病症具有复发的问题,即便治愈出院后仍无法完全避免病情反复的情况,因此需要在较长周期内通过服药的方式缓解病情。加之眼眶病变对五官形态、位置等也具有一定的影响,使患者的外貌也会发生一定的改变,即单侧或双侧眼球充血突出,在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导致该病症患者会具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等,严重者甚至可能发生自残、自杀行为[2]。临床在通过眶减压术治疗的同时,还需要在围手术期阶段开展相应的心理护理,以此缓解和预防相关心理问题,保障患者后续阶段的恢复和生活[3]。本次研究针对我院接受眶减压术治疗的甲状腺相关性眼病患者,分析围手术期心理护理的应用价值。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纳入2014 年12 月至2023 年12 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眶减压术治疗的甲状腺相关性眼病患者100 例。纳入标准:确诊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符合《Graves'眼病临床管理指南》[4]规定;符合手术治疗要求;同意配合研究。排除标准:肝肾功能障碍;精神系统疾病;沟通障碍;凝血功能异常;中途退出或转院。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

1.2 方法 结合患者住院号的单双情况进行分组,单号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双号的患者作为观察组,两组各50 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术前告知患者手术相关信息,叮嘱患者术前注意事项,术后做好眼部护理工作,观察伤口恢复情况,对症处理术后并发症等。观察组采取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干预:

(1)术前心理护理:术前需先开展面对面的沟通,询问患者是否合并慢性疾病,并记录慢性病的具体种类,为患者测量血压、血糖、心率等指标,指标在手术指征范围内者方可开展手术,如不符合手术指征,则需告知医师对患者指标进行调整。测量患者眼球的突出度、活动范围、上下眼睑无法闭合的距离等,并协助患者完成术前的CT 检查,扫描鼻窦、眼眶位置,确定是否存在鼻腔内炎症。同时采集血液样本,对T3、T4进行测量,确定其是否在手术指征范围内,如指标过高需及时用药控制。并指导患者使用口服抗甲药物,使用抗生素眼药水、药膏等,以预防手术的感染。护理人员均需在上述操作执行时详细说明临床意义,耐心为患者讲解指标测量、控制对手术的积极影响,以便帮助缓解因未知带来的心理问题,并拉近护患距离。手术开始前,还需针对患者突眼症状开展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在患者入院后为其详细讲解甲状腺相关眼病产生的原因、病情变化阶段,重点说明眶减压手术的治疗原理、预期效果,利用通俗易懂的词句说明各步骤如何开展,必要时可借助病床模拟手术台,分步骤进行讲解。强调术后康复所要经历的阶段,打消患者手术结束即痊愈的错误认知,避免其心理在术后受现实落差的影响。

(2)术后心理护理:①术后第1~3 日。与患者开展沟通,观察和评估其心理状态的同时,询问眶减压术后的预期目标,并耐心倾听其的心理需求。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心理护理,帮助其纠正错误认知,讲解实际情况下术式能够达到的效果,并尽量满足该阶段患者的心理需求。②术后第4~6 日。为患者强调术后负面心理对疾病恢复造成的影响,尤其需要说明极端心理波动对内分泌(甲状腺)功能的不良影响,帮助患者寻找正确的情绪宣泄途径,分析造成负面心理的原因,以便后续阶段进行解决。③术后第7~9 日。指导患者通过外出散步、听音乐、冥想、深呼吸等多种方式放松心态,叮嘱家属日常多与其进行语言交流,避免孤单心理导致的焦虑、恐惧等异常状态。同时说明心理状态对血压的影响,还需强调血压波动对眼压、眼球突出程度等的负面影响,督促其保持平和的心理状态。④疼痛护理。在手术完成后需最大程度缓解不适感、疼痛感,以避免其导致的眼压波动问题,日常可采取冷敷眼眶及鼻周围区域,以缓解局部疼痛感,必要时还可配合甘露醇控制眶压波动。如患者因疼痛出现睡眠障碍的情况,需遵照医嘱提供镇静药物,以提高睡眠质量的方式保证心理状态的稳定性。

1.3 观察指标 ①护理前后心理状态:通过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分别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进行评估,两份量表满分均为100 分,其中焦虑量表临界值为50 分,抑郁量表临界值为53 分,高出临界值则表示存在不良心理状态,评分越高,不良心理状态越严重。②护理前后生活质量:通过生活质量综合问卷调查各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该问卷内容涉及躯体、心理、社会功能及物质生活四项内容,每项0~100 分,评分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③护理满意度:由院内护理人员自主拟定满意度调查问卷,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开展护理满意度调查工作,问卷为百分制,满意86~100分、一般61~84分、不满意0~60分,总满意度=(一般+满意)例数/组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6.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表示为n(%),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表示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男27 例,女23 例,年龄20~65 岁,平均(41.22±3.29)岁,病程6~25 个月,平均(13.25±2.11)个月,其中29 例患者为单侧病变,21 例患者为双侧病变。观察组:男26 例,女24 例,年龄21~66 岁,平均(41.31±3.32)岁,病程7~26 个月,平均(13.33±2.12)个月,其中30 例患者为单侧病变,20 例患者为双侧病变。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1 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评估 护理前两组心理状态得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评估(分)

2.2 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估 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各子项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估(分)

2.3 护理满意度调查 观察组满意、一般、不满意分别为33 例、15 例、2 例,对照组分别为20 例、20 例、10 例。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6.0%,高于对照组的80.0%(χ2=6.061,P=0.014)。

3 讨论

甲状腺是人体内最大的腺体,其主要功能为合成甲状腺激素,对人体内多种神经、分泌等功能具有调节作用。而甲状腺功能异常则属于典型的内分泌障碍性疾病,也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一种,常见类型为甲亢、甲减[5-6]。甲状腺相关眼病大多在甲亢发病后的18 个月以内出现,其中多数患者表现为炎症性的甲状腺功能异常。甲状腺相关眼病则是受到甲亢影响下导致的眼部病变,临床表现为单侧或双侧眼球突出眼眶,并伴有充血、上下眼睑闭合障碍等问题,对面部外貌的影响较为明显,因此患者往往也存在多种负面心理问题,加之部分病情严重者可能存在失明的风险,使得其心理压力进一步增加,导致合并焦虑症、抑郁症等[7-8]。甲状腺相关性眼病属于眼球、眼眶组织的结构性病变,药物治疗的效果相对较差,且难以在短期内发挥相应的功效,因此多推荐通过外科手术的方式干预,其目的在于矫正眼球的错误运动,改善眼眶及眼球的外观形态,降低眼部的进一步损伤。

根据临床研究证明,负面心理对于神经、内分泌等均会造成影响,还可能诱发血压、眼压等的波动,使得甲状腺相关眼病患者的病情进一步加重,也不利于眶减压术后的恢复效果,严重时还可能出现自残、自杀等行为,给患者的生理健康和生活质量均造成了不良影响[9-10]。为此,临床除开展外科手术治疗,还需在围手术期阶段实施积极的心理护理,以缓解相关问题的影响程度。本研究结果可见,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焦虑心理状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抑郁心理状态评分也低于对照组,说明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同时观察组护理后躯体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且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即该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其中术前心理护理以指标测量、健康宣教为主,使护理人员能够详细了解患者的基本状态,再通过宣教纠正错误认知,对疾病、手术和预后有更加正确的判断[11-12]。术后心理护理则可根据时间划分各阶段,以逐渐介入的方式缓和心理状态,并加强疼痛护理干预,避免疼痛感、不适感等导致的异常心理。

总之,甲状腺相关性眼病患者接受眶减压术围手术期通过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疾病产生的焦虑、抑郁负面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眼病状态心理
看见具体的自己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爱眼有道系列之三十三 为什么治疗眼病也需要针灸
爱眼有道系列之二十九 得了眼病,是热敷还是冷敷
爱眼有道系列之二十八 看眼病,有急也有缓
心理感受
状态联想
生命的另一种状态
热图
坚持是成功前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