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时机理论的居家护理对老年宫颈癌患者出院后自我效能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2024-05-14

黑龙江医药 2024年7期
关键词:居家宫颈癌出院

江 田

驻马店市中心医院肿瘤妇科,河南 驻马店 463003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近年来,宫颈癌的发病率与日俱增,且趋向年轻化,严重威胁女性安全健康[1]。宫颈癌的潜伏期较长,因此,如何早期诊断和治疗宫颈癌在临床上尤为重要[2]。手术能一定程度降低宫颈癌的复发率和病死率,而术后护理是进一步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因素[3]。多数患者术后选择出院居家休养,因此,居家护理对宫颈癌患者具有重要意义。居家护理是院内护理的一种延伸,使患者在居家环境中也可得到有效的护理。时机理论将临床疾病分为5 个时期,分别为诊断期、稳定期、准备期、实施期以及适应期,因此,每个阶段针对性给予干预措施,可以起到良好的护理效果[4]。本文对老年宫颈癌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基于时机理论的居家护理对患者出院后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 年1 月—2022 年1 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肿瘤妇科收治的186 例老年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93,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和观察组(n=93,实施基于时机理论的居家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年龄60~78 岁,平均年龄(68.4±5.2)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32 例,中学及专科51 例,本科及以上10 例;病理类型鳞癌74例,腺癌16例,腺鳞癌3例;临床分期Ⅰa期21例,Ⅰb 期33 例,Ⅱa 期39 例。观察组患者年龄60~79 岁,平均年龄(69.2±5.4)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30例,中学及专科54例,本科及以上9例;病理类型鳞癌73 例,腺癌15 例,腺鳞癌5 例;临床分期Ⅰa 期19 例,Ⅰb 期34 例,Ⅱa 期40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纳入标准:经检查和诊断符合宫颈癌诊断标准的患者;年龄≥60 周岁;患者与家属均知情,签订知情同意书;首次确诊为宫颈癌。排除标准:精神疾病,患有其他肿瘤,中途退出研究。本研究经样本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符合《赫尔辛基宣言》要求。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在患者出院前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包括食谱的制定、日常护理、功能锻炼指导等。通过微信、电话等随访方式定期监督患者居家情况,同时解答患者的疑问。

观察组实施基于时机理论的居家护理干预。建立居家护理小组,由居家护理小组制定并实施干预方案,根据时机理论中5个不同时期制定针对性护理方案。(1)诊断期。从患者宫颈癌诊断开始,以通俗的语言讲述疾病相关知识以及注意事项,加深患者印象,疏导患者情感。具体内容包括:①通过口头讲解或发放宣传手册、播放相关视频等方式告知患者及家属宫颈癌的诱因、注意事项、临床症状、治疗方法、常见并发症等,纠正患者对宫颈癌错误的认知。②情感疏导。积极与患者及家属进行交流,交流时注意语气要温和,态度和蔼,让患者体会到护理人员的关爱,与患者保持沟通,维持良好关系,并消除患者负性情绪。③照顾。护理人员在床旁向家属演示如何照顾患者的卧床与活动、床旁仪器的注意事项、患者饮食要求和心理疏导方法等。(2)稳定期。从患者决定进行手术治疗至术后病情稳定的时期。①手术相关信息。护理人员结合图谱、视频等信息详细对患者及家属讲解手术过程、手术风险、术前准备、术后注意事项等,引导治疗成功者现身说法,促进患者信心的建立。②情感疏导。护理人员及时告知患者及家属关于宫颈癌术后的康复程度,减轻患者及家属对疾病预后未知的焦虑。③培训。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术后照顾技能培训,告知患者及家属的术后体位、饮食饮水要求、病情观察要点、翻身等注意事项。(3)准备期。从患者即将治疗结束至出院,该时期患者及家属最关注出院后的注意事项。①后续治疗信息。患者出院前给患者及家属出院手册,叮嘱患者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对于饮食有哪些要求、复诊的必要性以及复诊的时间等。②情感疏导。指导家属照顾患者,帮助患者与家属之间的角色转换,提高自我护理能力。③评价反馈。评估护理效果并反馈信息。(4)调整期。从患者出院后至在家3 个月内,该时期患者和家属最关心的是如何对患者进行管理。①相关信息。护理人员为患者及家属提供复查时间,获取疾病及照护相关信息途径,改善患者居家环境,改变患者日常不良生活习惯等。②情感疏导。构建微信群,在群里分享照顾经验,并在群内开展问答,解决患者及家属的问题。③培训。护理人员在群内上传家庭康复训练的正确方法并示范讲解,内容包括体位的摆放、床上被动活动、坐位训练、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等。④评价反馈。出院3 个月对患者自护能力进行测评。(5)适应期。患者居家3~6 个月的时期。①疾病预防。护理人员指导患者饮食、运动、情绪调节等,预防疾病的复发。②回归社会指导。护理人员根据患者家庭情况,适当调整患者的生活节奏,提供个性化指导,帮助患者回归社会。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患者自我效能水平,分别在患者入院时、出院时、出院后3 个月采用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预测患者自我效能感[5],满分10~40 分,分值越高,自我效能感越强。(2)采用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36)评价两组患者生活质量[6],内容涉及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总体健康(CH)、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精神健康(MH)、活力(VT)8项,各项满分100 分,分值越高,生活质量越好。(3)对比两组患者心理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心理状态[7],正常为<50 分、<53 分,轻度为50~59 分、53~62 分,中度为60~69 分、63~71分,重度为≥70分、≥72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入院时、出院时、出院后3 个月GSES 评分情况

入院时,两组患者GSE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和出院后3 个月,观察组患者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入院时、出院时、出院后3个月GSES评分情况(±s) 分

表1 两组患者入院时、出院时、出院后3个月GSES评分情况(±s) 分

组别对照组(n=93)观察组(n=93)t值P值入院时15.43±2.12 15.38±2.07 0.163>0.05出院时24.65±2.83 29.12±2.96 10.526<0.05出院后3个月26.17±3.17 32.47±3.54 12.785<0.05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F-36评分情况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F-36 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F-36评分情况(±s) 分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F-36评分情况(±s) 分

组别干预前对照组(n=93)观察组(n=93)t值P值干预后对照组(n=93)观察组(n=93)t值P值PF RP BP CH SF RE MH VT 66.85±9.64 66.78±9.72 0.049>0.05 63.57±9.28 63.46±9.33 0.081>0.05 63.29±9.68 63.17±9.54 0.085>0.05 62.89±9.68 62.94±9.77 0.035>0.05 65.12±9.68 65.13±9.24 0.007>0.05 62.71±9.64 62.83±9.45 0.086>0.05 63.27±8.65 63.14±8.58 0.103>0.05 63.76±8.43 63.88±8.56 0.096>0.05 75.33±10.52 84.28±10.69 5.755<0.05 75.33±10.52 84.28±10.69 5.755<0.05 75.33±10.52 84.28±10.69 5.755<0.05 75.33±10.52 84.28±10.69 5.755<0.05 72.85±9.79 82.63±9.82 6.802<0.05 72.85±9.79 82.63±9.82 6.802<0.05 72.85±9.79 82.63±9.82 6.802<0.05 72.85±9.79 82.63±9.82 6.802<0.05

2.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情况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SDS 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情况(±s) 分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情况(±s) 分

组别对照组(n=93)观察组(n=93)t值P值SAS干预前63.27±5.46 63.32±5.54 0.062>0.05干预后54.29±5.18 45.93±5.07 11.123<0.05 SDS干预前63.81±5.76 63.74±5.68 0.083>0.05干预后54.71±5.24 45.83±5.11 11.700<0.05

3 讨论

有学者[8]指出,自我效能可调控自身行为,增强自我效能,可提高患者院外治疗行为的选择,促进患者积极治疗。由于宫颈癌手术后,患者仍然需要长时间进行抗癌治疗,不仅治疗周期长,住院费用昂贵,部分患者甚至情绪消极、失去信心等[9]。癌症患者长时间治疗容易消耗患者的耐心和精力,导致自我效能感不足,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如何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成为干预癌症患者的关键。本研究采用基于时机理论的居家护理并对照常规护理模式,分析对患者的影响。结果显示,出院时以及住院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GSES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提示通过基于时机理论的居家护理能显著提高老年宫颈癌患者的自我效能,这是由于观察组将患者分为5 个时期,并根据5 个时期重心的不同,按患者具体情况予以对应处理,同时增强患者认知,最大程度满足其内心需求,从而使患者对疾病了解更深入,使得自我效能感增强。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较对照组更高。这是由于通过基于时机理论的居家护理模式,使患者了解到宫颈癌复发的危险因素和危害性,在运动和生活方面对患者进行指导,患者自我效能更好、生活质量更高。在观察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时发现,观察组患者SAS 和SDS 评分更低,这是由于基于时机理论的居家护理模式对患者心理也较为重视,重点关注患者情绪变化,指导疏导情绪的方式,以此减轻负性心理,使患者感受到医务人员的关怀,缓解不良情绪,心理状态更佳。颈癌患者自我效能感,提高生活质量,消除不良情绪。

猜你喜欢

居家宫颈癌出院
《居家》
中老年女性的宫颈癌预防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预防宫颈癌,筛查怎么做
为您的居家健康生活 撑起一把保护绿伞
居家好物,为你打造更浪漫的家
中西医结合治疗一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院患者的疗效观察
staycation居家假期
Hepsin及HMGB-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侵袭性相关性分析
E-cadherin、Ezrin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