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评估2型糖尿病非增殖期黄斑水肿患者眼球后动脉血流动力学及视神经直径的临床意义*

2024-05-14何福娇郭小婧

黑龙江医药 2024年7期
关键词:视神经眼球动脉血

何福娇,郭小婧

赣州市会昌县人民医院,江西 赣州 342600

糖尿病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而引发的多系统疾病,长期高血糖极易造成心、脑、肾等组织的损害,进而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1-2]。糖尿病黄斑水肿(DME)的发病机理为视网膜毛细血管受损、微循环异常与血流动力学的变化[3-4]。由于视锥细胞在黄斑区分布较为密集,故DME 往往会对视力造成一定的损伤。同时,DME 早期的临床表现较为隐匿,致使大部分患者起病往往无明显表现。当出现显著病理学特征时,则提示病情已处于进展期或晚期,而此时期的病情不可逆转变,继而严重威胁患者的身心安全[5-6]。因此,DME 的早期及时诊断并施以有效的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的视力具有重要意义。既往临床通常以常规检查作为眼底病变的检查依据,但眼部微血管隐蔽渗出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OCT)图像上表现不甚明显,极易出现漏诊、误诊情况。近年来,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超声检查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检查眼底疾病。基于此,本研究选取2020 年9 月—2021 年9 月赣州市会昌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4 例行OCT 的2 型糖尿病(T2DM)患者作研究对象,分析超声评估T2DM 非增殖期黄斑水肿(ME)患者眼球后动脉血流动力学、视神经直径的效用,旨在为临床提供可靠的参考信息,继而做到及时个体化的治疗,最终保障患者获得优良预后。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9 月—2021 年9 月赣州市会昌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4例行OCT的T2DM 患者作研究对象,依据OCT结果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36例非增殖期视网膜病变患者为对照组,38 例非增殖期ME 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男24例,女12 例;年龄41~75 岁,平均年龄(60.58±2.37)岁;文化程度:小学15例,中学10例,大专及以上11例;体重指数(BMI)18.60~27.10 kg/m2,平均BMI(24.36±0.48)kg/m2。观察组男27 例,女21 例;年龄40~73 岁,平均年龄(60.51±2.40)岁;文化程度:小学14例,中学13例,大专及以上10例;BMI 18.30~27.00 kg/m2,平均BMI(24.42±0.53)kg/m2。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纳入标准:空腹血糖≥7.0 mmol/L,餐后2 h 血糖≥11.1 mmol/L,病历等有关资料齐全。排除标准:存在精神疾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近期眼球行手术、激光或扩血管药物;合并眼球感染性疾病;合并免疫系统、凝血功能异常;存在全身性感染;意识障碍,难以进行正常交流;存有酒精、药物依赖史;合并严重的脏器损伤;合并恶性肿瘤;脑部占位性病变或血管性病症对眼部血流构成干扰;视网膜脱离。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且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采用飞利浦Q7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扫描,选择5~12 MHz 探头。所有受检者取仰卧体位,瞳孔直视,轻微闭合双眼,将探头置在上眼睑,检查多个切面:于球后三角区内显现视网膜中央动脉(CRA),取样区域为视神经暗区鼻侧距球后18 mm;眼动脉(OA),取样区域为视神经暗区内距球后3 mm,睫状后短动脉(PCA),取样区域为视神经暗区颞侧距球后5 mm。测定时,调节取样门大小于0.5 mm,声速、血管夹角<60°。测定频谱时选用最少存有3 个标准频谱的图像,于图像上获得频谱参数:最大收缩期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阻力指数(RI),并于距离视神经3 mm 深度测量视神经直径。

1.3 观察指标

(1)两组患者眼球后动脉血流动力学情况: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眼球CRA、OA、PCA 的PSV、EDV、RI 情况。(2)两组患者眼球后视神经直径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眼球后动脉血流动力学情况

观察组患者CRA 的PSV、EDV、RI 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OA 的PSV、EDV、RI 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PCA 的PSV、EDV 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PCA的RI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眼球后动脉血流动力学情况(±s)

表1 两组患者眼球后动脉血流动力学情况(±s)

组别对照组(n=36)观察组(n=38)t值P值CRA OA PCA PSV(cm/s)10.59±1.56 6.48±0.78 14.450<0.001 EDV(cm/s)3.23±0.41 2.39±0.26 10.584<0.001 RI 0.62±0.29 0.51±0.13 2.124 0.037 PSV(cm/s)13.45±1.77 13.72±1.86 0.639 0.525 EDV(cm/s)3.90±0.45 3.96±0.49 0.548 0.586 RI 0.71±0.19 0.69±0.17 0.478 0.634 PSV(cm/s)10.26±1.43 9.10±1.09 3.937<0.001 EDV(cm/s)4.45±0.75 3.29±0.69 6.929<0.001 RI 0.60±0.16 0.58±0.13 0.592 0.556

2.2 两组患者眼球后视神经直径情况

对照组患者眼球后视神经直径为(2.71±0.36)mm,观察组患者眼球后视神经直径为(2.65±0.31)mm。两组患者眼球后视神经直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70,P=0.444)。

3 讨论

糖尿病为临床常见病,是一组因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和(或)胰岛素利用障碍而诱发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性疾病,以多饮、多尿、多食为主要特征,在临床具有较高的患病率[7-8]。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晰,通常认为与遗传、环境、自身免疫系统缺陷等因素有关。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习惯的持续变化,罹患该病的人数持续增加,继而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血管病变为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其中眼部血管病变属较重度的并发症,其所诱发的DME 会引发视力障碍,对于病情重度者还会导致失明[9-12]。单纯的非增殖期T2DM 视网膜病变患者大部分无显著视力损伤,而DME 是造成非增殖期DR 患者失明的重要因素,且DME 的发病率随糖尿病病程进展与疾病的严重程度不断增加。因此,对DME 患者进行早期筛查,对于保障人们身心健康意义重大[13]。

DME 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通常认为与长期高血压、高血糖等联系紧密,而血-视网膜屏障遭受损伤是最主要的原因。长时间的慢性血糖上升会激活机体中不同的代谢途径发挥毒性作用,进而诱导并激活一系列代谢路径,从而导致视网膜毛细血管壁发生氧化损害,最终造成微血管堵塞。在血糖上升的早期转录因子就已被激活,使促炎因子表达上升,继而于视网膜内形成轻度的炎症。同时,这种早期的轻微促炎反应会导致内皮细胞周围的周细胞发生损害,使得血管通透性增加,从而降低内皮屏障功能,造成慢性高血糖的毒性作用增强。而炎性介质会破坏内皮细胞之间的紧密连接,使得血管通透性增加,最终造成血-视网膜屏障破坏。血-视网膜结构完整与功能平衡是维持视网膜功能正常的重要因素,若屏障破坏造成血液内的水分和蛋白质进入到视网膜实质层,会导致视网膜细胞外间隙明显扩张,液体沉积于视网膜内核层和外丛状层,使视网膜增厚而发生ME。DME 不但会导致失明,还会加剧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以及心血管疾病的发展。有研究[14]认为,糖尿病患者在发生血管性病变前视网膜中层与内层的功能就已受到损伤,故对其施以早期诊断至关重要。彩色多普勒超声是B 型超声波图像+血液流速测定,能够根据血细胞的运动方位、速率与分散度准确地辨别出动脉血管形态与管腔的狭窄程度,因其无创且可重复检查,故在临床检查中被广泛运用[15-16]。同时,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能够清楚地显露眼底血管的血流动力学状况,在T2DM 非增殖期ME 隐蔽病变时期即可发现血流动力学的紊乱情况。CRA 为营养视网膜的终末血管,可直接反映眼部视网膜受损状况;OA 承担眼球血流供应的80%,通常灌注视网膜与脉络膜组织,可间接反映视网膜、脉络膜供血异常;而PCA 源自于眼动脉,是脉络膜和虹膜、睫状体的滋养血管。脉络膜的血液大部分应用在视网膜的营养上,故PCA 血流可反映视网膜微循环。PSV 可反映血管充盈、血流供应强弱;EDV 可反映远端组织血液灌注情况;RI 则可反映微血管阻力变化。因而,检测上述参数可精准地反映糖尿病各个阶段的血流状况。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CRA 的PSV、EDV、RI 低于对照组患者,PCA 的PSV、EDV 低于对照组患者,这表明CRA、PCA 更能实时反映视网膜毛细血管血流变化,在发生病变时,视网膜毛细血管扩张、血流速度减低、血液瘀滞。本研究结果还显示,两组患者OA 的PSV、EDV、RI 与PCA 的RI 相比无差异,提示这两支血管无法对视网膜毛细血管进行直接供给。同时,两组患者眼球后视神经直径对比无差异,分析其原因为,由于ME 影响的为视网膜的视神经层,对球后视神经并无影响。但本试验仍然存在纳入样本量不足的问题,可能会影响本试验结果的准确度。因此,仍然需要持续的完备试验设计,扩大样本量,进一步证实超声在T2DM 非增殖期ME 患者眼球后动脉血流动力学与视神经直径中的评估作用,继而指导临床及时地制定有针对性的个体化治疗手段,尽可能保障患者身心安全,使其获得优良的预后。

综上所述,超声检查可动态检测T2DM 非增殖期ME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与视神经直径,以此及时明晰视网膜血循环的功能转变,从而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保障患者身心健康,改善预后。

猜你喜欢

视神经眼球动脉血
抓人眼球
抓人眼球
勘误声明
爱眼有道系列之四十四 遗传性视神经病变的中医药治疗
视神经节细胞再生令小鼠复明
如何在1分钟之内抓住读者的眼球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彩超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颈部动脉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
唐由之视神经萎缩诊治经验
异型动脉血管为蒂的游离背阔肌肌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