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安徽省产业结构研究分析及建议

2024-05-14阎鑫玉李雅琴张磊

中国商论 2024年9期

阎鑫玉 李雅琴 张磊

摘 要:安徽省是长三角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产业结构的变化能带动经济增长,产业的关联程度能反映产业结构的变化程度。本文运用投入产出模型对安徽省的经济发展进行分析,通过产业感应系数、影响力系数等相关数据对安徽省主导产业与产业之间的关联程度进行分析,探究安徽省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过程以及现阶段发展状况。结果表明,安徽省产业间的关联程度存在一定差距,特别是以高新科技为主的主导产业与技术含量比较低的传统农业关联性不强,但是高新科技对安徽省产业转型升级起重要作用,创新型、绿色型产业蓬勃发展,安徽省产业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工业的转型升级。

关键词: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感应度系数;影响力系数;产业增加值;投入产出模型

本文索引:阎鑫玉,李雅琴,张磊.<变量 2>[J].中国商论,2024(09):-144.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4)05(a)--05

1 引言

产业结构是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经济结构的变化可以通过产业结构的变化体现。产业结构的升级能够对提高国家(地区)的经济增速和质量。产业之间的关联程度可以更好的反映产业结构的现状,如果想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就必须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

21世纪以来,安徽省GDP快速增长,从2001年的3502.8亿元到2022年的45045.0亿元,特别是2014年安徽省并入长江三角区发展,经济增长、产业转型进入大发展时期,但相比长江三角其他三省,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高新技术产业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在传统产业中注入创新要素,有利于产业的升级以及国际化竞争[1]。

本文通过对安徽省内产业结构升级发展布局和产业关联分析,探索安徽省第一、二、三产业的关联度,分析其产业发展的特点,全面认识安徽省产业结构特征。

2 基础理论

区域主导产业必须对区域内其他产业有较高、较强的带动促进作用,这就要求主导产业对其他产业有较强的关联性,该产业对其他产业有较强的影响力,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法即可计算产业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系数。

2.1 投入产出理论

投入产出模型是研究产业关联分析的重要工具。在投入产出模型中,表述总产品和最终产品的联系关系式为:

其中,X为总产出列向量,(I-A)-1矩阵被称为列昂惕夫逆矩阵,A是直接消耗系数矩阵,Y是最终需求向量。

从列昂惕夫逆矩阵的分析,可以得到产业部门方程式:

产业溢出效应的表达式为:

其中,Sj表示其他产业部门的最终需求对产业部门i产生影响的溢出效应,即产业的感应能力。Si表示产业部门i对其他产业部门产生影响的溢出效应,即产业的影响能力[2]。

2.2 产业影响力系数

产业影响力系数直接衡量产业的拉动作用。影响力系数的表达式为:

其中,Yj为j产业的影响力系数,Cij为列昂惕夫逆矩阵系数表中的第i行第j列的系数,Yj>1说明产业的影响力大于产业的平均水平。影响力系数越大说明该产业对其他产业的拉动系数越大。

2.3 产业感应系数

产业感应系数直接表明产业的波及效果,感应系数的公式为:

其中,Gi是i产业的感应度系数。Gi>1,说明i产业的感应度大于全部产业的平均水平[3]。

3 安徽省产业结构关联效应分析

3.1 主导产业和三大产业的关联性

安徽省的主导产业包括汽车及工程机械、家用电器行业、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软件业、新型建材工业及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等。

安徽省产业转型升级的主导产业关联性和拉动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主导产业关联性:安徽省的主导产业通常具有较强的关联性,这些产业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例如,新型显示、集成电路等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钢铁、有色金属等传统产业的支持,提供原材料和零部件。同时,新兴产业的发展也会带动传统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2)主导产业拉动性:主导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主导产业的快速发展,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产业链、产业集群,进而促进整个经济的增长。例如,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发展,可以带动电池、电机、电控等零部件产业的发展,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

(3)产业转型升级的推动作用:安徽省通过推动主导产业的转型升级,可以促进整个经济的提质增效。通过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模式,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和升级,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進而增强整个经济的竞争力。

总之,安徽省产业转型升级的主导产业关联性和拉动性较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推动主导产业的转型升级,可以促进整个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3.2 安徽省主导产业和各个产业关联度

3.2.1 安徽省主导产业和第一产业关联度相对较低

虽然安徽省的农业资源丰富,但主导产业中并没有直接涉农的产业。然而,主导产业中的一些产业,如汽车及工程机械、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等,为农业提供了重要的生产工具和机械设备,支持了农业的发展,2022年,安徽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6%,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3%[4]。同时,新型建材工业及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等产业也需要用到一些农业资源,如木材、矿产等。因此,虽然安徽省的主导产业与第一产业的关联度相对较低,但它们之间也存在一定的联系。

3.2.2 安徽省的主导产业与第二产业的关联度非常高

安徽省的主导产业中汽车及工程机械、家用电器行业、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等都是典型的工业领域,与第二产业的关联度非常紧密。这些主导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工业原材料和设备,同时也为第二产业提供了重要的市场需求和就业机会。

此外,安徽省的农业资源丰富,主导产业中的一些产业,如新型建材工业及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等,也需要用到大量的农业资源。这也进一步加强了主导产业与第二产业的关联度。

因此,安徽省的主导产业与第二产业的关联度非常高,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3.2.3 安徽省的主导产业与第三产业的关联度较高

首先,安徽省的主导产业中汽车及工程机械、家用电器行业、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等既与第二产业有密切关联,也与第三产业中的物流、销售、售后服务等环节有紧密联系。

其次,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主导产业在不断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对第三产业的依赖越来越大。例如,软件业、信息服务、电子商务服务等高技术服务业已经成为主导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技术支持和服务。

最后,安徽省积极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如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等[5]。拓宽第三产业的服务空间,以此带动整个服务业的发展,优化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等[6],将有助于提高主导产业与第三产业的关联度,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安徽省的主导产业与第三产业的关联度较高,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3.3 各产业影响力和感应度系数具体分析

根据表2对2002年、2007年、2012年以及2017年比较发现,第一产业的感应能力远高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这也符合第一产业的发展规律,容易受到其他产业的影响。第二产业两个溢出效应自2007年以后呈现递增趋势,这说明第二产业的产业结构关联效应和安徽省经济的发展在总体上是趋好的。第三产业的溢出效应的发展趋势符合前文的描述,但是总的来说,第三产业的产业关联程度低于第二产业的关联程度,这些都说明了安徽省以服务为主的第三产业的发展需要其他产业的支撑,不能独立发展;第二产业仍然是安徽省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源泉[7]。

2017年感应度系数平均水平1.000002381,其中,高于平均水平的产业有化学工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18个,其中农林牧渔业属于第一产业,属于第三产业的有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邮政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以及房地产业,剩下的13个产业都属于第二产业。化学工业以及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产业的感应度系数更是高达 3.1 以上,对安徽省经济的发展有着极强的推动作用。影响力系数反映的是该产业部门每产出一单位对其他产业部门带来的产出增量之和。2017 年安徽省影响力系数平均水平是1,其中高于1的产业有23个产业部门,只有交通运输及仓储业以及信息传输、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产业部门属于第三产业,剩余的23个产业部门都属于第二产业。影响力系数低于1 的有21个产业部门,属于第三产业的有13个部门,对于这些产业部门而言,本产业产生1亿元的需求,对其他产业产值的拉动低于1亿元,可见对外拉动能力不强。

安徽省虽然在推动科技创新型发展,不断改革发展制度,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发展新能源企业,推进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软件业、新型建材工业及矿产资源等高新产业的开发利用等,第二三产业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不断提高,但是安徽省的农业在经济发展中依旧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对安徽省的经济拉动作用明显。同时,安徽省农业与批发零售业、运输业、金融保险业和服务业的融合程度正在逐步加深[8]。

4 安徽省产业结构升级分析

4.1 安徽省产业结构发展现状

4.1.1 安徽省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现状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日新月异,安徽省正经历一场深度的产业转型升级。此过程涉及多个关键领域,包括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新兴产业的换道超车、传统优势产业的加快改造以及未来产业的超前布局。

(1)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

安徽省在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安徽省积极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建设,为企业提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生产服务,促进生产过程的智能化和高效化;通过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安徽省的企业正在进行全面的智能化改造,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产品质量。

(2)新兴产业换道超车

在新兴产业领域,安徽省展现出强大的发展潜力。安徽省在新能源领域,如太阳能、风能等,加大了研发和产业化的力度,逐步构建起完整的产业链条;安徽省积极发展人工智能产业,通过政策引导和企业技术创新,推动人工智能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提高产业竞争力。安徽省战略新兴产业取得了平稳较快的发展,拥有一定的产业规模和技术基础,总体运行呈现“速度平稳,效益提升”的良好局面[9]。

(3)传统优势产业加快改造

对于传统优势产业,安徽省加快改造升级的步伐。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安徽省的传统制造业正在进行全面的提升,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安徽省的服务业也在进行优化升级,通过引入新的服务模式和技术手段,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4)未来产业超前布局

对于未来产业的发展,安徽省也进行了超前布局。安徽省在科技领域的前瞻性布局正在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这包括在新材料、生物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的研发和产业化。

總的来说,安徽省的产业转型升级正在全面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新兴产业的换道超车、传统优势产业的加快改造以及未来产业的超前布局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展。随着政策的持续推动和企业的积极参与,安徽省的产业转型升级将进一步深化,为全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4.1.2 安徽省三大产业发展状况

21世纪以来,安徽省经济得到了高速发展,但是安徽省产业结构升级和安徽省经济的发展速度不同步,在2008年金融大危机以前,安徽省第三产业增加值高于一二产业,在金融危机期间,安徽省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开始向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转变,实体经济得到高速发展。2008年第二产业增加值为4194.45亿元高于第三产业的4010.14亿元。2008—2015年,安徽省第二产业产值一直高于一三产业。2014年,安徽省并入长江三角区,安徽省政策向高科技产业倾斜,大力引进和发展新型技术产业,例如生产半导体显示屏的京东方、研究芯片的长鑫等高科技公司,第三产业走出了金融危机之后的颓势,产值又开始猛增,2015—2016年第三产业增加量接近1700亿元,几乎达到2014—2015年第三产业增加量的2倍。截至2022年,安徽省以农业为主的第一产业增加值为3513.7亿元,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8588亿元,第三产业主要是服务业,增加值为22943.3亿元[10]。

4.2 产业结构升级

安徽省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2.1 产业结构优化

安徽省积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提升传统产业的技术水平和附加值,促进产业结构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周竟成(2015)对安徽省制造业升级的现状及政策导向进行分析后认为,现阶段安徽省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呈现结构信息化升级,智能化发展,集聚化产品品牌化生产,绿色化的特征[11]。

4.2.2 创新能力提升

安徽省加强科技创新,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为產业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4.2.3 产业集群培育

安徽省加强产业集群培育,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同时,加强产业园区建设,提高园区集聚效应和辐射能力,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12]。

4.2.4 绿色低碳发展

安徽省积极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利用,推广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等模式,促进产业向绿色低碳方向转型。党的十八大以后,安徽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实施了创新驱动战略,调转促行动计划,积极发展战略,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是经济结构更加合理,更加优化,发展质量与持续性提升明显,进而使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与绿色发展协调状况趋好。

总之,安徽省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通过加强政策引导、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科技创新、培育产业集群等措施,可以推动安徽省产业转型升级取得更大成果。

5 结语

进入21世纪后,安徽省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2020年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全年同比增长18%,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由2019年的33.5%提高到40.3%,对全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18.6%,同比增长45.3个百分点,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13]。现代服务业不断壮大,综合评价指数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从2006年的0.307增加到2020年的0.6021,增幅达96.1%[14],特别是2014年加入长江三角区发展规划,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比重稳定,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并在2017年完成了转型升级,产业结构稳定在“二三一”模式,虽然第一产业的影响力下降,但对安徽省经济发展的影响依旧很大[15]。

综上所述,安徽省在推动产业升级和产业关联性方面取得显著成就,实现了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的转型升级,提升了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绩。

参考文献

刘佳,朱桂龙.基于投入产出表的我国产业关联与产业结构演化分析[D].广州: 华南理工大学,2012(2):136.

李强. 基于产业关联和空间布局的安徽省产业结构升级研究[D].合肥: 安徽大学,2022(5): 17.

李强.安徽省产业关联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1(5): 2.3.

周影,许红.强化科技创新推动安徽农业强省建设[J].安徽科技,2023(10):1.

聂竹青.资产评估行业发展的前景与未来[N].中国会计报,2021-06-02.

焦瑶,魏峰.基于产业关联效应的安徽省主导产业选择研究[D].合肥: 安徽大学, 2017(11):80.

朱婉颖. 长三角地区间产业转移分工及关联特征[D].上海: 上海财经大学,2023(1):21.

武迪.基于投入产出法的安徽省一二三产业融合实证研究[J].商场现代化,2023(9):234-136.

许媛媛.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研究[D].合肥: 安徽财经大学,2015(12):18.

安虎森.区域经济学[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李沙.安徽省制造业低端锁定及其升级研究[D].合肥: 安徽财经大学,2016(12):16.

陈彦彦,刘洁妍. 皖台企业携手共筑中国“芯”[EB/OL].http://tw.people.com.cn/n1/2017/0629/c14657-29370256.html.2017-06-29.

张乐勤.安徽省产业结构变迁与绿色发展耦合协调评价及趋势预测[D].池州: 池州学院,2020(5):282.

朱颖,程光宏,汪勇,等.发挥龙头骨干企业作用推动新型产业发展: 以安徽为例[J].安徽科技, 2023(10): 9.

王天宇,吕俊松,李佳鑫.安徽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探究: 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视角[J].统计科学与实践,2022(10):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