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落地“三法”

2024-05-09安徽省蒙城县城关第三小学鲲鹏路校区

教育文汇(综合版) 2024年1期
关键词:群文阅读教学教材

安徽省蒙城县城关第三小学鲲鹏路校区/马 艳

所谓群文阅读教学,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围绕文章关联性的议题思路、主题思想、题材类型等阅读方向,选择两篇或两篇以上的文本进行类比阅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中提出了六大任务群课堂教学新思路,其中包括阅读与交流、语言创新应用、思辨阅读分析这三个任务群,足见新课标对阅读教学的高度重视。在构建阅读教学任务群中,新课标提出要求——阅读文学作品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要“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要“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1]由此可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摆脱灌输式、片面化的阅读教学模式和方法,探寻更为高效的群文阅读教学方法,不断拓宽学生的文本阅读视野、阅读逻辑思维、阅读理解技巧等,发展学生的个性化、自主化群文阅读能力。

群文阅读教学方法对于语文学科有着重大的教育教学变革意义,是一种对传统阅读教学模式的突破和创新。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为例,是指教师围绕同一主题下多篇文章、同一作者的多个作品、同一体裁类型的多篇文本进行选择,为学生将多篇有知识点关联性的文章进行阅读逻辑串联。再辅助以科学合理的阅读思路和技巧引导,让学生能够以多篇文章的知识点串联作为阅读逻辑思路拓展方式,提高阅读量和阅读理解感悟能力,激发学生对阅读学习的自主积极性。

群文阅读教学需要注重以语文教材文本为依托,形成一种抛砖引玉的阅读教学功效,再以多篇共性文章的阅读逻辑和独树一帜的多样化文风特色,帮助学生不断激活阅读认知能力。通过运用群文阅读教学“三法”,能够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感悟程度,促进群文阅读课堂的教学实效性。

一、群文阅读教学存在一定困难

群文阅读阅读量大、文本多元,给群文阅读教学带来不小难度,由此引发一些问题,具体来看,大致可以分为如下两种:

1.教师缺乏恰当教学方法

从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现状来看,部分教师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较多,但收效甚微。他们不能有效引导学生有兴趣地参与群文阅读,学生很难掌握群文阅读技巧,这对成绩的提高极为不利。究其原因,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通常采用集约化教学模式。教师会讲解大量的文章的生字、组词、造句、修饰手法、段落大意、主题情感乃至作者生平,导致大量时间花在细致分析一篇文章上,却忽视了快速阅读和逻辑思维的培养,群文阅读也只能是浅显的。在群文阅读中,教师往往忽视学生对群文阅读的兴趣、需求和能力,简单地从自己的教学角度出发,这使得学生在群文阅读中的思维能力难以有效提高。

2.学生缺乏群文阅读兴趣

在群文阅读教学的实践中,部分学生对这种阅读模式并不感兴趣,这是由于传统的叠加、关联性不大等群文阅读思路难以有效激发阅读兴趣,而且大多是应试教育的基础。有的教师在群文阅读教学中还会采用名著介绍、随笔讲解等整本书阅读的教学思路,忽视了单元同题材、跨学段教材、课外关联文本等群文阅读选择方向,导致群文阅读效果不佳。在相同的上课时间内,学生不可能同时掌握多篇相关文章的阅读技巧和理解方法,单纯增加全文阅读的长度只会导致学生的困倦。

二、群文阅读落地“三法”

笔者经过大量实践,不断总结改进,摸索出三个让群文阅读落地的方法,大体可以破解前述群文阅读教学的困境。

1.带文法:以作者关联作品开展群文阅读

在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不少文章内容都是取材于作者原著作品中的一个选段,或是对原作的某一段精彩内容改编后收录到课本中。学生通过对原作进行片段化阅读学习,可以体现以小见大的阅读教学作用,并初步掌握作者的文学手法、思想情感和语言特色等。然而教材文章的阅读难以实现全面整体的理解和把握,此时,为了帮助学生加深对原作的深层次领悟,教师可以通过引入与教材文章关联的原作内容,展开以文带文的群文阅读教学,让学生能够全面地感知文章内涵。在以文带文的群文阅读教学中,需要教师根据具体单元阅读教学目标和重难点,选取原作中与教材内容关联的部分内容作为阅读教学扩充,以丰富文章内容、加强文章理解等思路带给学生全新的阅读感受,让学生深层次领悟作品的文学内涵。

例如,《海上日出》(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6 课)这篇文章对巴金原作进行了改动。在开展阅读教学前,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作者描述海上日出景色的优美语句。然后,教师可以借助课件形式,展示《海上日出》的原作内容,带领学生感受海上日出风景宜人的独特美感,进一步思考课文内容和原作内容之间对海上日出景色描述的差异和联系。通过阅读原作中删减或改动的部分,让学生对文章进行再次感悟,理解改动后的词汇和语句在风景描述中存在哪些变化。

比如原作中描写看日出的时间“那时天空还没有大亮”,而教材中是“那时天还没有大亮”,通过以文带文的类比阅读,学生就能明白原作是以“天空”这个实物来衬托天色,而教材中的“天”就是指天色,这样的改动目的是便于理解。在感受语言意境美的基础上,学生可以通过对比教材和原文中的其他优美语句,继续领略语言文化的魅力,这就增强了学生的文学美感意识。当学生感受到大海美不胜收的景致后,就产生了对优美语句的赏析兴趣,进而去细细品味文中那些恰如其分的辞藻和巧妙运用的比喻、排比等手法。如原作中描述天空浅蓝色的颜色时用到“很浅很浅”,而教材中是“颜色很浅”,学生就能明白原作中对于这种颜色的描述进行了重复,用意是强调颜色,突出了作者内心中渴望日出的强烈之情。这就让学生在脑海中勾勒出了一幅风景如画的海上日出样貌,形成了心灵上的情感共鸣,引起学生对于美好事物的生活遐想和无限向往。

由此可见,以文带文是群文阅读教学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以扩充阅读教材的形式与原作形成文学审美类比分析。在以文带文的阅读情境下,学生通过耳濡目染和细心体会,就能逐渐树立正确的语言文化审美标准,凝聚文化审美需求,提高语言审美兴趣,再经过探索和追求现实生活中关于“美”的事物,就能进一步培养阅读生活情趣和阅读审美理想。

2.解文法:以单元相似主题开展群文阅读

新课标大单元教学的“生长性”理念中强调了“以生为本”的教学思路,对群文阅读而言,是指要能尊重和发展每一位学生的群文阅读感悟能力和创新想象能力。同时,在大单元系统教学中提出了大概念、大任务这一教学新思路,即“以大概念为核心、以主题为引领的双线并进”[2]项目化系统教学构建方式。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单元文章群文阅读教学中要构建结构化整体意识,要以阅读素养为核心、以主题活动为任务、以单元整体设计为项目,目标是“要达到部分之和大于整体的效果”。

文学艺术博大精深,文学作品更是浩如烟海,世界文学作品中的名著都是群文阅读教学的重点选择对象,在这些琳琅满目的世界文化作品中,多数的著作之间都有一些相似的主题,但描述内容是各有千秋的。这就为群文阅读的有效开展提供了便利,教师可以借助同一单元的相似主题文章展开群文阅读指导,通过以文解文的方式不断发展学生的类比阅读能力。

例如,在对《猫》(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3 课)这篇文章进行阅读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细读文章选段中对于猫的外貌形态描写,从而发现文章中对于猫的脸型、眼睛、本性特点进行了细致深入的描述,同时用到了拟人等修辞手法,主要是让学生感知动物的可爱,自觉保护小动物,理解生命内涵。在对本文展开阅读教学后,教师可以根据本单元“动物”主题,代入《母鸡》(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4课)和《白鹅》(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5 课)这两篇文章的阅读。

通过相似主题的单元文章群文阅读,学生会发现母鸡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对声音、性格、下蛋、责任心等方面的描写,体现出作者老舍从讨厌母鸡到尊敬母鸡的情感变化。在阅读《白鹅》后会发现作者对于白鹅的描述是通过叫声夸张、步态高傲、吃饭滑稽等方面来写的。在类比阅读之后,学生就能掌握动物描写的方向,明白虽然每个动物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但都可以通过动物的生活习性、外形特征、性格表现等共同点来进行描述,也懂得了每一个生命都是值得尊重的道理。

3.组文法:以同类体裁的关联思想开展群文阅读

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将同一体裁类型的单元文章进行整合教学,引导学生思考同一体裁类型下的不同文章都有哪些写作特点、表达方式以及逻辑思路关联性,进而帮助学生强化文章阅读理解能力。确定好体裁类型后,需要围绕阅读主题进行组文,选择合适的群文阅读文本。首先,组文的原则要以课程标准为根本,兼顾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在挑选群文阅读教材时要注重文章具有代表性、多样化等语言审美,要突出阅读文本的适用性等原则。其次,组文要能根据“顺承型、扩散型和交叉型三类文本组织模型”[3]的组文策略,构建系统化群文阅读组文模型。例如将作者组文、主题组文、体裁组文、经典组文、意象组文等方式进行系统组文,按照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的群文阅读引导思路,这样才能真正起到训练学生阅读理解思维和习作应用意识的教学作用,进而引导其阅读生活情感。

比如对《开国大典》(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6 课)、《狼牙山五壮士》(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7 课)等爱国主义文章进行单元群文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设计群文阅读主题思想,即革命先烈的“爱国思想”“红色精神”,并加以辅助指导。由于学生并不知晓战士抗战的情景,而且对新中国诞生时的场面和历史背景也不了解,因此教学重点是要让学生感受到“爱国主义思想情怀”。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纪录片和电影,让学生感受革命先烈为国捐躯的无上爱国情怀,进而感受新中国成立时人民的喜悦和激动心情,让学生们体会到革命的成功、祖国的强盛是得来不易的。

在学生有了初步理解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自主群文阅读的方式,对多篇组文进一步梳理,带着问题思考:“革命先烈的伟大之处在哪里?”“新中国成立后为什么人民都激动不已?”让学生展开自主阅读探索。在学生自主阅读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思考多篇共性文章的主题思想,对最具代表性的“爱国思想”进行梳理。然后鼓励学生结合升国旗、唱国歌、红旗下敬礼、国庆节活动、少年先锋队活动等实际生活场景,谈一谈自己对爱国主义的看法,理解什么是爱国主义,并传承爱国主义精神。

三、结束语

在设计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如能灵活运用群文阅读带文法、解文法、组文法,大致能够破解教师不会教、学生不愿学的困境,做到有针对性地展开群文阅读教学,不断发展学生的群文阅读能力。

猜你喜欢

群文阅读教学教材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初中群文阅读的文本选择及组织
群文活动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