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强国背景下江苏场馆资源与小学科学课深度融合难点

2024-05-07葛璟璐

中国科技教育 2024年1期
关键词:科技馆场馆科普

葛璟璐

科学素质是国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培养青少年的科学素质已纳入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核心目标。馆校结合是拓展科学实践活动的一种良好举措,通过馆所、基地、园区、企业等具有科普功能的机构与学校科学课程深度融合实践,形成社会大课堂资源的有机结合,助力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强国。

江苏场馆资源与小学科学课融合现状

江苏科普场馆资源情况

科普教育基地与社科基地

科普教育基地是开展社会性、群众性、经常性科普活动的重要阵地,是科普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是指由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农业、安全、自然资源、旅游等领域机构兴办,面向社会和公众开放,具有科普和教育功能的示范性场所,每5 年评审1 次。根据中国科协2022 年4 月、11 月发布的《关于命名2021—2025 年第一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的决定》《关于2021—2025 年第一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补充认定名单的公示》,南京理工大学兵器博物馆等63 家单位入選首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十四五”规划发布以来,江苏省科协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 年)》,充分发掘利用社会科普资源,鼓励、支持、引导社会各界提供高质量科普公共服务,推动江苏省全民科学素质不断提高。2022 年6 月,省科协、省社科联、省科技厅和省教育厅联合认定“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141 家,制定了《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创建与认定管理办法》。根据科普主题和内容,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主要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两类,其中自然科学包括科技场馆类、教育科研与重大工程类、“三农”类、企业类、自然资源类及其他类;社科包括教育研发类、文化场馆类、媒体传播类。

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

自2022 年起,中国科协、江苏省科协分别评定了一批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大力弘扬以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为内核的科学家精神,引导推动形成尊重知识、崇尚创新、尊重人才、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浓厚氛围。南京理工大学王泽山精神教育基地等17 家单位被认定为全国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王淦昌故居等32 家单位被认定为江苏省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

馆校融合实践

行政区域联动

南京市聚合场馆资源、活动资源、课程资源、专家资源、志愿者资源,建立了“南京现代科普场馆联盟”。联盟单位科普资源共建共享,课堂内外、校内校外、线上线下协同发力,常态化开展研学旅游、科普讲座、科普报等形式多样的科普教育活动。目前联盟拥有团体成员62 家,分布覆盖11 个区,初步形成覆盖南京全市的优质科普基础设施体系,2023 年上半年联盟共计接待550 多万参观人次。南京市玄武区实现全域联动,整体构建区域“科学+”协同育人链,突破传统科学教育的路径依赖,探寻学科交叉融合的规律和未来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路径,提出“15 分钟教育圈”科教图谱,科普资源包括“1+60+N,即在少年宫创1 个“科创资源中心”,梳理60 个科教文博及高校科研院所作为教育场馆资源,形成“课后服务科教资源清单”,各中小学校充分拓展周边资源,将学生出校步行约15 分钟可到达的公益性科普文博场域或空间,形成N 个校级教育实践基地,创造性地开展学科实践育人活动。

打造示范典型

南京科技馆为推动科普场馆教育资源与学校教育需求的有机衔接,在2022 年由南京市教育局、南京市科协主办,南京市教研室、南京科技馆承办建设的“南京市中小学科技创新中心”,充分利用科技馆现有的场馆环境、展品展项等资源,协调南京12 个行政区,每个区承担半个月内所辖区中小学的科技馆科学活动组织工作,有效填补教学日课后、周末时间,破解“课后三点半”难题,助力全市中小学生课后服务,成功探索馆校结合的新模式。同时,场馆积极与学校合作,共同开展“馆本课程”“校本课程”,比如江苏省科技馆深入学校基层,发挥科技馆资源优势,丰富学校课程内容,开展科普大篷车进校园、科学实验秀、科普剧创作等科技活动,不断深化科普内容与形式。

资源协同配合

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积累储备师资资源,加强与南京夫子庙、南京科技馆、紫金山昆虫博物馆、中山植物园、红山动物园等文化场馆的合作,推动“课后三点半活动进校园”等活动。以中国北极阁气象博物馆为首的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将气象科普实验表演作为小学科学课程的有益补充进行实践开发,致力于通过形式多样的科学教育活动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青少年学习兴趣和热情。泰州科技馆围绕中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组织开发了适应不同学段需求的科学教育课程、科学秀表演活动方案和科学实验剧目,有效缓解了学校科学教育资源不足的困境。扬州市科技馆与汶河教育集团解放桥小学签署了“科普教育馆校协作项目协议书”,订制化服务学校需求。

江苏场馆资源与小学科学课深度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顶层设计局部落地

在江苏省紧跟国家政策陆续出台的相关指导文件中,皆有规定负责牵头落实的省级厅局单位,层层监管意识强烈。但是从全省各地基层观察,“馆校结合”开展的实际效果与经济发展仍为正相关。从职能划分上说,科协系统作为致力于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群团组织,承担了社会科普职能,即科普服务“双减”。科普教育基地、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等场馆由科协系统牵头评定,其他一些具有一定科普功能的部分场馆上级主管单位来源众多,但与教育主管部门无行政或业务联系。当前,“馆校结合”概念早已深入人心,但是亮点工作、典型案例频出的还是个别地区,这些地区较为突出的特点是在行政领导牵头下,教育主管部门与科普相关部门“组合拳”打得得心应手。但更多时候暴露出来的责任单位主观能动性不强等问题愈发明显,国、省、市、区(县)级科普场所—教育集团—学校全流程尚未打通,地区与地区之间贯彻落实政策不均衡的现象也愈发凸显。

场馆规划未现融合

以江苏省科技展馆为例,早期建设的专业科普场馆至今已有20 余年,设计理念并未考虑与小学科学课程相融合,缺乏前期调研,容易陷入为建而建,为“物”放“物”的误区,存在展馆展陈理念较为陈旧,不够与时俱进;展品开放程度低、探索空间不足;科普资源与学科教育内容缺乏适配性;一味求全忽略差异性打造,导致展品雷同等问题。家长、教师带着孩子到达科普场所,看似开展了热热闹闹的实践操作,实际收获不多。一方面,“自上而下式”的传统教育方式与科学课程中希望实现的核心素养相违背,以孩子为中心的“自下而上式”的创新展览模式尚未得到大范围推广。另一方面,走马观花的图片展墙展示或实验设备操作的浅尝辄止,无法满足提升公民科学素质的要求。部分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对所辖区域内的科普场所情况知之甚少,信息渠道不畅通,场所开放时间不合理。

时空阻碍安全堪忧

近两年,江苏地区小学落实课后三点半政策较为扎实,科学领域的社团活动获得了广大师生的热爱。但大多数活动仍固化在学校开展,主要是出于组织便利、管理安全等方面的考虑,政策引导的双向交流反而成为基层学校的负担。为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大多情况下,由场馆工作人员主动进入学校开展相关活动,即“走进去”。但这种形式的活动难以让学生沉浸式体验校外场所带来的视觉、听觉上的资源配置,活动效果大打折扣。

课程融合师资匮乏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全国2021 年教育统计数据测算,科学专任教师人数24.39 万人,分别为语文和数学专任教师人数的10.6% 和13.5%;校均教师数量科学专业仅为1.581;硕士及以上学历比例科学专业仅为2.308%,表明当前小学科学教师存在数量不足、专业素质不高等问题。同时,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参与教师终生职业培育规划不足,未从源头上对高素质专业化科学类教师进行设计培养,特别是师范类院校前期培养缺乏针对性,后继职业教育无力。另外,科技部发布的2021 年度全国科普统计数据显示,2021 年全国科普专(兼)职人员,中级职称及以上或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科普人员共计111.55 万人,占当年科普人员总数的61.04%[1],科普人员专业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从核心实践层面上看,场馆资源与科学课程融合是科普专职人员与科学教师之间的协同作战,缺一不可,需要下一盘“大棋”。

共建共享机制不全

笔者从科普助力“双减”工作开展情况及存在的困难出发,收集南京市、徐州市、扬州市等地区科协、教育局、学校、科普场馆等相关单位填报答卷547 份。大多数调查对象自主开发课程能力较为薄弱,学校科学(科普)课程资源短缺,无独立编写的科学教育校本读物的占比为88.8%,没有购买过科普资源包的占比为37.76%,购买科普资源包不超过20 课时的占比为43.9%。场馆资源与学校课程融合的需求呼声很高,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打通区域内学校“共享共建”科普资源并非数个学校个体能够实现,往往由学校领导班子的“人脉”或学校品牌决定“馆校合作”的深度,让资源能够“雨露均沾”、让馆校两大主体实现长期的、创新的、高效运转的机制体制尚不健全。同时,各级相关单位在建设社会大课堂的过程中,敢于担当、包容容忍的良好格局尚未形成。

公益属性后继无力

各地区、各单位对科普工作重视程度不同,经费设置差异明显,科普助力“双减”工作缺乏财力支持的情况较为普遍。笔者调查结果显示,2022 年科普专项经费不超过5 万元的学校占比为54.1%,5 万~ 10 万元的学校占比为29.6%。以盐城地区为例,72.4% 的调查对象没有设置科普专项经费,严重阻碍了科普助力“双减”工作的开展。部分科普场馆工作人员表示,无论是课程研发费用、授课教师劳务费用、学习耗材支出等,都是一笔不菲的投入;如果长期开展大型科普活动,将大大增加场馆运营成本,场馆需要在开展科普活动和场馆的正常运营之间进行权衡。

江苏场馆资源与小学科学课深度融合建议

加强政策层面落实推动,建立健全资源融合机制

首先,需要解决科普职能单位与教育主管部门多头管理难题,真正实现科普教育、科学教学与科技创新同频共振、深度融合。科技法规部门、教育主管部门联合科协系统等单位形成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主动发布“场馆科普白名单”;制定统一的、规范的标准,从联合开发、服务实践、流程督查和绩效评价多维度进行精准考核,促进“馆校合作”质量提升;财政预算列支专项经费,定额定责落实经费管理规定与使用办法,可考虑引入社会化资本进行公益性投入,在税收等政策上予以企业优惠。其次,各级科协组织应当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主动做好学校与科普基地、科研院所、品牌科学活动、科学家的对接工作,完善科教资源教育圈层;积极推动校内外科普资源融合品牌建设,加强各级协会基地成员之间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

持续推进人才能力提升,重视完善社会协同链条

科学教育工作者是影响学生科学学习效果的最重要群体,教育主管部门需落实学校对科学专业师资力量的培训和管理。2023 年教育部与中国科技馆联合开展的科学教师能力提升项目培训,目的就是提升教师基于科技馆资源开发项目式学习案例的能力,促进科技场馆资源走进科学课堂。同时,创建机制调动场馆、学校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推动理念创新。为科普场馆专兼职科普人员开展科学课程培训,实现场馆专业人员进学校、科学教师进场馆双向奔赴。在“馆校合作”课程融合过程中,家长与志愿者也是必不可少的参与者,通过家委会、家访等方式加强家校互动,让家长更加了解和支持融合服务,增加其参与度;通过充分发挥各基层组织科普志愿者的作用,群策群力,共同为学生提供科学服务。

盘活场馆科普属性资源,创新理念规划区域布局

加快构建现代科技场馆体系,推动省自然科学技术馆立项建设,推进县域综合科技馆和镇域专题科普馆为重点的基层科普设施建设;鼓励各地发挥优势推进专业科普场馆和设施建设,挖掘具有区域特色的科普资源,实现互融互补[2];深挖原有场馆资源,实现科普价值二次利用。条件有限的前提下,分领域、类别、主题进行项目式、STEM类科学课程开发,以任务为引领模块式积累素材,可以通过图文、音频、动画、短视频等多种方式深度加工。科技馆中的科学教育活动更倡导以建构主义和情境学习理论为主要指导理念,通过模拟实践的学习方式引导学习者主动探索,为青少年创设更为自由、轻松的科学学习氛围,有利于激发青少年好奇心和想象力,培育青少年的科学精神和科学认同感[3]。因此,“十四五”期间投入规划设计的场馆应当按照上述科学教育活动建设方式,汇聚各领域专家同心协力、充分论证,从规模、专业性、功能定位等多维度考量,实现区域均衡发展。另外,科普场所可以进一步发挥基地作用,结合科学课程延伸,开发设计科普研学实施方案,向青少年及其家庭推荐一批优质研学路线,真正实现“走出去”。

技术变革突破时空限制,探索信息技术全新范式

伴随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使用网络直播平台线上教学,充分利用網络科普展示馆资源,广泛依靠省级科普资源平台,合理采用AR、VR 硬软件设备等实现课程融合日益增多。2021 年,科技馆体系联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共同推出我国首个太空科教品牌“天宫课堂”,通过线上线下同步开展课程的方式面向全球直播,2 次天宫课堂活动全网总点击量超过40亿次,是我国科学教育活动在1 天内覆盖面最大、公众参与最多的一次重大科普实践,充分彰显了我国现代科技馆联合各主体协同育人的能力与优势[4]。江苏网上科普展示馆运用全景观展技术,采取多媒体互动叠加图文、音视频、3DMAX 等形式,360 度全景展示展览现场,用户可通过电脑或手机访问,获得全方位、沉浸式、交互性的观展体验,应用数字信息化技术打造的网络虚拟现实空间让跨地区、跨时区的展示、交流成为现实。

合理设置绩效评价标准,试点容错纠错免责办法

“馆校合作”深度融合的课程范式应当在课程目标的设置上下功夫,并围绕课程目标实现的不同程度,充分开展绩效评价工作。一方面,评价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活动行为,其结果为进一步优化课程实践指明了方向,有利于授课者更好地掌握课程目标的实现情况;另一方面,尊重并合理运用绩效考核也为健全机制运行,特别是财政资金使用提供佐证依据,有力支撑项目审计。同时,结合课程融合实践,充分论证酝酿,找到环节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点,尝试制定相关容错纠错免责办法,营造敢于担当、风清气正的深度融合氛围。

猜你喜欢

科技馆场馆科普
科技馆一日游
会前视察 支招亚运场馆利用
创新标准打造绿色雪上运动场馆
冬奥之约,场馆先行
我在四川科技馆
科普达人养成记
灾难来临,我不怕——科技馆一日游
场馆风采
参观诚毅科技馆
科普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