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洋守护行动

2024-05-07张林林刘畅唐珑畅等

中国科技教育 2024年1期
关键词:栏目海洋方案

张林林 刘畅 唐珑畅等

海洋具有丰富的资源,蕴藏着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海洋孕育了生命、联通了世界、促进了发展。良好的海洋生态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1],关乎资源、环境、人文、国际安全等重要领域。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2] 建设海洋强国,就需要开展海洋教育。我国国土面积大,不同地域对海洋教育的关注理解也有所不同。

本项目以“海洋守护者”为话题,以设计宣传海报为明线,探究海洋守护方案为暗线,为学生发展海洋认知、增强海洋情感、践行海洋行为搭建了大框架。在本项目中,学生首先需要对海洋进行科学探索,然后进行创意表达和宣传演讲。一方面发展学生保护海洋的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国土安全的理念,培养学生与海洋相关的知识、态度与行为;另一方面提升学生的科学与艺术想象力、抽象与表达能力。同时,学生还会投入社会性科学议题的讨论,拓展海洋文化的社会传播。

本项目围绕人类与海洋关系的探索、制订守护海洋行动等任务,学生经历多轮次科学探究与问题拆解过程,在提升关于海洋领域的知识水平的同时,经历科学论述、创意表达的过程,积累可迁移的方法和程序。

项目简介

本项目基于现实世界中海洋守护的真实问题,提出核心驱动问题“如何进行海洋守护行动?”项目具有较大的开放度,围绕海洋主题,在为学生提供较为丰富支架的基础上,让学生自由选择设计主题。一方面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另一方面也能教给学生方案设计的程序,增强项目的科学探索功能。

要更好地实现创意表达,必须具备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实现科学论述。学生必须经过明确目标、资料收集、筛选优化等科学论证过程,在此基础上再加入一定的创意设计,最终实现创意表达。为此,本项目设置了方案设计、海报设计两条线索贯穿整个项目,体现为2 个核心任务,即制订守护海洋行动方案,以及設计海洋科普海报,项目的最终成果也体现为1 份守护海洋行动方案和1 份海洋科普海报。

除了以上特点之外,通过小组合作设计海报的形式,也能够促进学生的艺术表达能力、合作交流能力等多种重要能力的提升。项目还提供了活动探究、信息检索、方法导引等多类型栏目,引导学生学会思考,有利于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迁移能力,帮助学生更好成长。

项目规划

本项目属于“方案设计、创意表达类”项目,其任务类型属于达成目标类项目,分为两条主线推进:一条是方案设计主线,另一条是艺术设计主线,其中海报艺术设计主线跟随行动方案设计主线推进。

达成目标类项目的活动设计逻辑主要分为以下7 步:明确目标—目标拆解/转化—概念设计—精细具体设计—权衡优化重整—循环重复设计—反复提炼问题解决的关键策略。基于此设计逻辑,可以将制订守护海洋行动方案的程序拆解为确定关键词—信息检索—筛选主题—规划方案内容—筛选方案;将设计海洋科普海报的程序拆解为确定海报主题—确定宣传目标—整体构思海报内容—进行海报的具体设计—作品优化设计—编写海报简介。

项目导引过程需要引导学生明确项目任务和项目意义,完成活动进程规划。在任务1 中需要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提出问题,学会对材料信息进行组织和梳理,从而完成行动方案的主题选取。基于任务1 选定的主题,任务2 需要学生对行动方案和海报的具体内容进行构思,学生需要基于资料调研完成海洋守护行动方案制订。在任务3 中,学生需要经历明确海报宣传目标、选择海报素材、考虑构图方式与空间布局、优化海报设计、撰写海报简介5 个步骤,基于海洋守护行动方案,完成海洋科普海报的设计。最后在成果交流环节,学生将对项目成果进行展示,对自我能力成长和项目过程进行评价。

活动设计

项目导引:开启我的海洋守护行动

首先,通过“交流研讨”和“自主思考”两个栏目,引导学生思考并学习海洋与人类之间的重要关系,从而让学生认识到保护海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明确开展本次活动的意义,让学生愿意参与到守护海洋的行动中来。然后,充分利用各类栏目,引导学生对任务问题进行拆解,进而通过“活动探究”栏目,引导学生先发散后归类,找到不同环节之间的关系,设计出任务开展的程序图,明确任务推进的具体思路。最后,在“方法导引”栏目中还提供了关于如何建立问题解决思路的方法指导,帮助学生在未来面临类似问题时,能够在规划活动进程的过程中实现触类旁通、学以致用。

任务1. 探索人类与海洋的关系

本任务包含3 个活动,任务目标为帮助学生确定守护海洋行动与海报的主题。

活动1 通过“活动探究”栏目,引导学生以海洋为中心开展头脑风暴,并写下所想到的全部关键词。通过这样的思维活动,一方面为之后的主题确定奠定一定的基础,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再次意识到海洋与人类社会之间的紧密联系。

活动2 的“信息检索”栏目为学生提供了相应的阅读资源,“方法导引”栏目提供了有效提出问题的方式,帮助学生对阅读材料中的信息进行组织和梳理,进而通过“自主思考”栏目让学生通过不断追问,找到自己最关心的议题,从而为更加深入地调研、讨论、问题解决确定方向。

活动3 中,经过小组内部的科学论证和反驳讨论,学生小组完成主题选取表的填写。

任务2. 制订海洋守护行动方案

在确定了守护海洋行动与海报的主题之后,就需要围绕主题进行更深入的探究,构思行动方案和海报的具体内容。活动1 通过“自主思考”和“交流研讨”栏目,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行动方案,如何制订行动方案的环节和程序,让学生初步尝试填写行动方案规划表。活动2通过“方法导引”栏目指导学生进行资料调研,为制订明确的行动方案和海报内容提供思路和依据。活动3 通过“交流研讨”栏目,引导学生从行动执行者的角度,从目标和现状出发,明确达成目标的路径,完成海洋守护行动方案。

任务3. 呈现海洋守护行动方案

在任务3 中,学生需要完成海报的设计,分为明确海报宣传目标—选择海报素材—考虑构图方式与空间布局—优化海报设计—撰写海报简介5 个步骤。在活动1 中,通过“活动探究”栏目引导学生开展调研,通过访谈明确海报需要宣传的重要内容,从而确定海报宣传目标。在活动2 与活动3 中,通过“自主思考”栏目及提供的海报示例,引导学生对于海报的色彩搭配、构图方式和空间布局进行设计,并绘制海报草图。在活动4 中,通过提供媒介优缺点表格和“自主思考”栏目,引导学生思考怎样能让海报有更好的呈现效果,完成对海报的全面优化。最后在活动5 中,通过“方法导引”栏目及数个海报简介案例,为学生撰写海报简介提供方法指导,引导学生从海报主题、宣传目标、设计理念、设计元素、素材来源等角度对提供的海报简介案例进行评价,加深学生对如何撰写一份优秀的海报简介的认识,同时小组合作完成海报简介的撰写。

成果交流:宣讲海洋守护行动方案

在成果交流部分,学生需要对自己的海报作品进行展示。首先通过“方法导引”栏目,对如何进行演讲稿的撰写提供方法指导。然后,组织海报作品展示的班级预演、校内展演和社会展示,通过小组间的相互评价与相互学习,实现成长经验的交流。最后,学生还需要通过评价表,从科学探索方法、海洋守护意识、艺术欣赏与设计能力、沟通与合作素养等方面对自己在项目过程中的能力成长进行评价,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

项目特色及使用建议

“双任务并行”既重视问题解决思路,又凸显对海洋保护的认识输出

案例在主线和副线任务中穿插达成目标类问题解决的基本思路,期望学生學会从主体拆解任务、任务规划、具体设计、反思提炼关键策略的系列程序性步骤。主线任务为制订海洋守护行动方案,落实对海洋的探索;副线任务为设计海洋科普海报,用于行动方案的宣传。海报设计基于对海洋的深度探索,跟随行动方案逐步推进。高质量的海报是在大量的信息输入之后对海洋保护认识的输出,这也进一步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结合文本中提供的网站现有素材开展探究活动。

融合科学探究与艺术设计表达

本案例要求学生能基于科学内涵设计海报。学生需要寻找合适隐喻进行抽象概念的具象表达,寻求二者融合的深层机制,上升到基本观念、思路方法的统一性。教师在此过程中应建立活动指导的有效策略,注重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程序与思路: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制订方案—实施方案—收集证据—作出结论。海报作为项目成果,不仅体现学生对守护海洋的科学性思考,还能充分发挥活动的育人功能,推动科学、人文与艺术教育的整合。

多类型栏目引导学生学会思考

本项目通过“活动探究”“信息检索”“方法导引”等多类型栏目,让学生经历了信息检索、筛选、分析和组织等科学探索过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思考。例如在“方法导引”栏目中总结提出问题的方式、资料调研的方法等不断外显做事逻辑,增强学生迁移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建议教师充分发挥不同类型栏目的功能,促进主线和副线任务的展开。

提升学生团队合作、沟通交流等非认知能力

常规教学中往往是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学生聆听、观察、记忆即可,或者只是部分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本项目从前期任务规划到中期方案制订,再到最后海报设计与宣传,每个过程都需要学生充分利用团队合作,在合作过程中提升学生沟通交流能力、合作问题解决能力。在具体实施中,考虑到海报设计制作过程需要花费较多时间,而课堂时间又较为有限,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同时与课内活动相关联。比如课内多思维性活动,课外多实践性活动;课内多引导性活动,课外多发散性活动。

方法导引

有效提出问题的方式

● 从生活的体验和感语出发:既可以贴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也可以通感其他生命体的故事;

● 从社会宏观议题出发:例如科学研究的前沿问题、政治文化的背景等。

方法导引

进行资料调研的方法

● 信息检索

分析目标,明确检索内容。目标的内涵是什么?目标的现状和预期是什么?行动目标和行动执行者的关系如何?在达成目标过程中会面临哪些挑战和问题?问题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通过各个角度查找问题形成的原因,以及我们所能采取的行动,尽可能丰富自己对于目标的认识。

培养学生创意表达能力

本项目活动设计有利于提高学生科学与艺术的想象力、创意表达能力、艺术设计与文字加工能力及团队协作、沟通交流等非认知能力,同时提供的方法和程序具有迁移性。在创造性方面,学生可以自主组合海洋海报的构成要素(如具象事物、抽象概念、文字),调整要素间关系,设置要素空间布局,建构和创造海洋海报。在表达方面,除了设计海报,学生还能有各种自我思考表达、团队沟通表达的机会。本项目是创意表达类任务,而不同水平的学生其创造性水平有高低之分,因此需要教师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设定不同的项目目标,例如针对低年级学生的教学重点是发展学生兴趣,丰富其科学探究经验;而高年级学生的教学重点则应该是发展核心学科素养,促进高水平自主探究。

猜你喜欢

栏目海洋方案
烂脸了急救方案
关于栏目的要求
栏目主持人语
定边:一份群众满意的“脱贫答卷” 一种提供借鉴的“扶贫方案”
“大师问答Ask the Guru!”栏目问答精选(二)
爱的海洋
栏目制,为什么这样红
第一章 向海洋出发
稳中取胜
新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