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路径探析

2024-04-30陈雅玲姜海波王绪奎江苏省耕地质量与农业环境保护站

江苏农村经济 2024年2期
关键词:农田化肥耕地

郁 洁 陈雅玲 姜海波 王绪奎/江苏省耕地质量与农业环境保护站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最根本的是保护好耕地。江苏省高度重视耕地保护与质量建设工作,始终把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作为保障粮食安全、发展现代农业的战略措施来抓,严格执行耕地保护制度,扎实推进耕地质量建设,有效提高全省耕地质量水平。

江苏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工作措施成效

强化耕地保护制度落实。江苏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严格耕地保护的各项决策部署,切实把“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到耕地保护的全过程各环节。修订《江苏省土地管理条例》并于2021 年5月起施行,将耕地保护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出台了《江苏省设区市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为全省耕地保护工作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全面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和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履行情况考核有关要求,全力稳定主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

强化耕地质量建设。一是切实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目前全省按照“灌排设施配套、耕地质量优良、田间道路畅通、农田生态良好、生产方式先进”的要求,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为方向,以“亩产1000 公斤粮食产能”为核心建设标准,建成高标准农田4600万亩以上,有效提高了农田抗旱排涝能力,极大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二是有效提高土壤肥力水平。近年来,全省每年建设耕地质量提升示范区30 个以上,开展酸化耕地治理10 万亩以上。在粮田上重点推广应用秸秆机械化还田与生物腐熟协同、养分平衡、粮绿轮作培肥等技术;在菜地上重点推广应用有机肥替代化肥、水肥一体化等技术;在新增耕地上重点推广应用障碍因子消减、贫瘠化土壤快速培肥、土壤盐渍化脱盐改良等技术,有效促进耕地质量提升、耕地产出能力提高。根据省级耕地质量监测结果,2022 年全省耕地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较第二次土壤普查时(1982 年)提高了77.07%、59.05%、426.32%、25.64%,耕地土壤肥力水平稳步提升。土壤中微量元素除硼(中等)外,锌、锰、钼评价结果为较高,铜、铁评价结果为高,整体肥力水平有效提高。三是显著增强耕地产出能力。由于农田基础设施改善、耕地质量建设稳步推进,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增强,粮食生产保持了稳定增长的态势。

强化耕地安全利用。一是建立技术规范,加强源头管控。2022 年开展拟开垦耕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农用地重点地块监测试点工作,2023 年印发《拟开垦为耕地的复垦土地及未利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指南(试行)》和《农用地重点地块监测技术指南(试行)》,加强源头管控。二是优化技术模式,加强过程管控。持续推进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推进区(示范基地)建设,发展作物重金属高低积累品种快速鉴定的分子标记4项;获得南粳9308、扬麦25 等20余份重金属低积累粮食品种及夏红2 号等低积累白菜品种;筛选和研发了一批性价比高、对稻麦同时有效的绿色土壤调理剂和修复产品,水稻籽粒的降镉率可达70%,小麦籽粒降镉率可达40%。三是全面落实安全利用措施,依法分类管控。对优先保护类耕地,按照《江苏省优先保护类耕地保护措施清单(试行)》,积极推进相关保护措施落实;对安全利用类耕地,根据污染程度和上一年度农产品重金属超标情况,分类分区分级择优确定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安全利用技术措施;对严格管控类耕地,采取调整种植结构、生态休耕、划定特定农产品严格管控区等措施,全面退出超标食用农产品生产。

强化农田生态环境修复。一是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双减”。深入开展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加强化肥农药使用强度监测,建立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区和病虫绿色防控示范区等,依托农业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和专业化农业服务组织,加快转变施肥方式,深入推进科学施肥,增加有机肥资源化利用;通过推进主要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开展绿色防控技术示范推广、加强监测预警等措施,有效减少农药使用量,提高农药利用率。二是试点推进农药化肥包装物、农膜回收。江苏从2020 年开始开展肥料、农药包装废弃包装物集中回收试点,推广使用大包装农药化肥,推进废弃包装物有偿回收工作,与供销、环保等部门对接,及时落实废弃包装物集中统一处置,有效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促进农田生态环境和农村人居环境改善。

加强江苏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路径思考

建设农业强省,需要进一步深化细化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政策措施,层层传导压实耕地保护责任,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

加强耕地数量保护。一要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加强耕地保护,必须牢固树立红线意识,坚定不移推进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资源安全底线。优化国土空间格局,坚决杜绝无序扩张、粗放利用、低效开发,持续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大力盘活存量建设用地,从源头上减少各类建设占用耕地。落实好各项强农惠农政策,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从根源上防止耕地“非粮化”。二要加强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永久基本农田是耕地中的精华”,必须实行特殊保护;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及时划为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和永久基本农田;加大建设投入力度,提高永久基本农田质量。三要规范耕地占补平衡。依法依规做好非农建设项目占用耕地会审和补充耕地质量评定,严把质量关,避免占多补少、占优补劣、占近补远、占水田补旱地等现象发生。探索补充耕地后续质量建设与管护机制,让新增补充耕地能够切实服务农业生产。

加强耕地质量提升。一要摸清耕地质量家底。持续开展耕地质量监测评价,做好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摸清耕地质量家底,因土种植、因土改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二要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地力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建议建立高标准农田地力提升持续投入机制,在做好沟渠闸站路树建设的同时,切实稳步提升耕地地力。三要加强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严格落实《江苏省耕地质量保护条例》,树立耕地保护“量质并重、建管协调、公共耕保、健康土壤”的理念,以治理耕地土壤质量问题为导向,以培育健康土壤为目标,重点聚焦“一块田(高标准农田)、四类地(设施蔬菜地、盐碱地、中低产地、新增补充耕地)”,建立耕地质量提升示范区,集成推广高效实用技术,做到拓耕层、防退化、治污染、提等级、保产能。

加强农田生态环境修复。一要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持续开展畜禽粪便和秸秆等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夯实测土配方施肥基础性工作,推广精准高效施肥用药新技术,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积极探索化肥农药实名制购买定额制使用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的指导意见》,扎实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加快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推动农业农村绿色发展。二要打好净土保卫战。深入贯彻落实《江苏省土壤污染防治条例》,把好新增耕地土壤质量关。明确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动态调整要求,稳慎推动安全利用类耕地转变为优先保护类耕地。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突出精准、科学、实用,持续推进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工作。三要合理开展生态休耕轮作。在秋冬季作物生产效益低、生态退化的区域,适时推行轮作换茬、休耕晒垡、休耕培肥等生态休耕轮作方式,既能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促进作物产量与品质提升,又能减少肥药用量、优化农田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农田化肥耕地
自然资源部:加强黑土耕地保护
7月我国化肥进口量增加
我国将加快制定耕地保护法
达尔顿老伯的农田
保护耕地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化肥农药减量,怎么减?
化肥需求增长不均 有人欢喜有人忧
农田创意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