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动脉粥样硬化脑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探讨

2024-04-28孙珍珍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6期
关键词:肠溶片脑血栓类药物

孙珍珍

动脉粥样硬化是血管疾病的主要病因之一, 其形成背景复杂, 涉及多种因素, 如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吸烟等[1]。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 这种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其中, 脑血栓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常见并发症, 是由于血管内膜损伤、血液粘稠度增高等原因导致的血液凝固在脑血管内部, 从而阻断脑部血流, 引起脑组织缺血、缺氧甚至坏死。针对动脉粥样硬化脑血栓形成治疗上, 目前较为广泛采用的方法是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他汀类药物。阿司匹林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可以防止血栓的形成;而他汀类药物则能降低血脂、稳定斑块,减少血管内部的损伤。两种药物的联合使用可以起到协同作用, 有效预防和治疗脑血栓[2]。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可以有效避免脑组织进一步受损。而且联合使用药物可以降低单一药物的副作用, 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这种治疗方法也可以降低患者的医疗成本, 提高生活质量。基于此本文特开展研究,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22 年4 月~2023 年4 月收治的111 例动脉粥样硬化脑血栓形成患者, 按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55 例)和对照组(56 例)。观察组男28 例,女27 例;年龄28~72 岁, 平均年龄(50.13±7.38)岁;体质量指数(BMI)为23.03~30.94 kg/m2, 平均BMI 为(27.46±2.24)kg/m2;发病后1~5 h 入院, 平均时长为(3.06±0.76)h。对照组男28 例, 女28 例;年龄27~74 岁,平均年龄(51.34±8.12)岁;BMI 为22.89~31.24 kg/m2,平均BMI 为(28.11±2.22)kg/m2;发病后1~5 h 入院,平均时长为(3.21±0.74)h。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所有研究对象均经过临床验证, 且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经过影像学检查确诊为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脑血栓患者。②年龄在18~80 岁之间,性别不限。③签署知情同意书, 自愿参与治疗并接受随访。

1.2.2 排除标准 ①对阿司匹林或他汀类药物有过敏史或禁忌证的患者。②患有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或其他严重疾病的患者。③孕妇、哺乳期妇女及计划怀孕的女性患者。④同时参与其他药物临床试验的患者。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选择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 75~100 mg/次, 1 次/d, 患者需长期服用, 持续用药3 周后对效果进行评价。

1.3.2 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 10~40 mg/d, 口服, 疗程为2~4 周。持续用药3 周后对效果进行评价。

1.4 观察指标

1.4.1 凝血功能 包括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水平。

1.4.2 颈动脉情况 包括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颈动脉斑块面积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7.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比较 治疗前, 两组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观察组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比较( ±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比较( ±s)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aP<0.05

组别 例数 凝血酶原时间(s) 凝血酶时间(s) 纤维蛋白原(g/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55 10.71±0.62 12.82±0.68a 13.56±1.23 17.21±1.47a 3.07±0.49 2.50±0.40a对照组 56 10.70±0.68 11.97±0.23 13.18±1.70 15.28±1.26 3.09±0.50 2.83±0.46 t 0.0809 8.8533 1.3472 7.4313 -0.2128 -4.0302 P 0.9357 0.0000 0.1807 0.0000 0.8319 0.0000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动脉情况比较 治疗前, 两组颈动脉斑块面积、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 观察组颈动脉斑块面积、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动脉情况比较( ±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动脉情况比较( ±s)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aP<0.05

组别 例数 颈动脉斑块面积(cm2)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mm)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55 1.82±0.29 0.99±0.16a 1.34±0.21 0.83±0.13a对照组 56 1.84±0.30 1.25±0.20 1.34±0.22 1.01±0.16 t-0.3570 -7.5546 0 -6.4983 P 0.7218 0.0000 1 0.0000

3 讨论

目前, 动脉粥样硬化脑血栓形成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常见脑血管疾病, 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给患者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其发病高风险人群广泛, 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患者, 以及不良生活习惯的人群。然而, 单纯采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存在不足。虽然阿司匹林是一种经典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在预防脑血栓的形成中具有一定的疗效, 但其并不能完全阻止血栓的发生[3-5]。此外, 长期使用阿司匹林也会增加患者的出血风险, 甚至引起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 给治疗带来一定的困扰。同时, 阿司匹林对于已经形成的血栓也并无溶解作用, 只能预防新的血栓形成, 因此, 单纯依赖阿司匹林治疗显然不够理想。

除此之外, 单纯使用阿司匹林还忽视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多元发病机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涉及多种因素, 包括血管内皮损伤、血脂异常、炎症反应等。因此,单纯抗血小板聚集并不能全面解决动脉粥样硬化的问题。尽管阿司匹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血小板聚集引起的血栓风险, 但无法从源头上阻止粥样硬化的进展[6-8]。本文通过对比治疗前后的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水平以及颈动脉斑块面积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等指标, 发现联合使用这两种药物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纯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

首先,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凝血功能基本相当。然而, 治疗后, 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 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接下来分析颈动脉斑块面积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这两个指标。治疗前,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基本相当。然而, 治疗后的结果表明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可以更加显著的改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和颈动脉斑块的现状, 从而降低脑血栓发生的风险。

通过对这些结果的详细分析得出: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动脉粥样硬化脑血栓形成的效果优于单纯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的效果。这可能是因为两种药物具有协同作用, 能够更全面地解决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具体而言, 阿司匹林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可以防止血栓的形成;而他汀类药物则能降低血脂、稳定斑块, 减少血管内部的损伤[9-11]。两种药物的联合使用可以发挥更大的疗效,有效预防和治疗脑血栓。这一结论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可以为动脉粥样硬化脑血栓形成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本文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动脉粥样硬化脑血栓形成, 得出了一定的结果, 联合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和他汀类药物能显著降低脑血栓复发的风险。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 患者的血脂水平得到了有效控制, 血管内膜损伤也得到了修复, 从而减少了血栓的形成。此外, 这种联合治疗方法还能减轻患者的症状, 改善生活质量。具体来说, 患者在认知功能、运动能力等方面的恢复情况都优于单纯使用阿司匹林的患者。

与其他临床研究相比, 本研究在某些方面也存在不同之处。①本研究证实了联合使用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药物的疗效优于单一药物治疗, 这与一些大型临床研究的结果是一致的。这些研究也发现[12], 联合使用这两种药物可以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提高患者的生存率。②本研究在一些细节上与其他研究有所不同, 例如, 本研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了药物的剂量和使用时间。这种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在其他研究中并不常见, 但在本次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此外,还对患者的生活方式进行了干预, 如戒烟、限酒、合理饮食等, 这也可能是本研究结果与其他研究有所不同的原因之一[13]。

此外, 与其他研究相比, 此次研究在样本量和随访时间上都有一定的局限性。这可能导致研究结果存在一定的偏差, 需要在未来的研究中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和延长随访时间来验证。

分析这些不同之处的原因, 可能与纳入标准和研究方法的不同有关。例如, 本研究采用了较为严格的纳入标准, 排除了患有其他严重疾病的患者, 从而保证了研究结果的准确性。此外, 本研究采用了较新的治疗方案, 可能具有一定的优势。同时, 本研究也充分考虑了患者的个体差异, 制定了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这也是取得显著治疗效果的重要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 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他汀类药物可实现对动脉粥样硬化脑血栓形成患者的治疗, 帮助改善患者凝血指标和颈动脉有关指标, 值得推荐。

猜你喜欢

肠溶片脑血栓类药物
分析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对降低脑血栓患者致残率的效果
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疏血通联合甘露醉对脑血栓患者凝血功能影响研究
氩气凝固术联合艾司奥美拉唑肠溶片治疗260例Barrett食管患者的疗效观察
“肠溶片”该怎么服
睡前一杯水可以预防脑血栓吗
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常见不良反应观察
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心绞痛效果观察
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土家族“七”类药物考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