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地理坐标图归纳及教学策略探讨

2024-04-18阮旺昌

高考·下 2024年1期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

阮旺昌

摘 要:高中地理为基础性学科,部分学生认为地理学习比较乏味,对于地理并没有太大的兴趣,学习效果不理想。所以,教师要使用多样化的教学对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基于此,文章对高中地理坐标图归纳技巧进行分析,并且提出针对性的教学对策,希望能够为高中地理教师提供有益启发,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地理;坐标图;教学

高中地理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理论性,大部分在日常生活中都能够用到,但是部分学生认为学习地理比较困难,并且部分学生认为自己不会选文科,就不用学习地理。针对此问题,高中地理教师要使用多样化对策,提高学生心目中地理学科的地位,以此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培养[1]。使学生对生活中应用地理知识的优势进行全面分析,如通过地理学习能够对天气进行判断,合理安排自己的出行时间。教师的地理学科教学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学习地理对国家、社会及个人的重要意义,通过教师的教学,学生能够重视地理学习,并全面提升个体的地理学科生命体验。

一、高中地理坐标图归纳技巧相关概述

(一)二维坐标统计图的判读

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二维坐标统计图也称为平面直角坐标图,使用纵横坐标代表地理现象和事物,将地理事物时空变化规律反映出来。一般使用曲线、直线、折线、点等表示纵横坐标的不同地理要素关系,在读图的时候不仅要有定性认识,还要实现定量分析。判读方法为:

其一,认识图名和纵横坐标的内容和要素,对要素与内容的关系进行分析;

其二,以柱或者线的长短读取坐标数值,分析变化趋势;

其三,在读图过程中要能够重视图像中的地理事物、强弱变化和增减,对不同增减趋势、程度和阶段进行全面分析,对地理事物的变化、谷值、峰值进行分析,并总结地理规律;

其四,实现二维坐标统计图的对比,分析纵横坐标所表示的单位数值[2]。

(二)三维坐标统计图的判读

三维坐标统计图指的是平面正三角坐标图,得到正三角形,使其能够成为三条边平行线,标注三个坐标变量,展现变量地理事物和局部的整体。在读取平面正三角坐标图过程中的重点为:

其一,图中数据为相对量,也就是比例和比重;

其二,图中的点能够对三个变量坐标数值进行读取,各个构成的要素比重综合为100%;

其三,三项要素值在数轴中从低到高的延伸方向是一样的,能够从右到左、从大到小。

在判读平行正三角坐标图时一般使用平行线法,也就是读的点是和三角形三条边平行的平行线,平行线和每条坐标轴在两点相交,读数的时候读小的数据就行。假如图中的坐标轴出现箭头,箭头就是坐标数据不同的递增方向,根据箭头方向做平行线,交叉三条坐标轴的点数据指的是三个变量百分比数值[3]。

二、高中地理坐标图的教学策略

(一)情境教学法

实现情境的创设为主要教学方法,也就是以教学内容与目标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学习体验及教学效果。在地理教学中,大部分都是利用问题的设置使学生关注度得到提高。比如,在“太阳对地球影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地球需要太阳?”在教学中的教学工具包括地图、地球仪和经纬仪等,有效地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对地理知识进行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地理语言。如果有学生不会看地图,教师能够提供帮助,使学生学会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主要国家的轮廓,并且尝试画地图。通过地球仪能够演示地图的公转与自传,使其能够被学生所掌握。之后,教师带领学生寻找答案。结合实际生活,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认识到地理知识的内容和价值。教师可以通过罗列当地的气候情况,如高低温、强对流等天气,使学生对当地气候特点进行了解,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帮助[4]。

另外,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情境,改变传递信息的方式,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比如,在讲授“月相变化”相关内容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月相,主要包括月相最佳的时间。月相在满月之前是在上半夜;满月之后是在下半夜。对月相方位进行观察,是在东边或者西边的天空。满月是在东边或者西边,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并且对学生实践能力进行培养。再如,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学校附近的火电厂、人造板厂等,了解工厂的生产过程和污染状况,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5]。

(二)和其他学科结合

通过其他相邻的知识寻求解决问题,即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教师教学过程中,利用连接法使学生的其他学科知识在地理问题解决中应用。

比如,2023年5月30日9时31分,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把3名航天员送入距离地表约400KM的中國空间站。他们在欣赏美丽地球时,看到的部分约占地球总面积(  )。有四个选项:

A.全部  B.1/2  C.大于1/2  D.小于1/2

在解决此问题过程中,可以使用数学等边三角形角平分线分析,需个地球半径才能看到地球总面积的一半,所以选D。

或者教师在讲解天气的过程中联系英语中的时态,即过境前天气使用英语时态将来时;过境时天气使用的英语时态为进行时;过境之后的天气英语时态为过去时,对天气特点进行分析。比如,冷锋过境的天气英语时态为过去时,就是冷气团过去后受到冷气团的控制,提高气压,降低温度,天气转晴。

(三)培养学生地理智能

1.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通过教学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动手操作和分析能力。比如,结合课程解释“海风和陆风形成”的现象。这是“大气运动”教学过程中的活动题,此节课程的内容讲述的是冷热不均导致的热力环流,大部分的坐标和公式都通过语言表达,并没有联系实际。安排此活动题能够使学生联系实际,通过周围生活环境掌握热力环流,左侧为海风图,学生能够对白天时候的陆地升温比较快进行掌握,空气就会膨胀向上。海洋相反,相同水平面内高压流向低压,形成海陆间的热力环流。学生在完成此活动题之后,使上述理论认识得到加强,使理论结合实际,在生活中使用,举一反三,对热力环流知识点全面掌握。

2.培养地理思维能力

对学生思维能力进行培养为地理教学的重点。地理教科书中的活动题包括时间分配和空间分配、空间性、区域性、综合性的特征,能够对学生地理思维进行培养。比如,灵活使用地图,在活动中教师给予引导读图,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掌握读图技巧,并且使用同样方式识图。或者教师对地理环境调查活动题给出一定问题和材料,学生在调查之后对此过程有所掌握,构成惯用思维方式,学生将学习的地理知识和地理思维结合,实现独立思考,最终得出答案。针对地理思维方面并没有相关问卷调查,可以对此部分进行案例分析。地理活动题要求学生进行归纳、分析、演绎,此过程能够对学生地理思维能力进行锻炼,使学生能够使用学习的地理知识开展分析归纳,习惯使用地理思维解决地理问题,培养学生地理思维

能力。

(四)构建活跃课堂

判断两点相对方向特别是东西方向时是教学过程中的难点,可用“东东大东,西西大西,东西东西”的口诀来判别,意思是:两点的角度在小于180度的前提下,都是东经度的两点,经度数大的点在东;都是西经度的两点,经度数大的点在西;如果一点在东经度,另一点在西经度,则东经度的点在东,西经度的点在西。还有,在解决日期、时间等计算时,零点所在经线和180度经线是非常重要的,比如:顺着地球转,加为零点(零点所在经线)减为界(国际日期变更线),根据角度推经度,日期、时间自然解。用“哎,一休秘书”谐音来记忆北美五大湖。哎(安大略湖)、一(伊利湖)、休(休伦湖)、秘(密歇根湖)、书(苏必利尔湖)。用“汉英和(俄)阿西讲法语”记联合国六大工作语言。用“怒拦金龙”记我国西南的怒江、澜沧江、金沙江、雅砻江等河流。用“大胜华中辽”记忆我国的大庆、胜利、华北、中原、辽河等油田。用“八月黄三苏桂杭,故宫避暑秦始皇”记我国十大旅游胜地等。

(五)充分使用直观手段

教育心理学认为,直观的材料的记忆比较容易。那么,大量的教学实践也表明,单纯地使用语言进行教学,教学效果比不上直观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在对天气系统的反气旋和气旋进行讲述后,为了让学生理解记忆,可以利用左、右手势分别代表南、北半球气旋和反气旋的中心和周围空气的流向。左手拇指向上,四指紧握代表南半球气旋(顺时针辐合上升),左手拇指朝下,四指弯曲代表南半球反气旋(逆时针辐散下沉)。右手四指紧握,拇指向上代表北半球气旋;右手四指弯曲,拇指朝下代表北半球反气旋。

(六)改善师生互动

相关研究表示,愉悦的情绪能够使人们对当前的事物产生浓厚兴趣,并且愿意深入了解和发展。所以,在课堂与生活中,要求学生掌握地理学习的过程,刺激愉悦的情绪,提高学生对学习地理的兴趣。比如,在讲述城市化过程与特点的过程中,可以穿插其他国家发展的历史和故事,使课堂具有趣味性,使学生产生愉悅的情绪,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

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过程中,要求学生配合教师完成教学目的,使教师和学生课堂中的互动程度得到提高。学生在对地理知识学习过程中能够产生兴趣,课堂中的表现力能够得到学生与教师的关注,此时学生也能够在良好的情绪环境下使自身学习兴趣得到提高,并且努力学习地理知识,对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进行培养。在浓厚的学习兴趣下,和教师兴趣化教学课堂与学习环境结合,提高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

比如,教师在地球运动教学过程中能够利用总结归纳,在讲完该内容后用1、2、3、4这些数字进行归纳,加深学生的记忆。地球公转和自转为自西向东,自转包括角速度和线速度。通过不同的角度分析,北极上空看为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方向。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包括:在改变正午太阳高度的时候,也会改变昼夜的长短,划分五带和四季。四季包括天文四季、气候统计中的四季与传统四季。地球公转能够产生昼夜交替的情况,不同经度的地方也不同,物体水平运动的方向出现改变。二分二至4个日期。再如,在讲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用小(小农经营)大(水利工程量大)高(单位面积产量高)低(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科技水平低)帮助记忆,提高兴趣。

(七)利用多媒体技术

1.使用地理图画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地理课本中融入了颜色鲜艳的图形,比如示意图、风景图、分布图等。其次,地理知识都是来自实际,教师要收集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图片。在使用多媒体的过程中,要求教材知识图形具备教育性,教师创设有趣的课堂情境,提升教学过程中的趣味性,如教师能够将旅游资料、景点照片结合,在展示图画之后,教师讲解旅游过程中的真实事情,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学习的知识。例如,在对台湾地区多雨原因分析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绘图的方式对成因进行展示。具体就是将风向、洋流、地理位置等自然条件添加到台湾地区的轮廓中,紧密结合知识点开展图文展示。以此,图文转化能够将苍白的语言展示出来,对教师描述的内容客观地进行展示,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在教学过程中还能够实现图文转换,此教学方法比较客观,使学生更加容易学习,也是读图常用和高效的教学方法。

2.播放教育录像

在讲述无法实践和抽象化的地理实验的过程中,高中地理教师利用录像将抽象化的知识转变成为生动的场景,引导学生边看边想边探索,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

3.使用相关电子制图

地图为地理教学过程中的主要资源,正确使用地图能够使学生了解想要探索的东西,并且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科技发展中,GIS技术也在发展,对比书本上的地图,网络中的地图分辨率和层次比较高。比如,在对“中国地理”研究过程中,教师为学生展示图表,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在对地形、水文研究的过程中,教师给学生们演示谷歌地图所对应的层次,与学习内容一一对应,解答中国自然地域的特征。通过使用不同形式的电子地图,教师能更好地将文本信息转变为图片,达到良好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掌握学生学习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创设情境,改变传递信息方式,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利用连接法使学生的其他学科知识在地理问题解决中应用。同时,为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动手操作和分析能力,应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地理教学的重点。最终实现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良好的课堂互动中使学生主动配合教师教学,提升学生的知识内化及实践运用等能力,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亚洲.浅谈新课程改革下高中地理学科建设策略[J].中外交流,2021,28(10):360-361.

[2]柳立云.谈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J].学周刊,2022,8(8):72-73.

[3]王以华.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地理有效教学策略[J].中外交流,2021,28(3):1184.

[4]冯乃新.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地图技能的培养研究[J].中外交流,2020,27(27):191.

[5]韩昌雨.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地理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中外交流,2021,28(1):1533-1534.

猜你喜欢

高中地理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如何让高中生物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新课改理念下高中地理课堂语言策略的研究
理论结合实际,创新高中地理教学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