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科学跨学科主题教学的实践探索

2024-04-14张旭华

教育界·A 2024年7期
关键词:实践探索小学科学

【摘要】在科技水平日益提高和社会不断进步的今天,我国教育体系也在持续改革,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新课标强调,小学科学教师应当注重跨学科教学,以帮助学生发展多方面能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文章研究了新课标背景下有效开展小学科学跨学科主题教学的策略,并结合例子从多角度提出建议,希望可以帮助广大教师构建高效科学课堂、助力学生成长。

【关键词】小学科学;跨学科主题教学;实践探索

作者简介:张旭华(1977—),女,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明道小学。

小学科学学科的知识与其他学科的知识联系紧密,开展跨学科教学可以使学生从多角度探究科学奥秘。要有效开展跨学科教学,教师需要挣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深入挖掘不同学科的知识的联系,采用科学的方式授课,让学生产生丰富的体验、形成深刻的认知。为此,教师可以组织跨学科主题教学,引导学生围绕探究主题深入探究、从不同角度分析科学规律和原理,以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一、发现知识关联,进行有机整合

在开展小学科学跨学科主题教学前,教师需要找到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的关联,并据此整合相关学科知识,组织有趣的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率,也可以推动学生深入学习科学知识[1]。

(一)和信息科技知识整合

在信息化时代,教师需要更加重视信息科技知识,引导学生从正确的眼光看待新的科学技术。小学科学教师可以将信息科技知识与科学知识整合,组织有趣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

例如,笔者在教授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六年级下册“各种各样的能量”一课时,先运用多媒体设备展现热气球飘浮在空中的画面,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下来,笔者鼓励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并讨论这一问题:“为什么热气球能升起来?”倾听学生的讨论后,笔者发现,学生觉得是热气球上的点火装置推动热气球升空的,但是不知道如何具体地解释这一现象。此时,笔者顺势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软件演示热气球升空的整个过程,将热气球升空和飘浮在空中的原理具体地表现出来,帮助学生理解这一生活现象。此后,笔者还向学生分发课前准备好的实验器材,鼓励学生自主进行科学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在学生完成上述任务后,笔者才徐徐引入教学内容。在这样的科学课堂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调动,学习效果也得到了提升。

(二)和数学知识整合

数学学科是小学阶段的重要学科。在开展跨学科主题教学时,教师可以尝试将小学科学知识和相关的数学知识整合,引导学生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科学探究方法,使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可验证性、相对性形成更深入的认识,从而逐步形成良好的科学观念[2]。

例如,在教授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三年级下册“测量气温”一课之前,笔者引导学生回想在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各类温度计,鼓励他们比较和讨论不同类型温度计的差异。在此过程中,笔者适时引入数学知识,引导学生讨论“36℃”“-5℃”的具体内涵。随后,笔者根据学生的讨论情况,顺势讲解温度计的构造和原理以及热胀冷缩现象等知识。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学生的思维能力会得到有效发展。

(三)和语文知识整合

小学科学学科教学与语文学科教学都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小学科学教师可以巧妙地将语文知识融入科学课堂,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引导学生将科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助力学生理解抽象的科学概念,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3]。

例如,在教授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三年级下册“不同环境里的植物”一课时,笔者鼓励学生分享他们熟悉的植物,并引导他们讨论这些植物是如何适应各自所处的环境的。在此过程中,笔者还鼓励学生回忆在语文课堂上学到的描写技巧并借此描述植物的生长环境、生长过程,让学生更加顺利地分享和讨论,同时从分享和讨论中感受到乐趣。这样的教学活动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植物的了解,也有助于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分析能力提高。

二、引导自主探索,提升综合能力

小学科学课程覆盖物质与能量、结构与功能、系统与模型、稳定与变化四个跨学科概念,教师应当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融入对学科核心概念的教学中。在开展跨学科主题教学时,小学科学教师应当积极地探索有效的跨学科教学策略,采用多样化的方法促进学生综合能力提高,推动他们全面发展[4]。

(一)跨学科分析:激发学习兴趣

实验在科学教学中处于核心地位,良好的科学实验可以使学生对科学现象形成深刻认识并逐步形成科学观念。在参与实验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涉及多个学科的知识。在开展实验教学时,科学教师可以尝试结合多学科的知识引导学生设计实验与完成实验操作。这样,学生会对科学知识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他们也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参与实验活动。

例如,在教授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五年级上册“从刺激到反应”一课时,笔者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人体从接受刺激到做出反应的生命现象,设计了一个模拟实验,学生可以通过实验操作来认识人的神经、大脑与身体各部位的功能。这个看似简单的模拟实验实际上涉及多個学科的知识,笔者在引导学生完成实验的过程中,及时补充相关生物学知识,让学生了解人体的基本结构,以顺利理解人体做出反应的生物学基础。

(二)跨学科探究:掌握探究方法

科学探究活动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科学知识和技能,也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激励学生发散思维,推动学生对生活现象进行深度探究,使学生顺利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技巧。

例如,在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六年级下册“多样的栖息地”一课的教学后,笔者设计了“探究校园环境中的生物多样性”的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实际观察了解不同类型的生物及其栖息环境,并由此理解不同生物群落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在这个探究活动中,笔者还设计了“绘制校园生物分布图”的任务,要求学生对校园内的生物进行分类统计,并绘制出表明校园中生物分布情况的示意图,然后据此分析校园中生物的生存环境,提出相应的保护策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数学知识进行统计分析,运用美术知识绘制“校园生物分布图”。这种跨学科学习任务能够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运用多学科的知识,从而全方位地提升素养和能力。

(三)跨学科实践:培养创新意识

科学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目的不仅在于发展思维能力,也在于将所学科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因此在小学科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样至关重要。而且通过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学生能够深入理解科学知识的内涵。

例如,教授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五年级下册“发霉和防霉”这一课时,考虑到这一课的内容十分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笔者就利用厨房这一环境作为教学的切入点,鼓励学生回忆自己在厨房见到的发霉现象、分享自己了解的防霉措施。此后,笔者组织了以厨房为背景的实践探究活动,让学生观察蛋白质变化的过程,并通过品尝不同的食物来感知食物的质感变化情况。在上述活动中,学生以生活为背景,探究了物质变化的原因。这样的教学活动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科学知识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也会激励学生在生活中主动探索。

三、重视课后引导,巩固学习成果

在授课后,教师可以通过布置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指导学生把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现实生活中,让学生在课后巩固学习成果、了解更多知识。当然,在这个阶段,教师要对学生课后学习情况进行及时跟踪,并给予必要的引导与支持,以保证学生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另外,教师也可以举办科学知识竞赛、主题展览等课外活动来激励学生在课后不断实践、创新。

(一)搭建展示平台

在开展小学科学跨学科主题教学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搭建展示学习成果的平台,以了解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学生面对科学探究活动的态度、学生的思考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平台能够使学生充分地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也为学生提供了挖掘自身潜能的机会。在学生展示成果后,教师还应当引导学生反思,促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所学知识,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及时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

例如,在教授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火山和地震”一课时,笔者精心设计了一系列活动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教学内容。首先,笔者鼓励学生完成模拟实验,感受地震带来的影响,探究地震对地表环境造成的破坏。其次,笔者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地震对社会的影响,强调抗震防灾知识的重要性,并提出问题:“地震会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产生重大影响。了解并传播抗震防灾知识,对于保障我们的安全至关重要。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你们也肩负着宣传这些知识的责任和义务。老师想问大家,你们有什么创意来完成宣传抗震防灾知识的任务呢?”在笔者提出问题后,学生纷纷说出自己的想法,包括制作手抄报、编写情景剧等。最后,笔者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在课后进行实践尝试,向身边的人宣传抗震防灾知识。在布置这一任务之后,笔者积极地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实践成果的机会,通过学校的展板和社交媒体宣传学生制作的手抄报、编写的情景剧。笔者还在此后的课堂上组织了总结活动,鼓励学生分享完成任务时面临的挑战和完成任务后的感受。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学生不仅能够锻炼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还能增强批判性思考意识和反思意识。

(二)补充跨学科知识

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确保学生在没有教师指导的情况下也能积极探索未知领域、深入挖掘知识的内涵,教师还应当在开展跨学科主题教学之后补充一部分跨学科知识,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究。与此同时,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许多便利,教师可以鼓勵学生利用网络收集相关信息,以顺利完成探究任务。

例如,在教授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三年级下册“云量和雨量”一课时,笔者先使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当地下雨的画面,并询问学生:“大家觉得这个雨有多大呢?”在讨论中,学生发现,不同人对于雨的大小的判断是不一样的。此时笔者引入“雨量”这一概念,告诉学生如何用合适标准评价雨的大小。此后,笔者继续提问:“那么我们应该使用什么工具来测量雨量呢?”在学生了解雨量器后,笔者则带领学生动手制作简易雨量器,并指导学生进行了一次模拟降雨量测量活动,以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在探究过程中,学生产生了“雨是从何而来”的疑问,笔者介绍相关地理知识后,顺势鼓励学生在课后使用互联网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

结语

综上所述,在开展小学科学跨学科主题教学时,教师需要将其他学科内容合理融入科学课堂,并组织有趣的探究活动,以提高科学教学质量。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小学科学跨学科主题教学,助力学生开阔学习视野、发展思维能力、建构更加完善的知识体系,进而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超.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科学教学创新实践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7(6):14-15.

[2]张屹,李幸,黄静,等.基于设计的跨学科STEM教学对小学生跨学科学习态度的影响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8(7):81-89.

[3]刘新明.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意识科学素养实践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6):175-176.

[4]田晓姸.小学科学教学方法选用策略的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3):240-241.

猜你喜欢

实践探索小学科学
“微课程”转化“数学后进生”的实践探索
集中抄表在电力营销管理中的实践探析
以“问”发展小学生科学学习能力
基于MOOC的小学科学教学模式的探究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政治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实践探索
新形势下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实践探索
浅谈新时期煤矿员工教育培训的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