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穴位贴敷配合阈值负荷呼吸训练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影响

2024-04-11吴海燕王风珍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7期
关键词:稳定期吸气阻塞性

吴海燕 王风珍

河南省安阳市中医院 1 消毒供应中心 2 呼吸内科 4550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好发于中老年人群[1]。本病起病缓慢,病程较长,早期无特异性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慢性咳嗽、咳痰、气短、呼吸困难、喘息、胸闷等症状,严重影响生命健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病情较为稳定,无急性症状,但患者因肺部防御屏障损伤,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凋亡,纤毛功能下降,加以气道的反复阻塞、感染等,使肺组织受到持续性破坏,导致肺功能、呼吸功能下降[2]。因此,需采用有效的康复措施以提高患者肺功能。阈值负荷呼吸训练是一种借助呼吸训练器,以克服阈值吸气阻力锻炼呼吸相关肌群的呼吸训练方案,能够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对吸气流速进行调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肺功能,但老年患者耐受性较差,往往难以达到预期康复效果。中药穴位贴敷是中医外治法的一种,能够通过药物对穴位的刺激作用、穴位对药物的吸收作用,激发腧穴经络气血,调节肺脏气机[3]。鉴于此,本文给予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穴位贴敷联合阈值负荷吸气肌训练,并分析对肺功能、呼吸力学指标及膈肌功能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我院于2020年5月—2022年2月收治的103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为观察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男39例,女12例;年龄61~79(69.53±5.32)岁;病程1~9(4.39±2.07)年;疾病分级:Ⅱ级28例、Ⅲ级23例。研究组52例,男42例,女10例;年龄61~80(70.04±5.35)岁;病程1~9(4.19±2.09)年;疾病分级:Ⅱ级25例、Ⅲ级27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纳入标准:(1)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诊断标准[4];(2)符合肺肾气虚证辨证标准[5];(3)年龄>60岁;(4)疾病分级为Ⅱ级或Ⅲ级;(5)患者知情且同意。排除标准:(1)局部皮肤破损、皮疹患者;(2)合并恶性肿瘤、心肝肾等脏器严重病变患者;(3)精神障碍或认知功能障碍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阈值负荷呼吸训练,5次/周,40min/次。采用吸气机阈值负荷锻炼器(生产企业:荷兰飞利浦,型号:HS730),取坐位,指导患者平静呼吸,于呼气末按下测量键,患者口含咬嘴以最大努力吸气,吸气完成后按下结束键,此时测定的数值即为患者的最大吸气压;以30%的最大吸气压作为呼吸训练的初始阈值负荷,在锻炼器上选择吸气肌训练模式,第1~2周,设置阈值负荷为30%的最大吸气压,患者口含咬嘴进行训练,20次/组,10min/组,4组/d;第3~4周,重新测量患者初始阈值负荷,训练方法同上。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中药穴位贴敷。(1)贴敷药物:白芥子30g,黄芪15g,山萸肉15g,淫羊藿15g,麻黄10g,甘遂10g,五味子5g,细辛5g。(2)穴位贴敷方法:将上述药物研磨为细粉并加入生姜汁调为糊状,制为厚度0.5cm、直径为1cm的药饼,敷贴于患者肾俞穴(双侧)、肺俞穴(双侧)、定喘穴(双侧)、风门穴(双侧)、天突穴、膻中穴,每天敷贴4h,4次/周,于周一、周三、周五、周日贴敷。两组患者均干预4周。

1.3 观察指标

1.3.1 肺功能:干预前1d、干预4周末,采用肺功能检测仪(迈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型号:PHALCON MSPFT-B型)检测两组呼气峰值流量(PEF)、用力肺活量(FVC)以及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水平。

1.3.2 呼吸力学指标:干预前1d、干预4周末,采用双水平医用呼吸机(瑞思迈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型号:S9VPAP ST型)检测两组患者气道阻力、气道峰压以及呼吸压力。

1.3.3 膈肌功能:干预前1d、干预4周末,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生产企业:绵阳市先锋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型号:XF7700)检测两组患者呼气末膈肌厚度(DTee)、吸气末膈肌厚度(DTei)、膈肌位移度(DE)。

2 结果

2.1 肺功能 干预4周末,研究组患者PEF、FVC、FEV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肺功能比较

2.2 呼吸力学指标 干预4周末,研究组患者气道峰压、呼吸压力、气道阻力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呼吸力学指标比较

2.3 膈肌功能 干预4周末,研究组患者DTee、DTei、DE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膈肌功能比较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临床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临床多表现为慢性咳嗽、咳痰,可伴有气短或呼吸困难,随着病情逐渐发展可出现喘息和胸闷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6]。合理有效的干预措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肺功能,减轻喘息、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阈值负荷呼吸训练能够对阈值负荷进行测量,根据测量结果给予患者针对性呼吸训练方案,有效锻炼呼吸相关肌群,改善肺功能。但仍有部分老年患者经训练后未达到预期效果。

本文结果显示,干预后,研究组患者PEF、FVC、FEV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气道峰压、呼吸压力、气道阻力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提示中药穴位贴敷联合阈值负荷呼吸训练能有效改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及呼吸功能。阈值负荷呼吸训练能通过吸气机阈值负荷锻炼器测量患者初始阈值负荷,给予针对性的吸气抗阻训练,有效提高肌肉收缩力量和速度,提高吸气流速,增强胸廓扩张能力,进而有效提高肺通气量,改善患者肺功能及呼吸功能[7]。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属中医学“肺胀”“喘证”范畴,属本虚标实证,以肺肾气虚为本虚,痰浊为标实。患者年老体弱,肾、肺功能下降,加以受风热等外邪侵袭,导致宣肃功能失常,肺虚日久,累及脾肾,由肺及肾,而致肾气亏虚,不能纳气,水饮内停不化,内停于里而化为痰,痰饮瘀血内阻,肺气虚损,进而出现喘证、哮证等[8]。综其病机,应以补肺益肾为治法。本文中中药穴位贴敷法选取肾俞穴、肺俞穴、定喘穴等穴位,通过药物吸收、穴位刺激的作用发挥效果。选取穴位中,肾俞穴温补肾阳;肺俞穴属足太阳膀胱经,有补肺气、疏理肺气的功效;定喘穴通宣理肺、止咳平喘;风门穴益气固表、解表宣肺;天突穴宣通肺气、止咳;膻中穴为宗气汇聚之处,有止咳、平喘、理气的效果。贴敷药物中,山萸肉补益肝肾,配以淫羊藿相须为用,增强补肾益气的功效;黄芪药性甘,微温,为补气诸药之最,有补中益气之效;白芥子利气豁痰、化痰止咳;麻黄味辛,有发汗解表、宣肺散寒的功效;五味子敛肺止咳;细辛温肺化饮。以穴位贴敷的方式给药能够发挥穴位刺激、药物刺激的双重功效,同时以姜汁为引,帮助诸药渗透肌肤,有效发挥止咳平喘、补肺益肾之效,使肾气充足,痰饮瘀血得以消,协同阈值负荷呼吸训练,主动训练与被动干预发挥协同作用,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及呼吸功能。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由于气道、肺泡及肺部血管损伤,可出现呼吸肌功能下降、肺过度充气、空气潴留等,导致膈肌纤维类型出现适应性改变,诱发膈肌功能障碍,临床可表现为DTee、DTei、DE水平降低。本文结果显示,干预4周末,研究组患者DTee、DTei、DE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提示中药穴位贴敷联合阈值负荷呼吸训练能够有效提高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膈肌功能。阈值负荷呼吸训练能够通过重复性的抗阻力呼吸训练,促使肺部气体交换,改善肺部死腔通气,有助于膈肌参与呼吸锻炼,增加吸气效率,进而改善患者膈肌功能[9]。但该方案未主动训练,部分老年患者难以达到有效训练强度,效果欠佳。而穴位贴敷药物中,黄芪有效成分能够通过提高膈肌血清山梨醇脱氢酶(SDH)活性,提高膈肌神经放电能力,抑制膈肌细胞凋亡,进而有效改善膈肌功能[10];麻黄有效成分能够调节膈肌细胞线粒体相关活性酶活性,提高肌凝蛋白重链、Ⅰ型纤维水平,从而改善膈肌疲劳情况[11],协同阈值负荷呼吸训练,于不同靶点发挥效果,有效改善患者膈肌功能。

综上所述,中药穴位贴敷联合阈值负荷呼吸训练能够有效提高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肺功能,改善呼吸功能及膈肌功能。本研究主要不足为纳入患者均为同一所医院,有待后期大数据研究进行佐证。

猜你喜欢

稳定期吸气阻塞性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慢阻肺稳定期,慢阻肺合并肺癌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
如何掌握歌唱训练中吸气与呼气之技巧
肺癌患者康复 做做呼吸操
没事多练壮腰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干预及护理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5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94例观察
舒利迭联合喘可治注射液治疗COPD稳定期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医特色疗法对COPD稳定期的治疗进展
对煤储层基质解吸气扩散理论的再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