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奥体中心效果图制作项目教学实施报告的撰写与实施

2024-04-08高金金郜四勤郑州信息工程职业学院艺术与教育学院河南郑州450000

安徽建筑 2024年3期
关键词:奥体中心效果图动画

高金金,郜四勤 (郑州信息工程职业学院艺术与教育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0 前言

教学实施报告是基于学生实际学习过程和成果的质量分析、教学思考与学术研究[1],撰写教学实施报告有助于教师自我诊断、持续改进和迭代发展。本文以高职“SketchUp”课程中《奥体中心效果图制作》作品为例,具体阐述教学能力比赛中教学实施报告的撰写与实施。本教学实施报告的撰写基于真实的项目教学,课程实施始终秉承“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组建开展校企“双元”教学,促进校企“双元”育人,构建结构化教学团队,进行模块化递进式、育训结合融入的课程内容重构,采用CDIO 工程教育模式,同时结合爱岗敬业、工匠精神的课程思政理念,让学生掌握制作效果图专业技能的同时,又培养学生劳模精神和创新精神。

1 教学整体设计

“SketchUp”课程是室内设计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共计64 学时,开设在第四学期,主要面向室内设计、建筑景观设计等行业岗位。本项目以校企合作实际项目为出发点,设计了学习型工作任务(初级)、拓展型工作任务(中级)、企业实战型项目应用(高级)的“三步递进式”教学模块。围绕“奥体中心效果图制作”这一教学任务,借鉴建筑设计企业的经验做法,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借助“云班课”等信息化教学资源开展教学活动,并结合育人与培训一体化的“育训结合”模式,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效果图设计与制作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加深学生对课堂讲授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计算机三维建模设计及制作能力,提高学生绘制效果图及制作动画展示视频的速度,加强学生设计表现功底,为学生可持续专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1.1 教学内容:基于“场景化任务式、贴合客户要求”

根据国家高等职业院校建筑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标准、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参考国家“十三五”精品课程规划教材,基于工作项目过程,从行业、岗位应用角度课程重构,将“SketchUp”课程内容重构为4 个项目任务,教学项目分别为新中式风格室内效果图制作、住宅建筑外观效果图制作、奥体中心效果图制作和校园景观效果图制作。本作品选自教学项目三奥体中心效果图制作,该项目由“初级学习型”四个任务,即SketchUp 奥体模型创建、奥体材质铺贴、细化奥体模型、动画表现;“中级拓展型”两个任务,即SketchUp + 3ds MAX奥体效果图表现、SketchUp + Lumion奥体动画表现;“高级实战型”一个任务,即奥体作品优化与展示,7 个子任务构成,共计16学时。

图1 课程总体设计图

1.2 学情分析:设置“精准化数据式、三层面多途径”

从日常教学和云班课教学平台等数据反馈对学情进行分析。

1.2.1 学业基础

大多数的学生掌握了使用CAD 软件绘制平面图,但缺乏大型建筑的建模经验;学生能够根据已学知识,完成简单的操场模型制作,动手操作能力相对较强,但是对细节处理不够;部分学生对先导课程的知识掌握较好,能够对模型材质进行预处理。

图2 对专业软件、先导课程的知识掌握程度数据测评

1.2.2 认知和实践能力分析

“职业向往”调查问卷显示,选择“室内/建筑/景观3D 建模师”职业的仅占15%,学生对3D/SU 建模师岗位的认知需提高;对于项目方案效果表现(尤其是动画制作)有极大的学习兴趣;结合甲方需求进行模型创建及使用软件进行效果图制作的能力有待提高。

图3 学生“职业向往”调查问卷测评

1.2.3 学习特点分析

学生对理论知识缺乏兴趣,“创新素养”标签较少,易学易忘,各任务课前小测普遍分值较低,需要对已学知识进行梳理并创新运用;学生求知欲强,喜欢新鲜好玩的事物,善于运用网络资源,但缺乏深入探究的能力;SketchUp 软件能够满足学生快速建模的需求,并配合渲染软件制作方案效果图,弥补学生建模能力的不足。

1.3 教学目标:确立“学规律做表现、优细节多运用”

依据室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目标,结合岗位需求,确定本次16学时课程的知识、技能、素质目标。

图4 教学目标图

1.4 教学重难点:利用“信息化技术”突破重难点

基于本次教学项目三“奥体中心效果图制作”课程,结合教学目标和学情分析,教学重难点如下文所示。

1.4.1 教学重点

使用SketchUp 结合Lumion 软件进行效果图(动画展示)的制作与渲染工作流程;深化和完善奥体中心项目模型,并结合设计亮点进行项目效果表现的展示汇报。

1.4.2 教学难点

使用SketchUp 插件进行曲面建模及异形建模;掌握不同软件三维模型的导入、材质参数调整及灯光布置;运用3ds MAX、Lumion 软件,完成室内外效果图的渲染制作、动画制作和360°全景制作。

1.5 教学策略:构建“职业成长导向”教学策略

为达成教学目标,结合学情分析及教学实际,将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团队、教学资源等方面明确教学策略。

图5 教学策略图

1.5.1 教学模式

本项目在教学模式上设计了学习型工作任务(初级)、拓展型工作任务(中级)、企业实战型项目应用(高级)的“三步递进式”教学模块,具体教学模块如图6所示。

图6 教学模块图

1.5.2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上主要采用项目任务驱动法,借用企业真实案例、省级在线精品课和信息化教学平台等多种形式组织教学活动。教学过程中恰当运用二维图示、三维动画等信息化手段,借助网络平台,解决教学重点。教师操作演示借助SketchUp 软件,帮助学生构建三维建模知识体系,拓展插件应用,解决专业建模问题,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结合学情分析,为满足不同学生学习的需求并最终达成教学目标,结合CDIO 工程教育模式,采用线上线下混合、理实一体的教学方式。鉴于学生对奥体中心不够了解、模型不够深化、细节不够完善、方案呈现效果不够直观等问题,教师采用情景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小组讨论法、案例演示法营造项目实战氛围,让学生多体验、多交流、多实操。以学生为中心,始终坚持以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为基本出发点,通过项目式层层推进、利用信息化资源、结合岗位实际、校企共建等方式进行教学。

1.5.3 教学团队

为更好对接企业岗位需求,将模型制作与效果图表现相关新技术、新方法、新规范引入课堂,本项目在教学团队上采用企业导师和校内教师开展协同育人。组建开展校企“双元”教学,促进校企“双元”育人。

图7 双元教学

1.5.4 教学资源

①信息化平台

采用中国大学MOOC 平台上开发的本校本团队自建省级在线精品课程、作业教学资源,学生自主线上学习,打好课前基础,做好课后复习,共计40 个教学视频。

采用云班课组织线上、线下课堂教学,通过平台实现分组教学,按照项目组实施教学,对接企业,保存作业,竞争互评。

采用腾讯会议、腾讯课堂实现线上教学,实现线上、线下交流互动,实现跨时间、跨空间的教学组织。

数字艺术综合机房以及模型资源网站,实现硬件与软件对学生教学环境的全方位支持。

②企业项目资源

优秀效果图设计案例、室内/建筑/景观模型;企业高级工程师线上或线下指导学生建模实操训练;提供建筑设计类网站会员账号权限。

图8 教学资源图

1.6 教学评价:创建“全方面、多层次”教学评价

在三段式教学全过程中,由至少三位专业教师以及课程合作的企业专家根据制定的评分标准对学生进行考核评定,评价方式侧重于项目过程中学生各方面能力的考核。

考核总成绩(100 分)=形成性评价50%(以平时成绩确定)+总结性评价50%(以综合练习成绩为依据)。形成性评价体系,即可以针对学生的出勤、课堂参与程度、平时练习等设置不同的评价指标来考核学生的平时成绩,作为形成性评价体系[2]。总结性评价体系,即在每个项目将结束之时,设计综合练习来总体测评学生的学习效果。

图9 教学评价图

2 教学实施过程:“七合作探究、汇报答辩”

2.1 整体实施过程

本项目围绕奥体中心效果图制作展开,结合企业实际项目,设计“三步递进式”教学三大模块,分别为学习型工作任务(初级模块)、拓展型工作任务(中级模块)、企业实战型项目应用(高级模块),三大模块共七个子任务。七个子任务均为平行场景任务,按照效果图制作工作流程排列展开,分别为模型创建、材质铺贴、模型细化、动画表现、效果图渲染、动画制作、项目展示汇报,每个任务均采用任务驱动+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每个子任务聚焦并解决现实问题,构建学习流程,激发学习兴趣,真正做到“做中学,学中做,做中悟”。

教师依据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原则将全班同学分组,组间各分数段学生数量基本均衡。根据学生学习能力、性格特点,将学生合理分组,通过岗位分工与角色互换,最终实现全体学生掌握效果图制作技能。

各任务依托云班课平台构建课程资源与课堂活动,按照效果图制作工作流程展开,使用SketchUp 结合3ds Max和Lumion软件中进行效果图动画制作,借助丰富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开展三段式“课前-课中-课后”的课堂教学[3]。

图10 教学实施流程图

2.2 课堂实施过程

以任务3-6:SketchUp+Lumion奥体动画表现为例。

2.2.1 课前探索

引导学生利用中国大学MOOC 平台进行拓展学习,通过云班课平台发布任务“查阅资料-奥体中心设计效果图”“奥体中心设计理念、交通流线的布置”,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2.2.2 课中导学

课程导入环节,即教师通过播放体育馆动画视频,向学生说明空间划分、景观布置、交通流线设计的重要性,通过项目展示动画说明项目展示的重要性。发起小组活动,请小组代表上台展示制作奥体中心SU模型。

①发起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SU 模型如何导入Lumion,如何进行SketchUp 建模+Lumion 渲染奥体中心效果图,如何利用Lumion 制作出效果逼真的效果图及场景漫游动画。

②模型导入环节

教师根据小组讨论情况引入企业阶段性项目任务,教师通过任务分解法为学生讲解SU 模型导入Lumion 的操作步骤,并针对个别同学模型导入出现错误的问题进行解答,避免其导入出错。

③材质参数调整环节

一是发布奥体中心设计效果图,二是教师引导提问学生如何进行建筑材质或景观材质的调整。学生观看微课视频,视频展示Lumion材质编辑器的使用与模型调节材质,真实感受材质参数调整具体操作;学生分组对于模型参数设置与调整,能够举一反三,调整其他模型参数,对不同材质能够更好地理解其特点。邀请小组学生代表上台展示Lumion 材质参数调整,帮助其巩固操作知识,树立自信心。

④渲染与动画模式环节

教师实操演示效果图渲染与动画模式的基础操作,学生分组完成奥体中心效果图的制作与渲染,教师巡回指导并解决学生随机提出的问题。各组结合企业甲方要求,利用Lumion设计软件制作效果图,完成后上传至云班课平台。

图11 任务3-6 教学流程图

2.2.3 课后拓展

发布课后任务:奥体中心效果图及漫游动画制作,学生继续通过Lumion整理优化模型,制作奥体中心效果图及漫游动画。个性化推送课后学习资源,例如“Lumion 基本操作”微视频、“Lumion动画表现”B 站视频,充分利用云课堂平台和建筑室内设计资源库优势,线上学习进行知识巩固、线下实践优化和完善设计表现成果。

3 学生学习成效

3.1 达成课堂分组实训兴趣浓、学习效率高的知识目标,增强学生自信心

课堂上利用现实案例,把学生直接带入到真实案例的应用中,学生一边跟随教师完成项目,一边讨论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课堂氛围很好,学习效率高,有成就感。

3.2 运用研讨式教学,调动学生自主思考创新及团队协作能力

部分学生容易眼高手低,通过项目导学,提高学生新技能并探索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通过企业真实案例进行知识点讲解,结合团队自建省级在线精品课MOOC 平台观看教学视频等环节自主学习,同时讲练结合,实训操作,贴近现实、服务实践,重点提升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知识技能综合运用创造创新能力。

4 反思与改进

4.1 特色与创新

4.1.1 校企协同,采用CDIO 工程教育模式,育训结合,岗课赛证融通

以真实企业项目为载体,将其融入教学案例实施中。对接“1+X”证书知识点,技能学习与考核认定一体化,现实证书与课堂对接的书证融通。学生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还可以培养其工匠精神,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从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四个层面综合培养,达到预定目标。

4.1.2 设计三步递进式教学法,通过产教融合,对接新业态,融入新技术

教学项目设计三步递进式教学法,线上线下教学资源整合,从线上视频资源到企业实训项目,结合“育训结合”模式,从课程学习到实践操作,教学过程始终注重学生德技并修,精准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实现教学全过程化逐步走向三全育人。

4.2 反思与改进

4.2.1 教学反思

建筑与室内行业新材料不断更新,学生新材料知识储备少;学生在项目汇报过程中,注重作品整体设计,但是在汇报环节不善于表达,未能较好地阐述出方案设计亮点。

4.2.2 教学改进

多请专家来校授课或者线上教学,把更多设计领域前沿的知识引入教学;更多模拟学习与甲方互动,真正了解甲方需要,实现工学结合。

5 结语

教学实施报告的高质量撰写,是引导教师团队不仅要关注教学内容和方法,还要以学生为主体,对教学过程、自身教学行为及学习任务实施的成效进行诊断分析,是结合参赛内容从整体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实施成效、教学反思与整改、教学特色创新与示范等方面对教学实施的策略和改进方法、举措进行阐述,从而有效展示本团队教师的教学能力[4]。

猜你喜欢

奥体中心效果图动画
杭州奥体中心
室内外效果图作品
做个动画给你看
动画发展史
C位出道,激活城市新的运动活力
《客厅效果图》
效果图1
效果图2
我的动画梦
曲阜奥体中心战国两汉与宋代墓地人骨的病理学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