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工科背景下建筑类硕士研究生核心竞争力培养

2024-04-05李涛朱子洵李晟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4年2期
关键词:硕士导师研究生

李涛,朱子洵,李晟

(南华大学 松霖建筑与设计艺术学院,湖南衡阳 421001)

2016 年6 月2 日,我国成为《华盛顿协议》的正式成员,成为全球本科工程学位互认的重要参与者[1],自此,国家对工程教育的改革和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应对新一轮产业变革与科技革命,助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2],探索构建全球工程教育的中国模式,教育部提出一项持续深化工程教育改革的重大行动计划——建设新工科[3]。

而基于以上背景,建筑类专业作为传统工科类专业的主要代表,需要为国家培养大量建筑类工程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高校教育教学模式也应不断革新,以适应社会的高速发展。为此,本文针对建筑类专业硕士研究生核心竞争力的培养提出相应的教学改革建议,力求解决建筑类专业长期以来存在的问题,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1 建筑类硕士研究生的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是美国经济学家C.K.PRAHALAD于1990 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中提出的一个管理科学概念[4]。国内学者陈建先认为“个人核心竞争力”是个人能力的最高形式,也是人最重要的能力,若想培养个人核心竞争力,教育工作者或企业需要着力发展其适应、创新、竞争和学习4 个板块的综合能力[5]。根据全日制建筑学硕士研究生课程的专业特点和发展要求,其核心能力可以定义为:在学习期间协调和整合所有技能和新技术资源的内在能力,研究方面的创新和发展能力,确保在资源竞争中获得持续优势地位的能力。

在新工程背景下,工程和科学领域创新人才的核心竞争力将是中国高等教育价值和国际竞争力水平的重要标杆。

2 建筑类硕士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

目前,建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模式很难适应新工业发展的要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2.1 缺乏自主创新意识培养

(1)缺乏创新资源。由于区域科研力量的不均衡,一些高校创新资源匮乏,只能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培养人才。(2)研究生自主创新意识不足。研究生在一定程度上缺乏自主创新意识,求知欲和主动性较为欠缺[6]。

2.2 跨学科培养力度不大

坚持传统学术研究思维的研究团队常会忽视跨学科的重要性,没有拓展行业边界的视野,没能及时探索相关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将团队的研究视角局限在固定的学科范围内,导致对学生的教育被限制在特定职业体系的框架内。

2.3 重理论轻实践,人才难以匹配社会需求

目前,工科类人才的培养与社会的实际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一些高校没有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过于重视专业型研究生的学术培养,忽视实践环节,导致研究生无法解决实际技术问题;其次,一些高校的师资队伍结构不完善导致了“重理论轻实践”的现状,部分校内指导教师过于偏重科研与学术,忽视了实践能力的提升和工程经验的积累[7]。

2.4 课程体系墨守成规

在人居环境建设的新形势之下,建筑工程领域面临诸多国际性难题,如低碳城市的建设、韧性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修复等问题。要解决这些行业新难题,建筑工程领域的从业人员需要掌握专业前沿理论,具有国际视野以及多学科知识背景。而现今建筑类研究生课程设置仍遵循传统的教学体系,课程设计滞后,知识难度、深度、广度各方面均有不足[8]。

2.5 教学模式不合理

我国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大多是接受四年本科教育,知识体系较为完善。一些教师针对建筑类专业研究生采用的教学方法较为传统,在教学过程中存在师生互动交流少、研究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较低等问题。一些高校在实行“双导师制”时对于企业导师的育人责任不明确,企业导师因工作繁忙而难以有效培养学生工程技术实践能力。

3 新工科背景下建筑类硕士研究生核心竞争力培养的举措

3.1 深化改革研究生培养模式

3.1.1 革新教学方式方法

新工科建筑类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创新性、复合型、技术型工程人才,故教学方式改革可进行以下尝试。(1)构建丰富的知识网。基于“智慧+教育”网络平台背景,推行交叉学科课程,建立灵活多样的教学体系,建设高科技智慧图书馆,增加慕课、虚拟仿真教学等新兴项目,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知识获取途径。(2)开展高科技化教学。恰逢5G技术时代来临,在课程中融入“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等理念,充分运用VR、AR 技术软件,学生通过操控软件感受模型的透视关系,可以更直观地理解复杂的学科知识[9]。(3)强化实践课程。新工科主张将学习建立在具体案例及具体项目之上,强调“参与式学习”。建筑类专业的学生应掌握土木工程的相关技术规范,了解工程中常见的“疑难杂症”,制定创新的解决方案和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10]。(4)改进教学方式。教师对不同学习内容采用互动和启发式的教学方法,穿插自由提问讨论环节,选择具有国际性、时效性和高关注度的热点学科问题进行课堂讨论。教师课后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学生的需求,听取他们对教学方法的建议,确保研究生适当参与教学设计[11]。

3.1.2 建立“学校—政府—企业”三者协同培养体系,实现“产—教—研—创”协同育人

建筑类专业属于实践性很强的工程类专业,为确保建筑类研究生了解学科前沿知识,在工作中培养实操能力,应顺应科技与行业发展趋势,建立社会多方联合育人模式,搭建联合平台,合作共赢,风险均摊。

(1)搭建“高校—企业—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的多方协同育人平台。整合学校、政府、企业各方的优质资源,三者建立宽广度、多维度、深程度的长期合作关系,力求实现“产学研”一体化。研究生团队掌握学科理论,可为企业提供学术性指导建议,企业为在校研究生提供实习机会与良好的实践环境,政府为各方建立保障机制,通过均摊利益与风险可维持该机制的稳定性[12]。基于这个机制,一方面,研究生可进入企业实习,掌握实操流程,全过程参与项目推进的各个环节,包括与相关政府机构联络,组织项目并分配项目任务,了解项目流程。另一方面,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行业现存亟须解决的技术需求,可将其凝练为相应课题,企业导师、校内导师与研究生共同组成研究课题组,获得政府、行业协会及高校联合支持,积极开展各项建筑类基金研究课题,在研究中提升创新能力,也帮助企业攻克技术难题。

(2)明确双导师职责,将双导师制度的优势落到实处。对于双导师制度,校方应在招聘企业导师时多方考量,避免其在校方教学和企业本职工作中出现首尾难顾、分身乏术的问题。企业导师应明确对研究生实操技术方面的指导职责,将育人落到实处。校方与企业方应以技术革新为导向,在学术和实践的比例安排方面达成共识,多渠道夯实和完善协同育人体系。

3.1.3 坚持中外合作,多校联合协同育人

研究生应走在学科的前沿,探究国际化的科研课题,开阔视野,学习国际最新技术。高校应成立跨校、跨国的研究团队,积极参与国际合作项目、国际学术交流会议;可聘请国外建筑类优秀专家至高校进行学术交流或长期学术指导,或聘请国外导师与研究生共同组成课题组,共享国际化资源,构建前沿性国际化协同的育人平台[13]。

3.2 明确培养目标与方向

3.2.1 坚持培养创新人才

目前,高校承担了全国60%以上的重大科研任务,2020 年,参与国家科学基金项目的硕士研究生比重超过50%,为科研创新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创新能力也是构成个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部分,培养创新型人才应做到以下几点。(1)将创新意识融入教学。采用启发式、引导式教学,培养学生想象力,引导学生提出科学问题并解决。(2)培养创新精神。研究生在科研中不应有畏难情绪,要敢于直面问题、迎难而上,独立观察、大胆怀疑、反复设想、不懈探索。(3)设定奖励机制,鼓励研究生科研创新。校方应制定合理的科研奖励机制,如在奖学金评定、各项评优推优评选中纳入科研成果加分项,为研究生科研创新提供充足动力。

3.2.2 坚持学科交叉融合

在新工科背景下,学校应打破传统学科研究概念的界限,建设“开放性跨领域研究平台”,对于参与人员认真筛选但不设范围限制,可以跨学科、跨校甚至跨省跨国合作,充分利用校内校外资源,鼓励学生组成跨专业课题小组,了解不同领域学科知识。

3.2.3 重视工程技术实践,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对于建筑类专业硕士研究生而言,在科研中学习的所有专业知识都是在为将来工作中的设计、施工、勘察打下扎实基础。要培养研究生卓越的实践能力应做到以下两点。(1)明确培养目标,建立研究生职业定位机制。应充分考虑专业性和学术性硕士课程的不同特点,为研究型和应用型人才分别制定不同的培养目标及教学模式[9]。(2)重视实践平台的打造。学校可与高水平科研院所、企业开展深入合作,共同建设研发平台和培养基地。

3.3 加强导师团队建设

研究生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应依托氛围良好的科研团队,为了打造一支具有强大凝聚力的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团队,建议学校应做好以下几点。(1)完善研究团队结构与运行机制。首先,应建立严格的管理机制。明确各项规章制度,确定不同工作的主要负责人,提高团队工作效率。其次,建立师生互评考核机制。建筑工程类研究实体项目较多,为规避师生关系“职场化”“阶级化”,师生之间应互相制约、监督。最后,应制定成果奖励机制。应针对科研成果制定合理的奖学金评定细则,打破平均化的分配体制,团队内也相应开展表彰活动,调动研究生的科研热情,形成团队内、团队之间的良性竞争。(2)推进导师队伍“老带新”。学校可采取“传帮带”模式,由同专业教授、副教授带领青年讲师进行科学研究、研究生培养研究,提升队伍整体水平,形成优质指导梯队。(3)提升指导教师的实践能力。学校应支持教师参加工程培训、积累工程实践经验,表彰在工程实践中表现出色的教师。在评价考核中,应重视评估研究生导师的实践能力[14]。

4 结束语

培养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优质工科人才,对于新时代国家建设意义重大。培养机构应通过对建筑类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创新,构建跨越式学科平台,加强导师团队建设,着力构建高水平工程教育体系,加速推进我国从工程教育大国向工程教育强国转型。

猜你喜欢

硕士导师研究生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昆明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简介
V eraW an g
如何写好硕士博士学位论文
导师榜
爱情导师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
不必对硕士卖米粉大惊小怪
研究生“逃课”需标本兼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