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新时代红色基因传承的“守正创新”

2024-04-05

大连干部学刊 2024年1期
关键词:守正创新中国共产党红色

王 倩

( 安徽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学习和践行伟大建党精神,坚持历史自信、增强历史自觉[1]。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精神标识,红色基因是保障伟大建党精神富有生命力、创造力的内在支撑,是历史自信及历史自觉的深厚底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理想信念的火种、红色传统的基因一代代传下去。”[2]红色基因是支撑我们党走过百年风雨,仍风华正茂的文化密码和精神动力,鞭策着新时代的建设者继续扬帆前进。站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科学认识红色基因,传承红色基因对赓续红色血脉,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精神及谱写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价值,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一、红色基因的内涵与特征

(一)红色基因的内涵

传承红色基因,首先要明确其概念。红色基因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一种意识能量,它孕育并形成于革命战争时期,在建设和改革时期又被时代赋予了新的思想内容,“是由多种元素搭配而成的,其政治属性是无产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其思想来源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其精神秉性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其信念坚守是共产主义的理想。这些基本元素组合构造的红色基因,使中国共产党不同于其他任何政党或任何政治组织,并决定着它的所有言行举止”[3]。目前,理论界、学术界对如何定义红色基因还未形成统一而权威的概念界定。刘建平等学者认为:“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懈奋斗中所形成的一种先进的观念意识形态,是对中华民族先进本质、伟大精神、崇高思想、优良传统等的高度凝练和升华。”[4]也有学者认为:“红色基因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精神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传承发展的精神血脉,是中国共产党最本真、最深层、最核心的‘专属指纹’和本质特征。”[5]

综上,红色基因指的是我们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在革命、建设、改革等各个历史时期形成的红色思想、红色信仰、红色作风和优良传统的集中凝结,是使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并在实践中代代相传的美好品格,凝聚着中国共产党的红色信仰、红色纪律、红色作风及红色情怀,已经深深融入中国共产党人的血液中,成为一切行动的价值遵循和行动指南。

(二)红色基因的显著特征

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多年来,团结带领人民在谋求民族独立、民族振兴、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孕育了独具身份标识、价值认同的红色基因,作为中国共产党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精神标识,红色基因具有稳定和普遍认可的基本特征,也是我们准确理解和把握红色基因的重要内容。

一是富有人民性。以人民为中心是红色基因最突出的理论品质和政治立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践行初心使命的艰苦奋斗中淬炼了红色基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6]从诞生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将这个初心和使命深深刻入骨髓里,将其作为自己终身的奋斗目标和行动准则,是我们党克服重重困难的精神支撑和思想能量,鼓励着共产党人勇往直前,突出重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广大人民以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带领中国人民 “打江山”,带领人民摆脱压迫,做自己国家的主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带领广大人民以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拼搏精神“建江山”,带领人民利用勤劳的双手建设家园;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成为重要任务,党领导人民以奋斗为民的忘我精神,不断为人民 “富江山”,创造富裕生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领导人民以不懈奋斗的向上精神为人民 “美江山”,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美丽家园,不断创造美好生活。可见,红色基因是党和人民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彰显着党和人民的精神风貌、思想品质和价值取向,是党性和人民性高度统一的独特精神标识。

二是充满斗争性。我们党是在内忧外患、民族危难的复杂局面中诞生的,一经成立就对 “旧中国”充满着斗争性,在夹缝中谋生存,在反压迫中谋进步,在斗争中谋胜利。可以说,党的百年发展史就是一部团结带领人民自立自强的伟大斗争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进行各种反侵略的伟大斗争,实现了国家统一、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突破外交孤立、经济封锁等重重发展障碍,以艰苦创业、自力更生的昂扬姿态使新中国屹立于世界东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带领全国人民持续奋斗,致力于消灭贫穷实现共同富裕的同时,不断抵御各种思潮带来的冲击,不断进行自我革命以提升核心竞争力,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国内外局势复杂多变,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风险挑战,党带领全国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妥善应对疫情冲击等,取得了积极的斗争成果。建党一百多年来,无数革命先烈为了新中国而向着镰刀铁锤的方向奋进,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以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斗争精神克服种种困难,谱写了一曲曲敢于斗争、敢于牺牲的壮丽凯歌。

三是具有科学性。红色基因作为一种先进的文化基因,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将科学理论与具体实践相结合而产生的政党文化结晶。一方面,红色基因的科学性源于它所产生的理论基础是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是红色基因形成与发展的指导思想,也是红色基因价值立场的基本遵循。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带领人民在伟大实践、伟大斗争的进程中形成的,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与新中国百年奋斗征程相结合的精神凝练,马克思主义是其鲜明的政治底色和科学灵魂。在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与精神动力理论的指引下,无数革命先辈肩负起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在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实践中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与中国实践相结合,不断实现自身文化建设和理论创新,充分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深深融入了中国特色的红色基因。另一方面,红色基因的科学性体现在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过程中。红色基因是被实践证明的正确的、科学的文化和思想理论。在百年奋斗史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实事求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确保理论保持与时俱进的发展动态,最终使经得起检验的理论为具体实践服务。红色基因正是理论与实践相统一过程中的价值凝聚与精神凝结,熔铸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原则、政党标识和优良作风,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价值立场、精神状态和理想信念。

四是蕴含发展性。中国特色的红色基因是不断发展的先进意识形态,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红色基因是时代的产物,并随着时代、实践和理论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一方面,红色基因具有时代性。在百年征程中,红色基因始终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在指导党和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不断吸收新的文明成果来充实和发展自己,在指导社会事业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红船精神、大庆精神、抗洪精神、抗疫精神等红色精神,在与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得到丰富和发展,并不断形成新的红色精神要素,呈现出与时俱进的发展态势,鲜明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的理论品格。另一方面,红色基因具有创新性。“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7]59,创新是红色基因的鲜明特征。在百年奋斗史中,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品质,不断从实践中总结经验和借鉴国内外优秀成果以增强红色基因的科学性和发展性,并在“守正”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不断推进理论的时代性、有效性。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的“工农武装割据”“支部建在连上”“论持久战”等思想,还是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科学发展观”都体现了红色基因的创新性。进入新时代,全党上下不断提高创新本领和贯彻创新发展理念,不断开创发展新格局,以全新的姿态应对世界大变局及新挑战。在改革开放中坚持守正创新,形成了许多具有创新性、国际化的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体现了我们党敢为人先的探索精神与创新精神,红色基因的内涵与特征也不断被丰富和发展。

二、新时代红色基因守正创新的内在机理

把握红色基因守正创新的内在机理是新时代红色基因延续发展的现实要求,重点在于正确厘清并处理好红色基因“守正”与 “创新”的关系。 “守正”与“创新”是新时代红色基因发展的两个基点,正确处理二者关系的关键就是要坚持“继承和发展、巩固和提升”相结合的原则,以守正为基、创新为要,既要在新时代保持红色基因的“底色”,又要不断赋予红色基因以 “新色”,确保红色基因永葆红色基调和焕发生机活力。

(一)以“守正”为传承根本

马克思认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8]这就启示我们,创新发展必须以“守正”为前提。中国特色的红色基因不同于其他基因,它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浓厚的人民情怀,做好红色基因的守正创新工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做到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一是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保持一心为民的浓厚氛围,让红色基因成为一种又专又红的先进意识形态。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立场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与广大人民群众站在一起的,坚持全心全意为民,为广大群众谋福利,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红色基因的创新发展必须牢记初心使命,守好一心为民的政治立场和价值取向,树立并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处处彰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论品质,以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作为一切工作的衡量标准。二是坚定党性和人民性的高度统一。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 “站起来” “强起来”“富起来”的奋斗过程中形成的先进意识形态,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凝结和价值体现,彰显了党的性质宗旨,体现了党的政治本色和精神面貌。同时,红色基因又连接着党和人民群众的共同梦想和伟大事业,红色基因的赓续发展需要党政军民学的共同推动,其中党和人民是最重要的推动力量,既要发挥共产党的领导作用,又要尊重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二者有机统一才能不断推动红色基因的传承发展。

(二)以“创新”为发展动力

红色基因的赓续发展必须以“创新”为发展动力。一方面,红色基因的基本内容要与时俱进,凸显时代性和先进性。红色基因诞生在革命战争年代,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中得到发展,其发展过程具有阶段性、连续性和开放性。新时代,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国情,围绕建设目标和发展任务的时代要求,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在新时代条件下形成的女排精神、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都为红色基因提供了丰富的内容资源,进一步深化了红色基因的时代内涵。在保持精神底气和文化底蕴的基础上,吸收新的精神要素、文化因素来充实红色基因的基本内容,既能彰显红色基因的时代性和先进性,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红色基因凝神聚气作用,为时代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另一方面,以“创新”助力红色基因发展。毛泽东同志指出:“要使新的革命任务和新的工作方案的提出,适合于新的情况的变化。”[9]伴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便捷高效的信息传播媒介不断涌现,红色基因的创新发展必须借助新媒介技术优势,及时更新传播载体,实现方式方法的创新发展。采用先进信息技术,让红色故事更生动形象,让红色基因传承更“接地气”,以此推动红色基因的快速发展和影响力的增强。

(三)坚持守正与创新的辩证统一

红色基因的创新发展必须是守正与创新相统一的协调发展,是发展性与继承性辩证运动的动态过程。一方面,红色基因的文化根源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着民族记忆,具有较强的民族性,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发展,其红色内容根植于中华大地。新时代的红色基因发展必须“不忘本来”,坚守民族特色,以深厚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为基本底蕴和发展根基,确保红色基因能够在时代发展过程中凝聚民族力量和彰显民族精神,增强全体中华儿女的民族自信心。另一方面,红色基因的赓续发展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红色基因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批判与借鉴外来文化的优秀成分和博采众长的产物。马克思主义是其发展的理论根据,其所体现的党性宗旨、理想信念等也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与发展。红色基因所体现的精神追求与国际共产主义的最终目标具有一致性,中国特色的红色基因是从民族性走向世界性的先进意识形态。只有充满自信的文明才会在保持自己民族特色的同时包容、借鉴、吸收各种不同文明,我们要加强中外人文交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为世界文化发展作出更多贡献。

三、新时代红色基因守正创新的实现路径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 “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1]红色基因作为中国共产党最深层次的价值追求和最独特的精神标识,为推进民族复兴大任提供了源源不竭的精神动力。站在新的起点,红色基因的守正创新工作只有保持政治底色,彰显时代价值,构建育人格局及拓展新形态,才能适应时代发展需求。

(一)坚守基本原则,永葆政治底色

一方面,红色基因的守正创新要举旗定向,把握政治导向。首先,增强党对红色基因的精神引领,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党对红色基因的领导是做好红色基因守正创新工作的根本保证,也是我们党在思想政治建设工作中总结出来的实战经验。在文化多元化和各种意识形态相互碰撞的时代背景下,红色基因的守正创新必须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确保中国共产党始终是意识形态、政治导向的领导者,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安全的主导权。在红色基因的守正创新中发挥政治引领作用,就要求党组织要加强对红色文化的政治引导,确保红色文化沿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努力,增强中国共产党在红色文化建设中的话语权和领导权,加强马克思主义对红色基因守正创新的理论指导,发挥先进理论对红色基因的精神塑造和价值引领作用。其次,在守正创新工作中突出红色基因的政治底色。红色基因凝聚着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意识、思想共识和精神能量,是中国共产党员坚定理想信念的思想根基。红色基因作为代代相传的优良传统、文化积淀和精神价值已经深深融入党的基因血脉,成为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独特优势。因此,在红色基因的守正创新工作中要增强党风廉政文化建设,通过革命传统教育、革命文化宣传等形式提高全党上下的思想觉悟、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红色传人。

另一方面,固本培元,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1]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凝聚民心是红色基因守正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坚持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奉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优良传统。在风雨苦难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摆脱被奴役的悲惨命运,成为自己国家的主人;在此基础上,又带领人民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共同富裕。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改善民生和生存环境,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以实际行动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红色基因的守正创新工作必须突出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追求和奉献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增强红色基因在人民群众中的认可度和影响力,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信赖,从而更好地发挥其凝神聚气和强基固本的积极作用,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实的群众基础和人民力量。

(二)用好红色资源,彰显时代价值

切实提升革命文物保护水平,在完善制度中做好红色基因的守正创新工作。革命文物作为革命精神和革命记忆的物质见证,承载着党和人民艰苦奋斗的光荣历史,记载着感人的红色故事和历史进程,是宣传红色文化,传播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的生动教材。革命文物作为红色基因原初的物质体现和表现形态,在守正创新工作中必须得到强有力保护。首先,加强顶层设计与基层管理,落实革命文物保护利用责任。政府在红色资源保护与利用中发挥着统领全局和引导发展方向的重要作用,必须建立党和政府领导体制,将红色资源保护纳入考核项目,在分工负责中增强保护和利用红色资源的责任感。物质保障是保护和传承红色资源的基础条件,政府要联合多方力量加大资金投入,通过积极建立红色基地,设立专项保护资金,组建社会公益团体等形式加大对红色资源的保护力度,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协作的红色资源保护格局。其次,要完善革命文物保护法和相关政策法规。完善革命文物保护法是利用红色资源的前提条件,也是做好红色资源保护的最后防护线和强有力后盾。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等上位法,制定符合本地区红色资源保护和利用的相关条例和管理办法,确保法律与法规的有效衔接,依法管理与保护红色资源,严厉处置破坏红色资源的恶劣行为,确保红色资源保护工作有法可依,推动红色资源保护工作向规范化、制度化、法治化方向发展。

挖掘利用红色资源时代元素,在创新中充实红色基因内容。“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7]164红色基因要有持续发展的活力和向上的生命力,就必须保持与时俱进的发展状态,不断吸收新的时代元素,以形式多样的红色资源丰富红色基因的内容,增强红色基因的时代性、趣味性和说服力。首先,挖掘红色资源和丰富红色基因的发展内容。历经百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我们党红色资源内容丰富、分布广泛,每个区域都有独具特色的红色资源,各级部门要着力做好红色资源的挖掘整合工作,全面开展红色资源调查,准确把握红色资源现状,大力发掘具有时代价值的红色载体,围绕革命人物、革命文物、革命事件、革命精神等重点开发革命老区、战争遗址、纪念馆、博物馆等,增强红色基因的情景性、生动性。其次,发展“红色产业”,打造红色文化品牌。“红色产业”具有弘扬红色文化和传承红色基因的政治作用和重要的经济作用、社会功能,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以繁荣红色文化,进一步增强红色基因的吸引力、凝聚力和辐射力。以政府为主导统筹相关部门,组建“红色产业”开发机构,搭建发展平台,为红色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鼓励企业发现和总结新的红色资源,探索发展 “红色产业”的新形式及新模式,激发企业的凝聚力和创造力,更好地推动红色资源融入产业发展,促进“红色产业”升级,打造红色文化品牌,不断提升 “红色产业”的影响力、辐射力。

(三)加强红色教育,构建育人大格局

深化“四史”学习教育,正本溯源。 “四史”是红色历史的载体,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从一叶红船到巍巍巨轮,红色是不变的主题色,记录着党领导人民奔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过程,“四史”教育是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形式。因而,必须“深化中国共产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继承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10],推进 “红色基因代代传”工程。以党史学习为重点,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向纵深发展,融入 “四史”教育全过程,学好总结好历史经验,传承好红色传统。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一个民族是不能抛弃自己的历史文化的,否则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难以凝聚民众力量。这就要求我们要在深化“四史”学习教育中正视和尊重历史的客观性,在坚决批判、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斗争中唤醒红色记忆和英雄情怀,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

优化红色基因教育环境,统筹构建社会、学校和家庭有效衔接的红色基因教育机制,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红色基因育人大格局。首先,优化红色基因教育环境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政府联合多方社会力量以实现红色基因对社会发展的价值引领作用。在社会上积极发挥公益组织的带动作用,积极开展以主题教育、社团文化、党性教育基地等为载体的红色教育活动,拓展红色教育的覆盖面,深化红色资源共建共享,发动更多的人参与到红色教育中,增强人民群众的参与感与互动感,确保红色基因根植于心,获得更多人的支持。在学校优化教学环境,积极构建大中小学一体化的红色基因教育机制,做好学校立德树人的鲜亮底色。师资力量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要把红色基因教育培训纳入教师培养方案,增强教师的红色文化素养,打造一批政治觉悟高、历史素养好、红色情怀深的人民教师。其次,将红色基因融入校园环境,抢占校园舆论阵地。大中小学可以以红色基因引领为龙头,坚持主流意识形态,宣传社会主流文化和价值观,“结合地域红色文化开设红色基因专题课程、专题党团活动,开展红色演讲或红色文化征文活动,丰富红色实践活动,使青少年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红色基因的熏陶”[11]13,逐渐认可红色文化和了解红色精神,自觉做红色基因的传承者。用红色基因哺育家风,将弘扬红色基因中的优良传统和美好品质融入家庭家风家教,让红色家风生生不息、薪火相传。这就要求父母应当时刻规范自身的言行,以革命先烈的言行为标杆,向子女讲好红色故事、红色历史和红色文化,以红色家风涵养青少年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让红色基因的传承融入青少年成长成才的全过程,增强其对红色基因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更好地发展红色基因。

(四)融合时代内涵,拓展红色基因形态

创新红色基因的传播方式,拓展传播阵地。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催生了新的文化生产方式和传播方式,网络传播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传播方式,红色基因的传播发展必须适应现代科技和媒体传播方式的深刻改革,推动传播载体创新是信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善于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快红色基因传播的数字化、网络化、移动步伐,积极构建和发展现代化的传播体系,实现对红色基因表现形式和表达方式的现代化改造,以便满足传播环境和受众审美的发展需要,扩大红色基因在人民群众中的传播力和影响力。针对不同受众的思想水平、行为习惯,对受众群体进行精准定位和把握传播规律,不断调整传播方式和讲究传播艺术,利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来传播红色基因,增强红色基因的传播效果。积极打造新型传播平台,充分借助新媒体技术创新传播方式,促进红色基因教育融入互联网,抢占传播制高点。在尊重历史和事实的前提下,运用融媒体技术将红色故事以更加立体、直观、形象的形式呈现在受众眼前,让红色故事更加生动感人、红色精神更加鲜亮,以此增强红色基因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

紧扣时代实践主题,丰富红色基因内容。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实践主题也在不断更替。首先,红色基因作为代代相传的实践精神,其内容必须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不断适应时代发展需求。“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新时代的发展任务,这也为红色基因的守正创新指明了前进方向。“回溯历史,红色基因作为一种历史实践的传承,体现的是一种实践赓续,坚定的是一种时代理想,反映的是一种时代追求,代表的是一种时代担当。”[11]71党和人民在 “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号召下完成了脱贫攻坚任务,形成了脱贫攻坚精神;在“不畏强手、英勇顽强”的拼搏中,打出了女排精神;在“舍生忘死、逆行而上”的奉献中,形成了感人的抗疫精神等。这些与时代和民族共进的 “红色行动” “红色精神”紧跟时代主题和发展任务,在不断铸就红色精神标识中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红色基因库。其次,红色基因的守正创新,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内容导向。红色基因作为一种先进的社会意识,只有被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接受,才能得到广大群众的拥护,才能在人民群众的认可中发挥革命动员作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是红色基因的永恒主题和核心内容,红色基因的守正创新必须坚持一切为了人民群众,落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用群众话语、民族文化、群众理论丰富红色基因,把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红色基因守正创新的根本标准,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和发展红色基因,确保国不变色、党不变质、军不变心,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注入不竭的精神动力。

猜你喜欢

守正创新中国共产党红色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红色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红色在哪里?
新时代国内广播剧发展路径
改革压茬推进广播事业守正创新、全面拓展
追忆红色浪漫
温儒敏:在课程改革中“守正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