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思言立学树人的深度融合

2024-03-31林赟林明金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2024年2期
关键词:立学树人课例

林赟 林明金

2023年12月15—16日,首届英语“读思言”教学研讨会在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成功举办。本次研讨会由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1世纪报社、福州教育研究院、《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编辑部以及《外国语言文学》编辑部联合主办,200多名中小学英语教师参加会议。外国语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葛桂录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

会议分为主题发言、经验介绍、课例分享、实践探究、读思言荟谈五个议程。首先是主题发言环节,专家们围绕读思言教学理念从四个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读思言即立学树人的学科实践。为发挥英语学科思政功能和育人价值,黄远振教授建构了读思言3.0“立学树人”模型。读思言即“阅读、思维、言语”之略,涵盖阅读结构体系、教学过程和关键能力三部分。“立学”指学生通过阅读学知识、学思维,在语言学习中发展思维,在思维发展中推进语言学习。“树人”是指通过阅读形塑开发性、责任心、外向性、亲和性等社会情感能力。其中,“阅读致知”“阅读践行”构成读思言立学树人模型的双螺旋结构框架,反映知行合一的发展逻辑,体现“人的发展”实践思维,彰显“语言育人”的价值。会上,黄远振教授以“读思言:立学与树人的学科实践”为题,详细地解读了“为思而教、学思结合、阶段侧重、整体推进”的实践指导思想及六种心理工具,通过主题探究、图式建构与知行交融等学科实践,展示读思言立学树人的可行性。

读思言即文化教育的主要方法。教育部教师教育资源专家委员会专家鲁子问教授在“读思言在妈祖文化融入英语教育中的实践尝试”的报告中,以在北美及莆田两地两次传播妈祖文化的亲身经历,畅谈中西方学生对妈祖文化理解和思考的异同,阐释读思言在文化教育中的实践要义——从阅读到思考到言说具有内在的逻辑和普遍的意义。读思言的关键在于思,而英语教学中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关键也在于思,思是文化教育的主要方法,因此需要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系统性思维和建设性思维。

读思言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北京师范大学《中小学外语教学》副主编赵东亮在题为“读思言:核心期刊论文写作和专业成长”的报告中谈到,读思言教学理念与“写作要阅读哪些参考资料、如何构思论文架构、写作时应该怎样把握节奏”的路径非常契合,并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视角,结合读思言的模式,探讨中小学英语教师如何挖掘当下教育热点、难点来做研究、出成果。

读思言即儿童哲学的辅助手段。厦门大学副研究员黄睿博士在“儿童哲学与读思言”的报告中简述儿童哲学的源头及国内外研究趋势,认为儿童哲学能够为读思言提供丰富的理据、贡献新的研究思路,其“刺激物”的核心理念与“自主提问、生生问答”等核心技术可应用于读思言;而读思言理念也能体现儿童哲学思想,读思言的三个阶段与儿童哲学的“共读提问—探究对话—概括表达”相互对接,可驱动儿童在语境中思考、在协作中创新。

据悉,黄远振教授及其团队于2015年创建读思言模型并开展教学实验。目前,读思言教学模型已经在福建、浙江、江西、广东等地多所学校进行推广实验,在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及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为此,会议特别安排了实验学校经验分享及课例展示。

读思言实验学校代表、晋江市季延中学吴金龙副校长在报告中介绍了读思言实验项目的缘起以及一年多来的实验做法:项目组专家团队每周进校指导,开展课堂观察和评课议课等教研活动;初高中英语教师围绕读思言基本理念与主导思想能动地开展课标研读、文本细读、集体备课、课例研究等校本教研。实验期间,学校教师成功申报并立项省级课题“主题引领下的高中英语深层阅读教学实践研究”,并催生了一系列的教研成果,达到了预期的阶段性目标。

福州市正高级教师吴雪峰和高级教师李丽分别向与会教师展示了两节精彩的读思言课例,分享了她们在读写课堂教学的设计思路与“读—思—言”教学过程。对此,福建教育学院周大明教授和华侨大学附中钟年丰特级教师分别对课例做了精彩点评,充分肯定两节课例可操作、可模仿和可迁移的实践价值。

实践探究环节,福州教育研究院正高级教师薛蓉在“基于读思言理念的高中英语读写结合研究与探索”的报告中谈到:读思言以读促思、思到言随的理路与PISA“读写联系体”的理念相一致,读写过程中需要“思”的中介。读思言能够促进读写的联系、转换和升华,促使阅读实践从“阅读本位”走向“表达本位”,增强学生积极语用的能力。福州教育研究院教研员林肖含在以“基于读思言的高三英语复习实践”为题的报告中提到,高三英语备考要以主题为引领,以不同类型的语篇为依托,融入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而基于读思言模型开展英语学科备考,在“读思言齐头并进、教学评相互照应”教学原则的指导下,运用“语篇活化—语义内化—语用外化”教学模式实施课程内容、开展复习教学,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此外,读思言荟谈环节,与会代表还交流分享了对读思言模型的理解和实践体会。福州八中特级教师陈雪燕认为,读思言具有SMART特色,即科学性(Scientific)、可检测性(Measurable)、可操作性(Attainable)、互惠性(Reciprocal)及发展性(Time-honored)。福建师大附中石戈老师认为,读思言之思是课改动力源之一,思的力量在于驱动教师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推动教师落实学思结合的基本理念、带动学校教师开展一系列相关研究。《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编辑部周彩珍分享了自己在组织及编发读思言教学专题稿件(2023年第7期)的收获,她认为,读思言教学模型的建构能切实解决阅读教学中预知为先、育人缺位等问题。

最后,外国语学院兰春寿教授致闭幕词。兰教授认为,本次研讨会不仅总结了读思言的教学经验,而且为读思言实践应用与辐射推广提供更多的路径。专家和教师的发言,全面诠释了英语读思言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对学生的素养培养的双重功能:读思言学科实践有助于教师的个人成长和专业发展;读思言学习活动能够发展学生的学思能力、形塑学生的社会情感能力,使之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社会人。

英语读思言理论经历了迭代升级、演进发展的过程,读思言研究队伍不断壮大,教学实践研究视野不斷拓宽,彰显了立学树人的深度融合。相信,读思言立学树人将会成为教师所信奉的理念,在英语教学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猜你喜欢

立学树人课例
航程课堂:南通“立学课堂”校本化实践样本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花开烂漫——彩墨画瓶花课例
立学、躬行、自省,奏响师德养成教育三部曲
用关怀实现学校立德树人的使命
又是开学季,再聊“树人班”
回归书本:慢读的乐趣
课例
只是“看起来很美”——由课例《蒹葭》引发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