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发展格局下数字金融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
——以池州市为例

2024-03-30林夜项桂娥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池州市实体高质量

■林夜,项桂娥

(池州学院商学院,安徽 池州 247000)

一、引言

实体经济是经济发展的根基,也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坚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保持经济稳中求进的关键,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然而,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我国实体经济的经营环境日益趋紧,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着成本高、发展空间不足、运行效率亟待提高等问题[1]。在新的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背景下,数字技术、数字经济是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机,是新一轮国际竞争的重点领域。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有利于提高发展效率、增强发展质量、提升产业发展的活力与创新力,让发展的成果更好地惠及全体人民。而数字金融是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大拓展了传统金融服务的深度与广度,弥补了传统金融服务模式的不足,为各项金融活动降低交易成本,提升交易效率[2]。

为加快落实“数字中国”战略和安徽省“数字江淮”重大决策部署,池州市的“十四五”规划中提出,要聚焦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这也表明池州市坚定实施“产业强市”战略,着力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和现代化中等城市的建设。那么,数字金融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在池州市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中起到驱动作用?如果能,又是以何种方式驱动?驱动效果是否存在差异?基于此,本文旨在通过实证分析对上述问题展开深入研究,旨在探究数字金融对于池州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路径。

二、理论分析与假设

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创新驱动型经济的增长方式,是环保、节能、高效、创新、高附加值的增长方式。高质量发展要以满足人的全面发展为判断标准,不仅体现在其与实体经济发展关联的转变,也是对增长模式的转型,更是对民生的关注。所以,本文主要从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角度探讨数字金融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具体机制。

(一)促进消费升级,改善消费结构

数字金融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居民收入与消费上起着显著作用[3]。数字金融主要通过降低消费者“预防性储蓄”缓解流动性约束和改善支付便捷性等方式刺激居民消费欲望,提升消费能力,改善消费结构,促进消费升级,进而拉动内部需求,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4-5]。随着互联网技术与移动支付的普及,打破了消费的时空限制,而数字金融通过大数据精准定位潜在客户群体,向其提供金融服务,有效防止“金融排斥”现象的出现,缓解个人流动性约束,提升了消费能力,也增加了居民对于发展型、享受型产品的需求,促进消费升级;另外,其能凭借门槛低、流程少,借贷成本低等优势,极大提高了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也因此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6]。其次,数字金融的发展创造新兴就业岗位,提升居民收入水平,并且通过自身独特的知识、技术溢出,改善消费结构,拉动内部需求[7]。

(二)缓解融资约束,提升投资效率

一方面,数字金融不仅增加社会闲余资本吸纳能力,实现资本的快速累积,加速储蓄向投资转化,同时促进企业对于固定资产的投资,实现生产能力的提升。在传统金融市场中,由于金融投资产品认购起点较高,将众多小额分散资金排斥在投资市场之外,而对于大部分拥有小额资金的储蓄者来说,数字金融认购起点低、流程简化、易于操作并且可以实时查询收益,降低了投资门槛,也提升了他们的投资欲。而数字金融通过自有平台和第三方平台将这些闲散资金汇集起来,提供P2P、众筹、货币基金等开放式融资平台,将闲散资金配给实体部门,让储蓄与投资有效衔接,提升资本到实际生产能力的转换[8-9]。另一方面,数字金融的出现极大地冲击了银行业储蓄、理财与贷款业务,降低商业银行业的利润[10]。为了应对冲击,提升收入,满足金融需求的多元化,银行业积极借助云计算、大数据等手段促进金融产品的创新,减少等待与议价的成本,降低实体企业获取资金的成本,使得企业能够以更低的成本投资固定资产[11-12]。另外,数字金融拥有智能高效的投资程序,借助大数据技术帮助企业对投资项目进行快速分析,引导企业将获取的资金投入到技术研发、设备更新换代等投资价值较高的项目中,提高企业的投资效率,最终实现生产效率的提升[13]。从中观层面来看,数字金融能够依托现代通讯技术充分挖掘产业发展中投资收益率、财务报表、信息披露等数据,引导资金向发展前景好、利润高的产业流动,降低低附加值、高污染高能耗的落后产业获取资金比例,实现资金在产业之间的优化配置。

(三)降低出口成本,助力企业升级

数字金融能够降低出口企业的出口成本,赋能核心技术突破,助力产品升级,促进企业价值链的跃升[14]。出口初期,数字金融可以快速实现前期资金的顺利对接,帮助企业缓解出口前期的融资约束,降低固定成本,在后期通过内嵌的数字技术,收集、分析信息帮助企业突破传统思维识别最有技术创新路径,进而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带动产品升级。规模扩张期,数字金融可以多场景、多维度、多类型把握动态数据,并利用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为企业提供更加准确、及时的市场信息,增强企业在线寻找海外客户的能力,同时在交易过程中也能帮助企业深入了解客户的信用及经营状况,确保货款及时到账,企业的出口贸易产业链的稳定。层级跃升期,数字金融与不同生产性服务行业建立“信息联合”,增加出口制造业企业与这些行业的对接机会,发挥各行业“合力”满足制造业企业生产高附加值产品的金融与非金融需求,提升产业价值链。

综上所述,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数字金融能够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区域概况及数据来源

池州市位于长江三角经济圈中,在资源、地理位置以及政策支持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发展优势,实体经济整体实力逐年增强。而依托地理优势,政策支持,池州市数字普惠金融在这十年之间得到了跨越式发展。从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公布的数字普惠金融指数来看,池州市2020 年普惠金融指数为258.29,约是2011 年的5倍,但与同年长三角城市群平均值290.96 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因此,池州市迫切需要探寻数字金融与实体经济融合的有机发展道路,尽快缩小与江浙沪的差距。鉴于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选取2016—2020 年池州市“三县一区”,即东至县、石台县、青阳县以及贵池区的相关数据对于数字金融与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池州市统计年鉴》《中国县域统计年鉴》、CSMRA 数据库以及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公布的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实证过程全部采用Stata16 完成。

(二)模型构建

1.总效应模型

本文构建以下模型来探讨,数字金融发展总指数、数字金融的覆盖广度(Cov)、使用深度(Dep)、数字化程度(Dig)几个维度来研究数字金融发展水平对于池州市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

2.局部效应模型

为进一步探究数字金融总指数对于池州市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的作用点,本文以数字金融总指数作为核心变量,分别从实体经济发展(Fed)、结构协调(Coordinated)、创新驱动(Innovative)、开放活力(Open)、绿色环保(Green)、民生共享(Shared)六个方面的局部影响进行分析,因此本文构建以下模型:

(三)指标选取与说明

1.解释变量。数字金融(Ind)采用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编制的《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中的县级层面的数据作为代理变量,并从覆盖广度(Cov)、使用深度(Dep)、数字化程度(Dig)三个维度进行深入考量,即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相对应指数。

2.被解释变量。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Hqd):从实体经济发展(Fed)、结构协调(Coordinated)、创新驱动(Innovative)、开放活力(Open)、绿色环保(Green)、民生共享(Shared)六个方面选取17 个指标,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鉴于各指标量纲不同,对17 个指标进行标准化,使用熵权法对指标确权,进而测算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经测算得到2016—2020 年池州“三县一区”的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权重如表1 所示。从权重来看,创新驱动对于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提高贡献最大。

表1 主要变量描述性统计

3.控制变量。资本生产率(Capital):地区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投资效率(Investment):地区生产总值/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财政依赖度(Fiscal):财政支出/ 地区生产总值;金融发展规模(Scale):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贷款总额/地区生产总值;时间固定效应(δ);个体固定效应(μ)(见附表1)。

四、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表1 为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首先,池州市“三县一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均值为0.44,最大值为0.82、最小值为0.19,内部经济高质量发展情况存在较大差距。其次,数字金融发展指数均值为108.4,最大值为121.8,最小值为91.21,从数字金融覆盖广度、使用深度、数字化程度来看,“三县一区”依旧存在差距,其中使用深度差距最为明显。

(二)回归结果分析

本文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对于数字金融对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的总效应与局部效应进行回归。

1.总效应结果分析

附表2 为数字金融总指数、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与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回归结果。从结果显示:一是数字金融发展对于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并且在5%置信水平上显著;二是数字金融的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在1%置信水平上、数字化程度在10%置信水平上与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呈显著正相关。以上结论,本文假设得以印证,说明数字金融的发展能够显著促进池州“三县一区”的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附表2 数字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效应估计结果

2.局部效应结果分析

附表3 为数字金融总指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各子系统的回归结果,即局部效应回归结果。从实证结果来看:一是数字金融对于池州市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正向促进作用体现在实体经济发展、创新驱动以及民生共享三个方面,并且在1%的置信水平上显著;二是数字金融对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负向抑制作用主要体现在结构协调方面,且在10%置信水平上显著。

附表3 数字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局部效应估计结果

五、结论

(一)研究结论

综上,可以得出结论:目前从总体上看,数字金融的发展对于池州市“三县一区”的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但从局部来看,其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正向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创新驱动以及民生共享,对于开放活力、绿色环保方面也存在促进作用但是效果并不明显;另一方面是负向抑制作用,主要表现在对结构协调方面,但对于数字金融发展对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作用的影响并不大。

(二)政策建议

作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能,数字金融能够聚焦金融科技,推动金融创新,赋能实体经济发展,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然而通过上文分析与检验发现,当前池州市“三区一县”内部存在数字金融发展不平衡的情况,同时与同为长三角经济圈的发达城市相比,数字金融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距,因此需要政府、金融机构、企业等主体依据数字金融对于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不同作用点以及结合池州市实际的发展情况,通力合作,助力数字金融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根据上文分析与实证结果,本文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1.充分发挥数字金融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创新驱动上的促进作用

根据本文实证结果,数字金融在对于池州市“三县一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创新驱动要素表现出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这表明如何利用数字金融的创新来驱动实体经济创新发展是池州市“三县一区”乃至全市都需要考虑重要因素。因此,第一,政府需要为创新型企业创造良好的数字金融外部支持环境。依托大数据平台,整合企业的工商、税务、信用等公共数据,分析创新型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向企业推送合适的指引政策,通过数据分析向金融机构等推送优良的企业名单,引导资金能够有序、适时地流入创新型企业。第二,创新数字金融产品与服务。数字金融应当与时俱进,根据不同时期的发展需求创新自身的产品与服务,这就要求金融机构应当加强与地方企业、群众之间的联系,切实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创造更加具有普惠性、便利灵活的金融服务与产品。第三,加强数字金融风险监管制度。完善对于数字金融的监管政策,规范提供金融机构的关于数字金融的披露,加大对于相关方面的治理投入,形成以政府为主导,金融机构与第三方机构共同协作的机制,提升监管的有效性。

2.加快促进池州市产业结构的数字化转型与协调发展

从实证结果可以看出,目前池州市“三区一县”数字金融在结构协调方面呈现抑制作用。这与池州市传统产业面临的发展潜力偏弱,难以适应数字化改革速度,数字化转型升级压力大,与数字金融、数字经济融合不够等问题有极大关系。首先,池州市应当重点加强产业结构数字化转型,依托大数据建立“产业+金融+数字化平台”,让数字金融技术驱动产业链与供应链的融合。其次,应积极探索企业的供应链融资模式,突破传统的信贷配给,打破和缓解银企之间的空间壁垒,推动各金融机构联合开发供应链融资产品。最后,根据各县(区)的实际状况提供创新金融服务,尤其是在结构协调方面较薄弱的县(区)。

3.完善数字金融建设,夯实数字金融发展基础

推动数字金融发展,不仅要扩大覆盖范围和提高使用深度,同时要加强和完善数字基础建设。数字金融的发展离不开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所以,在“十四五”期间,政府应当注重着力打造布局科学、安全可靠的数字基础设施,并结合各县(区)的实际情况,合理布局数字基建,筑牢数字金融发展基础。金融机构也应当积极在各县(区)完善站点、机具等数字金融基础设施设置,加快行业内部的金融转型与创新发展。

猜你喜欢

池州市实体高质量
不要坐享其成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实体的可感部分与实体——兼论亚里士多德分析实体的两种模式
两会进行时:紧扣实体经济“钉钉子”
振兴实体经济地方如何“钉钉子”
电能替代在安徽池州市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