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闽浙赣苏区经济建设及现实启示

2024-03-24江琛罗叶琴祝登山

党史文苑 2024年3期
关键词:方志敏苏区群众

江琛 罗叶琴 祝登山

闽浙赣苏区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全国六大苏区之一。从1927年10月开始,历经了弋(阳)横(峰)初创、信江“割据”、赣东北发展、闽浙赣鼎盛、苏区丢失等5个时期达8年之久。鼎盛时期地跨闽、浙、皖、赣四省几十个县,100多万人口,被毛泽东同志盛赞为“方志敏式”革命根据地,获得“苏维埃模范省”光荣称号。在苏区各项建设中,以方志敏为代表的赣东北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闽浙赣苏区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制定、实施一系列发展经济的方针和政策,形成了极具价值的宝贵经验和成功做法,为新时代探索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和制度建设提供了历史启示。

一、对闽浙赣苏区经济建设的基本认识

苏区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多方面。如何发展繁榮闽浙赣苏区经济,是方志敏等赣东北共产党人面临的一项全新的、艰巨的任务和艰难的探索。

(一)认识到经济建设是革命向上发展的基础

中国革命初期,党内部分同志对军事斗争与经济建设的认识存在分歧,认为经济建设只有在革命战争胜利后才能进行,这种轻视经济的思想,在闽浙赣苏区也存在。主观上,苏区各项建设没有现成经验,不具备理论指导;客观上,创建之初苏区处在白色政权包围中,部队随时要转移,导致许多人错误认为巩固政权最有效、直接的方法就是军事斗争。如何正确定位经济建设?方志敏等人认为,革命战争是中心,经济建设是基础,没有基础就实现不了中心。

(二)认识到发展苏区经济是促进党群关系的桥梁

闽浙赣苏区建立后,方志敏担任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从事政府工作。他认为,经济建设的目的是“充足革命战争的粮食和需要,使革命战争更顺利地取得胜利”。经济发展了,群众的生活水平改善了,群众就会真心地拥护共产党。经济发展了,物资供给齐全了,红军就会多打胜仗。他还认为“我们要不断地注意耕种动员,增加农业生产。我们更要去创立和扩大煎盐、制糖、纺纱、织布、种菜、制药等事业,力求盐、糖、布、药大部自给,以至完全自给”。正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苏区的经济全面发展,特别是过去没有的造纸、织布、制糖和制盐、军火、药品等工业发展迅速,基本打破了国民党的严密封锁,苏区人民探索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之路。

二、闽浙赣苏区经济建设的探索实践

(一)首要发展农业,筑牢苏区经济基础

过去的闽浙(皖)赣地区土地高度集中,占人口总数9.5%的地主富农占地超过80%。方志敏敏锐地认识到:“土地问题没有迅速解决,田没有着手去分配,就不能巩固群众坚持斗争的决心。”通过土地革命,农民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土地,对巩固红色政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闽浙赣苏区政府坚强、正确的领导下,农业生产取得很大的成绩。毛泽东同志在1934年1月的第二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上,对闽浙赣苏区农业生产的成绩和发展速度给予了高度赞扬。他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一九三三年的农产,在赣南闽西区域,比较一九三二年增加了百分之十五(一成半),而在闽浙赣边区则增加了百分之二十。”农业的发展已经成为闽浙赣革命事业的主要经济支柱。

(二)创办苏区工业体系,探索经济发展新路

闽浙赣苏区地处偏远山区,工业发展相对落后。为了粉碎国民党“围剿”,苏区特别需要硝盐、地雷、大炮、被服等军用物资。经过多次深入调查研究,方志敏等决定从赣东北自然资源丰富、矿产品种多的特点出发,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大力兴办各种类型的工厂,如地雷厂、兵工厂、硝盐厂、炼铁厂等等,工厂生产出来的产品,除了供给军需和苏区群众生活外,还远销到外地。毛泽东就曾赞扬说:“在闽浙赣边区方面,有些当地从来就缺乏的工业,例如造纸、织布、制糖等,现在居然发展起来,并且收到成效。”可以看出,闽浙赣苏区的经济建设基本上已经形成了适应革命战争需要,满足人民群众生活需要的工业体系。

(三)发展商业贸易,增强苏区经济活力

闽浙赣苏维埃政府为了发展商业贸易,有计划地组织苏区人民畅通商品市场流动,并且由苏维埃政府直接经营重要商品,是方志敏等领导苏区经济建设的一个重要创造。苏区各地都有群众自愿集资创办的消费合作社、贮粮合作社和苏维埃商店,既方便了群众又有利于商品的流通。为了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政府还起草了《给白色区域商人们的信》,鼓励白区商人来苏区经商,开辟市场生意兴旺。

从1931年到1934年间,尽管苏区遭军事封锁、“围剿”,但是苏区的商业发展得十分繁荣,出产的粮、油、茶、纸、竹、木等商品销售到白区,又从白区购进食盐、布匹、药品以及其他货物,供应苏区军民的需要。为打破经济封锁,赣东北苏区设立了十八个对外贸易处和若干个船舶检查所,活跃了商贸经济,改善了群众生活。经济的发展不仅使苏区政权得到稳固,还向中央送交一千多两黄金和整箱的银元,为党中央提供了财力支持。

(四)开创金融事业,保障苏区经济运行

随着苏区各项经济事业的不断发展壮大,金融事业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闽浙赣苏区领导在没有先例参照的情况下,大胆探索实践,创建苏维埃银行,形成了组织系统。1930年10月16日,在弋阳县中畈乡芳家墩创办了赣东北特区贫民银行。苏区处于战争环境中,发行货币支援战争,成为特区贫民银行的首要职责。1931年5月,被苏区群众称之为红票的苏区纸币问世,信誉很高,币值稳定。1931年9月,银行发行了面值一元的股票,这是全国红色区域发行的第一支银行“红色股票”。1934年7月,方志敏批准发行了“粉碎敌人五次围攻决战公债”10万元,实际认购14万元,大大超出预期目标。闽浙赣苏区构建了独立的新型金融体系,为解决苏区财政困难,支持革命战争,改善群众生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三、闽浙赣苏区经济建设探索实践的现实启示

闽浙赣苏区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治国理政的重要实践地,经济建设无疑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方志敏担任省苏维埃主席期间总结指出:“如解决被敌人严密封锁的经济问题,解决经过八九年战争的财政问题,还解决其他许多重大问题,都不是照抄前例的,而是用前所未有特创的新方法去解决的。”方志敏的经济建设思想是党和国家宝贵精神财富,其中的很多思想主张,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等重大实践课题,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

(一)创新经济发展理念,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闽浙赣苏区所面临的环境十分艰苦,革命前经济处于破产的边缘,又处在白色恐怖之中。以方志敏为代表的赣东北共产党人从实际情况出发,注重调查研究,及时总结经验,把农业生产放在首位,把军需工业放在重要位置,在发展民用工业的同时,充分利用苏区的资源优势,提出了发展经济、增加收入、解决财政问题等一系列全新思路,在闽浙赣苏区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正是因为这些经济政策执行到位,才推动了革命战争取得胜利,苏区日益巩固和扩大。这一思想是一个创举,体现出了前瞻性、全局性,也充分体现了闽浙赣苏区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但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创新能力不强,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等重大领域还有许多问题要解决。我国的经济仍面临不确定性与风险挑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从实际出发,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提出了一系列有关经济发展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实践证明,只有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自主创新和提升自主发展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才能使国民经济实现持续健康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二)实事求是勇闯新路,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在闽浙赣苏区建设过程中,为了发展革命战争和改善群众生活,方志敏等勇于打破常规,勇于创造,用新眼光看待新事物,用新办法解决新问题,用新思路谋划新发展。为了解决财源问题,他提出:“靠红军筹款是不能解决财政恐慌问题的。”1931年方志敏在《中共赣东北省委关于苏维埃的工作报告》中提到:“过去财政的来源是靠红军去打,没收反动派财产及捕捉土豪劣绅筹款,现在转到从苏维埃经济的发展及整顿税收发(掘)财源。”这种思路与苏区初创时期打土豪筹款子相比,有了标志性的转变,受到中央政府和毛泽东同志的高度赞赏。

开拓创新、不断进取是我党宝贵的经验,是指导我们当前做好一切工作的强大动力。现在,我们进行的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如果墨守成规、固步自封,是不可能成功的。只有在工作中從实际出发,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以创新求突破,主动地想办法,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才能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三)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不断增进人民福祉

在社会实践中,人的因素起决定作用,经济建设也不例外。闽浙赣苏区的经济建设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关键在于赢得了苏区广大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苏维埃的党员、干部积极主动,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发挥了人民群众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让群众自觉投身到苏区的各项建设中。方志敏说:“苏维埃政府时时刻刻都在想着如何去改善群众的生活,使群众生活日渐向上。”另外,要发动群众,还必须对群众进行必要的政治动员,使他们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具体应该怎样做。要加强宣传,把党、团、苏维埃的决议、训令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告诉群众,激发他们的生产热情。正是因为共产党心中始终装着群众,所以群众才会付出一切拥护苏维埃政权,积极参加红军,支持革命战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带领全国人民打赢脱贫攻坚战,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今天,在新的形势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建设的要求不断变化,但是群众的期待和诉求是不变的。无论是当年的革命还是今天的改革,中国共产党始终注重维护群众利益和调动群众积极性。这一思想,充分彰显了鲜明的人民性,是党领导经济工作的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为了人民,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习近平经济思想坚持把人民利益作为党领导经济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强调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科学理论来源于实践,并在实践中继续丰富发展。方志敏在领导闽浙赣苏区经济建设的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苏区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提出一些具有鲜明特色的经济思想,这些思想与实践无疑是党的革命事业的生动教材,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借鉴。闽浙赣苏区经济建设的成功,为我党关于革命根据地经济建设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作者均系江西方志敏干部学院教师)

责任编辑/陈 影

猜你喜欢

方志敏苏区群众
红星照耀下的湘鄂赣苏区
苏区人家
第二届方志敏文学奖征稿启事
多让群众咧嘴笑
方志敏建造的奇绩和奇功
苏区创业致富人
致方志敏——写在方志敏诞辰120周年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