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赴苏留学人员对安源革命斗争的作用与影响

2024-03-24黄洋

党史文苑 2024年3期
关键词:路矿工运安源

黄洋

安源,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赣西小镇,人们很难将之与苏联、共产国际联系在一起。然而20世纪20年代,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湖南党组织的领导下,安源工人运动风起云涌,获得中共中央的重视,成为全党工作的重点区域之一。安源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一、安源工人运动的率先开展与成功示范受到共产国际高度重视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以毛泽东为书记的中共湖南支部为贯彻中共一大关于组织产业工会、开展工人运动的决议,选定安源作为工运的最初实践地。安源由此成为我党关注的焦点。中国共产党作为共产国际的支部,革命活动得到共产国际的帮助和指导,也需定期向之汇报国内革命形势和斗争情况。“党中央委员会每月必须向第三国际提出报告”。安源工人运动因其卓有成效的斗争成果,在汇报当中被经常提及,得到共产国际的密切关注。

1921年12月,安源成立了团支部。1922年2月,我党在产业工人中最早的支部——中共安源路矿支部成立。5月1日,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成立。6月20日,毛泽东致信团中央时谈到:萍乡(安源)正在筹建社会主义青年地方委员会。6月30日,陈独秀在向共产国际的报告中写道“……组织萍乡路矿工人俱乐部”。1922年9月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未伤一人,未败一事”,成为“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领导并取得完全胜利的工人斗争”。从此,安源名声大振。

1923年,全国工运转入低潮后,在刘少奇领导下,安源工人先取守势,团结奋斗。安源成为除广东以外全国唯一公开存在的革命堡垒和“党的活动经费的主要储备点”,党团组织建设、经济事业、文化教育获得长足发展,被誉为中国的“小莫斯科”“无产阶级的大本营”。1928年6月,安源工人党员胡德荣、丁继盛、汤正清、蔡树藩分别作为安源党组织代表、中共湖南省代表团成员、共青团中央代表团成员,出席在莫斯科召开的中共六大。因此,共产国际对安源工人运动十分熟悉。1930年3月20日,共产国际根据误传的消息,在《国际新闻通讯》上发表了一篇毛泽东病逝于福建前线的讣告,其中写道:“在安源煤矿,他建立了一个模范工会,为现在湘赣地区的工会和布尔什维克党培养了大批干部。”从中可以看出,安源在党的工作和毛泽东革命经历中的重要位置。

二、中共中央注重选派留苏人员到安源工作和从安源选派工人赴苏联学习

由于安源工运的重要影响,中共中央注重选派留苏人员到安源工作,并从安源选派工人赴苏联学习。1921年4月,俄共(布)中央委员会决定在莫斯科开设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以下简称东方大学),培养苏俄本国和世界各国革命需要的全新干部。党的创建时期和大革命时期,安源与莫斯科两地间就有大批学员往来。

(一)中共中央选派留苏人员到安源工作

从苏联留学回国后直接参与领导安源工运的有刘少奇、汪泽楷。刘少奇1921年到东方大学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2年回国,同年9月11日受中共湘区委员会派遣来到安源,先后担任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全权代表、窿外主任、代理总主任兼窿内主任、总主任和汉冶萍总工会临时执行委员会委员长等职。汪泽楷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3年转赴东方大学学习,1924年7月回国后奉派到安源,任中共安源地委书记兼宣传部部长、安源党团地委教育计划委员会委员长。

还有一批同志从苏联回国后在安源发挥了重要作用。萍乡腊市人彭树敏1922年秋由中共旅欧支部选派到东方大学学习,1925年回国被派往安源,从事宣传教育工作。1924年秋末冬初,任岳、萧劲光、胡士廉等一批1921年赴东方大学学习的同志相继来到安源工作。任岳1924年夏回国,8月到安源工作,任中共安源地委组织部部长。萧劲光1924年夏回国,同年秋被派往安源,任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游藝股长。胡士廉1924年秋回国到安源,任青年团安源地委委员。他们的到来为安源党员干部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对于壮大发展安源革命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安源党组织选派人员到苏联学习

在中共中央和共产国际的重视下,中共安源地委陆续选派优秀工人赴苏联学习深造。1923年8月党的三大前后,安源党组织在工人学校内开设了“特别班”,专对“工人居领袖地位者”实行“主义与政治上之训练”。1924年8月,在“特别班”的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党小组长林育英、窿内党小组长刘昌炎、工人学校教员吴华梓(即吴化之)等被选派赴苏联学习。

1924年12月,中共安源地委党校成立后,在学员中挑选优秀党团组织干部赴东方大学深造。1925年9月,派往苏联学习的有中共安源地委书记宁迪卿,青年团安源地委委员胡子厚,地委候补委员左镇南、汤正清、罗寿如等。安源老工人刘清华回忆:“在党校学习的后来抽了十几个人去俄国学习。”

还有部分干部赴苏学习以后重返安源,继续从事革命工作。例如,林育英、刘昌炎、宁迪卿等。林育英1925年7月回国参与领导上海工人运动,1928年5月下旬当选为中共湖南省委常委,担任职工运动委员会书记,随即与青年团代表贺昌等到安源,指挥湘东赣西各县工作。刘昌炎1925年秋回国后,先在郑州、焦作等地从事工人运动,1926年2月回安源重建中共安源地委,任地委书记。宁迪卿1927年2月从苏联回安源工作,同年7月任中共安源特区委书记,大革命失败后任中共安源市委宣传委员、市委书记等职。

三、赴苏留学人员在安源工运中的重要作用

从苏联学习回国人员带来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还从加强党的建设、完善工会管理、创新教育形式、倡导文明新风等方面,为发展中的安源工运增添了无限活力。

(一)按照苏俄模式完善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组织机构

1922年9月,安源大罢工胜利以后,俱乐部的组织结构“采取苏维埃俄国的成例”,经过改选、重组,创立了十代表大会制。代表从路矿两局工人、俱乐部部员中民主选举产生,即每十人联成一团,选举十代表一人,再由十个十人团选举百代表一人;每个工作处选举总代表一人。总代表、百代表由各处十代表选举产生。其中总代表40余人,百代表130余人,十代表1300余人。他们代表13000余工人群众组成最高权力机关——十代表大会,行使管理路矿工人中一切事务的权力。李立三对俱乐部代表制度进行了高度评价:“‘二七前五个月,安源各方面的工作有很大的发展,当时工会简直是半政权机关,什么事都找工会……工人的组织苏维埃的雏形,都可以写到前面。”“说苏维埃的雏形也可以……工会的确是半政权性质。”

安源工人十代表大会制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出的劳动人民当家作主,行使管理国家、社会的一种权力机关的最初尝试,也是俄国苏维埃形式与安源工人革命斗争相结合产生的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

(二)推进教育文化娱乐体育事业发展

从苏联留学回国的同志开展了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开文明之风,创教育之先,使教学效果得到明显加强。

1.在教材里增加国际工人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学说等相关知识。1922年1月,安源路矿工人补习学校开办后不久,教员便结合工人实际和斗争需要编写教材。其中便有国际工人运动的相关课文,如1924年《小学国语教科书》第38课和39课为《列宁略传(一)(二)》,系统地叙述了列宁从事国际工运的革命生涯;1924年至1925年9月编印的《工人补习学校补习教科书》第14课为《五一节底意义及史略》,介绍了1886年美国芝加哥的工人罢工;第15课《无产阶级》中讲到“无产阶级应该把同阶级的工人,农人,妇女,兵士们联合起来,实行总同盟罢工,打倒资本家是不算什么一回事!所以马克斯(思)在著名的《共产党宣言》上大声喊道:“全世界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呵!”工人们从书本中开始接触到国际工人运动、十月革命的知识,知晓了国际工人的联合斗争。

2.通过化装演讲、演文明戏等方式,向工人灌输革命思想。党团组织在安源工人中的主要宣传形式是演讲。由于没有合适的场地,演讲效果大打折扣。1923年10月18日,由刘少奇主持建造的讲演厅动工,1924年5月1日竣工。讲演厅为四层轿顶式砖木结构楼房,参照莫斯科大剧院的建筑风格,融入中西方艺术元素。厅内正面筑讲演台一座,台对面及左右,共建通楼三层,可容纳1300余人。楼上楼下全部装有电灯。讲演台上悬挂横匾和幕布,整座楼房油漆一新,十分壮观。为了增强宣传效果,俱乐部组织化装演讲。所谓化装演讲,就是借用戏剧、文明戏的表演艺术,根据特定人物的身份、性格和职业等特点,利用化妆材料,塑造人物的外部形象。刘少奇、汪泽楷、萧劲光等留苏人员都曾在此演讲或演文明戏。演讲的题目有《觉悟之路》《嫖赌之害》《怎样解除青年工人之痛苦》《我们的胜利》《马克思历史和马克思主义》《帝国主义与中国》等。萧劲光回忆道,“那时安源工人俱乐部大厦刚刚落成,我们每个星期都在这里组织文娱晚会,演戏。那时演戏没有什么剧本,都是自演自编的。我编过,黄静源同志也演过,内容都是反对资本家压迫工人,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的。演员大都是青年工人,少奇同志、汪泽楷、任岳、胡士廉也都上台演过。”

讲演厅是当时中国产业工人在党的领导下自己集资、设计、建造的规模最大、最具建筑特色的工会大厦,是安源被誉为中国“小莫斯科”的象征和标志。

3.开展形式新颖的文体活动,丰富工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在赴苏留学人员的带动下,俱乐部增设了诗歌小说、戏剧曲艺、音乐舞蹈、电影幻灯、出版发行等宣传形式。曾任俱乐部游艺股股长的萧劲光回忆道,“我们经常把青年工人组织在俱乐部中,通过唱歌、演戏、学文化、搞各种娱乐活动,向他们灌输革命思想,将青年工人团结在党的周围,成为工人运动的骨干力量。”韩伟回忆道,“团组织还根据青年工人的特点,购置了胡琴、笛子、洋鼓、洋号和足球等文体活动器具,组织大家演文明戏,唱革命歌曲。黄五一同志教过‘五一节歌,谢宝罗同志教过打骨牌(天牌、地牌)的曲子。”

红色体育在安源也有了发轫,体操、足球、网球、弈棋等体育项目深深吸引着工人。萧劲光回忆道,“在安源,我还组织了足球队,教青年工人踢足球。”韩伟回忆道,“青年部还组织青年赛跑、踢足球、跨高低栏。”开国少将吴烈回忆道,“运动股经常组织青年工人在俱乐部门口的操场里,举行这个厂与那个厂的足球比赛。我那个时候很喜欢去看,有时也上场踢。就这样,我们工友的文化生活逐渐地活跃起来,加深了我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三)为安源党校的创办准备了条件

截至1924年12月,安源党员人数发展到198人,占全国党员总数的近五分之一。中共安源地委成为全国规模最大、产业工人成份最多的地方党组织。党员人数激增让教育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1924年5月,中共中央执行委员会扩大会议提出“急于设立党校养成指导人才”。同年8月至11月,安源党团地委多次召开联席会议,讨论开办党校事宜。汪泽楷、袁达时、胡士廉、萧劲光等留苏人员的到来,解决了党校所急需的教员、教材等问题,促进了安源党校的创办。

1924年12月,在刘少奇的直接领导下,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校——中共安源地委党校(亦为团校)开学。据安源老工人易友德回忆:“教室正面贴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李卜克内西、卢森堡五个人的像。”授课的教材为留学生带回的苏联翻译过来的《政治经济浅说》(瞿秋白、王伊维译)、《俄共党史》《少年运动史》等马克思主義理论书籍,由教员刻制蜡版油印后,装订成册发给学员阅读。学校每周授课3次共6小时。刘少奇亲自到党校上课,汪泽楷负责党校校务,并担任教员。袁达时、胡士廉、萧劲光等留苏人员也在党校任教。萧劲光将从苏联带回的马克思银质塑像用于教学,让学员对马克思有直观的认识,以更好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

在大革命失败的危急时刻,留苏同志在有效对敌斗争、捍卫革命成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927年马日事变以后,刘昌炎组织成立了萍乡人民军事委员会,指挥萍安工农武装参加了十万农军围攻长沙的战斗,并在击退反动武装对安源的进攻中献出了宝贵生命。1927年9月初,宁迪卿参加了毛泽东主持召开的秋收起义军事会议,被编入工农革命军第二团,参加秋收暴动;林育英1928年5月来到安源,指挥湘东赣西各县工作,在面对湖南省委、安源市委机关遭破坏的险境,化装成和尚隐居安源慈云寺,坚持斗争3个月之久。他们都为安源工运坚持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四、赴苏留学人员对安源工运的深远影响

共产国际对安源工运的影响,是通过从苏联留学回国的党员干部在安源领导开展革命斗争和选派安源工运中的优秀党团干部赴苏留学两种方式实现的。他们运用在苏联学到的马列主义基本知识和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指导安源工人革命斗争实践,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一)赴苏留学人员的到来为安源工运提供了文化水平和理论知识较高的干部,为安源革命斗争的发展增添了极大的动力

赴苏留学同志在当地接受了较为全面、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甚至是军事专业学习,对国际工人运动和中国革命形势有较为全面准确的认识,具备丰富的斗争经验。他们带来了深厚理论、专业教材、教学方法和工作方法等,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与安源工人运动紧密结合起来,大胆尝试,创新方式,使得安源革命斗争实现了新的突破与发展。

(二)为安源培养了大批理论功底扎实的年轻知识分子,为安源工运纵深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

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是留苏人员给安源带来的最大成效。特别是安源党校共开办两期,培养人数达90人,有效提升了工人党员的理论水平,培育了一批出类拔萃的人才。其中有曾任中共安源地委书记的刘昌炎,中共安源地委委员、安源市总工会委员长的周怀德,湘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的袁德生等。大批安源工人在革命思想熏陶下走上革命道路,为安源工运乃至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

(三)加强了莫斯科和安源两地间的干部往来,架起了共产国际与安源之间的桥梁,使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指示决议在安源得到直接贯彻落实

赴苏联的安源优秀干部向俄共(布)和共产国际汇报了安源工运情况,为共产国际了解中国革命和安源工人运动状况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决议》(1921年),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年.

[2]习近平:在纪念刘少奇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2018年11月23日).

[3]《安源路矿工人运动》,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年.

[4]《安源路矿工人运动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3年.

[5]《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921-1925),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年.

(作者系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研究馆员、副馆长,江西省安源精神研究会理事)

责任编辑/陈 影

猜你喜欢

路矿工运安源
红色安源娃追光之旅
岁月静好,安源
安源红
爱在安源山
安源路矿工人证章:凝聚组织和团结的力量
2021年《中国工运》征订单
前进吧!中国工运
焦作路矿学堂创办时间考论及其他
工运短波
工运短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