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中小学教师科研素养的影响因素分析与研究

2024-03-22苟晓芹李孝川

科学导报 2024年13期
关键词:农村教师影响因素

苟晓芹 李孝川

关键词:农村教师;科研素养;影响因素

“素养”是一个人知识和技能,动机、情感和态度及其他社会行为要素的集合[1]。教师科研素养是教师专业化发展中开展教育科研活动需要且具备的个人素质和修养。中小学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教师作为研究者”的呼声也越发高涨。2019年10月,教育部在《关于加强新时代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鼓励支持中小学教师增强科研意识,积极参与教育研究活动,不断深化对教育教学改革的规律性认识,探索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教书育人有效方式和途径,推进素质教育发展”。从此,国家和学校纷纷开始重视中小学校的教育科研,经济发展缓慢的农村中小学也不例外。

农村中小学师资队伍的教育科研素养水平直接反映了农村学校整体的教育科研开展情况。科研素养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必备的研究素质。而该群体的科研素养却存在缺陷,十分薄弱,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乡村教育高质量教育发展,推进教育优质均衡。经深入研究,教师个体认知因素是制约科研素养的重要因素。

  一、农村教师自身知识结构缺陷,专业素质偏低

云南作为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和文化条件薄弱,教师来源存在较大问题。一方面,高素质师资力量薄弱。虽然近些年编制向农村学校倾斜,“特岗教师”“三支一扶”等政策导向,农村学校师资有所好转,但师资队伍不稳定,主要归结于农村学校远离城市,深居乡村,经济发展迟缓,对毕业师范生或青年教师吸引力不足,年长教师和青年教师数量比例悬殊。而这些多数年长因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限制,只能侧重书本教学而无法进行教研甚至教育科研,甚至很多专业素质偏低的年长教师不会使用多媒体设备教学,长期坚持传统教育观念、教育方式,与新时代要求的“完整的人”培养相差甚远,更无须谈及深入研究新课标,踏上研究型乡村教师之路。

  二、农村教师“浮浅”式的科研价值理解

农村教师看似广泛集中认同教育科研的价值,基本认为有必要进行教育科研,有较强的科研角色意识,但实际上科研意识却滞后于观念,这也从侧面反映出農村教师未深刻理解科研的真正价值。对待实际的教育科研问题存在理解性偏差,无法客观认识教育科研。一是科研地位“抬高”现象严重,一部分教师主观性夸大科研的难度,将科研是视为“高深莫测”,自身角色甚小,欠缺理论知识和方法,难以驾驭。二是对科研活动“简单化”现象,另一部分教师主观性视教育科研一件相当简单的事情,认为科研则广泛收集资料,然后套用“固定”模式简单拼凑,撰写某一篇论文。三是科研范围“缩小化”现象普遍,大多数教师虽然表面上认为教育科研是与教师教育教学密切相关的工作,但对研究范围狭窄化理解,仅将教学研究等同于教育科研。

  三、农村教师缺乏自主规划力,专业发展意识薄弱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在整个教学生涯,教师凭借不断地专业学习和培训,获得专业知识的增长,专业素质和技能的提升的过程中逐渐成为合格、专业的教育者。教师的专业发展意识是教师通过自觉调整和完善教育理念和行为的意识,即反省和认知自身专业发展[2]。一是模糊化的专业成长规划。据调查的情况,云南多数农村教师对自己缺乏成长的自主规划,无法清晰认知各个阶段的成长需求,笼统将基础的缺失性需求视为专业发展和职业成长的全部。二是自主能力发展的自觉性不足。自觉性是个体成长的主观意识,主观意识的驱动能加强自我提升的能动性。具体表现为:第一,自主学习的意识较弱。弥补自身学科专业知识、教育理论知识、方法知识等的自主意识不强,是科研素养得不到提升的重要因素之一;第二,自主反思的意识不足,农村教师群体看似经常将“反思”挂嘴边,实质未能真正付诸自觉对自我学习态度、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等的反思行动,而无法在反思中真正达到自我提高。第三,自主实践的意识缺乏。自主实践意识是教师获得专业发展,提高科研素养的行动前提。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农村教师只有先付诸教育科研实践的行动,把握农村学校潜在科研资源,踏入研究之路,才能针对性弥补自身科研素养的缺陷。

参考文献:

[1]Nelleke BELO,Susan Mckenney,Joke Voogt.Teacher Knowledge for Using Technology to Foster Early Literacy:A Literature Review[J].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16(60):372-383.

[2]田爱香,庞淑慧,孙丽平.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及支持体系构建[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21,42(09):101-108.

基金项目:云南师范大学2023年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社科项目“云南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素养提升的路径研究”(项目编号:YJSJJ23-B33)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猜你喜欢

农村教师影响因素
农村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
提高农村教师待遇需要共同努力
提高农村教师培训的实效性——关于西部S省农村教师培训状况的调查报告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环卫工人生存状况的调查分析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农村教师补充机制:问题与对策新探
农村教师专业发展需求调研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