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消防救援队伍如何加强作战训练安全工作

2024-03-12张恒山

今日消防 2024年1期
关键词:消防救援队伍

张恒山

摘要:消防救援队伍日常训练安全工作是消防救援队伍建设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应急救援能力的重要保障。现从新时期消防救援队伍日常训练安全工作现状、加强日常训练安全工作的目的和意义、加强日常训练安全工作的对策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提出提高政治觉悟、完善制度规范、加大投入保障、创新方法手段、加强教育培训等五个方面的建议,旨在为消防救援队伍日常训练安全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消防救援队伍;作战训练;训练安全

中图分类号:D6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227(2024)01-0113-04

消防救援队伍是国家应急救援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应对各类灾害事故的重大责任。为了提高消防救援队伍的应急救援能力和水平,日常作战训练必不可少。然而,作战训练中也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风险和挑战,如何保证日常训练的安全性,是消防救援队伍建设发展的重要课题[1]。

1 新时期消防救援队伍日常训练安全工作现状

近年来,各级消防救援队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预防为主、防消结合”,坚持专业化、职业化、常态化、科学化的原则,深入开展实战实训和比武竞赛活动,不断提高应对各类灾害事故的能力和水平。同时,高度重视日常训练安全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制度规范,强化责任落实,加大监督检查,有效预防和遏制了各类训练安全事故的发生。具体来看,日常训练安全工作取得了以下几方面的积极成效:

1.1  训练安全监督检查力度不断加大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基层指战员训练安全,提升指战员自我防护能力和实战技能,营造“人人关注、人人重视、人人参与”的训练安全氛围,消防救援有关部门对消防救援队伍开展训练安全监督检查。检查重点围绕思想教育、人员管理、体能训练、实操比武等环节展开全面细致检查,对消防救援队伍在开展训练时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问题进行了现场指出和指导,要求消防救援队伍要认清当前训练安全形势,进一步增强“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到思想认识到位、责任落实到位、工作措施到位、风险管控到位、教育警示到位,确保队伍内部安全稳定。同时,还建立了日常训练安全信息管理系统,及时收集、汇总、分析、反馈日常训练安全工作的数据和信息,为日常训练安全工作的决策和指导提供科学依据。此外,还加强了对日常训练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和追责问责工作,对发生训练安全事故的单位和人员,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切实起到警示教育和震慑作用。

1.2  训练安全教育培训效果显著提升

近年来,山东省各级消防救援队伍把训前安全教育培训作为开展大练兵的基础性工作,狠抓队伍训练安全教育,不断健全完善训练安全工作机制,不断夯实训练安全工作基础,有效提升了队伍实战化训练水平和事故防范能力,为确保队伍完成多样化抢险救援任务提供了有力保障。训练安全教育培训取得的效果主要表现在:一是抓思想教育,营造“知敬畏、明规矩”的训练氛围。各级消防救援队伍始终把安全工作作为队伍战斗力的重要保障,把训练安全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与各项教育训练任务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和警示教育,认真组织开展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确保思想不散、秩序不乱、工作不断。二是抓体系建设,夯实“严落实、强责任”的训练基础。山东省各级消防救援队伍始终把训练安全教育作为一项基础性、经常性工作来抓,与基层中队主官签订了《消防救援队伍训练安全目标责任书》,并层层落实到基层中队主官,各级领导干部积极履行训练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经常深入一线督导检查训练安全工作,确保了基层训练安全工作的有序推进。三是抓制度建设,健全“全覆盖、强管控”的训练保障机制。各级消防救援队伍紧盯“练为战”的训练理念,聚焦“训战一致”的目标要求,认真履行训练安全责任,确保了训练安全工作有效落实。四是抓练兵实战,提高“练为战、练必真”的实战能力。各级消防救援队伍紧紧围绕“全灾种、大应急”任务需要,针对辖区灾害特点和灭火救援工作实际,着眼于“练为战、练必真”的要求,积极探索实践、深入开展训练实战化研究,不断提升队伍实战能力。五是抓安全教育,营造“比、学、赶、超”的训练氛围。各级消防救援队伍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贯穿训练全过程,不断强化安全意识,提高安全素质,积极采取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和多种手段,组织开展一系列安全教育活动。通过组织学习事故案例、观看警示片、开展讨论交流等形式,进行岗位练兵、崗位培训和应急演练等,使全体指战员时刻紧绷安全弦,进一步提高了对训练安全重要性的认识,强化了安全责任意识和安全防范意识,营造了“比、学、赶、超”的训练氛围。

1.3  训练安全保障条件不断改善

各级消防救援部门充分利用国家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有利契机,加大对消防救援队伍日常训练安全工作的投入和保障,提高消防救援队伍日常训练的条件水平。一方面,加快建设一批符合新时期消防救援任务需求的专业化、实战化、智能化的训练基地和场地,满足各类灾害事故救援训练的需要。另一方面,加强消防救援队伍训练装备与器材的更新换代和配备管理,保证消防救援队伍训练装备和器材的先进性、适用性、安全性。同时,加强消防救援队伍训练人员的培养选拔和激励保障,保证消防救援队伍训练人员的数量、质量、结构以及稳定性。此外,还加强了训练期间的医疗救护和后勤保障工作,及时消除训练中出现的安全隐患。

2 加强日常训练安全工作的目的和意义

2.1  是新时代赋予消防救援队伍的“新要求”

近年来,作战训练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应国家消防救援局要求,全体指战员要提高风险识别、避险能力,熟知操作规程、掌握安全技能、规范灭火救援作战训练行动,进一步强化消防救援意识,着力提高科学处置救火技能,最大限度避免指战员灭火救援作战训练伤亡。加强日常训练安全工作,进而提高新时代消防救援队伍灭火救援能力是保障队伍健康发展的基础,是消防救援队伍适应新形势、担当新使命、履行新职责的首要条件。

2.2  是确保作战任务完成的“硬前提”

消防救援队伍在职能拓展的同时,面临的风险因素也在增加。长期以来,作战训练安全是消防救援队伍常抓不懈的重要环节,但是在面临“新任务”、出现“新问题”之时,以往的“老观念”“老方法”与当前的形势任务不相适应。因此,必须改变以往的安全工作观念、改进作战训练安全工作的方式方法,找准瓶颈性、体制性、机制性难题,才能确保灭火救援任务的高质量完成。

2.3  是保障队伍稳步发展的“压舱石”

作战训练安全工作是消防救援队伍建设的一項根基性工作,是维护队伍稳定,提高队伍战斗力,加强队伍全面建设的重要保障,一旦发生作战训练安全事故,势必会对队伍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同时给指战员个人和家庭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只有始终把作战训练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常抓不懈、贯穿安全工作始终,把教育、管理向安全靠拢,才能确保消防救援队伍持续健康发展。

3 加强日常训练安全工作的对策

新时期,消防救援队伍面临着复杂多变的灾害事故形势和严峻的安全风险挑战,如何加强日常训练安全工作,是消防救援队伍建设发展的重要课题[2]。本文从以下五个方面提出加强日常训练安全工作的对策:

3.1  提高政治觉悟,增强训练安全意识

要深刻认识到日常训练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日常训练安全工作作为消防救援队伍建设发展的重要内容,作为提高应急救援能力的重要保障,作为履行消防救援职责的重要前提。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预防为主、防消结合”,坚持专业化、职业化、常态化、科学化的原则,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坚持统筹协调、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坚持依法依规、规范有序、严格有效,切实增强日常训练安全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提高日常训练安全工作的主动性和主体性。具体来看,要做到以下几点:

增强政治觉悟。要把日常训练安全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责任担当,把日常训练安全工作与推进国家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相结合,把日常训练安全工作与打造世界一流的应急救援主力军和国家队相结合,把日常训练安全工作与服务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相结合,从而提高对日常训练安全工作的政治认识和政治自觉。

增强自我保护。要把日常训练安全工作作为提高消防指战员自我保护能力的重要途径,作为提高消防指战员职业素养的重要内容,作为提高消防指战员战斗力的重要保障。要加强对消防指战员的日常训练安全教育培训,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提高日常训练安全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加强对消防指战员的日常训练安全保障措施,做好训练前的准备工作和训练后的恢复工作,做好训练期间的医疗救护和后勤保障工作。

3.2  完善制度规范,强化管理措施

要结合新时期消防救援队伍建设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完善日常训练安全管理制度和责任体系,明确日常训练安全工作的目标要求、组织实施、监督检查、风险评估、应急处置等具体流程和方法。要制定或修订日常训练安全管理规范和操作规程,规定日常训练安全工作的具体内容和程序。要建立健全日常训练安全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估机制,定期或不定期对日常训练安全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对训练安全事故的发生和处理情况进行追责问责。

具体来看,要强化责任落实,建立监督检查机制。要根据消防救援队伍日常训练安全检查的相关文件要求,建立健全日常训练安全考核评估机制,根据日常训练安全工作的目标要求和考核评估标准,对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各岗位在日常训练安全工作中的表现进行客观公正的考核评估,并将考核评估结果与奖惩激励相挂钩,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3.3  加大投入保障,提高训练条件水平

要结合辖区实际,加大对消防救援队伍日常训练安全工作的投入和保障,提高消防救援队伍日常训练的条件水平。具体来看,要做到以下两点:

加快基地场地建设。要根据新时期消防救援任务需求,结合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的实际情况,科学规划和布局消防救援队伍日常训练基地和场地,优化利用现有资源,加快建设一批专业化、实战化、智能化的训练基地和场地。要注重提高训练基地和场地的功能性、适用性、安全性,充分模拟仿真各类灾害事故的场景和环境,满足各类灾害事故救援训练的需要。要注重提高训练基地和场地的共享性、开放性、互动性,充分发挥其对外交流互鉴、比武竞赛、示范引领等作用。

加强装备器材管理。要根据新时期消防救援任务需求,结合各级各部门各单位的实际情况,科学规划和配置消防救援队伍日常训练装备器材,优化利用现有资源,加强消防救援队伍训练装备和器材的更新换代与配备管理。要注重提高训练装备和器材的先进性、适用性、安全性,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开发研制一批符合新时期消防救援任务需求的高效便捷、智能化的训练装备和器材。要注重提高训练装备和器材的使用效率和使用寿命,做好训练装备和器材的保养维修和更新淘汰工作。

3.4  创新方法手段,提高训练效果水平

要结合新时期消防救援任务需求,结合消防救援队伍自身特点和实际需要,创新日常训练安全工作的方法和手段,提高日常训练安全工作的效果水平。要加强日常训练安全工作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开发研制一批符合新时期消防救援任务需求的高效便捷、智能化的训练方法和手段。要加强日常训练安全工作的对外交流互鉴和比武竞赛,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和做法,充分展示消防救援队伍日常训练安全工作的成果和水平。具体来看,要做到以下几点:

加强理论研究。要把日常训练安全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理论研究课题,加强对日常训练安全工作的基础理论、方法论、案例分析等方面的深入研究,不断丰富和完善日常训练安全工作的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要结合新时期消防救援任务需求,结合消防救援队伍自身特点和实际需要,开展针对性和前瞻性的日常训练安全工作的专题研究和课题攻关,不断探索和创新日常训练安全工作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方法。

加强技术应用。要把日常训练安全工作作为一个重要的技术应用领域,加强对日常训练安全工作的技术支撑和技术保障,不断提高日常训练安全工作的技术水平和技术效率。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开发研制一批符合新时期消防救援任务需求的高效便捷、智能化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如虚拟现实训练系统、增强现实训练系统、人工智能训练系统等,实现日常训练安全工作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

加强交流互鉴。要把日常训练安全工作作为一个重要的交流互鉴平台,加强对日常训练安全工作的交流互鉴和比武竞赛,不断提高日常训练安全工作的交流水平和竞争水平。要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和做法,加强与国内外相关部门、单位、机构的日常训练安全工作的交流合作,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日常训练安全管理制度、标准规范、操作规程、方法手段等,提升日常训练安全工作的国际化水平。要充分展示消防救援队伍日常训练安全工作的成果和水平,加强与国内外相关部门、单位、机构的日常训练安全工作的比武竞赛,激发消防救援队伍日常训练安全工作的创新活力和竞争力。

3.5  加强教育培训,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面对严峻复杂的火灾防控形势,各地消防救援队伍要坚持底线思维、预防为主,全面加强消防救援队伍教育培训,着力提升全社会抵御火灾风险的能力。具体来看,要做到以下四个方面:

健全完善教育培训体系。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各级各类教育培训体系,创新培训模式和内容,着力加强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和应急疏散演练工作。要不断创新培训内容,建立健全理论教育、业务培训、实战训练为一体的消防救援人员素质提升体系。要切实提高参训人员的消防业务能力,真正将消防知识和技能轉化为实际的战斗力。

深化全员岗位大练兵。各级要以全员岗位大练兵为抓手,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持续深化执勤岗位练兵,以全岗位、全过程、全员参与为要求,扎实开展理论知识、灭火救援、个人防护、特勤技能等知识技能培训。

深入开展业务培训。各消防救援队伍要强化风险研判,定期研判火灾形势,强化隐患排查整治。要落实“六熟悉”和灭火救援预案,定期开展实战演练,科学研判处置各类灾害事故。要深入开展消防宣传教育培训,广泛普及消防安全知识。要加强对行业系统、社会单位负责人和从业人员的培训,切实提升行业系统、单位负责人和从业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能力水平。

加强教育培训工作督导。各地消防救援支队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健全完善教育培训工作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压实各级责任。要深入基层,实地督导检查教育培训工作落实情况。要严格落实教学计划,创新教学方法,切实提升教育培训质量。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平台,创新学习方式,丰富学习内容,提高教育培训质效。要建立教育培训档案,记录教育培训开展情况、组织管理、人员资质等情况。各级消防救援机构要会同当地教育部门定期开展督导检查,对教育培训工作措施不到位、落实不到位的单位和个人予以通报批评并责令整改。要强化责任追究,对违反有关规定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4 结语

总而言之,作战训练在消防救援队伍建设过程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其安全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作战训练工作实效,与消防救援人员的人身安全紧密相连,希望通过对作战训练安全工作的研究,能够促进消防救援队伍日常训练安全工作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升敏.加强当前消防作战训练工作的思考[J].消防界(电子版),2022,8(1):36-37.

[2]叶晓华.消防救援队伍作战训练安全问题及对策[J].消防界(电子版),2021,7(7):80+82.

猜你喜欢

消防救援队伍
新时期消防救援队伍水域救援能力的提升
消防救援队伍灭火救援安全现状及对策分析
如何加强消防救援队伍作战训练安全
如何提高基层消防救援队伍实战化训练水平
加强化学灾害事故预案建设的对策
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如何生成作为应急救援“主力军、国家队”战斗力
消防救援队伍应急通信保障体系研究
对疫情防控期间消防救援队伍履职中心任务的几点思考
消防救援队伍应急通信能力的保障与提升
消防救援队伍思想政治工作优化策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