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鸡娃”时代,小鲤鱼一定要跃龙门吗?

2024-03-10陆安楠

现代青年·精英版 2024年1期
关键词:鸡娃小米孩子

2023年,《我爱你》《消失的她》《我经历过风暴》《孤注一掷》《八角笼中》等一众热门电影被网友们调侃为“防诈骗、防家暴、防闺蜜、防恋爱、防结婚、防生娃”系列电影,主打一个人间清醒。而《学爸》在严肃氛围中,以轻喜剧的外壳,直面千万家庭“不得不卷”的教育现状,把“鸡娃真的可以改变未来吗”这个问题搬上大荧幕,用两个家庭的父母与孩子共同“跃过人生龙门”的成长故事,引发大众思考:“教育的成果是给自己看?还是真正的回归到孩子自身?”或许在辅导孩子血压飙升的背后,更多的是不必比较,不必迷茫,你本来就很好!

“爱商”与“高分”

影片中,雷大力为了让儿子雷小米能够拥有更高的人生起点,在单亲妈妈刘真真的带领下,被迫卷入了“幼升小”的激烈角逐。面对文化成绩不理想的儿子,雷大力把绘画班、跆拳道班、声乐班、五子棋班都给儿子报了个遍,试图用特长弥补差距,可是这对雷小米来说好像都不能成为特长。为了能让孩子上个好学校,雷大力在火哥和火嫂的影响下,不惜倾尽所有购入学区房,可面对突如其来的政策改革,买了学区房也不能进好学校,重重压力让父子二人的生活变得不堪一击。雷小米小姨的出现,又让雷大力领悟了“拼娃”的本质是“拼父母”,面对残酷的现实,雷大力甚至做出“送子”抉择,“读书”二字一共14个笔画,在影片中却让两代人付出了半辈子。在“鸡娃”时代的大背景下,该给孩子好学校还是好童年?该注重孩子的“爱商”还是“高分”?因为教育引发的亲情危机又该如何破局?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教育似乎变成了培养高分的孩子,很大一部分人把“上好学校”和“幸福人生”之间划上了等号,用标准化、规模化的模板套在不同的孩子身上,而忽视了要让孩子成为个性化、特色化的最好的自己。影片中雷大力也曾在这个缺乏“爱”的旋涡中“走火入魔”,从注重孩子的“爱商”培养到疯狂追求“高分”,再到因为儿子雷小米的“爱商”而醒悟。影片中的每一个角色都像一尾小鲤鱼,每个人的转变过程就是跃龙门的一个过程,真正的教育并不是培养多少高分的孩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江河湖海,每个人也都有属于自己的龙门,找到适合自己的路,每个人都是天才。

别让孩子成为时代的牺牲品

《学爸》中的火嫂张春花有这样一句台词:“所有人都在跑,我不敢停!”

在多部影视作品里,父母“窒息的爱”这个创作点成功引起了很多年轻人的共鸣,除去当中确实有做法不当的父母来看,这就类似于结婚的答卷,当身边的人陆陆续续都交了答卷,可能当中还有一部分答得不错的人,于是你也开始匆忙作答,以至于忘了原来的自己。在“鸡娃”的大环境里,很多家长也被一股“暗流”推着往前走,不是不能接受孩子的平庸,只是担心孩子以后会像自己吃尽生活的苦。这时6岁的雷小米替大家灵魂拷问:“人生,都是这么苦的吗?”我想,这个问题大部分人都无法完美回答,可《学爸》用两个小时回答了这个问题:“他的人生应该自己一步一步走出来!再说,小鲤鱼一定要跳龙门吗?只要是他想去的,总有一湾水,能让他好好活着。”

可即便是电影里的主人公,在体悟到这个道理前也经历了一番“血压飙升”:不堪忍受“不打不成才”而离家出走的孩子、一天五个兴趣班的安排、成功幼升小就离开妈妈的女儿……这些,其实也是现实生活中无数家庭的缩影;北京奶奶变卖房子给孙女报兴趣班、上海富太辞职回家鸡娃……在网络上,我们总能看到那些4岁会双语、一年级过pet、四年级学大学微积分的各种牛娃,落差感让大家萌生出“吃的喝的从没亏待过他,凭什么我的孩子就不行”的想法?内卷的时代,每个人都在争一口气,很多人卷不动又躺不平,如果说学会“放养”孩子是门功课,很多妈妈大概一生都考不过。

在影片中,有这样一个桥段,“火嫂”的孩子背乘法口诀背不出来,戴着安全头盔也避免不了一顿打,看似是电影的夸张搞笑手法,实则为生活的真实写照。可能有人会说现实生活中哪有这样的孩子,乘法口诀背那么久都背不出来,可是我想说,作为“背诵乘法口诀被打”的亲历者,我看这个桥段的时候是笑不出来的。小学三年级,我的妈妈因为我的数学成绩不好甚至被老师叫到黑板底下和我一起挨训。这听起来是不是也充满了电影桥段的笑点?但我不会忘了那次走出学校大门,我的妈妈抡起矿泉水瓶就给我当头一瓶。现在回想起来,心里的恐惧感依旧存在,但我开始理解她,我的妈妈是不完美的。可当我和朋友谈论起今后孩子的教育方式时,面对身边的人都在奋力往前跑,我未必会比我的妈妈做得更好,因为我的父母至少没有因为我的文化成绩不理想而为我报各式各样的兴趣班。反观现在的我,已经开始计划未来结婚后该给自己的孩子报什么样的兴趣班,报几门。我的朋友更是语出惊人:“以后我孩子的兴趣班一定要选一个既能提高艺术涵养又能随时展示的,像钢琴、架子鼓什么的,学了又不能随时随地展示,不好!”当我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傻眼了,我没想到现在的孩子报兴趣班还多了这么一个考量因素。回看开篇提到的问题:“教育的成果是给自己看?还是真正的回归到孩子自身?”家长们拼尽全力想把孩子举过头顶,把自己认为所有对他好的一切都一并塞给他,却没有问过孩子,飞得累不累?你是想要这箱“苹果”?还是想要爸爸妈妈同你一起向另一箱“梨”的方向努力?

也许,我们应该试着接受不满分的孩子,不满分的自己,试着接受花园里的每一朵花都是不一样的,那样花园才会更好看。每个孩子都是未开发的宝藏,教育的意义,就是用心用情用爱发掘好每个孩子的特点。

为何是《学爸》不是《学霸》?

影片从头至尾营造的都是父母想让孩子成为“学霸”的基调,可为何是《学爸》不是《学霸》?从影片开始的幼儿园卖足疗卡、为幼儿园同学讲授足疗穴位,到做作业用“我做一个钟你送我半个钟”的行话与父亲雷大力讨价还价……小主人公雷小米的塑造可谓是真正的“学爸”。现实生活的残酷在于,有些差距,从我们一出生就注定了,即便我们不愿意承认。正如雷小米听不懂“卢卡斯”的纯英文演讲,却在小小年纪,精通“点穴拨筋、拔罐敲背”。不知道看过影片的观众有没有发现雷大力有一件衣服,上面写着“全国足疗保健技能大赛总决赛”,这或许预示着雷小米的爸爸曾经也是专业领域里的佼佼者,虽然雷大力不多金、不会英语,但雷小米那句“对不起,我没有比其他小朋友棒,我脑子里都是水。但是,我不想看到你求人的样子”足以证明,雷大力的教育不仅不失败,还让雷小米在学会一项技能的同时成为一个“爱商”极高的孩子。雷小米身上敢于说不、敢于表达爱的特质,是同龄孩子甚至成年人都难以具备的,这里的差距不仅仅是贫富、文化、阶层,更多的是父母的言傳身教对孩子来说才是最好的教育,我想,这也是“学爸”的真正含义。

电影中的雷小米不是一百分小孩儿,也一百分爱雷大力。当雷大力被迫卷入“鸡娃”潮流中,雷小米没有怨恨,没有抑郁,而是大胆交流,说出自己的想法。而现实生活中的无数个“雷小米”,可能就没有这样的勇气去表达内心的真实想法,又或是因为交流无果,逐步演化成《亲爱的朋友》中的“门程”,在那些用力过猛或是方式错误的爱里逐渐消失,从而,任何的弥补都无法治愈童年的创伤。我相信,在《学爸》中,每个父母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不管是“鸡娃”的“火嫂”还是佛系的“火哥”,对于教育的方式没有对错,只有适不适合自己与孩子。如果你正处在“鸡娃”的路上,或许可以尝试放下“父母”的身份,站在孩子的角度和孩子一起走进《学爸》,说不定能通过这部片子让自己放慢脚步思考一下,找到你要的答案。这样才能让父母和孩子在双向奔赴的爱里达成:你不一定满分,而我一定爱你!

网络热词注解:

①“鸡娃”:指的是家长们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能够在教育方面得到最好的机会,而采取了一系列的极端手段,甚至不惜以牺牲孩子的幸福为代价,来让孩子接受高质量的教育。

②“爱商”:指一个人处理爱情、亲情、友情等情感的能力。

陆安楠简介

陆安楠,青年作家,新闻工作者,影视配音达人,昆明文旅数字资产库长期签约创作者。曾作为云南省13名优秀青年代表之一参与共青团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网络社会工作局举办的第五届“中国青年好网民”评选。8岁起开始陆续在《故事作文》《小星星·作文100分》《中学生导报》《中国少年作家》《滇池》《边疆文学》《散文诗月刊》《散文诗》等杂志发表作品并多次获奖,曾获百名中国少年作家、《滇池》杂志校园诗人等荣誉和称号。

猜你喜欢

鸡娃小米孩子
网络流行语“鸡娃”探析
传递
“鸡娃”神话和1900位中产家长
“鸡娃”教育:一场面向学生的残酷“内卷”
制造鸡娃
杜小米的夏天
读《幸福的小米啦:小米啦发脾气》有感
可爱的小米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