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东坡感恩神山昌化岭

2024-03-10彭桐

现代青年·精英版 2024年1期
关键词:双溪神山碑文

彭桐

大文豪苏东坡爱山,晚年对海南的山也是特别青睐,几乎对每座山都留下了相关的文字。透过那些绝妙的文字,可知他当时不同于常人的情感与心境。

在苏东坡存世的诗作中,唯《儋耳山》和《和陶拟古九首》之四分别不同描写和赞叹海南的两座山。这两首诗均体现了东坡晚年诗的一些特点和其诗歌一贯的鲜明个性,既达到“发纤夫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又“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而且“笔力曲折,无不尽意”,借山、石、泉等自然之物,表达心境,彰显含蓄之美,“不事雕镌、随意而出”的圆熟诗作中还寄予丰富感情,给人感觉有无穷之韵味。

通览东坡在海南岛留下的诗文,还可发现,他在一篇碑记中超强意识地点到了海南的另一座山,就是在有名的《峻灵王庙碑》中提到自古是神山的昌化岭。之所以说是“点”,因为不是重点讲这座山如何,而是笔墨集中在为天帝看守宝贝的峻灵王神。为了行文需要和说清山神是谁,顺便讲到这座山和其一个巨石:

“自徐闻渡海,历琼至儋,又西至昌化县西北二十里,有山秀峙海上,石峰巉然若巨人冠帽,西南向而坐者,俚人谓之‘山胳膊,而伪汉之世,封其山神为‘镇海广德王。”“皇宋元丰五年七月,诏封山神为峻灵王,用部使者承议郎彭次云之请也。”

这两段译为今文,意思是:“从徐闻渡海,经历琼州到儋州,又往西到昌化县(宋时昌化军下辖的三个县之一)西北二十里,有一座山苍翠秀丽高耸于海上。山上一石峰巉然像一个巨人头戴冠帽,面向西南而坐着,当地人称为‘山胳膊。五代十国时期,后汉封这山神(石峰)为‘镇海广德王。”“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七月,有诏令封山神为‘峻灵王,这是采用部使者、承议郎彭次云的请求决定的。”

昌化岭,也叫昌化大岭,古为大陈山、落膊岗等名。岭高460米,与棋子湾山水相依,其西北二公里是古昌化城。它奇峰兀立,林翠花艳,山泉长流,素以岩奇、山青、花香、泉甜而闻名于世。该岭是至今海南社会地位最高和最有灵气的山岭,因为该岭上那块高10米的巍峨顽石,是中国唯一三次被皇帝敕封为“王”的神石,不仅后汉、北宋诏封,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也敕封為“昭德王”。

宋代诏封“峻灵王”时,正是东坡经历震惊朝野上下的“乌台诗案”后,谪居黄州已有两年,对人生、世界有了全新的领悟,文学创作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时。而他为峻灵王写庙碑时,则是他一生中的第三次被贬、贬居儋州第三年,也是他离开人世的前一年。大约是在这年的五六月份,东坡已得到量移廉州的诏命,有感于居海南三年,饮咸食腥、冲犯暴风飓雾,而得以生还,认为是山川的神灵们在帮助,遂再拜叩首“且书其事,碑而铭之”。

在这篇碑文中,东坡用事例强调天地间的宝贝不是人所得以窥探并据为己有的,还讲到这山上石池产民众不敢侵犯的紫鳞鱼,石峰旁有很多可就近采摘如果拿走就会有风雹变化的荔枝、黄柑。故在文尾的铭中曰“方壶蓬莱此别宫,峻灵独立秀且雄。为帝守宝甚严恭,庇荫嘉谷岁屡丰”,极力称这地方(意谓海南)是传说中海上神山的别室,盛赞峻灵王是独立于海的俊秀英雄,它为天帝看守宝物严峻而谦恭,护佑百姓年年乐丰收。

按东坡的行文性格,若亲身到达某地,尤其是山水间,会坦然在文前或文尾或文中快乐点明,以示纪念,在此碑文中不见“亲而历之”的说明,只是讲明神山的地理方位。查其在写此文前给姜唐佐的两封书信,写在此文后的一封给范元长的信和《别海南黎民表》等诗,可知东坡写此碑文时处在办理行装,准备离儋之际,鉴于时间紧、到昌化路程远等原因,他是无法到神山面拜“峻灵王”的,应是“遥拜”或“家拜”感恩神佑。但是,后世对东坡是否到过昌江、游过昌化岭进行热议,至今争论不休。

较多认为东坡乐游神山昌化岭亲拜峻灵王的,是以《峻灵王庙碑》为理,以《儋县志》和《昌化县志》载有的两诗《自昌化双溪馆下步寻溪源至治平寺二首》为据,也按《昌江二千年事记》所称“绍圣四年(1097)农历四月十七日,苏东坡被贬儋州,五月间,巡游考稽昌化县山水文物,从双溪泉步行到治平寺”,以及清初临高知县陈垂祝贺高日旦在康熙十一年任昌化县令的诗句“坡公曾暂遇,昌化至今称”等,演绎为“苏东坡曾慕名游历昌化,在双溪馆逗留三月有余,留下‘治平寺二首和《峻灵王庙碑》等诗文”“苏轼怀着‘世念久阑珊,随寓随安的心情,从县治所在的二水洲双溪书馆出发,沿着溪水寻溪源,一路观花赏景……专程登神山游览,并留下石刻铭文”等生动逼真的说法,有的甚至将碑文添加了“东坡身影嵌神石”的题目。

有从事多年学术工作的严肃学者指出,东坡5月还在雷州,怎么可能游海南岛上的昌化县。经查权威史书可知,东坡诗中的“昌化”是今在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唐初为紫溪县的昌化,不是今属海南昌江县的昌化,民国三年(1914)海南昌化县因与浙江昌化县同名,便改名为昌江县。治平寺为佛教圣地,自古以来,河北、山西、安徽、浙江等地都建有治平寺。苏诗中的治平寺即临安治平寺。另外,诗中描述有桑树的也非海南景物,表达的轻松、欣喜的心情也与东坡初贬来琼时的状况不符。至于将东坡相关诗文勒石存入峻灵王庙,均是后人所为,至于东坡原碑文铭刻早在清代前已毁损。

尽管如此,大多数人仍不愿理会学者所说的真相,更爱津津乐道东坡钟情昌化岭,在报刊网络上作文依然咬定称,深受中原文化熏陶的海南昌江县有名闻遐迩的峻灵王神石、峻灵王庙、二水洲双溪书馆和治平寺等名胜景观,且都留下了东坡的诗文和踪迹。

呵呵,也罢,反正人们喜欢苏东坡的各种有关的传说和故事,也乐于世事多些扑朔迷离,有些事倒也不必过于较真。正如东坡在《峻灵王庙碑》铭文结尾两句曰“我浮面西今复东,碑铭赫然照无穷”,其雄文不仅留芳,其大名近千年来也一直辉映着昌化岭。

猜你喜欢

双溪神山碑文
幼小衔接 携手共进
多彩双溪 润泽童年
年卜热桑神山
扎色神山
敖汉旗万寿白塔蒙古文碑文新释
慧思陶勒盖碑文解读
阜新元代大玄真宫祖碑碑文新录
武陵春·春晚
工布江达县“万善同归”碑文考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