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戏剧表演中台词哭与笑的运用及人物形象的塑造

2024-03-01于子淇

剧作家 2024年1期
关键词:阮玲玉罗切斯特话剧

于子淇

在话剧舞台上,台词既能传达人物的心理活动,又能影响和改变别人的思想与行为。这就是说言语在一定的意义上也是一种行动。所以演员必须把握住“为什么说”“说什么”“怎么说”,把握言语的行动逻辑线索,才能把台词说明白,说深刻,说生动[2]P30。台词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掌握台词是身为演员最基本的功课。台词中最难掌握的便是“哭”与“笑”,但人物的情绪、情感表达与“哭”“笑”很难分割,“哭”与“笑”可以很好地渲染环境氛围,交代人物关系,展现舞台语言,及时向观众反馈人物的真实情绪和情感转变,这在话剧舞台上是至关重要的。因此,话剧演员需要掌握并有效地运用“哭”与“笑”。

一、台词中“哭”与“笑”的技巧与运用

(一) “哭”与“笑”的定义和分类

所谓“哭”,释义上的解释是生活中由于哀伤或情绪起伏而落泪导致发出声音;所谓“笑”,释义上的解释是生活中由于身心平和,露出快乐的笑容并发出欢快的声音。“笑”是一种生理现象,是心情的一种宣泄。无论是开心大笑、会心而笑,还是傻笑、苦笑、窃笑、嘲笑等,都是人物内在感情的流露[3]P67。舞台上的“哭”和“笑”不仅仅是落泪发声和欢快发声,还有着调节舞台气氛、烘托情绪氛围、丰富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解释人物心理、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哭”和“笑”在台词语言中分为很多不同的展现形式,也有着不同的训练方法。“哭”在戏剧表演中分为很多种,比如“放声大哭”“无声抽泣”及“哭诉”等;“笑”在戏剧表演中也分为很多种,比如“放声大笑”“冷笑””假笑““傻笑”等。

(二)“哭”与“笑”的训练和技巧

“哭”和“笑”最重要的核心训练技巧就是气、声、形三者的配合。“气”是指我们在进行哭与笑的训练时对于呼吸或气息的运用;“声”是指我们在进行“哭”与“笑”的训练时对于声音的运用;“形”则是指我们在进行“哭”与“笑”的训练时对于面部表情管理及肢体的控制力和协调性的运用。“哭”是指哭泣时发出的声音,演员在发声的过程当中,需要通过控制气息和共鸣腔的统一结合来展现,要保证人物情感的真情流露 ,而不是为了“哭”而“哭”。那么除了控制气息和共鸣腔外,还要细化不同的哭法。比如说,在遇到一些重大创伤或意外事故所导致情绪失控时的“放声大哭”,在声音塑造上不能盲目地去嘶吼,要懂得控制,同时要有对气息的把控,注意嘴巴自然张开,口腔内部要有空间感;在抽泣时要注意哭泣的气息活动,两肋的收缩运动及腹部的紧缩感,音色要略带鼻音。再比如说,“无声抽泣”对于气息的要求比较重要,气息要忽强忽弱,要有紧密的运动,同时要由小腹带动发力,通过小腹的收缩抽动来带动气息和状态,双唇最好紧闭,展现出极力控制感,一般用于舞台上性情郁郁寡欢、或是比较懂得隐忍的人物形象塑造中。“哭诉”则是指演员边哭边说台词,这就需要演员有非常扎实的台词功底,同时在说台词的过程中要注意换气和抽泣的频率,让观众在感受到人物情绪变化的同时也能清楚地听清台词,即演员所表达的内容。

“笑”是指心情愉悦时发出的欢快的声音。在演员发出笑声的时候,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使颚肌上提,嘴角弯度要大,使面部肌肉和气息相统一,让自身处于情绪记忆和肌肉记忆中,可以更好地达到“笑”的艺术效果。举个例子,演员在展现“放声大笑”时,首先要清楚大多“放声大笑”的是为人豪放不羁的或是泼辣爽快的人物形象,找好内心感受,体察人物真实的内心活动才能做出最好最真实的反应。其次,要找好发声及气息的出发点,笑的时候要有气息作为支撑,运用小腹向上顶的力及两肋间的收缩颤动来灵活运气,使气息连绵不绝、张弛有力,同时要保证笑肌和頰肌同时发力,嘴角上翘,上颚升起,口腔自然两侧张开,口腔共鸣,松弛有度,声音方可圆润饱满。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在生活中我们如果放声大笑时间久了,会出现肚子痛的情况,这就是气息的正确反馈。再比如说“苦笑”的运用技巧,一般来说“苦笑”发生于人物心情苦闷、无处发泄、无奈等负面情绪中,那么就需要演员对于规定情境做出准确反馈。同时,在“苦笑”的表现中,气要更强,力要更足一些,再加上一些喘气的状态,音色也应该低沉沙哑一些,从而达到让人甚觉哀伤的艺术效果。

二、戏剧表演中“哭”与“笑”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

(一)台词中的“哭”与“笑”要符合人物内心的真实情感

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是无法轻易被大家洞察的,这就需要我们从人的言谈举止、一颦一笑、行为动作中去捕捉这个角色内心的真实感受。所以舞台上呈现出来的就不单单是我们平日里简单的“哭”与“笑”的行为动作,还需要演员真真正正地去用心感受那个角色的真实情感,反复揣摩角色的内心深处,才能使这个人物饱满、丰富、立体,表现出是多层次的。例如,在话剧《简爱》中有这样一场戏:

罗切斯特 你难道……害怕遥远的旅程吗?

简爱 不,是相隔的距离,要被大海隔开了。

罗切斯特 隔开了什么?

简爱 隔开了英格兰,隔开了桑菲尔,隔开了……

罗切斯特 还有什么?

简爱 还有你,先生。

罗切斯特 我?哈哈哈哈哈哈(苦苦发笑),难道你会留恋我这样一个傲慢无礼,而且又不英俊的老男人吗(矛盾)?我想你到了爱尔兰后用不了多久就会把我忘得一干二净。

简爱 我永远不会忘记的。你知道,我爱桑菲尔。我在这里度过了从我出生以来最愉快充实的日子。我没有被歧视,没有遭到排斥,我可以面对面地同一个独特、高尚、敏锐真诚的心灵进行平等的交流。我认识了你,先生,我真希望我从来没有出生过,希望我从来没有来过桑菲尔。(要逃)

罗切斯特在得知简爱放不下他的时候笑了,这里罗切斯特的笑是苦笑,是无奈的笑,是不敢相信、不可置信的笑,是有着对自己的嘲讽和被现实击倒的沉重的笑。他知道,就算简爱喜欢他,他们也没有结果,因为他马上就要结婚了,而新娘不是简爱。这里的笑代表了罗切斯特对简爱的眷恋与不舍,又有着他的一丝雀跃,并夹杂着他不可为的矛盾心理,代表了他不可言说的痛苦和悲哀,因此他的笑是低沉的,是哀怨的。他的笑声短促且有力,这里的“笑”是点睛之笔,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让观众知道了罗切斯特真实的内心感受,交代了两人两情相悦的感情基调。再例如,话剧《阮玲玉》中的一场戏:

张梦露 听说过,你的唐先生甩过一个女明星吗?

阮玲玉 他说是被人……

张梦露 我就是那个被甩的女人,疯女人。逼我疯而又不能不疯的,就是你的新郎官唐先生!

阮玲玉 (仍不情愿的)不……

张梦露 我还没说完——他广东还有一个原配的老婆!

阮玲玉 (痴痴的)张家姐姐,你说,你在骗我,你在骗我!

张梦露 靠了茶庄,他寻到了明星;靠了明星,他办了大茶庄。人家叫他明星老板,叫我,叫你——茶叶明星!(疯笑)嘿嘿嘿……

阮玲玉 (亦笑着)多么好听,多么水灵的名字——茶叶明星!

张梦露 (呼叫着)来,拿酒来!(侍者端酒上,供酒复下。张自持一杯,一杯递阮)为你,为我,为了所有的茶叶明星、绸缎明星、商业明星、政治明星、高尚明星、卑下明星、屎明星、尿明星们……(饮泣)干杯!

阮玲玉 干杯!

张梦露 (大笑)哈哈哈……

阮玲玉(亦大笑)哈哈哈……

这一段对话中,张梦露的笑是带有讽刺意味的,表达了她被唐文山欺骗后的怨恨和悔恨,亦表现了她被深深伤害后情绪失控的疯笑,揭示了唐文山的罪行。阮玲玉的笑,由最开始的不相信到最后接受现实的崩溃。最后两人的大笑,实则是阮玲玉跳下深渊前接受现实的疯笑罢了,这里的疯笑也会让观众为“一生追求真爱,却最终为爱殒身”的阮玲玉感到不值和心疼。

(二)戏剧表演中的“哭”与“笑”要符合人物的性格特点

在舞台上,演员必须要有创造力和对角色的独到理解,不能只依托于剧本中所规定的固定情绪进行表演。如果演员没有真的感受这个人物,不知道所塑造的人物性格应当做出什么反应,那么所塑造出来的角色一定是呆板、没有任何特色的,这样的塑造无疑是失败的。这就需要戏剧表演中的“哭”与“笑”要符合人物的性格特点。例如,话剧《阮玲玉》最后一幕的片段:

阮玲玉 穆先生,我不再寻呼你!还是那句话,艺术上我尊你为兄长,可是,(真情的一笑)在我眼中,你永远是一个天真的大儿童!你,也不必寻呼我,因为(惨笑),我是声名狼藉的被告……我是被告?不!在这个叫作人间的地方,我生活了二十五年,检点我的所作所为,一丝一毫,无愧于心,我应该是原告,原告!

阮玲玉是对待艺术至纯至真之人,因此在弥留之际,告别了在艺术中对她帮助颇深又懂她的穆天培。于她而言,穆天培是兄,是友,是灵魂之交,是知己,因此她最后的真情流露也是在哀叹自己即将失去的挚友,可以看出阮玲玉是个善良且有艺术追求的人。

在《雷雨》中,蘩漪作为一个追求个性自由、执拗、泼辣而又争强好胜的女性,在表现她“狂笑”之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她的哭泣。在第二幕中,周萍不顾蘩漪的“强硬”态度,将她甩掉,使蘩漪非常伤心,她一次次地恳求周萍,一次次地哭泣,这里就可以看出蘩漪软弱的一面。个性与软弱相结合,才是真正的完整的蘩漪[4]P72。《雷雨》中的每一个重要人物都离不开曹禺先生对其“哭”与“笑”的具体勾勒,“哭”“笑”的结合使人物形象更加饱满立体,同时,也使作品有着深刻的力量和艺术魅力。

身处于当下的每一个人都是鲜活且有生命力的。在了解当下社会环境的基础上,要去揣摩人物内心,赋予角色新的思想和情感,以真实的情感去为舞台增加感染力和表现力。在话剧舞台上,恰当地使用“哭”与“笑”能给观众带来一种相对真实的体验,更容易让观众在话剧舞台上找到共鸣,引起共情,更好地享受话剧舞台的魅力。故而,在戏剧表演中台词“哭”与“笑”的运用可以帮助人物形象进行多维的塑造,更能高度还原艺术,提炼艺术,升华艺术。

参考文献:

[1] 张娟娟:《〈红楼梦〉中哭的情感表达》,《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

[2] 芦明:《话剧舞台表演中语言的运用分析》,《喜剧世界(下半月)》,2020年第11期

[3] 时冬梅:《文学作品之“笑”》,《中學语文教学参考》,2020年第6期

[4] 吕继红:《谈〈雷雨〉中人物的笑与哭》,《时代文学(双月上半月)》,2008年第3期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责任编辑 岳莹 王巍

猜你喜欢

阮玲玉罗切斯特话剧
《简·爱》梗概
话剧《坦先生》
话剧《二月》海报
阮玲玉:被三个男人毁了的一代影星
阮玲玉的人生和她的时代与社会
现代话剧繁荣时期(一)(1935-1937)
浅析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中的典型人物简爱
两代阮玲玉的尴尬错位
对《简·爱》中罗切斯特先生的评价与分析
阮玲玉:我是一个好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