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哈尼族传统民居保护与更新研究
——以传统村落阿者科为例

2024-02-27张盼程海帆朱良文赵赛赛李睿达

世界建筑 2024年2期
关键词:哈尼族民居村落

张盼,程海帆,朱良文,赵赛赛,李睿达

0 引言

以哈尼族为代表的少数民族在高山峡谷的垂直立体气候中顺应自然、适应自然、利用自然,建造村落、开垦梯田,创造出宏伟壮丽的农业文化景观[1]。而传统民居作为红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景观遗产的重要组成要素之一,集中体现了当地哈尼族的民族文化和生存智慧。

在过去,民居的使用者也是建造者,他们根据其生活方式、自身需求,对传统民居进行动态调整、改进与更新,建筑形态、空间和风格也与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环境、技术水平、经济发展相适应。现阶段,受现代化、城镇化以及旅游发展的影响,传统社会秩序及营建模式逐渐瓦解,而新的组织形式尚未建立,传统民居的演变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居民对生活品质提升的需求,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与传统民居文化遗产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

近年来,随着全国范围内传统村落及传统民居迅速减少,传统村落保护受到社会各界不同领域的广泛关注。研究从当前遗产区传统民居所面临的问题出发,探索现阶段传统民居保护与更新机制,试图以“微介入”的组织形式,重构多方协同参与的营建模式;立足于“本土化”的营建方式,在传统技术体系基础之上融入现代化的技术方法,通过适应性优化措施满足当代居住需求。在村民生活质量得到提升的同时,唤回对传统文化与价值观念的认同,实现传统民居活态传承下的可持续发展。

1 哈尼族传统民居营建智慧解读

1.1 适应性特征

(1)文化适应性

哈尼族迁徙史诗《哈尼阿培聪坡坡》1)详细记述了哈尼族的7 次迁徙活动,每次迁徙皆因生产生活条件不足或躲避战乱,最终定居在哀牢山、无量山一带,住屋形式也在迁徙过程中随着自然环境的变化不断发展。据史诗描述,哈尼人在迁徙到“诺马阿美”(今四川省雅砻江、安宁河、大渡河流域)时“蘑菇房”的形式已基本形成,定居红河南岸之后充分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并得以沿用。

在此期间,哈尼民居还表现出较强的包容性,相关学者研究表明,哈尼族村落的早期住宅形式来源于古羌族的碉房[2],是由邛笼式建筑发展而来,其中还融入了干栏式建筑的架构形式,“蘑菇房”呈现出邛笼式建筑与干栏式建筑的共同特点。

(2)地形适应性

地形地貌是影响建筑布局与形式的重要因素。遗产区地处哀牢山山脉南段,山高坡陡、沟谷纵横,地形起伏多变,村寨选址于仅存不多的坡度相对较缓的坡地,建设空间非常有限。因此,民居建筑顺应地形灵活布局,借助地形高差遮挡主要来风,同时紧凑的建筑间距又能实现局部通风的效果,缩小建筑体量、处理接地关系、改造利用坡地建房,是哈尼民居适应地形的直观体现。此外,为了在用地紧缺的山地环境中争取更多日照,大多预留部分平屋顶开辟晾晒空间,也是生产生活与地形环境相适应的表现。

(3)气候适应性

遗产区内的哈尼族村寨大多分布在海拔1250~1980m,高程跨度大,垂直立体气候明显,平均日照时长较短,因所处纬度低而海拔相对较高,整体呈现年内及日温差较大、低气温高日照等气候特点。相应的哈尼民居就地取材,选用土坯及石材做外墙,厚度多在50~60cm,具有保持室内温度的作用[3];哈尼民居一般开窗较小,可大大削减室外热辐射,提升室内冬暖夏凉的热工性能。此外,区域内雨量充沛且湿度较大,当地哈尼族传统民居多在土掌房的平顶上加盖四坡茅草顶,使雨水能够顺利排出,以适应山区多雨多雾的气候环境。

1.2 空间体系特征

(1)空间布局

“蘑菇房”以2~3 层居多,一层为生产空间,受气候环境影响常年较为潮湿,不适宜居住,用以关养牲畜或堆放杂物,层高通常在1.5~1.8m,设有楼梯通往二层;民居外部设有台阶,通过入户平台进入二层室内空间,二层是居民主要的生活区域,包括客厅、厨房、火塘、神龛等功能空间,日常会客、议事皆在此处。火塘作为哈尼族重要的信仰空间,是民居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居民的日常生活都围绕火塘开展,依托于此,哈尼族文化以口传心授的方式得以传承[4],层高一般在2.5~3m,室内设有楼梯通往屋顶;屋顶区域一般不完全被茅草顶覆盖,预留出来的平台是主要的晾晒和休闲空间,茅草顶下方的阁楼空间通常用来堆放粮食,高度一般在3.6~4m(图1)。

1 哈尼族民居空间布局特征示意

(2)构造特征(图2)

2 哈尼族传统民居剖切

哀牢山区优越的气候环境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民居修建就地取材,以较易获取的石材、木材、泥土、茅草等作为民居建造材料。哈尼族传统民居少量装饰出现于栏杆、挑檐、檐口等处,整体造型简单质朴,乡土氛围浓郁。

外墙结构:哈尼民居墙体结构一般选择石材砌筑房屋基础及墙基,以应对地面潮湿的环境,上部墙体则换为土坯砖,也有通体都由石材砌筑的案例,起到维护和承重的作用。

构架方式:内部框架由石柱础和木柱、木梁搭接而成,与墙体相对独立,建造时木架与墙体交叉施工,将二层木梁搭建在墙体上,木柱与墙体共同支撑木梁、楼板及屋顶,上下不贯通。

屋顶形式:传统屋顶多为脊短坡长的四坡茅草顶形式,坡度在45°~50°之间,屋面材料选取以往较为常见的茅草。自1990 年代政府推行“铲茅工程”,茅草被更换为石棉瓦,屋顶形式也改为双坡,因此茅草逐渐无人种植。直到2013 年申遗时期将阿者科在内的5 个重点村寨的民居重新修葺了茅草顶,以恢复哈尼族传统民居风貌。

2 哈尼族传统民居保护困境及更新机制思考

2.1 当前传统民居保护面临的困境

(1)当今社会环境下,哈尼族传统营建模式逐渐瓦解

传统社会时期聚落空间及民居营建受传统居住习惯、民俗信仰、礼法观念、建设材料以及技术条件等因素共同影响,形成了一套集体营建模式及技术方法体系。如传统社会民居建造颇为讲究,起初房屋选址需请专人占卜查看风水、房屋朝向力求坐南朝北用以敬献位于北方的祖先、请摩批选定吉日建立中柱并进行献祭仪式等,民居建设由房屋主人、具有传统建造技艺的工匠及负责祭祀活动的头人(贝玛或摩批)共同协作完成,是传统社会结构关系中集体意识的重要体现[5]。

随着社会分工及生活方式的转变,传统观念受外界文化影响,哈尼族村寨内部传统社会结构体系及营建模式逐渐瓦解,个人自主意识增强,民族文化认同及族群意识不断减弱。

(2)面对现实需求,哈尼族传统民居问题逐渐凸显

随着当代社会整体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哈尼族传统民居室内光线昏暗、可利用空间狭小、居住空间不足等问题逐渐凸显。在居民对高品质居住空间的现实需求下,加之近年来茅草等建筑材料较难获取、从事传统建造技艺的工匠逐渐减少等原因,导致村民倾向于选择建造成本更低、更符合当前需求的现代住房形式。整体来看,传统村落环境设施落后与居民日益增长的对居住环境品质提升之间的矛盾、传统民居结构形式落后与居民对现代生活需求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近年来遗产区内的传统民居数量急剧缩减。

(3)遗产区内村民建房缺乏有效的引导和管控

针对遗产区内部分肆意建设的乱象,尽管元阳县人民政府、世界遗产哈尼梯田元阳管理委员会(下文简称“梯管委”)先后出台了《元阳县哈尼梯田景区保护管理实施办法(暂行)》(2010年5 月)、《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村庄民居保护管理办法(试行)》(2012 年12 月)、云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公布了《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哈尼梯田保护管理条例》(2012 年6 月)等一系列相关管控文件,内容涉及遗产保护各个方面,但由于条文约束相对宽泛未能达到显著效果,甚至因以偏概全的政策或意识偏差而造成保护性破坏,或对村落定位有误、盲目发展而忽略了对传统民居进行针对性保护。

2.2 “在地化”保护与更新机制构建

(1)积极融入新材料新技术,实现传统营建方式的传承与发展

随着思想观念的转变及技术进步,房屋建造过程中的传统营建礼制逐渐被简化、传统建造工艺被遗弃,究其原因,大多数传统建造工艺是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流传下来的,发展速度缓慢,加之近年来传统工艺面临传承断代的问题,更难以实现技术方法的革新,无法适应新时期的建设需求。

在传统民居的保护实践中应充分挖掘、应用传统工艺及传统建设材料,同时积极探索其与新材料、新技术的充分融合,实现传统营建方式的传承与发展,亦是传统民居保护与更新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如就建设材料而言,由于以往技术条件有限往往存在较多局限,可通过对构造方式进行优化或与现代技术方法结合提升物理性能,实现传统技术与本土材料的继承与更新。

(2)充分考虑居民现实需求,实现居住环境品质提升

民居的首要功能是为居民提供居住场所,传统社会时期生活在其中的居民最关注的是其实用功能;而在当今社会环境下居民对生活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既追求舒适度又有审美需要,足以使居民的传统居住习惯以及生活方式发生改变。因此,在对传统民居进行保护的同时还应重点考虑居住主体的现实需求,从使用功能、居住环境品质以及工程造价等各个方面实现传统民居的整体提升。

(3)分门别类制定管控措施,实现政策有效落实

为使保护办法、条例得以落实,在对遗产区传统村落开展一定研究及相应保护实践工作后,2016 年昆明理工大学“关注者”团队受元阳县政府委托先后编制《元阳哈尼梯田的传统村落保护管理手册》及《元阳哈尼梯田的传统民居管理办法》,适用于遗产核心区及缓冲区范围内的所有村落及各类民居。根据村落整体风貌、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关系以及所处位置,将村落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保护分级;根据传统民居风貌真实性及完整性、价值体现等因素,将传统民居分为传统类、协调类、异化类及冲突类4 种保护类型。分级分类提出具体保护要求、制定保护细则及管理办法,同时对新建民居建筑形式、材料、色彩及层数提出要求,为民居维修、整治、修缮、新建提供依据。

(4)“外来者”加入,重构营建模式

随着传统社会组织结构的变革以及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传统“家长制”的社会集体营建模式已不能指导现阶段的村落及民居建设活动,需要借助“外来者”的力量构建新型营建模式。在当今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情景下,传统民居的保护需要当地政府代表、规划建筑等专业技术人员、社会组织等“外来者”提供专业引导及技术支持。

“外来者”不能完全等同于“局外人”,需要深入到服务对象的生活环境中,充分了解并体会研究区域的内在社会秩序特征,同时又要“置身事外”,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对整体特征及存在的问题做出客观判断。其中政府代表作为现行政策的传达及落实者,提供政策上的支持及管控;以规划师和建筑师为代表的技术人员为服务对象提供专业知识及技能;社会组织的加入往往以旅游开发或开展经营活动为目的,提供资金及智力支持。

(5)形成与构建:“微介入”与“本土化”双重导向下的营建机制

针对当前遗产区传统民居所面临的主要矛盾及突破方向,提出“在地化”营建机制,分别以“微介入”的参与形式及“本土化”的技术方法共同实现传统民居的保护与更新,进而激发村落内生活力,实现社区复兴(图3)。

3 “在地化”保护与更新营建机制

“微介入”强调以低干预的方式实现传统民居的完整性保护及活化利用更新。在充分了解地方传统文化特征的基础之上,通过循序渐进、以点带面的方式,逐步实现对传统民居的全面保护,避免造成建设性破坏[6];保护原住民主体地位,同时尊重居民建设需求,提升民族文化认同感;以政策引导及技术支持为辅助介入,以小范围、低成本的干预激发村落自身活力。

“本土化”指新事物为适应当前环境而做出的选择性改变。在传统民居保护与更新过程中,强调遵循地区气候环境特征、尊重地域文化特色,使传统民居适应性特征及文化内涵得以延续;在沿用本土材料、本地工匠以及传统营建方式的同时,主动将现代技术融入传统建造工艺,既延续传统民居特征又适应当代生活需求,唤回集体营建记忆。

3 阿者科传统民居保护与更新实践

选取红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景观遗产核心区内5 个申遗重点村落之一,且物质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状况良好的爱春村委会阿者科村作为研究对象。阿者科于2014 年被列入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据2021 年调查统计,全村共有66 户、406 人,传统民居蘑菇房占比80%,位于北向凹塘的缓坡区域、南高北低,民居高低错落形成了较为丰富的村落景观,具有遗产区哈尼族村寨典型特征,是目前遗产区82 个村落中保存最为完整的传统村落[7]。

3.1 第一栋保护性改造实验

在《元阳阿者科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完成之后,团队在阿者科村与当地政府、合作社及村民协商选取一幢闲置民居,自筹经费改造成为驻村规划实施协作办公室,前后历时5个月,于2015 年11 月完成内部改造并投入使用。

一层由原来的牛圈改造为酒吧;二层由原本典型的生活空间改为集展示、办公、住宿于一体的多功能空间;三层由存储空间改造为青年旅社[8-10]。为了让更多人关注西南地区“贫困型”村落的现实状况及发展需求,呼应项目发起人朱良文教授所提出的“阿者科计划”,最终将示范民居命名为“关注者客栈”(图4)。

4 “关注者客栈”修缮前后对比,改造后照片来源:昆明本土建筑设计研究所

以保护传统民居原真性、完整性及保护与发展相结合为原则,通过保护性改造示范及探索,总结哈尼族传统民居修复经验:秉承“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处理方式,保持民居传统特征、建筑形式、外观风貌基本不变;延用传统建筑材料、建造工艺,更换破损、糟朽构件,提升结构安全性能。根据民居使用功能,探索先进并契合实际的修缮技术与方法,处理好保护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增加底层净空高度,使其符合人类活动需要;增加隔断,明确功能分区,提高空间私密性;增加开窗,提升采光环境;增设卫生间、改善室内卫生环境,提升居住品质。交由本地工人及村民组织施工,充分带动村民积极性,增加参与感。示范民居的改造模式得到当地政府及村民的认可,也转变了村民“拆旧建新”的想法[11]。

3.2 传统民居保护修缮实践

2018 年9 月,阿者科民居修缮工程开始前期准备工作,计划首先对村内19 户建档立卡户及已被鉴定为C、D 级危房的传统民居进行第一批修缮。11 月团队受梯管委邀请,对阿者科传统民居修缮工程进行技术指导,随即成立工作组,制定工作计划、明确重点修缮及控制内容,并派出专业人员持续驻场。

随着专项资金陆续到位、修缮工程逐步推进,截至目前陆续完成对村内55 栋民居的修缮及改造。按照民居基础条件及修缮方式不同分为保持传统风貌的局部修缮、保护传统风貌的落架大修、延续传统风貌的恢复重建以及风貌异化建筑的立面改造4 种类型(表1、图5)。

5 民居修缮类型及分布示意

(1)案例一:保持传统风貌的局部修缮

A54 号宅(图6)位于村民活动广场东南侧,建筑主体结构完好,修缮针对性地解决局部构件出现的糟朽、破损等问题:重新铺设屋顶、更换破损门窗、修补损坏楼板、平整硬化一层室内地坪、重新砌筑一层入户平台等,民居外观风貌保持不变(图7)。

6 A54号宅修缮前

7 A54号宅修缮后

(2)案例二:保护传统风貌的落架大修(局部扩建)

A21 号宅(图8)位于长街宴广场旁,位置较为关键,房屋内部结构老化严重,对主体建筑进行落架大修,住户希望将原主房前存在安全隐患的2.4m 宽两层耳房及一层小卖部拆除,紧邻主房扩建4.35m×10.8m 的两层平顶附属用房。

8 A21号宅修缮前

由于工作组进场时已完成一层地坪、墙体及二层梁架搭建(图9),根据哈尼族传统建筑形式及特征,建议将民居左侧部分降为一层作平台,右侧两开间保留为两层、并加盖茅草顶,联合施工队及梯管委代表多次与户主沟通、协商整改方案,经过几次修改最终方案得到户主赞同(图10、11)。

9 A21号宅村民意愿方案效果

10 A21号宅整改方案效果

11 A21号宅整改方案

目前除了茅草顶未能实现,实施过程中取消了整改方案中正对通道的靠背座椅,此外,加建二层部分整体浇灌成混凝土平台,与整改方案有所不同(图12)。

12 A21号宅修缮后

(3)案例三:延续传统风貌的恢复重建

A31 号宅(图13)在工作组到现场时重建工程已经开始,且原民居拆除前未进行详实的测绘及基础资料收集,只留下部分拆除前照片,为技术指导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

13 A31号宅修缮前

重建后平面形式为“L”型,较原民居扩建2.95m×3.8m,建筑形式尚与传统民居协调,施工进行至搭建屋架时,工作组发现二层层高及建筑整体层高超出管控要求,由于民居位于村落入口处关键位置,将对整个村落造成一定的视线遮挡,即刻提出整改方案。此时民居修缮已接近尾声,房屋主体已落成,进行大规模改动已不现实。工作组提出多个整改方案,经过反复比较最终建议在现有基础之上降低屋架高度35cm,同时降低三层楼板以上一层土坯砖高度(14cm),共降低高度50cm(图14)。

14 A31号宅重建后

A30 号宅(图15)位于村寨入口村民活动广场对面,由于地基沉降等问题维护墙体及三层平台出现不同程度的开裂、部分木构件歪闪,经专业机构检测已属于危房。恢复重建工程重点对民居建筑基础及地基进行加固,提升整体结构稳固性;地面建筑风貌延续哈尼族传统民居形式及特征;对室内空间进行合理分隔及品质提升(图16)。

15 A30号宅修缮前

16 A30号宅重建后

(4)案例四:异化建筑的立面改造

A44 号宅(图17)位于村民休闲广场西侧,是在2005 年前后建设完成的砖混结构现代建筑,修缮整治工程未做过多干预,在建筑外墙粉刷与传统土坯砖颜色相近的涂料、加盖茅草顶(图18)。

17 A44号宅修缮前

18 A44号宅改造后

3.3 传统民居保护与更新路径及成效

在组织形式方面,修缮工程采取小规模、分批量的形式阶段施工,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正;改造过程中现场采取村民、政府、设计方、施工方共同协作的工作方式,结合专家指导要求及原则,进而做出客观判断,对修缮民居整体风貌、比例、尺度及开窗等细部进行指导,使其符合并延续哈尼族传统民居特征形式;充分听取村民意愿并及时沟通,确保在不侵害公共利益的同时争取获得村民认可(图19)。

19 村民、政府代表、设计方、施工方现场沟通,来源:昆明本土建筑设计研究所

在更新方式方面,修缮工程采用土、木、石等传统建造材料及修缮技艺,聘请当地工匠负责梁、柱、楼板、门、窗、楼梯等木构件的制作,使传统建造工艺得以延续与传承(图20);保留质量较好的梁柱,对可继续使用的木构件进行最大程度地二次利用,对不能继续使用的木构件进行更换;同时积极探索新材料、新技术、新理念与传统建造工艺结合,如通过在传统土坯砖制作材料中加入一定比例的石灰、水泥或者土壤固化剂等新型材料,提升外墙整体强度及耐久性能;在遵循传统结构形式的基础之上对梁柱进行规范且合理化调整,增大开间,提升空间使用效率等。

20 聘请当地工匠选用传统材料修缮

从“关注者客栈”保护性改造实验到阿者科传统民居修缮工程,不断总结、完善适用于传统民居保护与更新的技术方法。总体来说,哈尼族传统民居特色和村落整体风貌得到了保护和控制,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民居内部空间环境品质;促进了村民参与民居修缮的积极性及文化认同,使传统营建技艺得到传承和推广。传统民居保护修缮工程让村民看得见、改得起,为遗产区乃至更大范围的传统民居保护与更新积累了应对实际问题的经验,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案例参考。

4 结论

传统民居保护与更新应建立在充分尊重和了解地域文化的基础之上,避免对其外在风貌及内在形制造成破坏,使以传统民居特征为代表的物质文化及以内在民族文化特征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得以传承和延续;在对传统民居进行保护的同时,应在保障使用功能的基础之上尽可能提升环境品质,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注重传统营建技艺、材料与新技术、新材料的融合和借鉴,做到持续更新和在地化应用。此外,还应充分肯定原住民的主体地位、尊重其发展意愿,平衡好“外来者”的意愿与原住民需求之间的偏差,处理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中各作用主体及客体之间的关系,制定合理的政策引导、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鼓励公众参与村落发展建设、激发社区内生活力,是传统村落能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感谢在阿者科传统民居保护与更新实践过程中给予指导的李莉萍老师,以及参与项目驻场的胡元妍、胡丹阳、罗晓杰、唐坚、陈丹等。)

注释

1)《哈尼阿培聪坡坡》由朱小和吟唱,史俊超、卢朝贵、杨叔孔记录整理而来,全诗5500行,系统完整地记叙了哈尼族从诞生、发展及每次迁徙的原因、路线、历程,详细地描述了各迁居地的生产、生活、社会场景,以及与其他民族的关系。

猜你喜欢

哈尼族民居村落
林中村落
静谧村落
民居摄影
民居书画
民居智库
长街古宴 宴宴热闹 哈尼族长街宴
维生素D辅助治疗云南哈尼族儿童肺结核的疗效观察
油画《村落》
“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
奇趣民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