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创新与研究

2024-02-26邱银山

甘肃教育 2024年2期
关键词:应用题审题生活化

邱银山

【摘要】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数学概念,明确数学概念和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进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提升数学思维。本文以培养学生数据意识、几何直观、创新意识、应用意识为目的,从科学审题、举一反三、联系生活实际等方面论述小学应用题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审题;创新;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4)02—0119—03

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与生活联系紧密,反映生活中的基本数量关系。解决问题的过程需要学生深入阅读,理解题意,弄清需解决的问题,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理清已知量与未知量,抽象出数学模型,利用数学模型解决问题[1]。此过程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实现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一、科学审题,培养学生的数据意识

解决应用题的核心是审题,找出已知量与未知量,并用合适的数学模型串联起来列式计算解决。小学应用题审题可以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是“读”,学生先通读题目,理清题目信息,找出关键词及其中的数量关系;第二步是“想”,分析清楚题目中哪些数据是已知信息,哪些数据是干扰信息,边读边想各数据之间的关系。在审题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简单画图、列表、口诀等方法引导学生理解题意,或者创设情境理解题意,增强审题的“敏锐性”,避免因为疏忽遗漏了题干或者问题中的重要数据,影响数学模型的建立。当前小学生在应用题审题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不能准确理解数据的含义,或者遗漏了数据。为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甄别数据,科学研判哪些数据对分析和解决应用题有帮助,哪些数据是出题者为了干扰学生的思考而设置的。同时在审题的时候像处理语文阅读理解一样,将问题中的所有数据全部梳理出来,再结合题意筛选信息。这种长期、专业的审题训练能够提高学生对数据的敏感度和研判能力,有效培养小学生的数据意识。

二、直观呈现,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意识

几何直观利用图形描述、分析问题,让抽象的数学问题更加具体,降低问题难度,更易于学生理解,从而帮助学生清晰地理解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路径[2]。在分析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摸索,梳理清楚图形与题目信息之间的关系,通过通读,提取题目中的关键信息和数据,运用图表直观呈现数据之间的关系,并把题干中的关系量表示出来,形成具体的数量模型,直观化呈现问题,进而通过数学方法解决问题。这样利用几何直观逐步建立画图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教室前面有一面墙壁,长6米,宽3米,在墙上安装了一块黑板,面积是3平方米,现准备粉刷这面墙,那么粉刷墙壁的面积多大?在这道应用题中涉及两个数量关系,一是墙的面积,二是黑板的面积,需要学生找准两者之间的关系。小学生的智力正处于发育阶段,很难直接将抽象的数量关系想象出来,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图形描述题干,先在纸上画一个长方形,表示一面墙,在长方形上标注长和宽,然后在长方形中画出一个面积是3平方米的小长方形,剩余部分即为所求。通过直观图形将题干的关系和信息全部梳理出来,实现了学生几何直观素养的培养。

三、举一反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小学生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关键素养,强调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师要以教材中的概念、定理为基础,加工、重组、运用数学知识,高效准确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生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3]。举一反三,从不同角度、方向思考解法与算法,比较和分析同一道应用题不同解法的异同,不同应用题利用同一种解法的差异。通过反复地比较、思考,拓展应用题解题思路,丰富应用题解题方法,实现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培养。教师在引导学生举一反三的时候,重点要做好四件事:一是层层设计问题。通过提问帮助学生找到解题思路和策略,并给学生留足思考的时间,为学生创新思考提供空间。二是找知识关联点。以教材中的概念、定理、公式为基础,联想相关联的知识点,寻找能解决问题的数学模型。三是多对比。一道应用题有不同的解法,这就要求学生能多角度分析比较哪一种解法更高效、更准确、更合理。四是开放性。教师不能局限于一道应用题,也不能桎梏于某一个知识点,可以将同类型的应用题归纳到一起,通过循序渐进的训练,使学生明白问题解决的方法、思路并形成记忆,实现做一题、学一法、会一类、通一片的目的。

例如,在學习“年、月、日”时有一道应用题:一场马拉松比赛,如果一名选手上午10:30分从起点开始跑,下午1:25分到达终点,请问这名选手一共用了多少时间?学生需要思考用什么样的形式将题干中的几个时间表示出来。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用画图、算式计算、线段标记、实验等方法分析和解决,要求学生在思考问题的时候能多尝试、多探索、多比较。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然后比较分析每一种方法的优缺点:画图法解决问题比较直观;算式计算对学生的思维有要求;线段标记一目了然;实验法妙趣横生。这种比较能让学生记住各自解法的特点,可以快速准确地解决同类问题,提高学习效率。

四、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要能体会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4]。根据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知识与生活联系紧密。数学知识来源于人们的生活与生产,其目的是为了应用于生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5]。结合当前“双减”要求,小学数学教师不能为学生布置较多的作业,但教师可以转变作业设计的思路,引导学生主动开展和参与数学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尝试用自己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帮助学生拉近生活与数学之间的距离,引导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蕴含的数学知识,促使学生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生活问题。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设计应用题的时候,要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生活认知能力,融入学生熟悉的生活化元素,为学生创设适合的生活情境,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

例如,教师在讲解“复式统计表”这一章内容时,教师引导学生把本章知识点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将家庭三年来的旅游费用梳理出来,按照季度分类,用“复式统计表”将数据统计出来,分析三年来家中旅游费用的开支情况,总结每年哪个季度旅游费用最高。通过这种分析统计,让学生明白了家庭旅游费用逐年提高,是因为爸爸妈妈更注重精神生活,而且每年暑假的时候都会带着自己外出旅游。这样的统计分析一目了然,可以发现数字背后的生活现象,让学生掌握了本章知识点的应用技巧与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

总之,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是当前小学数学新课标的重点要求,是学生学好数学知识,体现数学知识价值的关键因素。在分析和解决应用题过程中引导学生科学审题、深入分析、举一反三、联系生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同时有效实现了学生数据意识、几何直观、创新意识、应用意识等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助力学生学好、学深、用好、用足数学知识。

参考文献

[1]胡志刚.走“进”生活,走“近”数学———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创新策略探究[J].学周刊,2021(33):27-28.

[2]刘茂.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实践[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31):58.

[3]王金城.小学生数学应用题解题障碍现状的调查探究[J].新课程,2021(40):70.

[4]李玉学.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分析[J].中外交流,2020(01):194-195.

[5]朱芝玥.核心素养下的应用题教学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0(24):35.

编辑:徐春霞

猜你喜欢

应用题审题生活化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应用题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精审题,明立意,读懂童话
“三招”学会审题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七分审题三分做
认真审题 避免出错
应用题
解应用题要过“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