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研究

2024-02-25陈旭冯馨颖鲍美阳苑新悦

高教学刊 2024年4期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语义思想政治教育

陈旭 冯馨颖 鲍美阳 苑新悦

摘  要:该文以《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为研究出发点,研究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通过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二者的语义、概念、内涵与外延、应用四维阐述,厘清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质,总结得出二者在语义上相似指向不同,概念上范围、划分层次、作用点区别,内涵和外延上存在包含被包含,应用上存在观察与参与视角。在二者逻辑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挖掘二者基本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参考成果。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教育;逻辑研究;语义;内涵与外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4)04-0168-05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Regulations on the Work of Grass-roots Organizations in Ordinary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s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e research,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deological - political work and ideological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rough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the ideological - political education of the two semantic, concept, connotation and denotation, the application of four dimensions, to clarify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period and the essence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ncluded in both semantically similar to different, conceptual scope, division level, point difference, the connotation and denotation there contains is included, there are perspectives of observation and participation in applica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logic research of the two, this paper further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era, and excavates the reference results of the combination of the basic theory and practice.

Keyword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n universitie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logic research; semantics; connotation and denotation

《中國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1](以下简称《条例》)发布,为新时期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体要求和组织路线,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和建设提供根本遵循。《条例》第七章系统阐述思想政治工作,对广大师生要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理论体系教育、路线教育、主义教育、“四史”教育、文化教育和法治教育等;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帮助广大师生员工树立正确的“三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指出了高校党组织的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拓展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条例》中阐述的是思想政治工作,内容上蕴含思想政治教育,厘清“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应有之义,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重要问题,也是进一步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要义。进行二者的逻辑分析有助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一  “思想政治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语义逻辑

要想深入辨析“思想政治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直白地弄清二者的语义逻辑,语义逻辑清晰,就能理解概念逻辑。语义拆解来看“思想政治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同点之一是“思想”和“政治”,再就是“思想政治”。不同点就是“工作”与“教育”不同,语境理解不同。

“思想”“政治”“思想政治”含义在“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教育”中本质是一致的。“思想”,思维活动的结果,想法及进行思维的活动[2]。思想是理性思维过程和结果的统一体。作为人的理性认识,其既是基于客观存在人的头脑中反映的结果,又与思维活动过程本身相统一。“政治”一词历史溯源,中国古代最早出现在秦王朝封建统治时期,《尚书·周书·毕命》有“道洽政治,泽润生民”,此时的“政”和“治”分开而言,“政”朝代的制度和秩序,统治的手段,礼仪的道德修养及封建统治的政务活动;“治”为统治、治国等治理活动和一种社会状态。而古希腊在《荷马史诗》最早出现“政治”一词,“政治”系一定区域范围内公民参与统治、管理、斗争等公共生活行为的总和,中国古代与西方在“政治”语义逻辑是完全不同的[3]。近现代“政治”一词的引入并产生广泛影响的当属孙中山对Politics的对译,他认为“政就是众人之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之事,即政治。”政治是上层建筑领域中各种权力主体维护自身利益的特定行为以及由此结成的特定关系,其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时期产生的一种重要社会现象。

语义逻辑不同在于“工作”与“教育”,“工作”有操作,做事,工程,制作,任务,职业,有各种手艺的人等解释;“教育”在《说文解字》中解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4]。西方将教育看做一种特定手段,激发内在的东西。事实上“工作”与“教育”都是一种实践活动,“工作”是指“与人存在的非自然性相应的活动”,就是“创制”;“教育”主要隶属于实践生活,即道德与政治生活。语义逻辑的分析要深入到语境来理解,“思想工作”与“思想教育”指向不同,这就不难理解《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指导思想是高校党组织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而“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是在党的思想前提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2]。“思想政治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都要牢牢把握意识形态,而教育又具有教育性和人文性,“工作”更强调政策性和实践导向;“教育”是文化的一部分,强调理论教育和行为养成之间的循序渐进。

二  “思想政治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概念逻辑

“思想政治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辨析,要先看二者历史演变逻辑,理论发展史使我们更深刻掌握其中的概念逻辑。从“思想政治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历史演变来看,前者要早于后者,“思想政治工作”概念发展逻辑上从宣传工作—政治工作—思想工作—政治教育逐渐演变而来,从马克思恩格斯提出“宣传工作”到斯大林提出“思想工作”“政治思想工作”。从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中不断变化完善发展来看,中共一大提出要用共产主义教育党员,到毛泽东提出党内教育重要性,再到党的主要领导同志集体提出“政治工作是红军的生命线”,这一时期也提出了政治工作是共产党领导军队的显著特征。陈云在《严格遵守党的纪律》讲话中提出“思想政治工作”一词[5],“维护党的统一,不靠刀枪,要靠纪律;同时,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端正路线和方针、政策”,之后刘少奇在第一次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也提出了“思想政治工作”这一概念。随着“思想政治工作”深入,更好地发挥其优势,教育引导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概念演变而来[6]。从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会议《中国学生当前任务的决议》,中国学生“必须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及改革开放之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飞速发展,大批的思想政治教育专家学者做出了更明确的科学概念论断[7]。“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与“思想政治工作”密切联系而又与之有所区别的概念。从内在的联系上看本质上有共同性,实践中以相同的意识形态做指导;功能上一致性,二者都是为一定的阶级、政党或社会组织服务的;内容重叠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主要的或基本的内容。从理论研究的角度讲,二者区别在于内容不完全重合,外延有区别。

从历史逻辑来看,“思想政治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相辅相成,笔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在“思想政治工作”发展中演变而来,“教育”是“工作”的方法和手段,是一种演变;而反之“工作”是“教育”的指导和遵循。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的精神来看[8],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表现出高校党的建设工作具有与时俱进的特征。随着《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1]的新要求及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征,高校党委如何牢牢掌握党对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统一领导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是新形势下高校党建工作者极其重要的任务。

三  “思想政治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内涵与外延逻辑

“思想政治工作”[9],是指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为引导和促进人们认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政治取向、政策主张而进行的宣传、动员、教育等方面的工作及其科学理论。目前对于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10]主要分为政治属性论、转化论、管理论、精神生产论、“人”学论、认识论属性、政治属性和管理属性、政治属性和非政治属性、群众论[11]。“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根据社会和自身发展的需要,以正确的思想、政治、道德理论为指导,在适应与促进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提高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和促进全面发展的过程[7]。“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本质主要表现在鲜明意识形态性,具有意识形态性和非意识形态性双重功能,涵盖了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心理教育、生态教育和人文关怀教育等多方面的内容。“思想政治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内涵与外延逻辑在于使用的范圍不同,作用点不同,划分层次的方式不同。“思想政治工作”从政治发展而来,“思想政治教育”从教育运用而来;“思想政治工作”强调紧密结合实际进行意识形态教育理论及其灌输规律性研究,并改造实践,“思想政治教育”侧重于先进意识形态的灌输;“思想政治工作”多横向分域,“思想政治教育”多纵向分支[12]。

四  “思想政治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应用逻辑

本文重点研究的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应用逻辑,作者认为在新时代背景之下,要求加强党对高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尤其推动基层党建工作适应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引领高等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发挥重大作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引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立德树人、组织建设保障、三全育人途径和创新发展方向“五协同”机制。坚持高校党建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理想信念,坚定跟党走,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党建引领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主渠道作用,做好课程思政新文章;坚持高校组织员队伍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相互汲取力量这一途径,善于从思政队伍中选拔纪律严、业务精、作风正的骨干从事学生基层党组织工作;坚持党建引领,发挥党员先进性,发挥大学生党员在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党团和班级建设、学风建设、就业引领等方面的模范作用;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下进行创新发展融合,做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与思想政治工作的高质量发展相一致。

(一)  坚持理想信念教育目标逻辑协同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其特殊性,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使命,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范畴中归于核心内容,新时代高校党建在引领大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是至关重要的历史课题。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是我国高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爱国主义教育尤为重要,并且以道德培育为基础,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实践过程中以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教育和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理论修养和实践能力,培养其成为新时代有为青年,为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增添底色。

高校党建首要引领大学生坚信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行。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为改变中华民族的命运进行了艰辛地探索,但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和其他种种照搬西方的方案并不能完成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直到中国共产党诞生。作为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以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的产物,中国共产党使得中国革命有了先进且坚强的领导核心和科学的指导思想。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爱国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根本,大学生作为国民素质的重要力量和体现,更应该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要利用好自身的优势,采用多种渠道、多样方式、多方联动,将爱国知识与理论传递给学生,使他们充分了解自己的祖国,并由此发自内心的产生爱国情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引领大学生坚信中国特色社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牢固树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高校党建引领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价值观念,处于价值观中的最深层次,是人们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集中体现,是人们所信仰、所向往、所追求的奋斗目标,是人生目的的直接反映,也是人们实践活动的重要精神力量。但同样的,若是离开了实践活动,理想信念不但会难以真正地树立起来,而且常常会沦为不切实际的空想或幻想。因此,若希望学生在日后能够真正成为社会实践的主要群体和中坚力量,鼓励大学生积极投身于丰富的社会实践是重要环节。

(二)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逻辑协同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充分利用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发挥好思政课堂主渠道,通过思想政治教育高地培养党的后备军,尤其大学生党支部的建设更要以大学生党支部的特点为依据,实事求是出发,培养特色鲜明的、符合新时代特征的、经得住考验的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学习与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从讲政治的高度使之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帮助学生理解其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并用其精神指导学生的实践。

高校党建融入立德为本的思想。高校的根本任务在于立德树人,让高校学生拥有良好的道德意识,高校要紧紧围绕三个首要问题,即高校要时刻清楚培育什么人、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培育、培育人的最终目的是什么?要解决以上问题,高校在未来的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始终坚持高举以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紧紧围绕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到实际的教育工作中,努力增强“四个意识”、始终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协同开展过程中要紧紧围绕“树人”的关键动作。为更好地促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发展,高校可以积极展开有关于思想建设的主题教育活动,在活动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全面提升高校人才培养的综合能力,要始终按照现阶段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规律,要始终遵循教书育人的实际规律,要紧密结合高校学生的生长规律。思想政治工作借助创新工作模式,可以有效促使学生在享受专业的教育学习过程中,在无形中学习到中国的优良传统,接受有益的思想洗礼与情感熏陶。我国高校始终坚持办好中国高等教育,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理念。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时,要始终坚持把“立德”“树人”放在工作开展中的核心位置,不断提升党建工作人员的政治品质,谨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思想,努力为高校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模式的建设发挥积极的作用。

(三)  坚持队伍建设组织保障机制协同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取得长足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辅导员是一类具有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能够深刻把握当代大学生发展规律的群体。辅导员队伍熟练掌握学生党员培养技能,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引导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由此可见,辅导员队伍是高校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择优配齐组织员队伍的重要来源。另外,利用高校学生党支部优势,从年轻教师党员,优秀学生党员,马克思专业课教师兼职组织员也都是很好的协同途径。现阶段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晋升渠道、考核评优、专业培训较为完备,而组织员队伍无论是考核制度、职级制度、科学研究制度都不完备。在择优配齐组织员队伍,科学发展组织员队伍建设的同时,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选人用人的工程中设定合理长久的稳定制度。这里的稳定制度就包括专业的考核、畅通的职级、科学的发展。目前,各高校辅导员队伍职级晋升有科学的制度,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中选拔组织员就需要相应的专业技术晋升制度。同时,组织员队伍又具有其特殊性,要有适合于支部建设的考核制度和我党支部发展的科学研究培训制度。当前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稳定性建设与组织员队伍稳定性建设有相互协同作用,辅导员和组织员在业务内容上有所区分外,在考核、晋升、奖惩、培训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可协同发展。

(四)  坚持三全育人交叉途径机制协同

育人即立德树人,这是高校的基本工作,应将其融入高校的各方面教育中,高校应坚持三全育人交叉途径协同育人机制,使三全育人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和理论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相融合形成交叉途径协同育人机制,提高站位,以知促行。三全育人综合变革不但综合了当今育人资源、载体和体系,而且重新建立了更长远的育人规范、项目和格局。健全“三全育人”体系,切实推进全程、全员、全方位立德树人基本任务的过程中,高校不光要稳固原有优势、增加现有影响,更要善于改革创新、做到破立并举。通过改革试点,在高校思政教育中逐渐形成一体化育人體系,在党建引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同时帮助高校学生做到德智体美劳全方位高水平发展,这显得尤为重要。思想政治工作引领理论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引领学风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引领班级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引领校园安全稳定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引领就业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引领基层服务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

(五)  坚持创新发展融合方向逻辑协同

近年来,高校思政课变革创新产生巨大变化,高校学生对思政课堂的满意度和认同感不断提高,这也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对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构建加强思政课建设统一领导机制,思政教育应坚持在高校党建的指导下进行创新发展融合。要创新设立思政课教研协作机制,思政课主题主线应更加鲜明。要坚持不懈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贯穿融入课堂教学,高校思政课教師要与时俱进,不断提高创新教学能力。要完善并健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拓展工作。要持续巩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随着创新融合方向协同育人机制的新工作格局逐步形成。

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二者的语义、概念、内涵与外延、应用维度逻辑梳理,厘清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质,进一步研究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多方面协同发展,思想政治工作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得以发展的途径,协调好二者的目标、任务、组织保障、途径和创新发展等方面的融合,是当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重要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 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EB/OL].http://www.moe.gov.cn/jyb_xwfb/s6052/moe_838/202104/t20210422_52 7716.html.

[2] 冯刚,曾永平.“思想政治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概念辨析[J].思想政治教育,2018(1):45-47.

[3] 孙中山选集(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719.

[4] 李基礼.思想政治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分野[J].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2018(11):10-11.

[5] 陈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96.

[6] 冯刚,沈壮海.中华人民共和国学校德育编年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7.

[7] 石书臣.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学科梳理和探讨[J].思想教育研究,2008(8):15-16.

[8] 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EB/OL].http://jhsjk.people.cn/article/28936173.

[9] 荆惠民.思想政治工作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42.

[10] 李斌雄.论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特征[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2):129-132.

[1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

[12] 孙梦云,赖相燕,杨国辉.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栅念的此较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2):20.

基金项目:2021年度辽宁省高校党建研究项目“新时代高校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研究”(2021GXDJ-YB030)

第一作者简介:陈旭(1984-),男,满族,辽宁凤城人,博士,副教授,组织员。研究方向为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

*通信作者:苑新悦(1982-),女,汉族,辽宁鞍山人,硕士,副教授,党总支副书记。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语义思想政治教育
语言与语义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基于网络舆论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上”与“下”语义的不对称性及其认知阐释
微博舆情对高校思政工作的影响分析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政工作新思路
认知范畴模糊与语义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