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智能时代智慧图书馆实体空间建设思考

2024-02-24赵晶晶任靖宇冯莹雪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24年1期
关键词:智慧图书馆人工智能

赵晶晶 任靖宇 冯莹雪

收稿日期:2023-12-08

作者简介:赵晶晶(1989—  ),石家庄学院图书馆馆员;任靖宇(1974—  ),石家庄学院教授;冯莹雪(1990—  ),石家庄学院图书馆馆员。

摘  要: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智慧图书馆建设提供了支撑。文章分析了图书馆实体空间建设的现实意义,对人工智能和智慧图书馆建设进行了介绍,并对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图书馆实体空间建设进行了思考,以期为图书馆开展相关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人工智能;智慧图书馆;实体空间;空间建设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24)01-0091-03

2015年7月,国务院出台《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将发展人工智能作為重要任务;2017年3月,人工智能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17年7月,《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指出到2025年,人工智能成为带动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重要动力,智能社会建设取得进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人工智能上升为国家战略,各个领域积极了解人工智能的技术特点,努力抓住智能化建设带来的新机遇。智慧图书馆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传统图书馆在人工智能技术支撑下已实现一些服务功能的突破,对于图书馆实体空间建设来说,图书馆将人工智能技术与传统图书馆实体空间建设相融合,打造智慧图书馆实体空间是大势所趋。

1  人工智能及其应用

1956年,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概念首次在达特茅斯会议上被提出,从此开启了人工智能时代。从美国IBM公司生产的计算力超强的超级国际象棋电脑“深蓝”战胜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到谷歌旗下Deepmind公司研发的具备深度学习能力的人工智能程序AlphaGo在围棋领域击败人类选手,从苹果公司推出的智能生活助手Siri到百度研发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小度”,再到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ChatGPT,充分展现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在诸多领域应用的可能性。人工智能主要致力于研究机器如何模拟人类的认知能力解决问题,涉及知识表示、自动推理和搜索、机器学习和知识获取、知识处理、自然语言理解、计算机视觉等方面内容。随着各种新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人工智能已经成为一门融合多门学科的前沿综合性学科。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发展非常迅速,已打破实验室的壁垒,向各行各业加速渗透,如教育、制造、医疗、养老、零售等。人工智能正在深刻影响并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为科技变革、结构改革、新兴产业提供了契机。

2  人工智能与智慧图书馆建设

一直以来,图书馆界都致力于借助先进的技术理念创新图书馆建设和服务模式。20世纪90年代,人工智能技术逐渐被应用于图书馆建设,促进了图书馆的智慧化转变,推动了人工智能和图书馆行业的融合发展。随着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技术被应用于智慧图书馆建设,如:图书馆利用机器学习、生物特征识别、物联网等技术实现了智慧检索、自助借还等;借助RFID、生物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数据挖掘、计算机视觉等技术打造了智慧安防、智慧实验室等。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智慧图书馆建设,能降低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强度,提升服务能力。人工智能是智慧图书馆建设的基础和核心,人工智能技术为智慧图书馆建设提供了具体的实施路径,是创新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强大支撑。人工智能是智慧图书馆建设的根本,智慧图书馆的理想状态是构建一个巨大的智慧管理体系,拓宽服务广度与深度,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多元化需求。

3  智慧图书馆实体空间建设的现实意义

3.1  创新服务模式

图书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用户提供文化信息资源的重要责任。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用户的信息获取习惯和方式呈现出多元化的时代特征,图书馆只有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满足用户的多元化需求,发挥自身的文化服务价值。人们对获取信息、传播信息、存储信息及应用信息的要求越来越高,推动着图书馆的转型发展。从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模式向智慧化的服务模式转变,改造图书馆实体空间,丰富图书馆的智能化体验,提升图书馆实体空间的价值,成为图书馆的建设目标。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智慧图书馆空间包括物理空间和人文空间。

3.2  提升图书馆实体空间的智慧感

用户对图书馆实体空间需求的日益增长是图书馆实体空间改造的重要促进因素,图书馆实体空间的智慧化程度既直接影响智慧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也是用户感知图书馆优劣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国际图联2022年发布的《国际图联趋势报告2021年新进展》将“物理空间的回归”列为在未来10年内对图书馆领域产生影响的20个总体趋势之一。因此,图书馆面临着提升实体空间智慧感的现实压力。人工智能时代,图书馆只有融合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加快建设智慧图书馆空间,才能使服务模式更加人性化、精细化。用户体验智慧感主要来自与智慧图书馆空间的交互体验及利用空间资源的获得感,人工智能技术是提升图书馆实体空间智慧服务价值的重要手段,因此,图书馆应将技术与空间建设深度融合,以智慧化、个性化的服务手段为用户提供服务,有效发挥智慧实体空间的服务价值,全面提升图书馆实体空间的智慧感。

4  人工智能赋能智慧图书馆实体空间建设

4.1  无感借阅

目前,部分图书馆通过人工智能中的机器视觉技术对用户身份进行确认,利用机器进行测量和判断,代替传统的查阅借阅证制度,为用户进出图书馆提供了便利。图书馆将用户的脸部特征信息存储到图书馆服务器,采用具有高度安全性能的本地化部署人脸识别方案,能有效避免管理过程中的数据泄露。部分图书馆还采用RFID无线射频技术,实现了图书的自助借还。具体步骤是:在图书上粘贴RFID电子标签代替传统的条形码,将电子标签作为图书身份的唯一标识;通过自助借还系统对图书唯一的电子标签进行借还信息识别,反馈给图书馆业务管理系统,实现用户的自助借还。目前,将二者协调联动实现用户无感通行借阅的图书馆是有限的。无感借阅是指已注册人脸信息的用户在进入图书馆时携带的已借图书会自动还入馆藏系统,走出图书馆时携带的图书会自动借出到其电子借阅证。图书馆可将红外光幕技术与人脸识别技术、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相结合,使自助借还系统与人脸识别门禁设备协调联动,以实现无感借还图书,提高自助借还的效率,给用户带来无感借还的智能感受。

4.2  智慧图书管理

目前,大多数图书馆采用条码识别技术、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计算机管理软件等现代化的数字图书馆管理模式和技术,实现了数字化管理,但并没有真正实现智慧化的图书管理。智慧图书管理主要包括智慧查找图书和智慧盘点图书。查找图书是图书馆的日常工作,图书馆可采用RFID无线定位技术,利用便携式RFID查找终端完成对图书的快速查找。图书馆既可通过人工方式直接将图书信息手动录入查找终端,也可通过网络直接与图书业务系统连接起来,将提前录好的图书信息下载到查找终端,开展智能化图书查找工作。盘点图书是图书馆的基础工作,图书馆可利用RFID推车式移动盘点系统,扫描粘贴RFID电子标签的图书,实现对图书的智能化盘点。图书馆利用推车式移动盘点系统,不仅能够快速、无接触地读取多本图书信息进行图书盘点,还能对错架乱架图书进行实时监测和及时整理,节约图书管理的时间成本,提升馆藏资源利用率。

4.3  智能引导机器人

机器人作为一种智能化的类人交互设备,已在银行、政务办公等场合得到广泛应用,得到用户的广泛好评。智能引导机器人在图书馆的部署应用是人工智能时代智慧图书馆实体空间建设的趋势。目前,大多数图书馆的参考咨询工作由综合服务台的馆员或专门的参考咨询馆员负责,无法及时为用户提供满意的解决方案。图书馆用户越来越倾向于直接快速、精确及时地获取所需信息,智能引导机器人拥有识别系统、定制系统知识库、自然语言交互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具备人脸识别、语音识别、语音播放、语义理解、知识库管理、智能聊天等功能,通过智能语音、智能语言交互与用户进行交流,能够为用户提供及时有效的答疑、咨询和查询服务,减轻馆员的工作压力,增强用户的交互体验,提升他们的满意度。

4.4  智慧照明

目前,大多数图书馆的照明灯光是上班开启、下班关闭。无论自习、阅览区域是否有人都一直保持灯亮,耗能非常严重,部分图书馆使用老式的灯具和光源,维修管理成本较高。图书馆可利用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通过反复的机器学习获取更加真实的人类视觉行为习惯,动態感知空间环境的变化,实现智慧照明。图书馆可在不同功能的空间区域安装灯光联动设置,控制灯光,避免能源浪费;在不同区域的座位安装无线红外传感器,实现人坐灯增亮、人走灯熄灭的效果,动态节约能源;根据室外的光线,实时调节室内的灯光功率,保持柔和舒适的光线;安装物联网感应LED灯,避免灯光的骤亮骤灭对人眼的刺激,为用户打造智慧舒适的阅读空间,提升其学习效率。

4.5  全息投影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全息投影能够在不借助任何屏幕和介质的情况下,使影像内容悬浮于设备外的三维空间,能让用户全方位地看到立体的三维影像,进行实时交互。智慧图书馆可利用全息投影技术,打造不同功能的区域场景,为用户提供沉浸式的阅读体验。图书馆还可将全息投影技术应用于阅读推广,让用户在虚实结合的阅读过程中享受阅读的快乐。图书馆可搭建全息投影系统,借助通信网络进行信息传输,形成全息影像,利用由投影机、音箱、电脑搭建的终端互动系统将全息影像投射出来,实现与用户的动态交互,提高用户参与阅读推广活动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杜乐.“互联网+”时代智慧图书馆信息技术分析[J].互联网周刊,2023(4):68-70.

[2]  刘筑闵.人工智能时代智能图书馆的建设与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23(5):29-31.

[3]  陈丽冰.智慧图书馆:价值内涵、主要困境与优化路径[J].图书馆,2023(2):19-25.

[4]  周保昌.国家图书馆智慧空间的建设前景分析[J].江苏科技信息,2023(4):38-41.

[5]  赵海涛,杨伟超,尹廷钧,等.AI与融合:人工智能技术驱动下的智慧图书馆空间服务重构探析[J].科技视界,2022(12):5-7.

[6]  龚瑾,周永忠,刘旻净.5G时代少儿智慧图书馆的服务创新[J].出版广角,2020(9):27-29.

(编校:孙新梅)

猜你喜欢

智慧图书馆人工智能
我校新增“人工智能”本科专业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数读人工智能
基于“互联网+”视阈下的智慧图书馆用户服务
Beacon技术在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幕,人工智能!
下一幕,人工智能!
论智慧图书馆的三大特点
公共图书馆弱势群体智慧信息服务模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