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ERP在财务信息化的应用

2024-02-23谷溪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24年1期
关键词:财务信息化

谷溪

摘 要:ERP作为企业实施信息化的重要举措,在近年来有效提高了企业管理效应。在企业应用ERP开展管理的环节中,通过ERP对企业的资源进行全方位整合控制,帮助企业实现对财务与业务信息的一体化管理,促进企业财务信息化工作得到发展。在当前形势下,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应用ERP的方式,帮助企业解决管理问题,大幅提高预算管控的科学性及规范性。但是企业在实施ERP建设环节中还存在一定问题,主要体现在未通过ERP对企业的财务信息化流程进行控制,ERP管理和企业工作项目脱节,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基于此,本文研究了企业ERP在财务信息化的应用,分析了企业ERP系统建设的不足,对于企业实现信息共享、转变核算模式、强化内部管理、建立科学的ERP工作流程具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ERP;财务;信息化

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当前企业也在不断发展。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建立ERP模式来有效提高企业的管理规范性,并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通过对企业的资源进行整合及对各环节流程进行控制的方式,让企业各类系统之间建立数据接口,确保企业不同环节都能够围绕ERP实现对资源的合理配置。但是部分企业的ERP管理存在一定不足,有必要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和改进。

一、相关概念

ERP是将企业采购、生产、销售、财务集于一体的信息化系统。基于ERP的财务管理工作,能够让企业财务对业务进行控制,对工作全流程进行科学控制,让企业的业务流、资金流、信息流等方面流程进行一体化整合。通过统筹协调企业的各项工作开展状态,分析企业的各项活动,让财务实现对业务工作的有效监督和控制,达到改善企业管理流程的目的。

二、ERP在财务信息化应用的不足

第一,ERP系统建设步骤不明确。部分企业在ERP系统建设环节,没有合理分析企业的实际需求及企业业务流程特点,ERP体系建设存在随意性、盲目性,没有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分析ERP管理方向及管理流程的不足之处。

第二,未形成以ERP为核心的信息共享机制。部分在ERP建设环节存在盲目性,影响了管理体系的开展,导致各类信息无法实现共享。企业在ERP管理环节中,未创建信息化数据接口,无法提高数据管理效率。部分企业在ERP系统管理环节中,各类事项存在明显的信息孤岛问题,財务和业务的管理工作无法实现衔接,严重影响了企业工作的开展。

第三,核算模式不科学。在ERP管理模式下,企业核算要能够得到动态处理,以系统分析工作不足。但是部分企业的核算工作不规范,各项业务工作信息以及业务工作状态无法得到及时控制。

第四,内部管理不科学。企业在开展内部管理环节中,要通过对企业管理流程进行控制以及对各岗位进行分析,提高内部控制的规范性。但是部分企业的内部控制不科学,部分业务事项流程执行不严格,很可能发生管理流程中的问题,造成各类风险发生,严重制约企业各项工作的开展。

三、ERP在财务信息化应用的思路

(一)明确ERP系统建设步骤

第一,让管理层掌握ERP管理工作要求。企业在实施ERP建设管理中,管理层要高度重视ERP建设要求,了解企业工作的方向及ERP管理步骤,带领企业全体人员统筹协调ERP的建设。在ERP建设环节中,企业管理层要对ERP建设流程有基本了解。在ERP管理环节,要掌握ERP的各项业务流程,并对ERP管理工作相关事项进行合理控制。ERP在建设之前要对企业的各环节工作进行全面分析,在管理层掌握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合理的统筹和协调控制,让企业的ERP系统得到全员配合,支持ERP工作建设[1]。

第二,全面集成各类信息。企业在ERP视角下实施财务信息化建设,要求财务信息能够实现对各类信息的全方位监控。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作为一项复杂的工作,涉及大量数据。企业是否能够将数据收集齐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ERP建设是否成功。为确保ERP系统有序建设,要确保各类数据齐全、资料充足。企业在ERP建设过程中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对各类工作的开展进行准备。通常企业的数据资料包括以下部分:在客户维度的资料,包括企业客户地址、资信、分类等方面信息。在成本方面,包括企业的产品名称、原材料名称、材料供应商状况等方面信息。在成本信息方面,包括生产物料清单、成本动因、各工序标准工时等。同时企业在对各类数据进行收集环节,要对财务部门需求进行分析,按照财务工作流程要求分析如何在ERP建立环节为财务工作提供支持,包括通过完善的流程及规范的管理措施,提高各项活动执行的合理性,确保企业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第三,全面分析企业工作流程要求。企业在ERP应用环节,要对企业财务工作流程进行控制,实现资源整合及流程重铸。在这一过程中,企业要熟知ERP管理工作要求,有效解决管理流程中的问题。ERP作为企业管理重点,其是否能够在信息化中发挥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规范性。为了实现财务和业务统筹协调,企业在ERP上线之前,要分析ERP要求与建设流程,结合相关业务流程特点对ERP工作进行重构。例如在企业的采购流程中,传统采购是由仓储部门根据存货量以及各类物资使用历史等方面事项,分析企业采购需求,由需求部门提出采购申请。在此过程中财务无法全面参与业务流程的控制环节,财务对采购申请的审批及付款事项管理不够规范。在信息化管理模式下,财务要参与采购流程控制环节,有效解决传统盲目采购导致企业材料闲置等一系列问题。企业财务部门要根据企业销售订单以及库存情况,合理分析实际采购需求,并结合实际需求开展采购。同时在对供应商进行付款环节,由财务部门分析供应商给企业的授信等方面情况,合理确定付款时间,解决以往仅按照开票日期或材料到达企业内部时间等进行付款的问题,提高企业付款工作规范性。另外,企业要对ERP进行分析,明确企业工作需求之后开展调研,分析企业财务工作方向及财务对业务配合的要求。例如企业要结合业务的实际情况,合理设置系统活动。在实施ERP开发环节,要确保ERP系统具有稳定性,对系统流程进行优化。

(二)实现信息共享

第一,财务通过ERP掌握业务。传统财务管理工作是对企业管理的各类事项进行核算。财务核算信息化只能实现电算化,财务和业务分离,财务信息系统无法体现出对业务的支持。ERP本着价值链管理的理念,大幅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以及质量,为企业管理工作提供准确、完整的会计信息,并实现对各环节工作流程的科学预测和控制。企业在大幅提高管理质量和管理效率的基础上,要对工作流程进行监控,促进财务对业务的支持,以此促进企业实现价值最大化的目标[2]。在ERP管理模式下,企业的系统划分为相互支持的子系统,分别提供核算、监督、管理等方面的功能,让财务系统和业务系统实现有效协同,让信息实现实时传递,解决传统管理中信息孤岛的问题。ERP最大的优势在于信息共享,通过数据接口的方式让资产管理、资金管理等方面信息实现衔接,促使企业各环节工作流程实现互通。ERP的应用能够通过程序反映信息,并通过对相关模块的数据进行处理的方式,让财务找到业务管理流程中的问题,分析业务工作中需要改进的部分,以此确保企业各类业务事项得到高效控制。例如ERP对生产系统中的各类数据进行传递,由财务模块分析生产成本管理情况,并对成本管理工作中的不足以及企业生产效率、生产质量等方面信息进行分析,对生产环节执行相应的改进机制,确保管理环节中的各类问题得到及时处理,以此提高企业管理流程的规范性。通过让企业各模塊之间的数据实现衔接的方式,让财务约束业务工作,实现财务对业务的监督,并对管理流程中的问题对症下药。

第二,借助ERP系统消除信息孤岛。在信息技术高速度发展的背景下,企业要通过ERP系统对各类信息进行充分整合,帮助企业实现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在ERP管理环节,为了消除信息孤岛问题,企业要高度重视ERP接口建设,从思想上认识到ERP系统对企业管理工作的影响,并通过让各类数据实现实时共享及统一管理的方式,确保企业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合理化。例如在传统销售环节中,财务数据和业务数据之间无法衔接,财务无法掌握销售的库存情况、应收账款情况等,导致企业无法及时完成发货以及无法合理开展催收。在信息系统建设背景下,ERP系统能够帮助企业的各模块之间实现一体化整合,各类信息都能够及时录入到信息系统中。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将各类信息进行自动化处理和传递,帮助企业大幅提高信息传递效率。

(三)转变核算模式

在ERP系统的管理模式下,企业的业务数据能够第一时间传递给财务,让财务能够及时对业务工作流程的事项进行记录、分析和控制,以此形成记账凭证。通过这一方式,在提高财务工作效率的同时,让财务实现对业务的实时监控,当有业务活动发生,都够及时反映到财务系统中,让财务和业务得到同步控制。例如在企业的销售业务事项中,从接到客户订单、产品出库,到款项收回的全过程,传统管理流程中企业的财务只能够在相关工作生成凭证之后,通过凭证记录各类信息,而无法第一时间掌握销售环节的情况,包括应收账款状况、客户资信情况等方面信息。企业要掌握相关信息,还要对各类信息建立专门的台账进行管理。但是建立台账的方式效率相对较为低下,且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容易出现错误。基于信息化系统的管理模式,企业的核算工作得到转变,核算的数据来源于信息系统中,各类业务信息在传递的同时完成核算,企业的核算数据能够体现出具体工作流程状态。例如在销售业务环节,能够体现客户的信誉、应收账款情况、销售产品明细等方面的信息。通过对各类信息进行及时处理的方式,掌握凭证的相关要求及应收账款管理要求,以此提高企业应收账款管理规范性以及管理效率,确保企业在管理流程中各类客户状态能够得到及时监控。

(四)强化内部管理

在ERP管理模式下,企业的各项管理活动能够实现一体化,财务实现对业务流程的实时管控,让管理环节中各类信息实现高效传递,为企业的管理者提供相应的决策支持,并对管理环节中的问题执行相应调整措施。在ERP系统中,企业财务信息不仅能够反映企业财务活动,还能够反映非财务活动信息。通过对各类信息进行全面处理的方式,满足企业多样化的需求,并通过对关键环节进行控制的方式,实现对关键业务流程的有效监控,达到规范管理流程的目的。财务管理工作目的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并实现对财务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在ERP模式下,通过设置关键控制点并对该控制点进行控制的方式,能够第一时间掌握业务流程状况及实现对各类活动的规范化管理[3]。例如对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通过在应收账款模块中设置自动导数的方式,每发生一笔业务就会产生相应的凭证并过到总账,让企业的财务实现对应收账款信息的及时监控。又如在存货管理环节中,存货的每道工序信息都能够第一时间传递,实现对管理流程的动态监控。在成本发生偏差时,第一时间对偏差落实整改要求,避免企业成本失控的问题。通过设置关键控制点的方式,有效消除传统管理中不确定性因素给企业带来的影响,并通过形成完善的数据统计措施,对各类信息流程进行检查,并对差异进行分析,及时防控管理流程风险,在提高财务管理效率的同时,确保能够对关键环节进行及时控制和跟踪。通过分析管理工作中的不足之处,优化管理流程。传统的管理模式只能在形成凭证之后才能够处理相关业务,但是不能获得准确的信息。在设置关键环节控制流程之后,财务活动能和业务活动衔接,确保各岗位工作任务得到规范管理。

结语

本文结合ERP应用的相关理论,分析了ERP管理工作要求,分别提出了ERP建设步骤、实现信息共享、转变核算模式、优化内部管理等方面的建议。作为企业管理工作中的核心环节之一,科学的ERP系统能够全面反映各类事项控制要求,让企业经营业务流程更加规范。同时ERP管理作为企业管理工作中的重点,企业在未来发展环节中还要进一步认识ERP的建设要求,以促进企业实现预期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杨毅.信息化环境下企业ERP系统应用问题研究[J].科学与信息化,2019(22):169.

[2]孙亚美.企业在应用ERP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纳税,2019(24):273.

[3]曾骏杰.ERP系统下企业会计内部控制问题之我见[J].时代经贸,2019(07):28-29.

猜你喜欢

财务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水利财务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