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阅读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

2024-02-21朴烨

文理导航 2024年4期
关键词:文化意识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朴烨

【摘  要】文化意识是学生在学习第二语言中应具备的重要素养,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中外文化,学会认同优秀文化,不断丰富学生跨文化知识,形成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念。在核心素养视角下,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文化意识培养策略具体有:导入文化话题,营造文化氛围;巧设主线问题,理解文化内涵;对比阅读文本,理解文化差异;赏析文本语言,获取文化感悟;拓展课外资源,丰富文化礼仪。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文化意识

随着核心素养框架的提出,初中英语教学要基于核心素养要求对教学目标进行重新梳理,关注学生综合素养发展,实现英语学科教学的最终目标。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以往的教学活动忽视文化意识培养,只重视英语基础知识讲授和英语语言能力训练,使得学生对异域文化认知偏少,不利于学生正确文化观的形成。为转变这一现状,教师要将文化意识培养融入阅读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对不同文化的分析理解能力。

一、导入文化话题,营造文化氛围

在阅读教学中,导入文化话题创设文化情境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有效方法,能够为学生顺利进入到异域文化学习氛围打下基础。阅读课堂导入环节要重视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应用,为学生创建集音频、图像、视频等资源于一體的文化情境,引入文化话题,从而带领学生思考探究阅读文本内涵的文化内容。

如,八年级下册Unit 3中的阅读材料主要讲述了纽约主要景点和文化特点,教师在文本阅读前安排了两项教学活动,通过这两项活动导入本节课的文化主题,具体包括:活动一,播放视频。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向学生播放百老汇最大音乐剧《猫》中由韦伯作曲的“Memory”片段,唤起学生对熟悉旋律的感知体验。活动二,猜图游戏。教师向学生展示一组世界名胜古迹的图片,遮挡住图片的一部分,让学生猜测这些名胜古迹是什么,并说出这些名胜古迹位于哪些城市。在课堂导入环节,通过引入纽约的文化表征信息,能够激起学生探索异域文化的兴趣,为文本阅读打下基础。

在文本阅读前期导入文化话题能够有效激发学生文化学习和探究积极性,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接受文化信息传播,初步形成跨文化意识,引发学生对文化的深度思考,为文化理解和文化价值观的树立做好铺垫。

二、巧设主线问题,理解文化内涵

问题是帮助学生明确阅读目的、理顺文本梗概、提取文本重要信息的教学载体。在学生文化意识培养中应采用逻辑紧密、层层递进的主线问题,带领学生厘清文本脉络,掌握文本细节信息,从而为深入解读文化内涵打下基础。

如,在八年级下册Unit 3的Second Reading环节,教师要求学生在细读文本过程中回答以下问题:问题一,“华尔街上建筑有什么特点?”此问题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全面了解华尔街在纽约和国际上的地位,认识到华尔街是著名的金融中心与贸易中心;问题二,“纽约民众在时代广场跨年时都会做些什么?”此问题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纽约的传统习俗文化。教师还可以在主线问题上进行追问:“你通常在除夕当天做些什么?”学生兴趣瞬间被点燃,他们积极踊跃地回答自己在除夕当天包饺子、放鞭炮、贴对联、贴年画等事情。还有个别学生说:“自己会在除夕的时候做作业。”教师肯定了学生热爱学习的良好品质,但同时也提醒学生要对重大节日形成仪式感,积极参与到新年的喜庆氛围中感受传统节日文化的美好。之后,教师继续穿插一些中国传统文化内容,让学生分析中西方跨年的不同风俗,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问题三,“中央公园有什么特点?”此问题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掌握中央公园的文化功能定位,了解纽约民众的生活方式,理解纽约民众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向往。在主线问题后,教师进行追问:“对于城市而言,你认为摩天大楼与中央公园哪一个更重要?”部分学生认为摩天大楼重要,因为摩天大楼是城市经济实力的象征。部分学生认为中央公园重要,因为中央公园是城市居民亲近自然、保护环境的重要场所。教师对这一追问进行总结,向学生讲述纽约民众更加看重中央公园,这是受纽约民众的价值观导向所影响的;问题四,“百老汇里有什么?”此问题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受纽约的艺术氛围和审美情趣。在主线问题后,教师再次播放“Memory”音乐视频,提问:“你喜欢这首歌吗?”大部分学生都说很喜欢。但也有个别学生说不喜欢。教师让不喜欢这首歌的学生说说原因,有学生认为歌手的服装很难看。此时,教师要对学生的文化观念进行引导,教育学生学会尊重异国文化。

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应经常采用问题教学法激活学生对文化内涵的思考,让学生更加直接地了解西方艺术文化、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特点,引导学生学会客观看待西方文化,避免学生对西方文化过于追崇而对本国文化丧失兴趣。为此,建议在教学关于西方文化的阅读文本时,适当穿插本国传统文化内容,唤起学生对本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三、对比阅读文本,理解文化差异

教材中的阅读材料拥有丰富的文化信息资源,教师应以语篇阅读为根基,带领学生共同探究分析语篇中的文化内涵,梳理文化内容。为增进学生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理解,在阅读教学时应采用文化对比方式,帮助学生赏析和解读文化差异,向学生传递正确的文化价值取向。

如,九年级下册Unit 1的阅读板块有一篇关于中国两大城市北京和桂林的文章,教师在语篇教学中应有意地采用对比阅读教学策略,让学生对比分析西方城市与中国城市之间的差异,并对中国城市的魅力进行深度解读,培养学生对本土城市文化的热爱之情。具体教学思路为:环节一,语篇分析。教师立足于本篇文本内容开展语篇结构梳理教学活动,运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快速明确阅读文本中的重要文化信息。教师可以围绕location和feature两个关键词绘制两个思维导图,让学生自主阅读后填写思维导图中的划线部位,帮助学生掌握语篇中的文化内容,增强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心。环节二,文化对比。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八年级下册Unit 3中关于纽约和伦敦的语篇材料,让学生对比分析中西方重要城市的文化差异,讨论思考产生文化差异的历史、地理、人文等原因。学生们经过对比分析后得知,北京和纽约都是首都城市;北京拥有颐和园、长城等历史遗产,纽约和伦敦拥有休闲娱乐性的公园、广场;北京一年四季景色迷人,适宜旅游,伦敦只有在5月—9月适宜旅游,其他月份的气候十分阴冷。环节三,深度解读文本。在文化对比之后,教师回归阅读文本,带领学生探究文本写作意图,培养学生爱国热情。教师提出开放性的问题:“为什么Millie选择北京和桂林两个城市帮助交换生了解中国呢?”学生纷纷从两大城市的类型、特点、文化底蕴以及在中国城市中的地位等方面进行回答,激发了学生对祖国绚烂文化的热爱之情。

对比阅读文本教学策略能够激发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探究欲和好奇心,有助于引导学生掌握文化差异的表征现象与内涵本質,促使学生在尊重西方文化的同时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高度认同感。所以,教师应在学生文化意识培养中适当采用对比阅读教学法,深化学生对文化差异的理解。

四、赏析文本语言,获取文化感悟

语言赏析是探究阅读材料文化内涵的有效教学方式,也是学生从浅层阅读向深层阅读迈进的重要学习策略。在文化意识培养中,教师可以将文本语言赏析作为突破口,带领学生解读文本语言背后隐藏的文化意义,使学生感受到用词表达、修辞手法对渲染文化内涵的作用,从而帮助学生获得情感丰富的文化感悟。

如,九年级下册Unit 1的阅读板块文本语言优美,饱含着作者对两个城市的喜爱之情。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文本语言特点,让学生从文化层面解读语言内涵。本节课的文本语言赏析重点确定为以下方面:教师引导学生赏析描写两个城市的形容词“nice”“beautiful”“wonderful”等,让学生说说这些词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有学生认为:“形容词的运用,体现了北京这座古都的人文历史。”也有学生认为:“大量形容词的使用,彰显出风景名城古林的自然风光。”在天安门广场的描写中,“the biggest city square in the world”“many tourists like to gather there early in the morning to watch the raising of the national fag”,句中的形容词为biggest,副词为early。教师可通过引导的方法,让学生感悟其中所蕴藏的文化内涵,借此来增强学生的国人荣誉感。教师在教学期间,可以让学生通读文本,并从中找出带有具体数字的句子,学生在阅读后,找到了“In 1925”“over 6000 kilometres”“over 2000 years”等,这些带有数字的词组,彰显着故宫、长城的悠久历史及恢弘气势,使学生从中感受到名胜古迹背后是伟大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由此能使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得到进一步增强。文本中句末感叹号的运用,彰显出作者对名胜古迹的赞美之情,并希望更多的外国友人能真正地了解这些名胜古迹,进而激发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传播热情以及让全世界了解中国的热切心情。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带领学生共同赏析文本的精妙用词,让学生掌握文本的语言特点,能够从语言赏析中洞察到文本所要传达的人文情怀,进而使学生被文本的文化情怀所深深吸引和感染,增强学生文化意识。

五、拓展课外资源,丰富文化礼仪

在学生文化意识培养中,教师不应将教学范围局限在教材内容上,而是应适当拓展阅读材料,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文化礼仪,让学生形成终生受益的良好文化品质。

如,九年级上册Unit 5的综合技能板块Speak up部分中,有一段关于邀请朋友听音乐会的对话,教师在教学这段对话时引入了听音乐会礼仪的相关内容,对原对话含有的文化信息进行拓展,并且使音乐会礼仪教学内容与本单元艺术世界的主题相呼应。听音乐会的礼仪包括:不要拍照;不要迟到;不要大声说话;不要随身携带手提包;男士身穿深色西服,女士身穿礼服;演奏期间不可以随意鼓掌,在演奏完毕后才能纵情鼓掌。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有必要拓展更多的文化知识,对学生开展文化教育,让学生形成具有文化属性的思维方式与行为举止,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应深入挖掘教材中隐性的文化育人资源,围绕这一文化知识点进行适当拓展,将其作为文化意识培养的突破口。

总而言之,教师要结合多年来的英语教学经验,深刻认识到培养学生文化意识既是实现英语学科教学目标的核心内容,更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重要任务。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应当将文化意识培养渗透到课堂导入、课堂提问、讨论探究以及课外知识拓展等各个环节,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念,帮助学生学好和用好英语。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南通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指向文化意识培养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探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QN2021064)

猜你喜欢

文化意识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如何让初中英语教学更有效
理工科英语教学中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策略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试评文化意识在高中英语人教版教科书中的渗透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初中英语单项选择练与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