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春雨的“叙说”

2024-02-07张瑜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4年3期
关键词:初中生

张瑜

关键词:情绪干预;叙事疗法;绘画表达;初中生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4)03-0041-04

【活动背景】

初中生的情绪还不够稳定,表现出“两极化”的特点,而且容易陷入消极心境中。因此,情绪干预对初中生而言非常必要。由于初中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发展不够成熟,思维需要依靠具象化的东西,因此教师的干预不能只停留在理论和方法的层面,更应关注学生的体验,以真切的情景作为依托对学生进行情绪干预。

每年3~5月份是我国南方的梅雨季节,每次大暴雨后,学生可能面临着忘带伞被淋湿、衣服晒不干等实际的问题,继而引发一系列负面情绪。3~5月也是光照时间短、人们容易产生抑郁情绪的季节。本节课在此背景下,借用大雨这一真实的生活情境,带领学生用艺术表达的方式把内心的感受表达出来,调动五感进行冥想、学会暂停,静下心来体验大雨带给自己的感受;之后,从叙事的视角带着学生去重构自己的负性情绪故事,发展新的、有趣的支线故事,继而调整当下的情绪。

【理论依据】

1.叙事治疗理论。叙事治疗强调“外化”的对话,主张将问题和人分开,注重引导个体发掘不受困于问题的“特殊意义事件”,找到积极的“例外”故事支线,从当下的“问题故事”中跳脱出来,构建属于自己的支线故事。本课引导学生构建属于自己的与雨天有关的支线故事,重构自己与大雨的关系,从而调整当下的情绪。

2.表达性艺术治疗

表达性艺术治疗是指在一种支持性的环境中运用各种艺术形式(沙游、绘画、音乐、舞动、身体雕塑、角色扮演以及即兴创作等)来促进心灵的成长和治愈的方法,能够激发当事人的创造力和灵感,突破自我防御,真实地表达内在感受。本节课借用绘画表达的方式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表达情绪、平复情绪。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从当下情绪中跳脱出来,把大雨与自己一些美好的记忆进行联结,重新构建对雨天的看法。

2.情感目标:回忆记忆中关于大雨的美好事件,感知春雨美好的一面,体会情绪从负面转变到正面的过程。

3.核心素养目标:提高学生积极思维的能力,学会从当下的情境中看到积极的一面,用理性正面的思维面对生活中的负性事件。

【活动方法】

情境创设,小组讨论,表达性艺术治疗,叙事疗法。

【活动对象】

初中各个年级

【活动时长】

一课时

【活动过程】

一、暖身活動——“言说”情绪

导语:今天突然下了一场大雨,很多人因此受到了影响,老师今天上午因为大雨打不到车迟到了半小时。很多人调侃厦门市变成了一座“海上城市”。

师提问:今天的这场大雨给大家带来了哪些感受或者影响?如果把此刻的情绪画在情绪坐标轴上,大家会给自己打几分?请大家快速觉察一下自己此刻的情绪,在作业单上写下自己此刻的情绪分值。

学生完成作业单。

学生分享:

生1:我的分数是负10分,因为衣服被淋湿了,体育课受到影响,很多课外活动没办法进行。

生2:我的分数是正6分,下雨让我的心变得静下来了,让空气清新了。

生3:我的分数是负3分,雨天让世界变得潮湿了。

生4:我的情绪分值是6分,大雨让我没办法回家;但第一次吃学校食堂的饭菜,我很开心。

师总结:大家的感受非常多元化,有很多角度我也没有觉察到。我的衣服和鞋子也被大雨淋湿了,感觉不太好。大家提到了一些负面的影响,例如衣服湿了、心情不好;也有一些同学提到了积极的影响,例如有助于睡眠、降温了更舒服、空气清新,还可以跟同学们一起踩水坑,等等。

设计意图:借助全班的分享,让学生看到原来大雨的影响这么多元化,除了把衣服淋湿外,还有很多好的方面,从而尝试从多角度看待问题。

二、主体活动——“叙说”春雨

(一)调动五感,感知春雨

PPT呈现活动要求:

(1)深呼吸,让情绪平静下来。

(2)分小组走出走廊,每组在走廊上通过五感的形式来感受(每组停留1分钟):听觉——你听到了什么声音,有什么感觉?视觉——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觉?触觉——雨水和风打在手上、吹在手臂上是什么感觉?嗅觉——深呼吸,你闻到了什么味道,是什么样的感觉?味觉——张开嘴巴,让一滴雨落进你嘴里,那是什么味道?

(3)务必保持安静。

(4)回到教室后,请大家迅速在作业单上从五个维度记录下自己的感受。

师提问:我观察到大家都非常用心地在感受雨天,接下来,请大家在组内分享自己的感受,然后每个组派一名代表在全班分享。

生5:我觉察到风吹到了我的脸上,凉凉地,非常舒服。

生6:我看到树叶的绿色变得更深,很像一幅水墨画。

生7:我听到雨滴滴答答地打在地上,很解压。

生8:我在教室里感觉很闷热,出门后闻到了一股清新的雨后的味道,感觉有一些愉悦。

生9:我听到了小鸟清脆的鸣叫声、楼下小卖部刷卡的声音、雨滴打在棚子上的声音。我感觉心很静。

生10:我感觉自己没办法静下来,雨声吵闹,让我有一些烦躁。

师总结:我很开心地看到大家能够走进自己的内心,用心感受这场大雨,无论你的感受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都是正常的、被接纳的。听完各个小组的分享后,大家对雨天的看法有改观吗?

生11:我发现雨天没有那么讨厌了,虽然衣服被淋湿了,我还是很烦躁,但是我也意识到雨天也有一些有趣的地方。

生12:我觉得雨天很奇妙,原来有这么多有趣的东西。

师总结:大家的分享非常好,雨天就像一个没有坏心思的小朋友,给我们每个人带来的感受也不一样。当我们跳出雨天给我们带来的负面影响,不把雨天当作一个坏孩子,用心去感受雨天,我们就能够体察到雨天的全貌,体会到雨天的魅力。

设计意图:带着学生跳出当下的负性情绪,调动五感,全面感受雨带给自己的感觉,深入觉察自己的内心。同时,使用叙事疗法的外化技术,用“雨天小朋友”这个比喻引导学生把自己与雨引发的负面情绪分开,去感受内在的掌控自己情绪的能力,同时为下一个环节做好铺垫,构建新的积极的与下雨相关的故事。

(二)绘画“叙说”春雨

导语:请大家闭上眼睛,认真回忆一下过去你与“雨天小朋友”之间发生的有趣的、温暖的或者美好的事件,然后绘出这个场景。

PPT呈现绘画要求:

(1)内容可以是一段记忆、一种感受,风格可以具体也可以抽象,不用太在意画工。

(2)记得给自己的作品命名,并写一写这段回忆带给你的感受。

(3)绘画完成后,请在小组内交流这些美好的回忆。

学生分享:

生13:我想起有一次自己在雨中不慌不忙地走路,特别开心和放松(见图1)。

生14:我很喜欢踩水坑,今天中午和同学一起出去买冰淇淋,我开心地踩到水坑了,同学在旁边一脸不理解的样子,我却感到很轻松、很美好(见图2)。

师:我也想起自己小时候雨中漫步和踩水坑的开心的回忆,谢谢你们。还有拥有类似经验的同学吗?举手示意一下。

生15:我想起昨天的晚自习,大家学得正累,突然很多虫子飞进来,大家都站起来用书本大战虫子,这个场景很好玩(见图3)。

师:原来雨天大战虫子也可以让我们变得开心,“雨天小朋友”让我们班拥有了一段独特而有趣的记忆。

生16:我的家乡在湖北,夏天盛产荷花和莲子。小时候下雨天,我和小伙伴经常一起去桥边看荷花(见图4)。

师反馈:雨天看荷花真的是太浪漫了,我很羡慕你有这样的关于雨天的回忆。

生17:今天下大雨,导致我们去食堂的路非常困难,当时我们一直在抱怨。现在回忆起来,这段路就像我画的《远征之路》(见图5),困难重重,当我画完后,觉得这个体验很独特、很奇妙,就像小时候我爸带着我和妹妹一起爬山的过程,很累但是很开心。

师总结:通过你的分享,我瞬间觉得“雨天小朋友”没有那么可怕了,它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美好的回忆。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把下雨天给自己带來的困扰与自己本人分开,通过寻找“雨天美好的事件”,创造与当下不一样的美好的支线故事,重构对雨天的认知,从而影响当下的情绪。

三、总结与提升

导语:听完大家的分享后,如果再请你给自己的情绪分值评分,你会打几分?

学生完成情绪温度计的评分任务单,为自己当下的情绪评分。

师提问:大家对比一下前后两次的评分,看一看自己的分数有什么变化;思考一下变化的原因在哪里。小组分享讨论,然后全班分享。

生18:我中午忘记带伞,鞋子被淋湿了,导致下午上课都没有什么精神,很烦躁。现在情绪好了一些,可能是因为在课上我举手表达了自己的情绪,得到了很多同学的理解,我发现很多人跟我一样被雨淋湿了。

师反馈:谢谢你的分享。原来表达出情绪,看到大家有共同的困扰后,我们的情绪就不会那么低落了。

生19:我的情绪分值升高是因为回想起了小时候我们一家人在雨中剥棉花的画面,当时家人围在一起感觉很温暖,今天的雨让我突然有些想回老家了,有点伤感。

师反馈:一起剥棉花真的是一个很温馨的回忆。你与“雨天小朋友”的关系得到了重塑。

生20:我的分值升高是因为看到、听到大家关于雨的很多美好的回忆,这让我意识到不同的人面对雨的看法不一样,换个角度可能心情会变好。

师反馈:不同的认知引发了不同的情绪,换个角度看问题,心情就能变好。

生21:我刚刚想到童话故事里的仙境,想到很多诗词,这让我与“雨天小朋友”的关系变得和谐了,它不再是让我烦恼的雨。

师反馈:“寻找美好回忆”能让我们重构心情。谢谢你的分享。

师总结:大家能够灵活地把我们学过的管理情绪的知识运用到本节课中,与雨天构建起了一种温暖的关系。希望大家可以记住这一课,或许在未来的某一个雨天,大家会想起我们这节心理课,重温这些温暖的回忆,继而让自己的心情变得更好。

【活动反思】

关于情绪的主题课其实在初一阶段我已经给学生开展过,但多停留在方法的总结上,我总觉得还欠缺一些真实的东西。刚好那段时间经常下雨,给学生造成了很多负面影响,我在上课时发现有部分学生衣服被淋湿、头发被淋湿,于是便在这节课上借用大雨这个真实的情境,从叙事治疗的视角来对学生进行情绪干预。

本节课的活动设计层次分明:第一个活动是用语言表达大雨给自己当下造成的影响,紧接着是五感冥想,最后一个活动是用艺术表达的方式来绘出美好的回忆。活动中用了问题外化、重构自己的蓝图等技术,帮助学生重构对雨天的积极情绪以及对雨天的认知。由于所创设的情境贴近学生的需要,学生在这节课上参与度非常高,课堂效果也比较好。

参考文献

[1]王妍. 故事如何影响我们:叙事传输的影响机制[J]. 心理技术与应用,2015,3(4):53-56.

[2]高燕. 叙事辅导法理论与实践研究[J]. 心理技术与应用,2015,3(6):46-50.

[3]赵香华. 绘画治疗,解读心灵的“锁钥”[J]. 心理技术与应用,2014,2(4):53-56.

编辑/于 洪 终校/高 珺

猜你喜欢

初中生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初中生培养英语自学能力的几种有效途径
初中生的我们怎么训练英语口语?
谈初中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
初中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
初中生语文学习兴趣“冷热”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