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溯源“中国式” 图像 对近现代平面艺术的启蒙

2024-02-02安雪琪任睿蓉

今古文创 2024年1期
关键词:书籍设计现代设计民族化

安雪琪 任睿蓉

【摘要】“中国式”图像这一概念是结合新现代主义设计之后诞生的,与古老的纹样不同,“中国式”图像在色彩搭配、装饰形态上以传统元素为基础,运用西方现代主义的方法设计和表现,形成了20世纪上半叶平面设计领域内成功的现代化转型。可以从最初的书籍装帧改革发展开始研究,书籍设计的表现形式、艺术观念的转变引领了现代化的新风,自此而诞生新时期的招贴艺术、月份牌广告画和新年画等广受欢迎的招贴艺术已成为时代的印记。在西方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下,本土设计师依然能站稳脚跟,将民族与世界联合起来,其理念与实践至今仍有突出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中国式”图像;书籍设计;招贴艺术;民族化;现代设计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4)01-0090-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4.01.029

在20世纪最初的三十年里,由于社会格局和文化交融之改变,中国最主动的现代性设计集中反映在平面设计领域。在西学东渐的影响之下,“现代的”和“传统的”表达出现了多次较量,各种思想与流派使得文化传播事业空前繁荣,人们接受新事物的热情空前高涨,以此引发出种种在设计立场上的冲突与问题,“中国式”图景的出现更是一种必然。这个时期的平面设计既融入西方现代的一般性特征,又具有民族化、本土化的主动性与主体性,整体呈现出一种汲汲营营,融合进取的现代化特征。

一、动荡时局下的现代化启蒙

20世纪初,世界重大事件频发,机器美学兴起,社会新旧体制的更替,新材料新技术的层出不穷,设计师作为一种专职职业产生并开始庞大而复杂的设计生产活动。在中国,上海等通商口岸以新都市的面貌迎接诸种流行趋势与浪潮,除了引进新型工业设计产品,文学艺术等领域也深受西方影响,西方文化艺术表现形式深受欢迎,以迅速席卷全球的新艺术运动为代表,还有来势凶猛的唯美主义,“比亚兹莱热”等。

新文化运动以来,国内各种文化出版事业催生平面设计领域空前繁荣的发展,文学、艺术的融合进取共同催生了中国式景象独有的魅力。空前高涨的爱国热情带动了国内产业包装设计的发展,消费主义唤醒了审美自觉性,带动一批设计师开始“从无到有”,从被动到主动,从模仿到革新。

平面设计之于现代设计所反映的只是信息的传达,信息存在时效性和依附性,尽管单件作品作用于社会的能力极小,但在20世纪初的中国,平面设计的现代化为社会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力,大家都有目共睹。首先要提到的是中国传统书籍向现代化书籍的转变;还有商业消费孕育下招贴艺术的发展,其中包括商业招贴中的月份牌广告画、新年画运动等;鲁迅倡导的中国新版画运动秉持新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成为普罗大众的精神力量的源泉。

二、书籍装帧艺术之变革——打破传统,融合进取

《新青年》杂志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其影响力之广泛,意义之深远,是其他启蒙性书籍杂志不可比拟的,也是在这里成为现代性改良的范本。书籍洋装化看似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以其本质来说是对传统加以改造,使之适应于现代社会的装帧技术。颠覆传统,融合新机,中国现代书籍设计的完善,要归功于整个文化艺术界的共同努力。

上海是新兴文化事业的策源地,作为开化之源头,这里文艺大家云集,艺术氛围浓重,书装内容多样,形式多元,孕育了一批以鲁迅、陶元庆、闻一多等为代表的新兴设计师。鲁迅对于书籍装帧艺术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与贡献,他往往要参与书籍制作的全过程,哪怕是细小琐碎的事情都须经手操办,他提出“印好书,是有将来的”。鲁迅设计的书籍封面并非局限在某一规模之中,像《呐喊》《桃色的云》(如图1)这样简约精巧,冲击力强的作品,在字体设计和配色上突出典雅大方的民族意蕴和极具感染力的内容主题,从侧面反映出鲁迅对于字体形态美学的研究功底深厚。另一类是运用诸多传统的民族插画和图像元素作为装饰手法,例如《国学季刊》的封面设计就取自汉画像石刻云纹图案,古朴典雅,别具一种神秘美感。他还逐渐影响和带动了一批艺术家在设计中寻找我国自己的风貌,他提出“中国向来的灵魂”“免得流于玄虚,则就是民族性”等概念,由此可见,鲁迅先生对于“中国式”的现代设计图像的深刻理解和对于民族文化的深厚热情。

陶元庆在于中西方艺术的融合上取得了较高的成就,以《故乡》的书籍封面设计为例,用西方现代设计的几何构成原则,加上中式经典的留白构图和写意水墨的绘画方式,实现了中西方现代设计的完美融合,并不单纯装饰,画面内容也与主题密切相关。陶元庆善于运用西式方法学来设计“中国式”图像,这与其他单纯模仿和复制的艺术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真正做到了“西为中用”,他试图寻找一种在中国社会格局下独立的民族艺术风格,秉持着古老东方诗性的气蕴。

关于书籍装帧方面,书画家丰子恺首先将自己在于漫画的成就引入封面,在书籍设计的道路上愈创愈新,以其独有的漫画趣味和吸纳东方元素结合现代设计的大胆尝试,使之一幅幅充满“诗意”与“童心”的作品展示在大众视野内,并受到广泛好评。其代表作《海的渴慕者》是他的第一幅设计作品,封面中的人物赤身坐在礁石上,发丝飘扬,双手抵住石面,面向大海,太阳在远处的海平面露出一边,仿佛是吝啬自己的光辉。整幅画面采用中心式构图,线条的运用看似简单,实则完美简练地表现出光线和海平面的透视关系,加之黑白的强对比配色,张力感十足,完美契合书本内容主题。《从军日记》其中一幅封面则是丰子恺的女儿所作,用稚嫩的双手描绘了五个战士的从军形象,活泼生动,有趣异常。

张光宇的设计基于传统的民俗艺术,在汉字艺术化和民俗图案美术化的设计上独树一帜,从他为《万象》杂志设计的《虫鸟鱼兽图》封面(如图2)就可以看出,运用高饱和的对比色来体现原汁原味的民族艺术风格,图案设计的装饰化和改良化使民俗图案耳目一新。对于字体设计,更是蕴含著古老神秘的图形力量内核,展现出端庄大气的装饰风格之美。

从这个时期的书籍艺术设计作品中,能感受到真正的“主体性自觉”,一种来自本民族被唤醒的自信与成长,看到了在西方文化的冲击裹挟中,国家与民族意识的对峙和抗争。在设计观念的变化上,从最初的麻木被动转变为创新融合,兼顾到国内社会格局的变化和大众所能喜闻乐见的形式,当代书籍设计逐渐在大浪潮中崭露头角,并在以后很长的时间里站稳脚跟,这一段关于重建本民族文化的设计思考和实践之路,值得人们反复推敲。

三、招贴艺术之成型——兼收并蓄,多元共生

中国传统的招贴设计就是为人们所熟知的年画艺术,是中国最早的装饰性艺术海报,在信息传播十分困难的旧社会,年画等艺术海报肩负着老百姓对于美好生活的祈愿和向往这样最质朴的宣传功能。就书面文字而言,招贴广告是引起公众注意,传布信息,在技术上能批量复制的宣传广告。在功能上大致分为商业招贴和政治招贴,商业招贴以普通的商业广告和以任何促进消费的宣传广告为主,在早期的中国社会,表现为月份牌广告画和一些革新的年画海报为主;政治招贴以表达政治主张为主,影响着公众对于政治问题的态度和看法。

对应20世纪上半叶中国复杂的社会变革,政治招贴在作为一种宣扬和传播手段的同时,也逐渐寻找到了某种功能美的特性。与书籍设计的转换过渡相比,政治招贴更多地体现了一种“艺术为国家、民族和生活”的功能意义,是权衡了美学与现实的现代性探索。如鲁迅所倡导的新版画运动,之所以说是“新”,是因为受到欧洲创作木刻的影响,不只是中国传统的木刻图画。鲁迅一方面积极宣扬《新俄画选》《柯勒惠支版画选》等外国的新作,一方面以关怀现实、体察民情的心情带动和创作我国的新兴革命版画,形成黑白分明、冲击力强,并且强调大众化、真实化的新现实主义风格。人们在一批像郑野夫、江丰(如图3)这样的版画艺术家的作品中能感受到创作的激情和极具战斗力的情感表现手法,也更加强调了艺术与人民大众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政治招贴在某种程度上完成了“中国式”的图像设计发展与转型,演变为极具民族性的艺术表现方法。

木刻版画的创作过程比一般的平面艺术更加复杂,版画艺术家通过构思、构图、刻镂、上色、拓印等繁琐的制作流程和多重反复制作痕迹的叠加交融,最终实现这一平面艺术美的呈现。版画制作过程中,刻刀在不同材质的木版上会产生不同效果的“刀触”,产生基于艺术表达的叙事性的纹理和质感,使得拓印时,形成木刻版画特有的痕迹之美。

对于黑白木刻版画来说,其色彩对比值得人们深入品鉴和研究,黑白对比具有极强的象征意味和视觉效果,加之木刻的纹理和质感表现,在纯粹简洁中又蕴含着无穷的变化,在招贴艺术中是具有强烈感染力和宣传力的存在。作为一种独特又纯粹的平面艺术形式,木刻版画以其特有的制作技法,通过天然的材料和人工的雕琢形成了与一般美术作品不同的独特韵味。进入新世纪后,中国现代木刻版画在继续发展的同时,传统的木刻版画又以农民版画的表现形式重新进入大众的视野,在继承传统版画技艺的基础上,学习并借鉴了现代版画的构图与表现技法,融旧与新于一体,成就了木刻版画在20世纪初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地位。

商业招贴的发展有过之而无不及,中外商业贸易的汇流使得来自西洋的商品大量涌入国内,西洋商致力于增加商品销量,大肆张贴和传播西洋广告画,但老百姓对此似乎并不买账,聪明的商家即刻因地制宜,转换了广告画的内容与形式。中国风格的广告画应运而生,除了人物插画、热销商品之外,还有印制的月份年历,被称为“月份牌广告画”,以中国传统神话传说、民俗人物和历史典故等为主,还有大受欢迎的东方美女形象等。

风靡于全国各地的月份牌广告画在中外企业如火如荼地发行之下,内容和形式都愈加新颖精良,其遵循西式的设计原则和处理方法,但在取材和元素上又比较“中国式”,以这种兼收并蓄的态度和对传统的重视和继承,才成就了月份牌广告画的辉煌历史。以20世纪30年代的广告画为代表,画面主要的人物形象清一色是中式的旗袍美人,温婉动人,举手投足间都是特有的东方神韵。以杭稚英所绘制的“哈德门”香烟月份牌广告画为例,画面多采用中国传统精致细腻的纹样装饰,多选择象征吉祥的图案和具有浓重民族气蕴的配色和人物服饰,画中的女子形象塑造更是各有千秋,有时沉稳大气,有时明媚动人。以杭稚英设计绘制的月份牌广告画(如图4)为代表的一批新兴招贴画,造就了招贴广告在中国的一场本土化革命,塑造了经典的“中国式”美女画,同样作为“海派”艺术的一部分,在平面设计的历史上留下了深刻而宝贵的一笔。

除了月份牌广告画的辉煌战绩,另一种古老而家喻户晓的招贴艺术——年画也在新兴文化的冲击之下不斷发展。它汲取了中华民族古老的文化精华,以社会百态为创作养分,承载了普罗大众最真挚的祈愿。民间年画艺术的设计再生主要从视觉形象的转变和绘制手法的融合创新上表现出来,画面中开始出现最真实的人民大众的生活形象,多是以歌颂劳动、喜庆吉祥为主题,也有部分关于政治宣传的创作。新年画将西式的构图与透视、中国重彩画的线条与设色、传统绘画的传神写照、肖像的活泼生动等全部取其精华凝练至一处,就形成了全新的、适应当今社会风尚的新年画。

民间年画历经了古老传承,在新的现代设计语境下寻求符合时代精神的“中国式”的设计风格,以构建新观念和新思维的创新意识指引民间艺术焕发新的生机,这对于今天的设计发展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四、结语

虽然20世纪上半叶专职设计师寥寥,设计理念也没有形成整体化和成熟化的特征,但从最初的一味模仿复制,到能设计出民族化、本土化的优秀作品,还能兼顾商业美学和大众化的审美趣味。中国早期在平面设计领域发展的概况,与社会生活、文化主题、政治力量、艺术美学息息相关,在那样一个年代,“中国式”设计为人们搭建了一座沟通过去与未来的桥梁,大家应该向这些启蒙艺术家说声感谢。而今人们愈发享受西方设计语境下带来的惊喜与快乐,不妨带着怀疑和审视的态度多多关注本民族的设计成果,如何创造“新中式”的设计,重建文化强国之路,并且与高速发展的社会生活,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和审美需要联系在一起,是如今重提“中国式”传统设计的原因。

参考文献:

[1]曹小鸥.中国现代设计思想:生活,启蒙,变迁[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18.

[2]田君.“海派”:现代化的中国风格——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的书籍装帧设计为例[J].装饰,2016,(04):30-33.

[3]李升文.鲁迅的现代设计视野[J].艺术探索,2010,(06):19-20.

[4]彭西东.新文化运动时期书籍装帧艺术风格的形成因素探析[J].装饰,2013,(05):133-134.

[5]秦彦超.谈民间年画与现代招贴设计[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3):6-8.

[6]陆慧,彭才年.20世纪30年代老上海月份牌广告画特征研究[J].美术研究,2006,(04):59-64.

[7]张莉娜.民间美术色彩在现代招贴设计中的应用[J].包装工程,2007,(03):161-165.

[8]袁熙旸.新艺术的余晖——20世纪30年代中国书籍装帧界的“比亚兹莱热”[J].装饰,2007,(05):26-29.

猜你喜欢

书籍设计现代设计民族化
动画片《葫芦兄弟》的造型民族化特征分析
多元文化视域中的油画民族化创新探析
徘徊于民族化与现代性之间——以《云中记》为例
现代书籍设计中纺织材料的应用
迷人的书《S.》
云肩造型分析及其在现代婚礼服设计中的应用
浅析浮世绘艺术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运用
湖南花瑶挑花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研究
中国传统美学下的书籍设计研究
设计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