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项目学习法的应用研究

2024-01-28吴乃明

教育界·A 2023年35期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应用研究

【摘要】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改变,信息技术的重要性日益提高。作为一门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并重的课程,信息技术课程具有生活性和时代性的特点。在新课改背景下,项目学习法的出现弥补了传统教学中的不足,其与信息技术课程的结合成为教学重要课题,有利于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文章以项目学习法的内涵和特征为切入点,探析其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为教育工作者提供简要参考。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项目学习法;应用研究

作者简介:吴乃明(1984—),男,江苏省建湖县教师发展中心。

项目学习法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根据课程重难点设计项目的具体内容,通过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流程引导学生展开自主探究,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课堂参与度,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高中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和操作能力,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他们的基本学情提供针对性的项目学习内容,使学生对本课重难点知识展开深入研究,经过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等方式顺利解决问题,达到提升信息素养的教育目的。

一、项目学习法概述

(一)项目学习法的内涵

项目学习法是一种将学习内容转变为独立项目,并以此为依据进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1]。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可以利用所学内容独立展开深入研究,也可以主动与同学共同探讨,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以保证问題的顺利解决,培养自身的创新精神和探究意识。项目学习法强调学生的实践运用,即让学生将所学知识灵活应用于项目中,通过实践巩固所学内容,将原本抽象的知识以具体的方式呈现,达到深化学习的效果。从本质上来说,项目学习法就是学生将之前学过的内容迁移到全新的情境中,通过知识重构的方式构建完整的学习体系,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项目学习法的特征

1.问题性

每个项目都应包含一个及以上有待解决的主题性问题,教师以此为依据引导学生展开深入研究。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充当指导者和组织者的身份,根据课程重点内容创设问题情境,并将生活素材融入其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更多学生参与到讨论中,使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深度思考,并积极分享自己的想法,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理解和感受信息技术知识的应用价值。可见,项目学习法的特征之一便是问题性,即在问题的驱使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明确具体的学习方向,主动加入项目的研究中,进而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顺利找到突破口,这个过程有利于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

2.实践性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不仅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也重视学生的实践操作,这与项目学习法的实践性不谋而合。将项目学习法融入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可以丰富学生实践的方式,以调查、实操、技术演练等多元化的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活跃的学习氛围。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具有较强的操作性,而将项目学习法引入其中,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将新旧知识串联起来应用于项目中,切实提升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也就是说,要想发挥出项目学习法的价值,教师应秉持实践性原则设计课堂活动,让学生将所学内容运用到项目的解决过程中,实现信息技术水平的全面提升。

3.合作性

很多项目仅凭学生个人的努力是无法顺利解决的,需要学生间的相互配合以及教师的正确引导。一个项目通常会分为很多个环节,包括明确选题、任务分工、具体实践以及分析结果等。教师应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将班级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要求他们进行合作探究。在小组合作过程中,每个人都要发表自己的想法,经过讨论形成完整的答案。这个过程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到团队的重要性,有利于其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进而达到提高信息技术教学实效性的教育目的。可见,项目学习法具有合作性的特点,学生根据项目的具体要求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研究,能够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同时促进合作意识的培养。

二、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项目学习法的应用策略

(一)确定项目选题,梳理学习目标

选题是项目学习法的核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最终的教学效果[2]。因此,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的首要任务是根据课程标准选择符合生活实际的项目内容,并综合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基础知识水平、兴趣爱好等多方面因素,以此为依据确定选题范围,再与学生共同讨论确定最终选题。这样的课堂教学充分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利用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将其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其更加深入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在各抒己见中明确具体的研究方向。确定项目选题后,学生的学习目标也逐渐清晰。在教师的辅助下,学生总结出项目主题,而后共同细化目标内容,为后续的深入研究做好准备。

以沪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了解手写数字识别—体验人工智能”这一项目为例,教师可以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基本学情确定本节课的项目选题为“手写数字识别”。明确项目选题后,为了帮助学生理清学习目标,教师应从导入环节入手引出主题。首先,教师可以播放人形机器人相关报道的视频或科幻电影中的对应片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其意识到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内容与人工智能有关。其次,教师可以根据视频提出问题:“人工智能就是机器人吗?”引出人工智能的概念,引导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各种人工智能应用并说明为什么该应用属于人工智能。最后,教师可以引出项目,介绍人工智能的一个具体应用—手写数字识别,让学生思考:计算机是如何判断手写内容是什么数字的?人为什么认识数字?为什么人也有认不出他人写的字的情况?顺利引出机器学习的概念及一般过程。如此一来,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明确了项目选题的具体内容和主要目标,为后续的深入研究打下基础。

确定项目选题是落实项目学习法的第一步,也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决定性因素。在选题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课程重点内容和学生的基本学情明确项目的具体内容,同时为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使他们意识到“体验人工智能”的相关知识应以理解为主,在项目的带动下展开深入研究,为后续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际任务的操作创造有利条件。

(二)着手准备工作,完成任务分工

项目学习法多以小组的形式展开,组内每名成员都有负责的工作。因此,在课程开始之前,小组便要完成项目的合理分工,尽可能地保证每个人的工作量相同,并确保每个人的综合能力可以满足任务要求;遇到突发情况时,可以由多名学生负责一项任务[3]。在划分项目任务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梳理各个流程的工作内容,让学生采用民主的方式进行讨论,自行选择想要承担的板块,秉持自愿原则进行分配,以保证项目的顺利开展。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也需要针对学生自主选择的任务进行考查,综合考虑他们的个人能力是否可以胜任任务,必要时可以让多人共同完成一项工作,切实保证数据收集与整理的效率。

以沪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2“探究智能花卉养护系统—了解物联网”这一项目为例,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分析智能花卉养护系统的工作过程,掌握物联网的概念和应用,了解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分类。根据教学目标,可以确定项目主题为“分析智能花卉养护系统”。教师可以将班级学生划分为五人一组,让学生认真观看视频“物联新城的一天”,掌握基本信息后划分具体任务,包括总结视频内容、分析物联网与互联网的区别、探究物联网的应用及发展前景等。其中“探究物联网的应用及发展前景”难度较大,花费的时间较长,经过民主讨论,学生小组决定该任务由三人协作完成,其余两个任务各由一人负责。这样做能让每个人都参与到准备工作中并发挥个人价值,在组内成员的共同努力下顺利完成项目,凸显项目学习法对提升教学质量起到的积极影响。

准备工作是顺利落实项目式学习法的必要前提。項目式学习法的关键在于合作,教师的任务是合理划分学习小组,并根据具体的项目组织探究活动,要求学生在组内自行分工,让每个人都承担一定的责任,明白自己的表现能够直接关系到最终的学习成果。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使其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还能在无形中加深学生对项目内容的理解,使其在深度参与中发表不同的见解,在组内成员的共同努力下保证项目的实施,起到强化全体学生信息素养的作用。

(三)实施项目任务,促进自主探究

在实施项目任务的过程中,为了避免学生产生错误的学习思路而浪费时间,教师可以将各小组的探究计划与课程重难点内容串联起来,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引导他们从单元的角度对项目展开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为了保证教学效果,在运用项目学习法时,教师不仅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他们明确项目主题并完成任务分工,还应抓住适当的机会引导学生对项目内容加以分析。具体来说,教师可以根据项目内容提出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问题,引导他们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讨论,并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具体内容的理解,强化知识应用技能的同时,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提升,彰显问题教学对项目学习法的重要作用[4]。

以沪教版高中信息技术选择性必修1“气象数据及其应用—认识数据的价值”这一项目为例,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气象数据采集、天气预报和气象数据在社会中的应用。此项目紧扣“数据”这一学科大概念,介绍了数字、数值、数据的含义及区别。在实施项目任务时,教师可以以提问的方式给学生提供一定的学习思路,引导他们结合关于气象数据应用的例子,思考“为什么说数据是一种新的原材料、一种新的生产资料和一种新的基础设施?”此题的关键点在于对数据进行加工分析后所产生的新的数据,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政府决策以及各行各业生产发展所产生的价值。当学生对项目内容形成一定了解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共同阅读《大自然的语言》一文,并提出思考问题:“既然可以通过仪器设备采集气象数据,作者什么还要数十年如一日坚持开展物候观察和记录呢?”学生需自行探索问题的答案,在完成项目任务过程中提升自主探究能力。

自主探究能力是每一名高中生都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运用项目学习法,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他们可以在教师创设的真实情境中展开深度学习,结合之前学过的内容分析项目任务,对新课知识形成全新的理解,在完成项目式学习的同时,实现自主探究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同步提升。

(四)整理评价总结,提升信息素养

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落实项目学习法的关键环节。传统教学中的单一性评价不能很好地反映出学生的真实学情,因此,在项目式学习中,教师应留心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将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有效结合起来,给出全面的反馈,提升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使其通过针对性改进弥补不足之处,从而提高项目式学习的效率。在过程性评价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项目完成情况进行点评,包括课堂互动度、学习主动性以及合作意愿等多个方面,并以激励为主帮助学生树立自信,使其全身心投入后续的项目活动中。

以沪教版高中信息技术选择性必修2“不同时代的旅程分享—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这一项目为例,其项目主题为“用传统方式和电子邮件传递信息”。在过程性评价中,教师可以观察各小组的实际操作情况以及项目落实进度,判断学生对传统方式传递信息和电子邮件传递信息相关内容的了解;在总结性评价中,教师要根据各小组的汇报成果以及出示的实践报告判断他们的项目成果价值,用有针对性的评价进行收尾。项目式学习结束后,学生要将教师在不同时期给出的点评整合起来,形成完整版的“评价书”,认真阅读并不断改进。

评价总结是项目式学习中不容忽视的环节,也是判断学生最终学习成果的重要一步。项目式学习结束时,学生要将整个过程中收获的评价整合在一起,把它作为日后新项目开展的参考依据。长久下去,学生便能养成反思的良好习惯,重新审视整个项目式学习过程,从中总结出自己的缺点,并在后续活动中加以改进,利用项目式学习将信息技术课程的价值发挥到最大化。

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应用项目学习法有助于学生深度参与课堂活动,通过对问题的研究强化其知识应用能力,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他们的团结协作精神和解决问题能力,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进一步发展。项目学习法的落实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改革起到推动作用,教师应秉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优化项目设计,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信息化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万菲菲.基于项目教学的高中信息技术协作学习探究[J].中学教学参考,2022(35):97-99.

[2]杨文鹏.项目式学习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施策略研究[J].中小学电教,2022(11):58-60.

[3]崔大勇.项目式学习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基础教育论坛,2022(27):110-111.

[4]王燕.高中信息技术课堂应用项目式学习方法的分析[J].中学课程辅导,2022(25):102-104.

猜你喜欢

高中信息技术应用研究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改革研究
高中信息技术探究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提升信息技术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进驻数字课堂的新兴教学媒体
AG接入技术在固网NGN的应用研究
空域分类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