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类型教育视域下《大学语文》课程适应性研究

2024-01-28康国文孙永兰

广西教育·D版 2023年12期
关键词:大学语文适应性职业

康国文,孙永兰,康 健

(1.扎兰屯职业学院,内蒙古 扎兰屯 162650; 2.赤峰学院 文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3.厦门内厝中学,福建 厦门 361100)

适应性本意是指生物不断调整自身生存潜力,努力与环境相适合。用在教育领域,则指调动教育的相应功能,积极主动适应受教主体的需要。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就是要求高职院校通过调适教育教学理念、技术、方法与措施,有效衔接学科专业、招生就业、人才培养、创新创业等环节,满足国家对职业教育的要求和人民群众对职业教育的希望。

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是实现高职院校功能价值的基本条件。高职院校是增强教育适应性的主阵地,课程是增强教育适应性的主引擎,课堂是增强教育适应性的主战场,教师是增强教育适应性的主力军。引导广大教师推动课程改革,打造精品课程和有效课堂,是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制胜先手。

一、《大学语文》课程适应性研究的时代意义

(一)“增强适应性”是推进职业教育改革的风向标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规定:“推进职业教育改革,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1]《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 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2]。“增强适应性”对于职业教育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适应教育现代化、适应人民高质量生活需求、适应新发展格局、帮助学生实现人生出彩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增强适应性”将成为“十四五”期间职业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2023 年7 月,检索中国知网收录文章: 研究“类型教育”的文章1955 篇,研究“职业教育适应性”的文章504 篇。但研究“职业教育”及“课程适应性”的文章,仅收录21 篇;文献来源仅限于《中国职业技术教育》《职教论坛》《西部素质教育》《江苏教育研究》《职业技术教育》《当代体育科技》《教育教学论坛》等12 种媒体;基金项目仅有5 项;研究内容仅局限于职业教育课程适应性的内涵特征、理论逻辑、学科建设、技术知识变革、课程开发、专业课程衔接、教学模式、实践路径的理论研究,以及服装工艺、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消费心理学、体育等课程的实践研究。同时搜索“职业教育”“大学语文”“课程适应性”等关键词,则未有收录。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明确其为一种教育类型,明确其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当前的研究成果,对于“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无论从内容与形式、质量和数量、过程与成效上都不相匹配。

(二)“增强适应性”是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任务书

“增强适应性”是“十四五”期间职业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将《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置于“类型教育”“职业教育适应性”“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视域之下,理论武装、理念创新与教学实践同步发展,为增强职业教育全要素适应性提供课程保障,是一次创新性探索,也是一项时代使命。

“适应性既是重要的质量指标,也是高等教育大众化乃至普及化以后结构质量的关键所在。”[3]“增强适应性”是职业教育提质培优、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大学语文》课程是高职教育课程体系中一门必修课,是集工具性、人文性、思想教育性于一体的文化素质课、公共基础课。对于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精神生活、提高人文素质、夯实从业基础、培养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终身教育奠基具有独特的价值。“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必然需要职业教育的所有环节、所有元素的共同努力,而《大学语文》课应当做理论研究与实践行动的领跑者。

二、制定“课程标准”,下好课程适应的先手棋

课程标准规定一门课程的性质宗旨,阐述基本理念,明确目标内容,提出实施建议,是重要的教学指导性文件。课程标准主要是对学生学什么与怎么学、教师教什么与怎么教进行宏观界定和表述,是教学改革改什么和怎么改的指导意见,具有较强的纲领性、指导性和规范性。在课程改革过程中,只有以课程标准为准则,探索课程的适应性,方能更好地推进职业教育的适应性。

(一)坚持问题导向,做实调查研究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增强课程适应性,首先要通过调查研究,了解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开设、教材建设、师资配备、有效课堂、数字化建设、质量保障情况以及学校、学生、家长、用人单位四方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为岗位需求、工作过程、人才标准精准画像;同时按照“五纵”(决策指挥、质量生成、资源建设、支持服务、监督控制等五个系统)“五横”(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等五个层面)质量保证体系与诊断改进要求,以人才培养数据平台为依托,研究人才培养质量达成情况,研究编制具有可操作性的课程适应性方案。

调查研究,是成事之道。职业教育是与职业关系最直接、服务最有效的教育类型。增强课程适应性,需要了解用人单位对员工的人文素养、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的基本要求。系统梳理职业场景、职业岗位对语文能力的需求,倒逼课程教学适应类型定位,通过对知识体系的解构与重构,使《大学语文》教材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接岗位(群)需求,不走类同普通教育的老路,不走“繁难偏旧”的弯路。

制定课程标准是增强适应性的根本。调查研究是制定课程标准的根本。固本强基,丰富资源,持续改进,有利于支撑课堂教学、教师教育、教学管理和终身学习。

(二)坚持目标导向,明确课程定位

职业教育要适应“服务经济社会”的功能定位。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角度,职业教育的目标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职业训练与岗位实践,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带动国家综合实力提升。从服务个体发展角度,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充分挖掘受教育者在职业岗位上的特殊潜能,通过有效的教育手段,使其掌握更丰富的理论与技能,提高适应社会能力,更体面地就业创业、谋生致富。

制定课程标准,就要适应“同等重要”的政策定位,主动与宏观政策对接,将《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置于“类型教育”“职业教育适应性”“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视域之下,与国家战略同向同行,为增强职业教育全要素适应性提供课程保障。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角度,《大学语文》课程的落脚点应该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从服务个体发展角度,《大学语文》课程的落脚点应该是夯实学生的从业实力,服务毕业生的终身学习。这同时也是课程适应的目标定位。

(三)坚持任务导向,做好课程设计

作为一种教育类型,高职院校前承高中教育,后继职业本科和终身学习。职业教育定位清晰,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宗旨。为此,《大学语文》课程标准要对应“高素质”。职业教育目的在“使受教育者具备从事某种职业或者实现职业发展所需要的职业道德、科学文化与专业知识、技术技能等职业综合素质和行动能力”[1]。为此,《大学语文》教学目标要对应“职业道德、科学文化知识”“综合素质和行动能力”。

《大学语文》课程标准尤其要适应“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根据职业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任务要求,明确《大学语文》课程的价值归宿在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以培养语文能力素质为基点,序化重构教学目标和内容,以学习性工作任务为载体,以课程思政为导向,以职业通用能力为核心,围绕专业特点,凸显职业导向,确定“三教”改革目标和措施,通过语文课程教学,影响与教育学生,在擦亮语文教育人文性底色的基础上,与专业课程教育、职业课程教育、创业课程教育有机融合、相互渗透,体现职业教育特色,培养身心健康、人格完整的优秀公民。

(四)坚持发展导向,强化资源开发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专业学生有不同的语文基础、不同的求知意愿,同一班级学生有不同的知情意行、不同的学习者风格。为了实现教法适应、学法适应,就必须有足够的教学资源储备,以备因材施教求变应变。

资源是实现目标或解决问题的各种有价值因子。课程资源是实现教育教学目标和解决课堂教学问题的关键因素,也是衡量人才培养效果的重要指标。《大学语文》课程适应性,既需要考虑适应职普融通、中高本贯通,也需要考虑畅通就业创业真实场境,既需要有相对稳定的课程结构,也需要富有弹性的实施机制。这些都需要资源支撑。《大学语文》教师必须增强课程资源意识,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不断开发和丰富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建设并提供开放空间、海量资源。不仅要利用好不同主编不同版本的规划教材,而且要利用好图书馆及电子图书资源; 不仅利用好风光风情风物、展馆文物建筑、布告广告标识、会展影视音频等常态化的教育资源,而且也要利用好社会生活、重大事件、人文百科、网络信息等非常态化的教育资源。通过遴选鉴别、组合变通、开发利用,建设多元、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体系,有选择地、创造性地实施课程,发挥课程资源应有的教育功能,使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与提升能适应新时代新发展格局的需要。

三、推进“三教改革”,打好课程适应的组合拳

职业教育适应性,除了专业与产业升级适配,还要把提高育人质量作为增强适应性的核心任务。强化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其主要渠道就是“三教改革”。

(一)持续推动教师角色转变

职教师资来源丰富,教学风格有的倾向于中小学教育,有的雷同于本科及研究生教育;来自专业院校的年轻教师很多不熟悉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来自师范院校的年轻教师普遍不了解国家职业教育政策、不注重与专业课程衔接。《大学语文》课教师以后者为多,这种不适应也成了教学成效不强之难之痛。

近几年,国家、地方和学校诸方面在师资建设方面连环出招,完善职业学校教师标准,改革教师评价制度,鼓励教师企业实践,加大教师素质提升培训,培养教学名师、教坛新秀和教学创新团队,建立校企“双聘”制度,出台“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积极推动职业教育“课堂革命”,专业教师的适应性明显增强。

在教育教学改革中,作为公共基础课程的《大学语文》,往往很容易被忽视、漠视。所以《大学语文》 课程适应性还需要部门或者教师紧跟形势、主动发力。要加强教师的培养培训和实践锻炼,提高语文教师的师德师风、职业素养、工匠精神;要通过“精品课程”“有效课堂”“教学名师” 及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申报科研课题等形式,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学术水平、教学科研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解决能力水平不对称和不适应问题;要加强集体备课,研读所教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围绕专业特点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根据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合理整合教学内容,加强与专业课的融通,明晰教学目标,丰富教学手段,加强教学诊断与改进,修订完善《大学语文》课程标准,使职业院校语文教师能说、会做、善导,文化修养和施教能力不断提升,为增强职业教育全要素适应性提供优质师资保障。

(二)立足需求重构教材体系

《大学语文》课程具有优秀公民教育功能。教材建设宜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其成为一个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才。

《大学语文》课程具有知识积累、传承的功能。教材建设宜注重传统文化的识别、选择、解读、传播以及世界优秀文化的吸纳与借鉴,进而继承人类优秀文化遗产。

《大学语文》课程具有培养创新思维、创业能力的功能,教材建设宜激励学生开阔视野、开拓疆域,鼓励学生站在人类文化遗产的制高点上登高望远,培养创新意识,产生创业动机。

《大学语文》课程具有支撑终身学习的功能。教材建设宜侧重于方法教育,教育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思考、学会联系想象、学会合作讨论、学会系统思维,进而形成核心素养、复合能力、职业习惯,提升考试深造、招录应聘、人岗相适中的应对能力。

基于此,《大学语文》课程知识体系既要体现语文课程作为公共基础课程的自身规律和特征,也要充分考虑其与各专业课程互嵌共生的关系。这就要求我们准确把握时代脉搏,洞察职业教育规律,始终坚持“立德树人、学用结合、服务发展、促进就业”导向,坚持课程内容与职业需求对接,坚持政行企校多元协同,通过解构与重构打破知识本位束缚,共建课程内容、共担教学任务、共商服务创新,编制以人的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的特色教材,力求反映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美德,融汇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精髓,体现高尚理想、人格力量及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在适应岗位需求、解决实践问题中实现知识技能的塑造,拓展学生纵向发展通道和持续提升潜能,不断增强课程的前沿性、灵活性、思辨性,满足学习者差异化学习需求,提高教材的适应性。

(三)数字赋能推动教法改革

《大学语文》课程要适应工作过程。教学方式上的适应性,须符合学生学习特点和技能人才成长规律,激发学生学习《大学语文》的兴趣和动力。为此,其教学过程、学习内容、学习场域、学习形式将更为开放。教学过程必然会改教师主导为学生主体,呈现出多样化的教学安排; 学习内容宜区别不同专业、不同岗位需求,但要求实质性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应用能力;学习场域除传统教室外,也可能是图书馆、博物馆,还会兼及田间地头、农林牧场、工厂车间;学习形式也将根据普招、单招、扩招、中高职贯通培养、社会培训等对语文能力的不同需求而有所调整变化;教学方法也将更多融入项目教学法、案例分析法、分组讨论法、情境模拟法、角色扮演法、课堂观摩法、启发引导法、成果展示法等,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解决问题。

《大学语文》课程要适应“信息技术”。数字化是职业教育的必然趋势,也是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关键一招。数字教育、信息课堂、智慧校园、多媒体教室、交互黑板已成高职院校教学设施设备的标配,云、物、大、智、移等信息技术直接影响到课程、教材、教法等教学领域。《大学语文》课程同样需要主动对接职业教育数字化战略:从“教育”的角度,需突破时空和物质壁垒,运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方法,推动课堂教育形式、教学方式数字化转型,适应不同时段、不同场境、不同生源和需求的差异化教学。从“学习”的角度,需适应学生检索能力强、系统思维差、组合能力弱、注意力不集中的实际,通过智能学伴、自由交互实现个性化、自适应学习,必要时候在数字技术方面甚至需要“师从”学生。从“管理”的角度,需建立智慧课堂信息化管理模式,通过时空重构条件下人机协同的信息化管理,推动人才培养过程和质量评价的数字化转型。从“研究”的角度,需改变以数据支撑、经验推演、主观架构为主的研究范式,适应数据驱动下的教研科研新范式。从“服务”的角度,通过对接政策、创新理念、知识迁移、模式创新,实现高绩效水平的智能化服务,实现从标准化培养向个性化培养的跃升。

四、重视“效果评价”,形成课程适应的传播链

基础性是中小学教育的特点,创新性是高等教育的特点,适应性是职业教育的特点[4]。增强适应性是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绩效评价的重要抓手。《大学语文》课程适应性的评价应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师潜心教学育人、实现五育并举育人目标三个方面着手:

(一)坚持素质首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大学语文》课程是否适应时代要求,首要标准是需求方评价。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评价时就应该重点关注在铸魂育人方面是否引导学生树牢 “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将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5];重点关注在教学过程中,是否深入挖掘了语文课程中蕴含的政治、社会、历史、人文、自然等各种形象化的具体感性的知识,使学生获得了汉语言文字听说读写的基础知识及人文知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审美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探究性学习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发挥课程工具性、人文性、思想教育性、审美性、公共性、功能性、针对性、文化艺术性等方面的作用,实现了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

(二)教学科研并重推动教师潜心教学育人

《大学语文》课程内容丰富、延展性强。提升课程吸引力,实现职业教育适应性高水平循环,需要培育适应性自评的意识和能力,更需要教师的奉献和付出。这种付出不仅在于备课、教学、批改作业的付出,更重要的是对国家政策、职教规律、学科定位、专业课程的熟知和适配,对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适应,以及在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教育技术等方面的啄喙自新,在课题研究、论文论著、创新教材等方面的成果积累。上述,都是评价课程适应效果的重要指标。

(三)多样化评价推动实现五育并举育人目标

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倒逼职业院校改革,课程改革是终端要素之一。《大学语文》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主干课程。通过《大学语文》,加强思想品德、职业道德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陶冶性情、启蒙心智、引导人格,把学生培养成为身心健康、勇于担当、善于合作、懂得感恩的人;通过《大学语文》,学习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人类知识精华,搭建文化标识,形成文化现象,实现文化渗透,达成文化记忆,拓展视野,提升人文积淀和核心素养;通过《大学语文》,滋润学生心灵,丰富学生情感,提升文学知识、语言修养、美感品质,升华高雅志趣;通过《大学语文》,增强学生的阅读与理解、表达与交流等语文应用能力,夯实学生从业实力,并为转换职业提供必要的条件,助力学生体验幸福生活、实现人生出彩;通过《大学语文》,培养学生的自我适应、自我发展能力,满足社会岗位工作需要,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增强其可持续发展能力。

这种评价,需要语文教师深化对职业教育政策的理解和发展趋势发展规律的把握,提升类型教育意识和职业教育能力,坚持设计导向,重构教材内容体系、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改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满足高职学生对优质、适用《大学语文》课程的需求和期待。

这种评价,也需要学校强化内源性、整体性、实践性思维,采取多样化、智能化的评价技术和手段,构建以学习者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育测量与评价体系,以学生努力程度和成长进步幅度来衡量教学效果,引领课堂教学理念变革、思想变革、方法变革、实践变革,有力推进教师教材教法改革、教学资源建设、人才培养质量,使《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既紧扣时代发展又回应社会关切,最大限度发挥其培养高素质人才、促进就业创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功能。

猜你喜欢

大学语文适应性职业
谷子引种适应性鉴定与筛选初报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大学语文创新教学初探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健全现代金融体系的适应性之“点论”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探析
大型飞机A380-800在既有跑道起降的适应性研究
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与慢性丙肝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