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讲授法在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2024-01-28聂芷昱

广西教育·D版 2023年12期
关键词:讲授法讲授教师

聂芷昱,王 升

(赤峰学院 文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一、讲授法的特点

学者余文森在其论文中曾经提到:“讲授法是指教师利用语言向学生有计划、有步骤的传授知识、传递方法的一种传统式教学方法。对于教师来说,它是众多传授知识方法中最直接、最重要的一种。对于学生来说,它是众多接受知识方法中最系统、最高效的一种。”[1]考虑到讲授法具有便于学生全面掌握学科知识、能够充分发挥教师教学引导作用、能够快速、高效、广泛的传播知识等优点,学者李香林在其《论“讲授法”及其在课堂中的合理运用》一文中针对这一教学方法不利于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等方面的缺点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他指出:“要想避免教师错误地将讲授法演变成‘满堂灌’,教师必须明确自己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而非主体作用,依据学生的实际认知能力以及知识储备情况,合理组织语言、正确使用教学方法、合理利用教学工具,恰当安排教学内容,做好知识传授与教学引导工作。”[2]

尽管讲授法是教师通过语言向学生传递知识的一种方法,囊括了讲授、讲解、讲读、讲演等多种手段,以教师讲和学生听为基础,但是这种方法不同于“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它需要教师依据自己的能力及特点确定讲授的内容和重点,还需要教师依据学生的知识及能力确定讲授的速度和方式,更需要教师拥有一定的统筹能力和讲授技巧,也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理论基础,从而帮助学生从被动走向主动,因此讲授法可以大大推动教师的提升,使学生能更好地将新旧知识做到融汇贯通。

二、传统讲授法存在的问题

(一)讲授缺乏艺术美

在S 市学校的新课程改革中,不少教师都针对传统的讲授法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其中有两位老师一致认为要想利用讲授方法实现教学目的,关键在于整个过程中教师能够顺利调动学生的情绪、成功实现师生的情感沟通。其中,A 老师认为:“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讲授法的关键在于语调,教师能否抑扬顿挫地讲授知识既是其个人业务能力的体现,也是讲授法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同样的语文教学内容,如果教师富有节奏感的讲授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还会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整个班级学生的学习情绪,反之,平淡无奇的讲授将会导致学生走神、发呆、瞌睡。”B 老师认为:“很多教师都无法成功地将情绪调动与情感沟通运用到讲授过程中。例如:在讲授《桥》这一课时,老汉的四句话有四种情绪,教师应该运用四种语气读出,其中老汉在喊第一句话时虽然嗓音沙哑但却很淡定从容,教师应该用镇定的语气读出‘窄桥! 排成一队,不要挤! 党员排在后面! ’。当老汉看到村民杂乱无章拥挤过桥时,老汉想用严厉的声音阻止这种愚蠢的行为,此时教师应该用比之前更高、更硬一点的声音读出第二句话。当老汉看到自己的儿子作为共产党员居然想抢先过桥,老汉是气愤的,此时,教师应该用凶狠的语气读出第三句话。当老汉面对小桥即将被洪水淹没的情形时,老汉是焦急万分的,此时教师应该用更短促、更大的声音读出第四句话。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都无法体会老汉的心情变化,以致于授课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二)“满堂灌”的现象仍然存在

例如某位教师在讲授《葡萄沟》时出现了如下情景:

教师:上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了五月有杏、六月有李、七月有梨、八月有桃、九月有葡萄的葡萄沟,今天让我们继续领略这里的风光景致。

教师:当我们来到美丽的葡萄沟,从远处就可以看见山坡山的葡萄梯田,郁郁葱葱的葡萄树犹如作者所说“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请同学们用葡萄粒一样的小圈划线标注出“一个个”这个词。

在上述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教师在讲授“一个个”这个词语时希望通过不断的重复加深学生对这一词语的认知和理解,但是过于生硬的灌输方式只让学生感受到这一词语的浅层含义,并未深入理解这一词语的内涵,也无法体会作者在此处使用这一词语的妙处。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当了知识的“灌输者”,与新课程改革所要求的引导式教学相差甚远。“满堂灌”现象的存在不仅阻碍了新课改的脚步,也影响了讲授法的发展。

(三)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弱化了教师讲授能力

例如某位教师在讲授《花木兰》一课时出现了如下情景:

教师:我们在上一次课程中深入的探讨并感受到了花木兰的英雄形象,现在我们请各小组分别上台展示一下我布置的课后情景剧作业。(学生分组轮流上台表演花木兰)

教师:同学们表演得非常好,下面我们一起来倾听一下著名豫剧家小香玉老师演唱的《花木兰》。

学生与教师共同聆听《花木兰》

教师:看得出来,大家非常喜欢这首音乐!通过课文的表演及音乐的欣赏,我们对花木兰有了更深刻的认知,课后请同学们上网查阅《木兰诗》这首诗歌,并打印背诵。

在上述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位老师选择了表演、聆听等多种教学手段,也充分地利用了多媒体教学设备,但是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并未明确花木兰的具体事迹以及具体形象,导致每位学生对于花木兰的理解都非常有限,同时教师也并未对《花木兰》这一课进行系统讲解,很难让学生准确掌握课程中的知识要点和学习难点。

三、文献研究

(一)关于讲授法策略的研究

针对讲授内容,部分学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吴守一通过研究指出:“教师在确定讲授策略时必须考虑讲授的目的及意义,要围绕被讲授内容的重点、难点展开,注重原理及思想,对于一些无关紧要的内容可以不予讲授”。马会梅指出:“良好的讲授策略要呈现出条理清晰、主次分明、内容科学、系统连贯等特点。”[3]徐祥梓指出,要想让学生深刻的理解并记忆知识,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要呈现出知识的逻辑性,使其更具有更紧凑的结构、更深刻的意义[4]。

针对讲授语言,部分学者从讲授用语、讲授表现以及讲授内在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看法。左长旭,金荷华提出,教师在讲的时候可以“用声音的快慢、高低交错运用来突出重点,唤起注意,增强刺激信号”[5]。刘丽群,石欧在《课堂讲授策略》一书中专门论述了课堂讲授的语言策略。他们提出,课堂讲授语言要有专业性、教育性、启发性、知识性、趣味性、逻辑性、针对性,这就是讲授语言的基本要求。此外,刘丽群,石欧还针对课堂讲授用语提出了规范发音、精确用词、清晰吐字等是提高讲授效果、规避讲授误区的重要观点[6]。

针对讲授过程,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应该选择多种方式与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手段完成这一过程。吴杰通过对讲授方式进行深入研究,指出:要想使讲授效果达到最佳,教师不仅要读和述,还要解和演。任向阳,李斯指出:要想提高讲授法的效率与效果,教师必须将这种讲授法与其他教学方法相结合,通过不同方法之间的取长补短增加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主动思考的动力[7]。

(二)关于教师讲授影响因素的研究

王周秀和许亚锋指出,采用“学习空间”法进行的课堂教学,由于布局原因,学生可以自由组合学习,教师可以灵活实施授课,空间可以随意变换更改,教学方式可以多种组合。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也为教师的灵活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这种教学方式缩短了传统教学的讲授时间与讲授频数[8]。郑娟通过研究发现,教学环境会极大地影响教师的讲授时间及教学结构,在采用多媒体教学的课堂中,教师的讲述行为较高,但是讲解行为却较低,而采用电子双板的课堂中,教师的讲授行为却恰好与其相反[9]。针对不同年龄段教师的心态及经验对讲授的影响,陈栋通过研究发现,教师的教学行为会随着教龄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特别是当教师出现了职业倦怠后,其讲授行会产生明显的变化[10]。

通过上述研究不难发现,影响教师讲授行为以及讲授结果的因素众多,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针对这些因素进行合理调节、恰当运用。

(三)关于不同类型教师讲授的比较研究

当前,大多数学者都致力于研究不同类型教师尤其是普通型教师与专家型教师的讲授差异,于硕指出:“在‘提出问题的来源’这一维度中专家教师最多的是让学生分组实验,而新手教师演示实验、与学生合作实验、让学生阅读教材等方式均有所涉及,但组织学生分组的实验很少,在‘概念形成的讲授方式’中,专家教师的‘探究式讲授行为’较多,新手教师多‘直述式讲授行为’,课堂中没有出现探究式讲授行为,在‘概念形成的主体’这一维度中,专家教师多让学生得出概念,新手教师多由自己得出概念。”[11]

还有一部分学者致力于研究不同性别、不同能力教师的讲授特点。刘新玲和何映红通过观察不同效能教师的讲授行为发现,高效能教师通过讲授法不仅能够将课本知识明确地呈现在学生眼前,更能够通过明确的条理、清晰的逻辑帮助学生实现新旧知识的环环相扣和层层递进[12]。

通过上述分析不难发现,学者们对于不同类型教师讲授特征的研究已经比较全面,能够深刻地刻画出优秀教师的讲授特征,这对于广大教师提高自身的讲授能力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四、改进语文教师课堂讲授行为的策略

(一)丰富文化底蕴,提高人文素养

正所谓厚积薄发,教师要想让学生拥有一碗水的知识量,自己必须具有一桶水的知识量。特级语文教师于永正在回答他人的提问时曾说过:“我之所以能够丰富语文教学内容,很大程度上都是受益于平时的读书积累以及信息提取。”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读书是教师积累知识、丰富经验的最大帮手。因此,语文教师要想提高自身的讲授能力,在日常的阅读中,不仅要通过大量阅读名著丰富学识、积淀能力,还要通过阅读哲学、心理学等其他方面的书籍拓展思路、寻找方法。”[13]在日常生活中不仅要关注个人的命运与价值,更要培养自身的兴趣与情怀,摒弃肤浅的物质追求与功利心理,提高自身的精神追求与人文情怀,将体会与心得应用于实践,通过实践提升自身的修养、丰富自己的内涵,教育学生的同时成就自己。

(二)把握讲授时间,保证学习效果

讲授时间是决定讲授效果的关键因素。正常情况下,一堂课只有短短的45 分钟,而学生能够百分之百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只有十几分钟。研究表明,随着教师讲授时长的增加,学生能够记住的内容正在逐渐减少,当教师连续讲授超过40 分钟时,学生最多只能记住其中1/5 的内容,讲授的效果并不理想。过长时间的连续讲授还会让学生感觉枯燥、烦闷。反之,如果讲授时间太短又会导致讲授过粗,学生无法准确领悟讲授内容,对讲授内容一知半解。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依据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的教学内容以及不同的教学对象合理设置教学时长,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将教与学相结合,确保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三)抓住讲授时间,注意讲授时效性

为了实现单位时间内能够获取最大的讲授效率,教师必须针对学生存在困惑、容易出错、难以理解的地方进行重点讲解。当学生出错时,教师应该敏锐地捕捉到错误背后所蕴藏的机会,应该将错误当作理解学生思维、了解学生想法的突破口,重点针对学生思维容易出现问题、想法容易产生偏差的知识点进行讲解,进而高效地帮助学生夯实基础、提高能力。当学生困惑时,教师应该及时发现学生理解过程中的困难点,找出引起学生疑惑的关键点,正确引导、合理讲解,带领学生走出理解困境,进而加深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与记忆。当讲解到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时,教师要把握好时机,利用讲授法通过不同的模式及手段帮助学生掌握学习中的难点,教师要掌握好节奏,通过重点提示,帮助学生明确学习中的重点,最终帮助学生顺利学会知识、建立能力。

结语

讲授法既是传统的教学法之一,也是较为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合理地利用讲授法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近些年,随着各种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的兴起及发展,随着新课程改革范围的不断扩大与推行,一些学者开始质疑讲授法的作用与用途,分别从整体的教学行为、教学重点以及教学评价等角度对讲授法展开了研究,但是却忽略了教师个人讲授行为对这一方法的影响。本文主要通过文献法梳理了影响讲授法效果的诸多因素,并针对优化课堂讲授提出了些许个人建议。

猜你喜欢

讲授法讲授教师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浅析讲授法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运用讲授法的辩证认识
我学习和讲授世界民族音乐课程的经验和体会
思政课教学中如何做到讲授“活”?
讲授法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应用研究
注重有效讲授 打造高效课堂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