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耕读教育融入涉农高校思政课的路径探析

2024-01-26黄雨燕覃蔚玲黄家远

广西教育·C版 2023年11期
关键词:思政课三农乡村振兴

黄雨燕 覃蔚玲 黄家远

【摘要】本文阐述耕读教育融入涉农高校思政课的必要性,分析耕读教育融入涉农高校思政课的现状,分别从学校层面、教师层面、学生层面,提出学校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及提升师资队伍建设水平、教师自觉提升对耕读教育的政治认同感与教学能力、学生积极开展“知农”“爱农”“兴农”学习等路径,促进耕读教育融入涉农高校思政课,提高教学实效性。

【关键词】耕读教育 思政课 “三农” 乡村振兴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3)33-0037-06

2021年8月3日,教育部印发的《加强和改进涉农高校耕读教育工作方案》指出,“长期以来,我国涉农高校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在耕读教育改革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输送了大批人才”。然而,新形势下,高校的耕读教育普遍存在与“三农”实际联系不够紧密、实践育人环节有待加强、毕业生面向农业农村就业创业人数较少等问题,需要加强和改进涉农高校耕读教育,提升学生学农知农爱农素养和专业实践能力。思政课是高校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其在育人目标上与耕读教育一致,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服务“三农”的价值追求,厚植“三农”情怀,还能有效解决耕读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对实现耕读教育为农育人的目标具有重大意义。从当前涉农高校把耕读教育融入思政课的现状可知,探索前者融入后者的着力点及实现路径,可以从学校、教师、学生三方教育主体着手。

一、耕读教育融入涉农高校思政课的必要性

(一)从国家发展方面看,为乡村振兴战略输送高素质的涉农人才

为实现中国梦,党的十九大作出重大决策部署,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同时也将其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主要抓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振兴是关键。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人才振兴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性,如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发表重要讲话提到,“要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涉农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主要阵地,涉农高校教育能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智力支持。思政课是培基铸魂的主要课程,对高校人才培养起着重要作用。新形势下,高校思政课教学应该满足“八个相统一”要求,尤其要重视“政治性与理论性相统一”这一要求。涉农高校要旗帜鲜明地遵循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理念,围绕服务“三农”的总目标,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培养大批高素质的涉农人才。高素质涉农人才主要指具有学农、知农、爱农情怀以及具有较强助农、兴农、强农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涉农高校实施耕读教育是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专业实践能力,可见在育人目标上,耕读教育与思政课是一致的,把耕读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中,有利于实现1+1>2的聚合效应,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二)从思政课程建设方面看,有助于彰顯涉农高校思政课的不可替代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由此可知,思政课在整个高校课程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性。这种不可替代性既是针对综合型高校又是针对特色型高校而言,体现了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涉农高校是专业性较强的特色型高校,如何彰显思政课的不可替代性,是特色型高校面临的难题。当前,国家高度重视高校思政课的改革创新,涉农高校应该瞄准思政课的改革方向和目标,把握改革机遇,克服这一难题。推动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既要坚持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统一,落实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学管理等方面相统一的要求,又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这就要求高校在未来的思政课教学改革中,要根据自身所处的教学环境调整教学的价值导向,以服务于特定的教学目标。对涉农高校的思政课而言,在改革目标上应锁定服务“三农”这一教学总目标;在改革方向上应使用更适合涉农专业学生的教育方法,如边“耕”边“读”的耕读教育方法;在教学内容上应挖掘更多与“三农”相关的理论知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农”观。通过对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使思政课在特色型大学中浸染专业特色,同时使思政课的不可替代性在特色大学中得以彰显。

(三)从学校发展方面来看,有助于高标准地落实涉农高校的育人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中提到,“中国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希望你们继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拿出更多科技成果,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由此可见,涉农高校的主要任务是为国家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涉农人才。但就实际情况而言,涉农高校培养的部分学生并未达到相应的高素质标准,主要体现在部分学生毕业后,因对“三农”工作的理解存在偏差,未能主动投身“三农”工作,或者无法长期投身“三农”工作,或者在“三农”工作中难以保持工作热情。这与涉农高校的育人目标不相适应,而这一系列问题产生的根源是学生在投入“三农”工作前,对“三农”工作的艰巨性与价值性认识不足,所以无法主动地、自信地把所学运用到实践中,造成学生毕业后的“耕”与“读”脱节。涉农高校思政课教师要根据“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要求,在教学中融入耕读教育,向学生讲清楚“耕”与“读”相结合的重要性,帮助学生疏通对“三农”工作的思想困惑,从而推动学校高标准地实现育人目标。

二、耕读教育融入涉农高校思政课的现状

为了全面真实地了解耕读教育融入涉农高校思政课的现状,在现状中找不足,在不足中找准前者融入后者的着力点,笔者于2022年12月利用问卷星对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大二、大三的938名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参与问卷调查的学生中,男生占比66.0%,女生占比34.0%,其中约有70.9%的学生来自农村。同时对50位思政课教师进行了抽样调查,其中男性教师占比20.0%,女性教师占比80.0%;高级职称占比24.0%,中级职称占比76.0%;马克思主义理论类专业的教师占比85.0%以上。数据来源真实,具有较大的参考意义。

(一)思政课教师在“教”中融入耕读教育的现状

在问卷调查中发现,大部分教师听说过耕读教育,但是少有教师想到把耕读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中。在将耕读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主要有以下三种表现。

一是对耕读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部分教师对耕读教育缺乏了解,32.0%的教师没有听说过耕读教育,8.0%的教师把耕读教育等同于劳动教育,50.0%的教师认为耕读教育和劳动教育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教育;10.0%的教师把耕读教育排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育之后,主要原因是在日常的教师业务学习中,教学部门没有开展相关主题的培训,导致部分教师凭经验误把耕读教育当作是无足轻重的通识教育。

二是教师对思政课与耕读教育的关系认识不足,主要体现为部分教师片面地认为耕读教育与涉农专业密切相关,因此是专业课教师的责任,而与思政课教师关系不大。

三是92.0%的教师对如何在思政课中实施耕读教育缺乏经验,主要体现为:不知道把耕读教育融入哪一类教学内容中,原因是教师不了解耕读教育的价值追求是什么,所以无法准确选取相关教学内容开展耕读教育;不知道应该采用什么教学方式实施耕读教育,主要原因是教师对耕读教育的“耕”存在误解,狭隘地认为只有带着学生在田间地头劳作才算“耕”,所以难以找到合适的方式带领学生边“读”边“耕”。

(二)学生在“学”中融入耕读教育的现状

在对学生的调查中发现,学生认为耕读教育与思政课的联系不大,对耕读教育的态度及看法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首先,当前大学生以“00后”为主,受教育环境和时代环境的影响,他们对农耕生活接触不多,容易对耕读教育产生偏见。例如,22.7%的学生对耕读教育概念的理解比较狭隘,将其完全等同于劳动教育,认为“耕”是单纯的体力劳动。这是因为学校目前主要依托劳动教育课程开展耕读教育,而这门课程的开展也多以简单的打扫校园卫生、劳动实践为主,使得部分学生理所当然地把耕读教育理解为劳动教育。又如,83.3%的学生认为脑力劳动优于体力劳动,不以体力劳动为荣反而以此为耻。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当前生活环境和平、稳定、安逸,加之许多学生是独生子女,部分学生从小在家庭中养成了养尊处优、好逸恶劳的习惯,对“耕”产生了抗拒心理;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型人才在社会中受到重视,社会上一度形成了以工作环境、文化水平为标准的所谓“金领、白领、蓝领、灰领”的社会分层,导致部分学生对“知识改变命运”的思想存在庸俗化解读,而对人类赖以生存的农耕不屑一顾,从而不重视耕读教育。

其次,部分大学生对“三农”发展的重要性认知不足。虽然“三农”发展问题早已是国家重视的民生问题,各种新媒体的出现也为大学生了解涉农理论提供了更多途径。但受认知水平与政治觉悟的限制,大学生学习涉农理论时大多缺乏政治敏锐性,意识不到“三农”发展对国家发展和自身发展的重要性。

再次,受市场经济与数字经济的影响,部分大学生的“三农”情怀日趋淡薄,进而对耕读教育不够重视。一是在城镇化的浪潮下,一些人错误地把能不能通过努力变成“城里人”当作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准,很多人在潜意识中把农村当作奋斗失败后的归宿。在调查中发现,有54.6%的学生选择毕业后留在大城市工作。二是受信息化发展影响,快餐文化、泛娱乐文化占据大学生的大量时间,网红文化更是使大学生心生浮躁,很少大学生能静下心了解“三农”知识,因此难以对“三农”产生政治认同、情感认同。

最后,部分大学生对人生目标的追求不明确,对人生价值的定位不准确。一方面是因为学生对国家发展形势不够了解,很难在国家需要与本专业发展间找到平衡点,也未能把目标锁定在服务“三农”上。另一方面是部分学生进入大学校园后,发现学习要求和学习方式与中学相比差异较大,却不能及时调整心态,因而逐渐在宽松的学习环境中出现“温水煮青蛙”的现象,对人生的定位与价值追求缺乏思考,没有把服务“三农”作为实现个人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

三、新形势下耕读教育融入涉农高校思政课的路径

(一)学校层面要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提升师资队伍建设水平,为耕读教育融入思政课提供有力支持

1.为耕读教育融入思政课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在思政课中开展耕读教育是高校加强德育建设的重要体现,要提高二者融合育人的效果,需要学校营造良好的农耕教育氛围和环境。

一是学校把耕读教育融入思政课,列为常规教学工作,并且将思政课教师实施耕读教育的情况以量化的形式列入考核。如教师在一个学期里挖掘了多少个与耕读教育相关的教学案例、带领学生开展了多少次边“读”边“耕”的教学实践活动等。

二是学校充分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在校园内打造一系列有利于实施耕读教育的文化软环境。如建设耕读文化长廊、耕读文化亭、耕读文化驿站、耕读文化园等场所,并利用这些场所展示耕读文化内容。耕读文化内容包括涉农理论知识、“三农”观、乡村振兴战略、涉农人才培养知识、涉农实践活动等,让师生在耕读文化的浸润下获得思想洗礼,为思政教育做好铺垫。另外,还可以在校园中一些人流量比较大的地方通过横幅、电子屏、宣传栏等形式,展示投身“三农”的宣传标语;通过校园广播、校园直播等新媒体手段,宣传耕读教育的重要性。

三是学校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打造一批适合思政课融合耕读教育的线上线下教育基地。在线下,主要利用涉农专业的实训基地,把科学发展观、乡村振兴战略、绿色发展理念等思政元素融入实训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实训、实践加深对耕读教育的学思践悟。在线上,主要打造具有时空穿越性的虛拟仿真耕读馆,为思政课教师讲授不同时期的涉农理论提供便利,如讲述三大改造的内容时,让学生在虚拟耕读馆中体验与当时的农民在生产队一起劳动、一起分享劳动果实的情景;讲述改革开放时期的内容时,让学生在虚拟农耕情境中体会农民分田到户后自由耕种的喜悦情绪。此外,学校还要利用校外资源搭建思政课与耕读教育融合的桥梁,如与当地街道办、社区等一些基层管理组织共建帮扶合作机制,或者利用街道办及社区所掌握的当地资源,挖掘一些有可能成为耕读教育教学点的资源。如将南宁市五塘镇在1965年成立的五塘耕读大学、南宁市美丽南方忠良景区等打造成为耕读教育基地。学生可以把在思政课堂所学知识,运用到耕读教育实践中。四是学校应设立相应的专项经费,为在思政课开展耕读教育提供相应的经费支持。如按照每门思政课或每名学生经费规定申请耕读教育经费,所申请的经费必须实报实销,不允许以实施耕读教育之名挪作他用,经费使用后要以实施耕读教育所取得的成果(学生的书面汇报或举办学习总结会等)作为报账依据。

2.把思政课教师培养成为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本科职教改革的重点,也是涉农高校实施耕读教育的重要人才保障措施。在传统观念中,思政课教师只需要掌握扎实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就能站稳讲台。但在新形势下,思政课教师要站稳讲台,不仅要有较高的理论素养,而且要有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如实施耕读教育,思政课教师不仅要把理论讲清讲透,还要在教学中能够把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把思想政治理论以“耕”的形式展示出来。因此,高校必须着力提高思政课教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将其培养成为“双师型”教师。但是,由于职业本科院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正处于探索期,思政课教师在“双师型”教师评定的分类中只能以文化课教师归类,而文化课教师的晋升空间相对狭窄,所以要把当前的思政课教师队伍打造为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其晋升评定的标准和机制。

(二)教师层面要自觉提升对耕读教育的政治认同感与教学能力,提高耕读教育融入思政课的实效性

1.增强对耕读教育的政治认同感

思政课教师对耕读教育的政治认同感,直接决定了其在思政课中实施耕读教育的力度与效果。如果思政课教师对耕读教育高度重视,耕读教育就有可能被提到相应高度予以实施和推进。反之,则会取得相反的效果。思政课教师要增强对耕读教育的政治认同感,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

一是清晰了解耕读教育的内涵。思政课教师应该认识到耕读教育中的“耕”不仅仅指传统的“耕作”“耕种”,其作为一种教育类型,广义上包含了“实践”“亲身躬行”的意思。在具体的语境中,它还可以指代不同的含义。如在涉农高校的思政课教学中,耕读教育应该理解为促使学生认识“三农”问题、投身“三农”发展的思想引领及将“三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

二是充分认识到耕读教育对国家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到耕读文明是中华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弘扬中华“耕读传家”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认识到实施耕读教育能够有效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并且能够使思政课在涉农高校中彰显强盛的生命力。

三是厘清思政课与耕读教育的关系。思政课教师必须认识到融入耕读教育绝非仅仅是专业课的事,它与思政课也息息相关。涉农高校的思政课除要具备普通高校思政课的德育功能外,还需结合学校实际,重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农”观、厚植“爱农”情怀,从而使学生担当起“兴农”使命。要实现这些教学目标,需要思政课教师在课堂上切实有效地实施耕读教育。

2.丰富、创新耕读教育的实施方式

教学方法的运用是体现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方面。在实施耕读教育时,思政课教师只有积极探索丰富且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方法,才能吸引学生学习农耕文化与“三农”知识。耕读教育的特点是边“读”边“耕”,而如何“耕”?在哪里“耕”?这都要由思政课教师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对一些已成为历史的涉农理论知识适合在教室里“耕”,如在讲述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一化三改”的农业改革内容时,对如何让学生了解当时党中央在进行改革的困难、感受当时的农民是多么“爱土如命”和“爱粮如命”、体会当时的“农业改革”是符合时代需要的伟大壮举等一系列问题,避免采用枯燥、刻板的讲授法,而要通过播放生动、真实的历史视频,或者让学生演绎情景剧,或者利用线上虚拟仿真馆进行教学,增强学生身临历史情境的感受,进而加深学生对历史问题的理解与体会,增强学生的历史认同感。对一些形成于新时代的涉农理论则适合在教室外“耕”,如讲述新时代如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时,思政课教师可以带着学生到本校的农林实训基地,通过现场观摩、操作体验等方式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科技兴农的重要性;也可以让学生课后通过实地调研的方式,搜集关于新农村建设的先进典型并制作成微课,丰富教学成果。

3.充分挖掘思政课中的耕读教育元素

充分挖掘思政课的耕读元素,丰富教学内容,可以提高耕读教育融入思政课的实效性。思政课是高校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其内容中包含了大量有待教师挖掘和提炼的耕读教育元素。一般而言,教师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挖掘思政课中的耕读教育元素。一是直接在全国通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教材中挖掘耕读教育元素,这些元素主要包括“三农”精神、“三农”发展政策、粮食安全、农民工生存状况、农村基础设施发展、农村空心化、城乡差距等。二是结合实际开发编制符合本校实际和当地实际的校本教材。如可以选树一些本地涌现出来的优秀农业人才作为典范,充分挖掘提炼其身上体现出来的“三农”精神并编纂成校本教材。广西的涉农高校可以把“时代楷模”“全国脱贫攻坚楷模”黄文秀、2021年入选“乡村振兴人物榜”的八桂楷模彭炎森、入选2022年“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的15名标兵等列入校本教材,让学生通过学习身边模范,深刻感受服务“三农”的迫切性和神圣使命。高校还可以在教材中展示本地在农村发展中的一些先进做法,如:改革开放之初,广西宜山大寨村敢为人先开创村民自治基层制度;新时代广西首创立法推动乡村清洁工作,有效改善了农村的人居环境;等等。以校本教材为载体展现本土耕读教育元素,有利于学生认识和了解本地“三农”发展先进典型,感悟他们在“三农”工作的干事创业劲头与激情,进而激发学生投身“三农”工作的积极性。

(三)学生层面要積极开展“知农”“爱农”“兴农”学习,增强对耕读教育的价值认同

1.以知农教育为基础,提升大学生涉农认知水平

只有“格物致知”,方能“独行致远”。学生只有对“三农”有全面深入的了解,才能更精准有力地服务“三农”。这就要求涉农高校充分利用思政课的主渠道优势,通过多种教育方式引导学生“知农”。一是通过理论“知农”。这要求思政课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理论素养,深挖思政课中的涉农理论,博引学术界中的相关理论,在授课过程中自觉把这些理论与当前“三农”发展现状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广泛、深入地了解涉农的理论成果。二是通过政策“知农”。这要求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紧跟国家大政方针,及时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最新涉农政策,让学生对涉农领域发展前景及要求有充分的认知。三是实践“知农”。这要求思政课开拓多种实践教学模式,尤其要充分利用涉农高校自身的教学资源优势,适当地把课堂搬到实践基地,进行现场教学。

2.以爱农情怀为根本,激发大学生“为农”热情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思政课的政治性、学理性优势,让学生在学习涉农理论过程中深化爱农情怀。在教学中,思政课教师要重点讲清楚“三农”在历史发展中的轨迹,特别是要讲清楚“三农”在不同历史时期发挥的重要作用。如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初期,农民作为革命的主力军,对党的事业发展起着推动作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推进工业化建设,农村、农业和农民服从国家战略安排,为工业化建设源源不断地输送着物资;在改革开放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城乡差距日益扩大,但农业依然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石。通过将耕读教育常态化融入思政课教学,能够不断强化当代大学生对“三农”的情感认同,系紧当代大学生与“三农”的情感纽带。

3.以“興农”为目标,强化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的使命担当

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把国家的长远发展与个人的长期发展结合起来。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乡村振兴战略都是国家发展规划的主攻方向。目前,农村的发展水平相对城市而言还比较低,急需大量的涉农人才返乡支援建设。涉农高校学生是乡村振兴储备人才,以“兴农”为目标对其进行培养,有利于强化其服务乡村振兴的使命担当。

首先,要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乡村振兴战略对国家和人民的重要性,清楚认识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当前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主要途径,也是全体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重要保证。

其次,要使学生认识到个人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作用,特别是要认识到涉农人才在其中发挥的关键作用。教师可以从国家对涉农高校在校园环境建设中投入力度方面去强调,国家之所以提供资源建设涉农专业实训基地,目的就是为了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涉农人才;还可以从国家对涉农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政策方面去强调,国家和地方为了培养更多拔尖的涉农人才,制定了非常精准的定向就业制度。涉农高校通过引导学生深刻、全面认识乡村振兴战略与实现个人人生价值的联系,能够强化学生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使命感。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需要更多的高素质涉农人才作为智力支持。长期以来,涉农高校为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输送大批人才。新形势下,涉农人才培养出现了新的特点,如当下涉农高校的学生主要是“00后”,这些在小康社会里出生成长的大学生具有更广的视野、更强的知识获取能力,但其“三农”情怀淡薄、受挫能力及吃苦能力相对较弱。这就决定了涉农高校开展思政课教学时,不仅要向学生传播专业知识,而且要厚植学生的“三农”情怀,提高其抗挫折、能吃苦的能力。总体而言,涉农高校在实施耕读教育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思政课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优势,在师资、教学硬件设施、经费等方面为在思政课实施耕读教育扫清障碍。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倾力打造高质量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山东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全国两会重要讲话精神纪实[N].人民日报,2019-02-28(1).

[2]习近平.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与会代表热议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9-03-19(4).

[3]央视评论员.习近平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J].渔业致富指南,2019(19).

注:本文系2023年广西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大思政课视域下广西涉农高校思政课擦亮‘农字招牌的改革研究”(2023LSZ07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黄雨燕(1988— ),广西北流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覃蔚玲(1986— ),广西来宾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黄家远(1987— ),广西灵山人,硕士,政工师,研究方向为党建。

(责编 黄健清)

猜你喜欢

思政课三农乡村振兴
数说2021“三农”新变化
商务部:多措并举惠“三农”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2020年“三农”十大新闻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40年,时光轴下的“三农”演进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青少年对思政课的逆反心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