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教师教学述评制度的区域推进策略

2024-01-26李洪兵 朱君涛

中国教师 2024年1期
关键词:教师评价区域

李洪兵 朱君涛

【摘 要】教师教学述评是教师对自身的教学以及学生发展进行陈述与评议的价值判断活动。本文以重庆市璧山区为例,阐释区域推进教师教学述评的实践策略,以充分了解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业发展状况,推动教师全面深入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真正实现高质量育人。

【关键词】区域 教师教学述评 教师评价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指出,探索建立中小学教师教学述评制度,任课教师每学期须对每个学生进行学业述评,述评情况纳入教师考核内容。作为重庆市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区域推进中小学教师教学述评的实践”试点区,璧山区制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具体措施,探索、建立和完善分类多元、科学有效的教育评价体系,深入挖掘教学述评的内涵、意义、制度体系、主要内容、实施途径等,努力开创教师教学述评新格局。

一、以“试点学校”为抓手,激活区域评价改革新动能

1. 着眼“城乡一体、学段兼顾、学科齐全”,构建“双阶”述评推进路径

“双阶”:先行试点,拓展推广。璧山区着眼“城乡一体、学段兼顾、学科齐全”教学述评,构建“双阶”推进改革路径,即“一阶先行试点、二阶拓展推广”,选择10所中小学开展先行先试。这10所试点学校中包括4所城区学校(璧山中学、实验小学、御湖小学、璧泉小学)、6所乡村学校(大路中学、来凤中学、青山小学、青杠实小、正兴初中、大兴初中)。各试点学校参照专家对学校述评方案的修改意见,对照《璧山区中小学教师教学述评实施方案》,完善了学校教师教学述评方案。

2. 着眼“师生协同、述评兼顾、保障先行”,构建“双主体”述评实施路径

“双主体”:一线教师、学校分管领导。试点班级以任课教师为主体;试点学校以分管行政领导为主体。教师层面:学校鼓励教师在自己班级、学科先行先试,创新开展学科教学述评工作,定时交流展示,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成长。学校层面:学校分管领导积极谋划,提供保障,特别是主动邀请区教师进修校、区技术装备中心技术骨干到学校,为学校学科教师教学述评技术平台答疑解惑。区教委层面也主动作为,邀请西南大学的智慧教育技术团队创新开发璧山区中小学学生学业述评平台。

3. 着眼“主动作为、奖惩兼顾、激励创新”,构建“双核”述评评价体系

“双核”:学校评价教师、区教委评价学校。学校评价述评教师的核心是“学生阶段性素养”。学校每周、每月提供舞台和空间给试点班级学科教师,同时邀请学生家长及其他班学生进行观摩,丰富试点班级教学述评的素材和数据,助推教师教学述评向深度述评发展,同时学校的绩效考核方案中也明显地向试点班级的一线学科教师倾斜(如折算课时等措施)。璧山区教委评价学校的核心是“教师阶段性专业素养”。区教委的绩效考核制度中特别有教师教学述评的奖励制度,同时在每年度学校申报创新奖中更关注强调了对试点学校教师教学述评工作的积极意义和具体的奖励措施。

二、以“试点学科”为载体,深耕学科教师多维述评体系

璧山区初中数学李洪兵名师工作室申报市级规划课题“初中数学教师教学述评的探索与研究”于2022年成功立项,将述评课题研究分解为前述、堂述、后述三部分。在开展初中数学教师教学述评实践研究时,有意识地记录分析数学教师自我课堂问题,并力求朝积极向上的方向转变,积极建构让每个学生“立”起来的学科多维述评体系。

1. 指向发展,建构连续化主题发展体系

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初中生处于角色统一对角色混乱阶段,是人格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塑造生命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初中生对周围世界有了新的观察,并对自己在集体中扮演的角色进行思考。学生进入初中后,会出现各种不适应,相应地在不同时期出现不同问题,不能以一贯式的方式评价与要求学生,要根据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控,而学生现阶段的特点不能在短时间内同时解决多个问题,因此,笔者根据学生问题,以全体学生参与为目标,创新设计每周一个主题,且各主题间有内在连续性,后一周主题建立在前一主题的基础上,并巩固前一主题的成果,形成连续的发展性主题体系。

2. 指向个体,建构独特性的差异述评体系

人的独特性是教育的起点,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个性特点与发展潜质,教育即发现学生的独特潜能,发挥其优势,促进其成长为社会需要的人才。人的独特性还在于其思觉的唯一性,不同的学生想法不一致,因此在教育教学中,不能以统一标准对全班进行评价。对于特殊学生等进行述评时适当地游离目标,多采用质性述评方式,关注学生的实质性进步,进行增值性述评,以语言描述方式进行恰当的激励。……根据学生个性、基础、能力、家庭环境等的不同建构班级管理机制,对学生进行差异述评,真正将学生培养成有担当、有品德、有活力的新时代少年。

3. 指向全面,建构合力的立体述评体系

学生成长是家、校、生三方共同努力的结果,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补充,学校教育在学生成长中起引领作用,学校教育的成果需要家庭教育来巩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决定家校教育能否最终起作用。在述评体系中,全体任课教师是教学述评的主体,各任课教师结合科目特点,对课堂内外学生取得的优异成绩、长足进步以及非凡表现等进行描述性评价,且评价不局限于书面语言评价,可以是口头语言评价、物质语言奖励等多种形式,以此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的成长。在述评体系中,家长有权利也有义务参与,因此,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应及时向家长反映学生在校真实表现情况,对事实进行客观转达,由家长进行价值判断,作出肯定或否定性述评。在述评体系中,学生既是述评的起点,也是述评的终点,对学生在校发生的实际行为表现与结果表现。

三、以“项目驱动”为路径,搭建教师立体展评新舞台

1. 直通“现场会”式的区域发声

2022年12月23日,璧山区教育系统召开了以“亮特色复习、促减负提质”为主题的生长课堂现场会。此次现场会分为“课中、课后,设计助力提质减负”“新课、复习课,实验助力提质减负”“总结反思,确定未来方向”三个环节,教师展示了精心设计教学、作业、实验,总结了探索“双减”过程中的亮点与不足。在现场会,璧山区丁家初级中学校的肖玉洁老师呈现了“‘双减’背景下我的作业述评123”:从变常规作业为个性作业,充分利用思维导图进行知识整理;变常规批阅为深度交流,利用卡通作业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效布置作业。这样的述评报告折射了璧山区开展教师教学述评的多维发力,体现了从重知识评价到强调综合表现的转变。

2. 专题“展示会”式的集中亮相

为了大力推进育人方式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推进璧山区教师教学述评深入研究,树立一批先行先试敢干的述评典型,2023年5月30日上午,璧山区中小学教师对学生学业述评研讨会在璧山区教师进修学校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实验学校分管领导、实验班级教师代表等近50人参加研讨,来自11所学校的教师对近一年来的教学述评工作进行了汇报展示。

3. 成果“案例评”式的市级获奖

为了选拔优秀述评案例参加市级优秀评价案例展评,璧山区教师进修学校2023年10月初下发了面向全区学校(含幼儿园)征集评价案例的活动通知,同时10所试点学校将提交一年的教学述评经验总结。2023年11月6日,璧山區教师进修学校组织市内教学述评专家对各学校提交的教师对学生学业述评实践案例及试点学校工作经验(合计82个/篇)进行了评审。在专家评委认真、严格的评选下,教师案例类共评选出区级一等奖6名、二等奖9名、三等奖15名;试点校经验总结共评选出区级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4名。在中共重庆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下发的《关于公布第一批重庆市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典型案例的通知》(渝委教秘发〔2022〕14号)文件中,李洪兵名师工作室学员正则中学的王彧皎老师撰写的教学述评案例“述评花开:指向个性成长的教学述评实践”成功入围第一批重庆市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典型案例,并荣获重庆市一等奖。

璧山区教育系统不同学科、不同学段“四梁八柱”的教师教学述评制度体系逐步健全。值得一提的是,璧山区运用智慧教育平台,将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技术与教师教学述评工作相结合,让该项工作效率更高、辐射更广,使教学述评成为反思与改进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温度计”。

本文系重庆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初中数学教师教学述评的探索与研究”(课题编号:K22YG120574)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重庆市璧山区教师进修学校)

责任编辑:李莎

猜你喜欢

教师评价区域
永久基本农田集中区域“禁废”
分割区域
美国核心课程标准实施后教师评价的困惑及启示
一种基于改进的层次分析法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模型
论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学模式下教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促进学生课堂有效思考的几点做法
分区域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