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剧本杀”融入高校党史学习教育的原则与路径

2024-01-21崔亿久

关键词:党史红色历史

侯 硕,崔亿久

(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2.南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350)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1]。高校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时代使命,应合理利用“剧本杀”这一文化样态凸显的青年文化特征,以体现爱国主义、家国情怀的历史事件、人物、故事为素材,坚持明理、增信、崇德、力行的创作原则,形成高质量红色“剧本杀”系列产品,提高高校党史学习教育的实效性。

一、“剧本杀”与红色“剧本杀”

“剧本杀”起源于英国,原型为“谋杀之谜”,是真人扮演角色的探案破案剧本游戏。游戏全程以剧本为核心,在主持人(Dungeon master,DM)的指导下推进。“剧本杀”在我国于2016年《明星大侦探》播出以后,开始进入大众娱乐消费领域并逐渐受到青年的喜爱,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也十分流行。2022年6月,文化和旅游部等五部委出台了《关于加强剧本娱乐经营场所管理的通知》,指出以“剧本杀”“密室逃脱”为代表的剧本娱乐经营场所快速发展,在丰富文化供给、满足人民群众文化娱乐消费需求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良内容及安全隐患。《通知》就剧本娱乐内容管理、未成年人保护、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诚信守法经营、行业自律等方面做了具体的规定。

“剧本杀”推理性、侦探性和刺激性的剧情演进过程,迎合了大学生乐于探寻新奇、逻辑思辨的思维特质,在大学生群体中流行。“剧本杀”游戏通过营造具身体验场域,赋予玩家多重身份体验,感受友情亲情爱情并宣泄现实生活压力。同时,“剧本杀”作为群体性游戏,满足了大学生游戏交友和寻求同辈群体接纳的社交需求。此外,大学生普遍关注“剧本杀”倡导的价值观念,对游戏体现或隐喻的是非善恶、自由正义、家国情怀、伦理道德等表示关切,对消费市场已经出现的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家国情怀本”持积极认同态度。

至今,在线上线下流行的“剧本杀”类型主要有“侦探推理本”“情感沉浸本”“欢乐本”“恐怖本”等。其中,“家国情怀本”是情感沉浸本的代表之一,家国情怀本中与党史、国史相关的剧本在业内被称为“红色剧本杀”,代表性作品如《兵临城下》《与妻书》《永不褪色的山楂林》《刀鞘》等。目前,红色“剧本杀”还处于自发生长状态,在已有的剧本游戏作品中并不占主流,但已因其强烈的感染力颇受玩家好评。因此,高校应正视大学生对“剧本杀”的认同取向,从中精准把握学生的心理和思想动态,因势利导,因材施教。规避现存剧本游戏中暴力、恐怖等不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负面元素,根据学生的思维特质、思想特点、情感需求和社交需要等群体特征,积极尝试将“剧本杀”这种大众文化消费形式和手法,引入党史学习教育实践中,形成受学生喜爱的高质量“家国情怀本”、“红色剧本杀”系列,促进教育教学方式改革,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和“课程思政”的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

二、红色“剧本杀”的创作原则

(一)坚持明理原则,还原历史事实

创作红色“剧本杀”应坚持明理原则。对党史的科学理性认知是党史学习教育“明理”的基础。创作红色“剧本杀”应依托党的历史,以严密的叙事结构还原党的真实历史事件、人物,以深刻入微的文字功底书写党的真理智慧,使人在具身体验中感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将党的历史事件投射到感性具体的剧情之中,借助文学性和艺术性化枯燥的历史知识为生动的时代故事;同时,红色“剧本杀”要遵循一般“剧本杀”的游戏机制,为大学生提供充分的演绎、创造空间,注重弥合历史与现实的时空障碍,使大学生玩家在扮演角色、沉浸演绎、具身感悟中掌握党史知识,体会蕴含其中的道理。例如,红色“剧本杀”《兵临城下》是深度沉浸本,故事发生在抗战背景下的朔县。作者逆火是一位历史学博士,出生于山西朔县,小时候就听过长辈讲日本侵略军在朔县大屠杀的历史事件,他母亲的外公也是朔县大屠杀的亲历者和幸存者,作者的创作灵感来源于真实的历史。基于这样的创作背景,《兵临城下》还原了抗战时期中国各阶级人民对于战争的理解与感受,使大学生玩家更加直观深刻地了解历史、铭记历史,并在历史的沉思中感悟经过历史检验的道理。

(二)坚持增信原则,激发情感共鸣

创作红色“剧本杀”应坚持增信原则。习近平曾指出:“革命战争年代,共产党人随时面临生死考验,支撑他们视死如归、革命到底的是坚定理想信念”,“学史增信,就是要增强信仰、信念、信心,这是我们战胜一切强敌、克服一切困难、夺取一切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红色“剧本杀”应构建于国家与人民群众的集体回忆,作者需把史实、英雄事迹、现实场景加工整合,将家国情怀与个人理想信念熔铸其中,最终通过演绎、推理的形式将情感浸润至每位玩家。红色“剧本杀”主要内容必须积极正面,情感真挚乐观,以“大众文化”的形式传播于青年群体,以真实的内容说服人,以强烈的情感震撼人,以新颖的形式吸引人。使玩家切身体会中国共产党百年激荡历史背后的坚定信仰与革命激情,从情感释放方面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情感,使其产生情感共鸣,从而坚定信心信念信仰。例如,红色“剧本杀”《与妻书》以完整的故事性开场,有历史原型的人物角色,塑造了真实的历史故事,非虚构的人物和剧情更易让人沉浸和共情。《与妻书》的故事发生在民国时期,讲述了战争中为了国家与爱人、亲人面临生死诀别的情感故事。作者书法的情感细腻朴素,却充满力量,整个剧本没有“按头哭”的情节,平凡的真实人生却可以直击玩家的内心。

(三)坚持崇德原则,砥砺家国情怀

创作红色“剧本杀”应坚持崇德原则。习近平指出:“我们党在百年奋斗中,培育形成了一系列各有特点的革命精神,集中体现了党的坚定信念、根本宗旨、优良作风,是激励我们不懈奋斗的宝贵精神财富”。在党的百年历史中涌现出了许多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他们的崇高品格、道德境界是党史学习教育的经典材料。在构建学生党史认知、激发学生情感共鸣的基础上,培育学生崇高的道德品格是高校党史教育工作的要点。红色“剧本杀”应通过塑造党的历史人物,将其崇高品质与坚定信念诠释于剧情推进之中,在扑朔迷离、跌宕起伏的剧情之中逐渐凸显榜样形象。一部红色剧本要做到的不仅是对某一历史事件、人物的描写概括,而是要将具有普遍意义的崇高品格、道德境界通过艺术加工展现出来,以更深刻、更持久的力量影响大学生玩家。例如,红色“剧本杀”《永不褪色的山楂林》就是通过细腻入微地讲述一位文人风骨、热血爱国的民国教师和几个青年炽热的爱国故事,使很多青年玩家产生代入感与触动感而备受好评。这位老师名叫秦阳,性格温和、坚韧,气质儒雅,是一位典型的民国先生,同时也是一位中国共产党的情报人员。她很保护自己的学生,一直教导学生们不辍耕耘,在秦阳看来,救中国、护历史,都需要知识,掌握知识的青年人如星星之火有燎原之势。《永不褪色的山楂林》语言平实又富有力量,塑造的秦阳、马塞等人物饱满鲜活,许多大学生玩过以后对自己的角色念念不忘。剧本恰当地把握了家国大义与儿女情长的平衡,引发学生玩家对于国家与历史、现实与个人的思考。

(四)坚持立行原则,感召爱国行动

创作红色“剧本杀”应坚持力行原则。力行爱国、力行报国是党史学习教育的现实要求。红色“剧本杀”应在大学生将理性认知、爱国情感、理想信念转化为爱国行动的过程中发挥推动作用。党史学习教育应重视大学生的主体性需要,坚持问题导向,防止和抵御历史虚无主义等思潮的负面影响,立足于大学生的精神需求和发展诉求。因此,红色“剧本杀”要坚持以通过历史事件传承真道理,传播正能量,以具身体验的方式满足大学生学历史、明党史、强精神的多样化需求,增进大学生树立唯物史观,认同党史成就,认可党史经验。此外,红色“剧本杀”通过调动玩家的参与主体性,将游戏中感悟到的爱国情怀延申到现实生活中来,使大学生在游戏中萌发时代发展中的获得感、面向未来的幸福感、民族复兴的使命感。例如,红色“剧本杀”《刀鞘》讲述在抗战背景下共产党、国民党军统、中统的不同立场与选择。剧本设置机制丰富有趣,使玩家可以自然地融入到阵营之中。小心翼翼地寻找自己阵营的“战友”,甚至为了政治信仰而选择放弃爱情。很多青年玩家,特别是已经入党的大学生玩家,对《刀鞘》有很高评价,有大学生党员玩家表示“在这一刻,我忽然理解了很多次抗战、谍战电视剧里,那些牺牲的先烈们在赴死前大喊‘新中国万岁,共产党万岁’的时候,那种悲愤而不能自已的心情”,并感慨“感谢我们都活在如此强大的中国”。

三、红色“剧本杀”融入高校党史学习教育的实践路径

(一)培养创作团队,构创精致剧本

好剧本是优秀“剧本杀”作品的基础。红色“剧本杀”融入高校党史学习教育,需要大量优质剧本,除引入市面上好评较多的剧本外,高校应整合各方资源,培育红色“剧本杀”创作团队。第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历史学、心理学教师把握红色“剧本杀”的立意高度与思想深度。通过研讨,将红色历史与“剧本杀”游戏特点相糅合,充分考虑大学生的思维特点和喜爱“剧本杀”的心理特征,确定适合作为群体性“剧本杀”题材的党史教育内容。第二,戏剧与影视学、文学教师,从适应满足和引导学生的审美取向、情感需要出发,把握红色“剧本杀”的艺术风格与情感共鸣,处理好剧本作品的哲理与情感、真实情境与舞美道具、人物角色与话语服饰、模拟场景与音乐音效等关系,提高红色“剧本杀”作品的艺术感染力。第三,通过学生社团汇集对“剧本杀”感兴趣的学生,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与接受偏好。目前一些高校学生已经自发建立的红色社团与“剧本杀”社团,应协调强化两者间的沟通与合作,发挥好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汇集对党史、红色历史、“剧本杀”等感兴趣的大学生,在激发学生对红色剧本创作的兴趣的同时,了解流行动态,把握学生偏好,进而优化“剧本杀”作品的创作细节。

(二)结合当地资源,打造特色剧本

目前,红色“剧本杀”与本土红色文化资源相结合已成为线下“剧本杀”产业新赛道,高校应以此为启示,立足本地、本校红色文化资源,打造风格独具、特色鲜明的红色剧本。一方面,我国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各个省份与地区的红色沃土培育了大批革命先烈和英雄模范,也记录了党的历史中的重大事件,形成了鲜明的红色文化标识。高校要与当地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积极沟通,协同推出独具区域特色的红色“剧本杀”。另一方面,一些高校历史文化十分厚重,很多高校发展历史中都积淀了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众多爱党爱国校友的事迹非常感人,这些均可以成为红色“剧本杀”的选题内容。利用建党节、建国日、校庆日等时间节点,推出本校红色“剧本杀”,以烘托爱党情怀,渲染爱国氛围,浓厚爱校情感,从而强化学生党史教育参与感、获得感。通过打造红色“剧本杀”本土化、本校化精品,能有效促进高校红色“剧本杀”创作力量的接续发展,助推红色“剧本杀”融入党史学习教育的持续深化。

(三)嵌入课堂教学,创新教学形式

借助红色“剧本杀”创新教学形式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值得尝试的创新举措。思想政治理论课、戏剧与影视学等专业课、选修课程均可以运用红色“剧本杀”作为载体进行教育教学。首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代史纲要》以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可以结合课程内容,开展题材合适的红色“剧本杀”活动,以调动大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提高大学生对于党史国史的学习兴趣。这可促使教学目标与情感共鸣同向同行,提高大学生党史学习的参与感、获得感。其次,在戏剧与影视学、文学、历史学等专业课程中,教师可从专业角度分析优秀红色剧本的内容、结构、要素等,特别是对于红色剧本涵盖的党史知识进行深入讲解,以引导学生对于红色剧本的创作兴趣,进而加深其对于党的历史和伟大建党精神的认识和理解。最后,将红色“剧本杀”融入时事政治类、文学类、艺术类、教育类、娱乐类等选修课程,与不同类型的课程内容相结合,使党史知识借助红色“剧本杀”形式辐射到更广阔的范围。

(四)融入党团活动,活泼常态学习

将红色“剧本杀”融入党课、团课、党日活动、团日活动,增强党团活动的生动性、趣味性。在党课团课方面,组织共青团员、积极分子、发展对象、预备党员等进行红色“剧本杀”游戏,在推理与演绎的过程中,感悟革命先辈的理想信念;在书写党课心得的过程中回味领悟党筚路蓝缕、披荆斩棘的伟大历史。在党日活动、团日活动方面,利用红色“剧本杀”活跃活动氛围,将党史学习和对伟大建党精神的感悟融合于红色“剧本杀”游戏过程之中,创新传统照本宣科式学习方法,活跃常态学习氛围,提高组织活动效果,提升学习教育质量。

猜你喜欢

党史红色历史
第一次学党史
红色是什么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党史上的今天
红色在哪里?
追忆红色浪漫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